浦东公安分局胡巧悦:20多本笔记支撑起“行走的数据库”

原标题:“脑电波神探”10年破案千余起

浦东公安分局胡巧悦:20多本笔记支撑起“行走的数据库”

  因为善用数据破案,34岁的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刑侦支队反侵财队探长胡巧悦被同事称为“脑电波神探”,更被同事赞为“行走的数据库”。

  10年刑警生涯,这位85后探长在打击侵财类案件方面成绩斐然: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名,破获侵财类刑事案件千余起,涉案金额高达4000余万元;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荣获个人嘉奖7次。侦破民生类案件,为百姓挽回损失,是他的从警初心,也是他一生的追求。

  “脑电波神探”的美誉,源于几年前的一起入室盗窃案。2014年盛夏,浦东张江连续发生入室盗窃案。虽然警方很快确认嫌疑人是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但除了对方每次都乘坐636路公交车外,再无其他线索。嫌疑人下车的龚路地区,农宅星布,阡陌纵横,专案组顶着烈日在车站蹲守10天,仍一无所获。

  “明天咱们不守了!”身心疲惫之时,胡巧悦语出惊人,“直接去这里!”他指着地图上紫薇路附近的一个小区。第二天一早,胡巧悦带大家赶到目的地,嘱咐大家留神观察,自己却在小区里转悠了起来。

  “32号楼门口,快!”胡巧悦很快发来了短信。一群人赶到楼下,只见一个上身穿短袖T恤、左手拿黑色皮包的男子从楼道里晃出来——此人正是大家苦寻不着的犯罪嫌疑人,而他身上正携带着开锁工具和刚到手的2000元贼赃。

  神乎其神的破案过程让人啧啧称奇,联想到胡巧悦之前的办案故事,“脑电波神探”这个称呼就被传开了。

  “哪有那么‘碰巧’?”胡巧悦解开了其中的奥妙:在车站蹲守时,他的脑海里就反复画着636路公交车的行进线路图,寻找嫌疑人行窃的规律,紫薇路正是他脑中“数据碰撞”的结果,绝不是偶然间的“灵机一动”。

  神奇“脑电波”其实仰赖一个强大的数据库作支撑——熟悉胡巧悦的人知道,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个笔记本,每一起案件、每一条线索、每一次走访、每一位相关人、每一句关键的话……他都认真记下,10年记满了20多本笔记,把自己变成了活的案件档案库。

  同事们都说,“脑电波定位”靠的就是数据分析——胡巧悦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梳理比对,获取了更精准的线索,才提高了搜索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