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一上聯“老子天下第一”,群臣三緘其口,一才子對出下聯,為何被殺?

秉燭讀春秋


在朱元璋登基稱帝后,他為了避免讓權利分散,很快就廢除了丞相制,同時設立了很多機構,他還發明瞭錦衣衛,在這些措施下朱元璋將明朝的朝政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錦衣衛還專門為朱元璋去查探是否有人謀反,可以說在朱元璋執政時期無論是臣子還是百姓都是人心惶惶,這位由草根階層成長起來的帝王不允許有人威脅自己的政權,除此之外,也不允許有人比他有才華。

雖然朱元璋因為家境過於貧寒早年沒有什麼機會讀書,但是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他後來一直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修養,每天都睡得很晚,不僅勤於政事,也十分喜歡讀書,這樣的一位帝王其實值得稱讚,但是他個性殘暴的一面也不容忽視。朱元璋對於貪官汙吏的懲治手段十分殘忍,他在位時期,一旦發現有貪官汙吏,一定會採取極其殘忍的刑罰懲罰犯人,所以當時百姓對於朱元璋是比較擁護的,這也許是因為朱元璋本來就是農民出身,所以對於農民更加體恤。

朱元璋登基後,他做了很多事實,很多都是為百姓謀福利,不僅重視水利工程的修建,還大力發展農業,所以當時糧食充足,百姓的生活安康幸福。朱元璋雖然比較親民,但是對於朝臣卻很苛待,很多追隨朱元璋多年的臣子也瞭解他的脾氣性格,平時都會順著朱元璋,不敢忤逆。有一次朱元璋去看太子讀書,還一時興起出了一個對子,他只說了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在場的官員們聽後都連聲讚歎,還稱讚朱元璋所出的對子沒有人能對得上,這可把朱元璋給高興壞了。

其實這個對子並非很難,大臣們一是為哄老朱開心,二是不敢冒言,惹來殺身之禍,朝堂上有那麼多文官,其實仔細琢磨一下還是能對得出來的,之所以大臣們都默不作聲,還認為想不出下聯,主要原因是想要突出朱元璋的才華。不想這個時候真的有腦筋不靈光的人站出來尋死,這個臣子算是一個滿腹經綸的才子,他在聽到朱元璋的對子後,就說自己可以對出下聯,還脫口而出:“孫子蓋世無雙。”這個才子對的其實很好,“老子”對“孫子”本來無可指摘,但是他卻沒有聽懂這個對子裡面的另外一層含義,這個“老子”其實也是指代朱元璋自己,他都自詡“天下第一”了,再來一個“蓋世無雙”那豈不是在打朱元璋的臉,所以朱元璋馬上下令將這個人處死了。


歷史課課代表


朱元璋家境貧寒,家裡沒錢供他讀書,於是他就“勤工儉學”,一邊放牛掙學費,一邊讀書。

可好景不長,家鄉遭遇了大旱,大旱之後又是蝗災和瘟疫,不到半個月,朱元璋的父親、母親以及大哥相繼離開了人世。



連活下去都十分不易,讀書更是奢望了。朱元璋告別了勤工儉學生涯,去乞討流浪了。

二十年過去了,當初的放牛娃搖身一變成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回想當初自己一邊放牛一邊讀書的艱苦歲月,不禁潸然淚下,當初哪怕有一口吃的有口喝的,也會繼續讀下去的,怎麼著,也得拿個本科畢業證吧!

可是,自己僅僅讀完了小學四年級,拿的是小學肄業證。朱元璋不助地搖頭苦笑。



再看看現在這些養尊處優的小年青,朱元璋就氣不打一出來!

多麼好的條件,吃的是熱饃饃,穿的是不打補丁的衣服,住的是四處不漏風的茅草房,與當年相比,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

然而這些年輕臣子,卻絲毫不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整天就知道揮霍青春,不是談戀愛,就是打遊戲,一點不知道上進。

朱元璋決定教訓一下這些年輕臣子。



朱元璋把他們叫來了大廳,說要給他們出一道對子。不過朱元璋水平實在有限,畢竟拿的是小學肄業證,他隨口說出了一句上聯:

老子天下第一

這句話相當粗鄙,而且口氣相當之大,除了朱元璋敢說,其他任何人都不敢說。畢竟現在天下就是老朱家的,這樣說理所應當。

朱元璋這是來意不善啊!

並且“老子”一語雙關,既可以指代朱元璋,又可以指代老子—道教鼻祖的老子。



眾位大臣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

這時候,有一個年輕大臣突然站了出來,頗為自信的答道:

“微臣想到了,可以對孫子蓋世無雙!”

這個傢伙平時自恃才高,喜好與人比拼學問,這次有施展才華的大好機會,自然不會錯過。他猶自在那做著白日夢,說不定皇帝一高興,還能給他提拔一下呢,呵呵!

不過,這個年輕大臣還是太年輕了,他沒有理解朱元璋一語雙關的含義,“孫子”可以是孫武,也可以是真孫子啊!



這句話,自然可以理解為“朱元璋是個孫子”。

眾臣一聽,都默默低下來頭來,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剎那間,空氣似乎凝滯了,大廳裡安靜的出奇。

年輕臣子這才回過神來,剛要跪下請罪,只聽當空一聲“炸雷”。

“豈有此理!膽敢辱罵寡人,來人啊,把這個大逆不道的傢伙拖出去砍了!”



有個成語叫禍從口出,不該說的不要說,不能說的就更不要說,年輕人一定要記住。


一半秋色


歷史上有一大趣聞,一日朝上,朱元璋出一上聯:“老子天下第一”,令群臣對下聯,大家面面相覷,無人可對。此時一才子站出來:“臣有一下聯相對”。才子的下聯是“孫子蓋世無雙”,話一出口,朱元璋勃然大怒,下令將才子砍頭。這其中原因紛繁錯雜,且聽我細細道來:


(一)朱元璋的上聯看似簡單粗俗,實際暗藏殺機

從社會底層的放牛娃、乞丐、和尚到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可謂歷經無數常人無法體會的艱辛。登上王座之後,性格也變得極其敏感古怪。他出身低微,學識上自然趕不上從小科班出身的大臣們,而每天朝堂上,這些文臣成天賣弄風騷,不是“之乎者也”便是“子曰”,話語間引經據典,頗具文采。

朱元璋坐不住了,便說:“朕出一上聯,可有人對?”朱元璋的上聯便是“老子天下第一”,這上聯看似是在誇春秋時期的老子博學多識,是道家創始人,實際上是朱元璋看不慣文臣賣弄,想凸顯自己的權威,意思是“我朱元璋才是天下第一”。這上聯一出本就不希望有人來對下聯的,朝堂上的群臣懂了他的意思,自然三緘其口。而才子卻不合時宜的對了下聯,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情商太低,不會做人。


(二)才子的下聯也有深層含義,只是才子太疏忽大意沒有發現

才子對出下聯“孫子蓋世無雙”,本意是想讚譽孫武,與上文的老子相對。可朱元璋並不這麼想。朱元璋上聯的“老子”本就是自指,這下聯才子對出一個“孫子”,那不是變著方兒的在罵自己嗎?作為一個非知識分子,這一句下聯立刻觸動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經:“這才子莫不是以為朕文化不高故意當眾羞辱朕?”

且不說才子有無這層意思,朝堂之上那麼多大臣聽著,即使沒這層意思,這當中的歧義也肯定能被大多數臣子聽出來,如果朱元璋裝作不清楚內層含義或者饒了才子,那相當於承認自己沒文化,對皇上的君威不利。於是朱元璋立刻下令,將才子斬首。一方面為了顯示自己不是沒文化,另一方面是為了昭示君威。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皇帝面前,說話真的還得三思。這個才子便是前車之鑑,只讀了一肚子墨水,到頭來不會靈活運用,本想在皇帝面前露一手,結果得罪了皇帝招來殺身之禍,可悲可嘆阿!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唯戀無名


朱元璋是一個奇蹟,從來沒有人像他一樣能夠從社會的最底層掙扎出來,然後還只用了16年的時間便打趴了同時代的所有人,一手開創了明朝。

他發跡之前幾乎沒有讀過書,也不識得幾個字,可他的軍事才華和政治能力卻彷彿是與生俱來的,是生而知之的,領袖也曾這麼評價過朱元璋:“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只不過,朱元璋這個人黑料也多,原因或許在於他當時對待文人略有苛刻之處,因為他坐江山之後人手不夠,所以不斷地招攬人才,可是一部分人自恃有才,又怕朱元璋坐不穩江山,也在於看不起朱元璋的出身,所以也不願入朝為官,將朱元璋氣得不輕,為此還有不少人被砍了頭。

這也是朱元璋揹負了這麼多黑歷史的原因之一,畢竟得罪了手握筆桿子的讀書人。

話說這一日,朱元璋又在找文官們的茬。

朱元璋雖然發跡之後看了不少書,腹中有了不少知識,可真想找文官們的茬,想為難為難文官們,還真不是一件易事。

想了好半天,他想出了一個對對子的辦法。

又想了想,他想出了一個上聯,於是開口說道:“咱給你們出個上聯,你們給咱對一對,聽好了,咱的上聯是:老子天下第一!”

文官們一聽,頓時愣住了,這什麼破上聯,還敢不敢在粗俗一點?心中雖然報怨,可嘴上不敢說呀!再仔細一想,朱元璋這個皇帝雖然談不上什麼文采風流,可他這麼熱愛學習,又學了這麼久了,按說出一個好的上聯,他還是可以的,難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老子,說的是朱元璋自己呢?還是說的道家學派的鼻祖李耳?

想到這,文官們心裡緊張了起來,恐怕朱元璋還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文字獄,朱元璋可沒少弄。

所以,這時候朱元璋突然間玩起了文字遊戲,不得不讓文官們感到危險正在向自己一步一步走來,這才使得文官們一個個沉默了下來。

誰不怕禍從口出?

過了好一會兒,朱元璋見沒人回答,心裡也有點不爽了,板起了臉,可正當他準備訓斥他們的時候,卻有一個年輕官員站了出來。

只見這人先是向朱元璋拜了一拜,然後氣定神閒地說:“皇上,臣已經想出了一個下聯,孫子蓋世無雙!”

這個下聯對得好不好呢?算不上多好,畢竟上聯已經有了“子”字,下聯便不可再有“子”字了,可是因為“老子”二字既可指道家老子,也可指朱元璋自己,所以這個年輕官員才不得不保留這個瑕疵。

因為,孫子既可指兵家鼻祖孫武,也可指朱元璋的孫子,如此便能夠完美相對了。

但是,朱元璋一聽,臉色瞬間變了。

朱元璋怒喝一聲:“來人,給咱廷杖此人!”

聽到“廷杖”二字,這年輕官員瞬間嚇得臉色蒼白,廷杖雖然到了明朝中後期之後被清流視為榮耀,可在太祖時期卻會真的要命,明朝開國功臣永嘉侯朱亮祖便因獲事而被當廷鞭死,那叫一個慘。

見此情形,在場的所有人暗暗搖了搖頭,此人到底還是太年輕了呀,這事若真這麼簡單,哪還輪得到他出頭?

讀書人身體本便瘦弱,哪經得起打?所以幾下打過去,這個急於出頭的年輕人還沒來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負便一命嗚呼了。

只不過,朱元璋聽到這個下聯的時候,為何發怒,又為何要砍了這個官員的頭呢?

朱元璋的上聯是在自誇,當然,他也確實有這個資格自誇,誰讓他能從一個一無所有的乞丐變成一個坐擁江山的皇帝呢?

他雖然曾經投靠過以明教起家的小明王,說白了紅巾軍本身便帶有宗教性質,但他當了皇帝之後,實際上一直在打壓宗教,尤其是明教,將明教定為妖教,將明教徒定為妖人,不許人們信明教,更不許明教傳教。

因為他自己很清楚信仰所能夠帶來怎樣的力量。

所以,他所說的“老子”不可能是指道家的李耳,只能是指他自己。

可是呢,這個官員沒想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以為朱元璋所說的“老子”是兩個意思,所以才對出了一個“孫子蓋世無雙”。

如此一來,朱元璋聽著當然不爽了,別說你是誇咱的孫子,咱聽著你就是在罵咱是孫子!

於是,這個官員也就因此稀裡糊塗地送了命。


吾與吾國


這事兒正史上不見記載,只是野史雜談。那咱們就基於野史來講。

朱元璋的上聯是:老子天下第一

那才子的下聯是:孫子蓋世無雙

看起來很工整對吧?以孫子對老子,從深意來看,一個是兵家至聖,一個是道家創始人;從表面意思來看,一個是長輩一個是小輩。兩重意思都對上了,前者天下第一,後者蓋世無雙,對得天衣無縫。

那朱元璋為何還發怒呢?很簡單,他出這上聯只是在炫耀,根本不希望有人對出下聯。上聯中的老子不是指李耳,就是指他自己。從放牛娃逆襲為皇帝,老朱心裡很開心,借這上聯抒發一下情懷,他既天下第一了,天下臣民俯首聽令就是,哪還需要對出下聯?

眾臣也不傻,不會那麼沒眼色的非要賣弄才情,所以三緘其口。只有那初入職場的才子以為機會來了,他以“孫子”來對,其實也是在誇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這本沒錯。

可什麼事情都得看時機,你把朱允炆提上去了,把皇太子朱標置於何地呢?何況,就算是孫子,也無法與朱元璋相提並論吧。

最主要的是,這下聯給人的感官很怪,細看對得很好,粗看很像在罵人!就像是朱元璋剛自稱老子,他就在後面罵孫子。被殺一點兒都不冤枉。

不過,我認為這事兒不太可能發生,是某些厭惡朱元璋的人杜撰出來的,目的是為了突出朱元璋的狂妄、可笑、殘暴。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以殺人著稱的帝王波雲詭譎,心思都很難猜測。朱元璋是我國曆史上“最平民”的一位皇帝,由於家中貧困,從小也沒讀過書。但是朱元璋是一個學習狂,通過後天的勤奮,也學有所成,不能說滿腹經綸,但也能讓人刮目相看。單憑這些,足以讓朱元璋引以為豪。


那麼,朱元璋出上聯:老子天下第一,群臣三緘其口,一才子對出下聯又被殺是怎麼一回事呢?

話說洪武年間,江西某地方出土了一個特大號鐵製十字架,經鑑定為三國時期吳國的文物。當地官員不敢怠慢,急忙當作“祥瑞”運往南京,呈獻給朱元璋。十字架的特殊之處在於刻有兩行類似於對聯一樣的銘文,上聯是: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下聯為: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朱元璋看完心潮澎湃,頗有憶往昔,“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的萬丈豪情。百官也嘖嘖稱奇,紛紛大讚當年吳國富庶,吳主孫權雄才大略云云,但唯獨忘記了順便奉稱朱元璋幾句,這是不應該的。

朱元璋也曾做過吳王,但成就遠超孫權,如今大臣們對吳國的一臉嚮往和豔慕讓朱元璋很是鬱悶。在朱元璋看來還這幫大臣既不知天高地厚,而還有吃裡爬外之嫌,於是就有了敲打眾人的想法。朱元璋思考片刻有了主意,於是當眾宣佈要出一上聯,讓大臣們對出下聯。朱元璋出的上聯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們聽了不僅面面相覷,而且三緘其口,因為都意識到了朱元璋是挖了一個坑,等著有人往裡跳,或者是朱元璋料定沒人敢往裡跳。



稍有學識的人都懂得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舉個簡單例子即:天對土,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雷隱隱,霧濛濛……。這樣看來,朱元璋的上聯就成了“絕對”了,因為“老子”二字本身就是個難題。可是自古就有如楊修一樣自作聰明、不識時務的人。正當朱元璋一臉神氣的時候,一才子出列上奏,說可以對出下聯。朱元璋故作驚訝說:“愛卿講給咱家聽聽!”此人也不客氣,張口就來:“孫子蓋世無雙”。“老子”是道家創始人,“孫子”有傳世兵法,論二人成就,放在一起沒什麼問題。但朱元璋聽完,馬上下令將此人拉出去斬首。


有些事情別人不說,不代表別人不懂,有些人喜歡賣弄,四處張揚,不僅不能證明其學識淵博,反而容易引火自焚,這就是做人的情商問題。(注:此故事為虛構)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有著十分複雜矛盾的性格。他從底層的窮苦百姓,歷經千萬磨難,才成就了江山帝業。這樣的一個人,他的骨子裡必然與以往直接繼承地位的君王,有著截然不同的一面。

他不缺乏農民的勤勞樸素,又絲毫不掩蓋對富人的仇視和對貪官的恨之入骨。在朱元璋的身上,能夠看到自信與自卑的兩面性,能夠看到薄情寡義與至情至意的共存,就能夠看到他寬宏大度的一面,還有心胸狹窄的一面。

老子

然而在民間流傳的故事,大多都體現了他矛盾複雜、心胸狹窄的性格。比如這個“老子天下第一”的故事,就很好地體現了朱元璋的性格特徵。

某一日早朝結束以後,大臣所奏之事並不多,閒來無事的情況下,朱元璋想起平日裡群臣總覺得他肚中沒有墨水,便給當朝文武百官出了一個上聯。太監為他呈上了筆墨紙硯,朱元璋沉思一會兒,提筆寫下“老子天下第一”的上聯,隨後便讓太監拿著這幅上聯面向群臣,看看在場的這些官員有沒有人能夠對得上。

朱元璋

底下的大臣面面相覷,隨後都默不作聲,朱元璋看到這幅場景,頓時驕傲感油然而生,隨後便大笑著退朝。等到第2天上朝的時候,朱元璋又想起昨天沒有對出的下聯,便問群臣經過了一夜的思考,是否有人能給出答案?

這是一位大臣站了出來,對出了“孫子蓋世無雙”的下聯。聽完這個對聯,群臣紛紛表示稱讚,這副對聯對得極妙,古代的兩位聖賢互相呼應,同時又稱讚了大明王朝的繼位君王是蓋世無雙之人。

朱元璋

聽到如此精彩的下聯,朱元璋不僅沒有賞賜這位臣子,反而龍顏大怒,直接下令將此人拖出去斬首示眾。明明大臣已經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對出了下聯,為何又會被斬首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位大臣既沒有清楚解讀這幅上聯的含義,更沒有摸透朱元璋的心思。他本想著討好君王,殊不知這馬屁卻拍在了馬蹄上。朱元璋出此對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為了展示自己是有文化的人,並不是肚中毫無墨水。如果他能出一個千古奇聯,同時又無人能對出下聯,這才能彰顯他的才華。

朱元璋與大臣

然而這個大臣,僅用了一夜的功夫就思考出了答案,這無疑是給朱元璋臉上抹黑,像他這種脾氣暴虐的皇帝,又怎麼可能開心?除此之外,因為大臣對於上聯所包含的含義理解的並不通透。

“老子”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兩層含義,其一是指古代聖賢老子,其二是象徵一個有知識有學問的老者,說簡單一些,其實朱元璋是自己在誇他自己天下第一,誇誇古代聖賢只是一帶而過。

被斬首的官員

這位官員所對出的“下聯”,如果朱元璋沒有過分解讀,其實就是在誇讚聖賢“孫子”。然而“孫子”在中國文化中也有兩層含義,這第二層含義就是指家族後代,如果按照這層含義來理解,豈不是說朱元璋遠不及自己的孫子厲害。或許朱元璋看到了這一層面的含義,同時又被這位官員對出下聯頓覺臉上無光,才會突然大怒讓這位官員人頭落地。


鳶飛九天2018


秦始皇、劉邦、李世民、武則天、趙匡胤、朱元璋、乾隆皇帝等都是話題度非常高的皇帝,而其中的朱元璋和乾隆皇帝身上最是各種野史故事數不勝數,乾隆皇帝故事多多半是因為他的自嗨,而朱元璋的故事多則與他的奮鬥史有關係,他從一個乞丐變成明朝的開國皇帝,本身就是極度勵志的故事,後來他稱帝后又殺了那麼多的官員,更增加了他身上的故事性。

朱元璋自小過著貧窮的生活,曾經有過給地主放牛謀生的經歷,也曾當過和尚、要過飯,混跡在社會的最底層。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成年後參加了一場推翻元朝的起義革命,並在戰爭中摸爬滾打著建功立業,最終在1368年登基稱帝,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

成為皇帝后的朱元璋努力做一個好皇帝,他做了多項政治改革,不斷加強皇權,將權力牢牢握在手中,他懲治貪官汙吏,真正想打造一個好的朝廷班子,讓大明江山永固,但朱元璋又是非常的狠辣,他殺了太多的官員,很多都是開國功臣,這也是他最為人詬病的地方。

回首相望,過去的歲月猶如閃電一閃而過,朱元璋從最初的放牛郎,搖身一變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從最底層走到了金字塔的最頂端,朱元璋經歷了一般人所沒有經歷的人世滄桑會讓世態炎涼,這也導致了他的性格複雜多變,既是自信與自卑的矛盾共同體,也是寬宏大度與心胸狹窄的雙重人格的象徵。總之他是一個極其彆扭又性格有些扭曲的皇帝,這樣的一位皇帝註定是很難伺候的。

朱元璋並沒有上過學,並不認識幾個字,這讓他的內心深處非常的自卑,要知道過去的大部分皇帝都是才高八斗,智慧超群,朱元璋對於自己的才學淺陋總是耿耿於懷,心中不免認為朝中官員有瞧不起自己的時候。面對自己學問上的缺憾,它想通過孩子們來彌補,所以他很重視對孩子們的教育。

有一次他看見皇子們正在學習對聯,這也激起了他的興趣,於是仔細揣摩,也算是懂了其中的訣竅。後來在一次朝堂上,當和大臣們談論如今越來越強大的大明帝國時,大臣們對朱元璋讚不絕口,朱元璋更加飄飄然。一時起興,便和臣子們對對聯,朱元璋沉吟片刻出一聯“老子天下第一”,朱元璋對於這個對聯很是自信,要知道老子不僅指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李耳,也指朱元璋自己這個皇帝,可謂一語雙關。

此聯一出,大臣們犯了難,開始後悔剛才的阿諛奉承,對於這個對聯不知如何是好。這個對聯對於朝堂上的恨過官員來說,實際上是小事一樁,因為他們自小享受榮華富貴,接觸古今文化,但眾人皆知這對聯表面指老子德高望重,受世人尊敬,地位很高,實際上則是說皇帝自己的地位至高無上,千古一帝,學問高深。

大家都知道當朝皇帝喜怒無常,一旦不順心意,殺人不眨眼睛。大臣們三緘其口,紛紛稱讚這對聯出的極妙,都以才學淺陋來推辭。朱元璋自然很開心,但有一年輕的臣子想在皇帝面前表現自己,便大膽地說出“孫子舉世無雙”。大臣們都低下頭露出了嘲弄的神色,嗤笑這個人不懂得察言觀色,涉世太淺。

這個對聯對的如何?單純就對聯來說當然是好的,這對聯表面是讚賞春秋戰國時期孫武的兵法才學,實際上又是稱讚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優秀。和朱元璋出的上聯完美契合,但是朱元璋卻生氣了,並直接讓人把這名官員拖出去斬了。其中的原因無非有這麼幾個:

其一,朱元璋出對聯本就是向臣子展示自己的才學,臣子們最好都對不上來才顯得他才高八斗,而這名臣子偏偏揣摩不到聖意,以為這正是自己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以至於惹惱了朱元璋。

其二,即便對聯中的孫子可以遠指孫武,近指朱允炆,但是“孫子”這個詞有時候又是罵人的意思。比如“誰不去誰是孫子”,所以朱元璋非常生氣。

其三,誇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優秀不是不可以,相反,朱元璋自己也很喜歡自己的孫子,但是說朱允炆“舉世無雙”,那朱元璋呢?他還沒死呢,怎麼可能忍得下這樣的對聯?所以這名官員被殺的不冤枉。

當然這只是野史,並不存在於真正的史籍中,之所以有這樣的故事出現,不過是想說朱元璋是一個殘忍好殺的皇帝,誠然他確實殺了很多的官員,也確實性格複雜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扭曲,但朱元璋仍稱得上是一位好皇帝。


蕭曉四姑娘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老祖宗教育我們要“慎言”,就是因為一旦說錯話,可能就要丟了性命。可惜,很多人熟讀聖賢書,一朝金榜題名,入朝為官,意氣風發之下紛紛忘記了書本里的金玉之言,在朝堂之上揮斥方遒。

然而,很多人因為不經過大腦的言語而丟了性命,比如朱元璋的這一副絕命對聯,就成功地釣住了一個才子,並最終要了此人的性命。

話說數百年來人們每次提到朱元璋,總是會笑話人家——做過和尚討過飯,身是農民卻披了黃袍。農民也能做皇帝?好沒道理!

然而,朱元璋確實可以當皇帝,還做的不錯,他不但打仗厲害,其實本身還是有點文化的。在他幼年時期,父親給一個先生打工,朱元璋趁此機會讀過幾年書,放在現在,應該也有個小學二年級水平。

以一個小學生的實力,開創了強大的大明王朝,所有的兒子都封王,所有的女兒都公主,他還彈指間差點殺光所有的老部下,一時間感覺自己打遍天下無敵手,甚至文思湧動,忍不住要歌頌一下自己的功績,自我吹捧一番。於是,這一天老朱突然來了感覺,大吼一聲:老子天下第一!

然後他掃視臺階下的滿朝文臣,心裡盼著這些人趕緊出來拍馬屁。但是下面的大臣一聽這對聯立馬傻眼了:這就是一副絕對啊,誰對誰死!此絕對非彼絕對,這是一副真正的絕命對聯,為什麼這麼說呢?

前面的“老子”二字,當然是指朱元璋自己,不過他畢竟也是讀過書的,道家的老子他必然是知道的。所以,這個老子,其實是有兩重意思的。但是,就因為知道了這個,所以很多人沒法對了。

皇帝都自稱老子了,那我們對什麼?兒子?孫子?那不是罵皇帝嗎?如果說對孔子孟子,這又只能對得上道家老子的那層意思,沒有照顧到皇帝老子這層意思。所以,朱元璋吼完這句對聯後,下面的大臣三緘其口。

這時候,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大臣看見一眾同僚竟然都對不上,心中一陣竊喜:這麼簡單都對不上,飯桶!他抓住機會,趕緊站出來,在老朱期盼的眼神中,把自己的下聯讀了出來:孫子蓋世無雙!

他一說完,所有的同僚不禁暗笑:你誇皇帝蓋世無雙沒毛病,但是你大概沒想清楚,孫子不但能指代孫武,也能映射皇帝啊!你這麼優秀,怕是要小命不保!於是大家沒有一個人說好。

朱元璋聽到這幅對聯後,原本文化不高的他,竟然真的讀出了這層意思,於是立馬拉長了臉,猛地又是一聲大吼:來人啊,給我把這個敢嘲諷皇帝的傢伙綁了,拉到外面砍頭!

看看,其實古人的很多話都是很有道理的,那都是許多人拿人頭堆出來的至理名言,可是總有人在關鍵時候就忘了,結果白白地丟了自己的性命。


小小嬴政


網上關於朱元璋的黑歷史,真可以說是層出不窮。這不,又出來一個對聯的故事,據說這是發生在洪武三年的時候,當時徐達和李文忠第一次北伐,基本肅清中原地區的蒙古殘餘勢力。

消息傳回南京,朱元璋非常高興,於是一時興起就脫口而出:老子天下第一。

這是朱元璋出的上聯,在他看來,這上聯簡直太完美,既可以表達他當時的心情,又完美的展現出他自身的實力,更關鍵是,這個老子又可以寓指道家創始人老子,說這位老子是天下第一併不過分,因為他確實有這個實力,而是朱元璋當時本身也非常推崇道家。

因此,朱元璋對他的上聯非常滿意,他忍不住在心裡嘆道:“自己雖然沒讀過書,卻竟然可以想出這麼完美的上聯,簡直不要太能幹。”接著,朱元璋又讓下面的大臣們出下聯,看有沒有人能夠對得上自己這完美的上聯。



對於朱元璋的這個要求,那些官場老油條一時也不知道朱元璋葫蘆裡到底賣得是什麼藥,但多年來得官場直覺告訴他們,槍打出頭鳥,所以他們就都選擇以靜制動,假裝思索了半天,最後齊聲聲告訴朱元璋,這個上聯太完美,自己才疏學淺,對不上來。

對此,朱元璋更是滿意得連連點頭。然後,就在朱元璋眉笑顏開之時,有一位年輕的官員突然站出來說出了下聯:“孫子舉世無雙”。

客觀來說,這個下聯對得很工整,堪稱經典,和上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既暗指兵家孫武,同時此番北伐的徐達和李文忠,也屬於是兵家之人,正好可以表達明軍橫掃蒙古的威武。

因此,這位年輕的官員那是自鳴得意,內心還在為自己的聰明而沾沾自喜。但是,他卻不知道,朱元璋在聽完這個對聯,第一反應就是覺得這官員是在罵他是孫子,朱元璋覺得這位官員內心裡瞧不起他,因此才會這樣出言不遜。

本來,朱元璋就對自己的出生非常自卑,平時都不允許別人提他過往的不堪經歷,就是生怕別人瞧不起他,覺得他不配當這個皇帝。

現在這個年輕的官員竟然還敢罵他是孫子,真是是可忍熟不可忍。於是,朱元璋直接大罵道:“好一個狂妄之徒!”說吧,他便讓士兵將其拖出去處死。



最後,這個故事被傳得是有鼻子有眼睛,但其實它並不是出自正史,甚至在野史中都很少有記載。關鍵是,從邏輯上來說,它也是禁不起推敲的。

因為,歷史上的朱元璋,從來就沒有因為自己的出生而自卑,他曾很自豪的說過一句名言:“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由此可見朱元璋的底氣,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出生而自卑呢?

其次,朱元璋雖然殺過很多大臣,但殺他們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官員們自己貪汙腐敗或結黨營私,他很少會因為這種小事情來殺一個朝廷大臣。要知道,明朝可沒有文字獄,朱元璋可不是康熙和乾隆。

最後,這個所謂的“老子天下第一”,實在談不上什麼好的對聯,充其量就是個打油詩或口頭禪,朱元璋雖然沒有讀過書,但在爭奪天下的幾十年中,匯聚在他身邊的人,那都是當世最傑出的人才。

說句不好聽的,朱元璋身邊,什麼樣的才子沒有,就單說宋濂、劉伯溫,那都是明初最傑出的文學家。朱元璋天天和他們呆在一起,經過幾十年的耳濡目染,他即便再蠢,基本的欣賞水平還是有,決計不會這樣傻缺。

況且,朱元璋的文學水平也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差,大家可以仔細翻看朱元璋所寫得一百多首詩,雖然質量確實不算太高,但基本的文學修養還是具備,而且他的詩詞都非常有氣勢。

從這層意義上說,朱元璋就不可能因為說出一句“老子天下第一”而自鳴得意,更不會因為別人說一句“孫子舉世無雙”就將其殺掉。這更多應該是後人的杜撰而已,大家權當民間故事來看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