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7年杜江寫情書給霍思燕:好的教育,就是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結婚7年,兒子6歲,杜江寫給霍思燕的情書,依然能羨煞很多人。

在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杜江給妻子霍思燕寫了一封“教科書式情書”。

其中有一段是:

“任何華服和你的光彩相比,都黯然失色了。

任何雲鬢花環,都比不上你素顏之萬一。”

結婚7年杜江寫情書給霍思燕:好的教育,就是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在節目中的幾位丈夫中,杜江寫了一封最有文采又言辭真切的情書。整整寫滿三頁紙,字裡行間充滿了愛意。

節目播出後,霍思燕大方曬出了情書,言語中充滿了幸福和自豪。

結婚7年杜江寫情書給霍思燕:好的教育,就是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這不是他們夫婦倆第一次公然秀恩愛,早在《媽媽是超人》中,就有人感慨:爸媽才是真愛,嗯哼只是意外

結婚7年杜江寫情書給霍思燕:好的教育,就是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在拍戲間隙,杜江經常抽空回家看望老婆和兒子。

夫妻倆一見面就抱在一起,兒子嗯哼只能像個“電燈泡”似的在旁邊看著爸媽,讓人哭笑不得。

在父母恩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嗯哼,聰明有趣、情商高又充滿了安全感。

曾奇峰說:“夫妻關係,才是穩定家庭的定海神針。”

夫妻關係好了,家庭氛圍就不會太差。

網上有人問:有一對很恩愛的父母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人回答說:“天生美好”。

生活中,很多父母誤以為應該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可現實是,“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

01

令人窒息的關注不是“愛”

朱雨辰40歲依然恐婚,有個重要的原因是,有個“用生命來愛他”的母親。

母親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照顧兒子上,不管兒子多大,她都像個保姆一樣,給兒子洗衣做飯。

兒子的每一段戀情她都知道,如果她覺得不滿意就會橫加干涉,令兒子的戀愛無疾而終。

朱雨辰有個姐姐同樣未婚,因為她害怕自己無法像母親那樣好,做任勞任怨的家庭主婦,完全失去自我。

母親沉重的愛,給兒女做了不好的示範,兒子感到窒息,女兒覺得自己不夠好。

這個家庭中,父親始終缺位,兒子成了母親唯一的寄託。

結婚7年杜江寫情書給霍思燕:好的教育,就是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我們以為把孩子放在重要的位置,為他們遮風擋雨,他們就能幸福成長。

卻忘了,我們在看著孩子的同時,他們也在觀察父母。

心理學家諾費奧說:“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孩子最開始接觸和了解愛情與婚姻的入口。

父母恩愛,家庭就會溫暖和諧,這樣的言傳身教比任何說教都有效百倍。

02

比孩子更重要的是夫妻

很多媽媽生完孩子後,都會感受到與丈夫關係的疏遠,這種現象其實具有普遍性。

如果丈夫能否及時關注妻子的情緒,處理好家庭關係,夫妻關係就能維持好的狀態。

有了孩子的家庭,不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孩子身上。

父母陪伴孩子是有期限的,他們終將會遠離。

而伴侶才是陪伴我們品嚐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起攜手走過人生高潮或低谷的人。

結婚7年杜江寫情書給霍思燕:好的教育,就是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杜江和霍思燕有了孩子後,並沒有把嗯哼當作全家的重心。

有一次嗯哼和霍思燕鬧彆扭,杜江回來後對兒子說:“你知道家裡誰是老大嗎?”

嗯哼指了指爸爸。

杜江搖頭說:“不是,是媽媽,媽媽是老大。媽媽生氣了,比我生氣還嚴重,只要媽媽說話,我半小時之內就到家。”

結婚7年杜江寫情書給霍思燕:好的教育,就是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因為有了爸爸的示範,嗯哼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尊重保護媽媽。

網友也誇獎說:“這個孩子隨時都在給你驚喜,有著超出這個年紀的懂事和貼心”。

孩子樂於看到父母恩愛,因為這樣他可以安心做個快樂的孩子,而不用做父母關係的粘合劑。

周國平說:“一個家庭和睦,父母相愛,孩子能在有愛和快樂的氛圍中度過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溫暖明亮的底色,可保心理健康,情商良好。”

03

再愛孩子,也別忘記自己

在伴侶與孩子的排序問題上,昆凌也曾說過,把周杰倫排在第一位,孩子放在第二位。

“先弄好夫妻關係,再一起照顧小孩。”

結婚7年杜江寫情書給霍思燕:好的教育,就是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和睦的夫妻關係,能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而除此之外,懂得愛自己,是用行動贏得尊重,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昆凌說:“女生要先愛自己,才有愛一個人的能力”。

所以,在做好母親和妻子的角色之餘,她從不丟失自我。


她喜歡運動,從未停止嘗試,衝浪、滑雪、打籃球……變著花樣玩;

她喜歡演戲,生完孩子後就去參加電影《摩天營救》的試鏡,並進行了一個月的魔鬼訓練。

辛夷塢說: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首先要愛自己,我沒有辦法一無所有的愛你。

好的夫妻關係,決定了好的親子關係。

而父母個人的努力,則讓孩子看到了如何為人處世,如何面對生活。

真正為孩子好,是自己做個有魅力的大人,成為令孩子感到驕傲的榜樣。

04

央視紀錄片《鏡子》中有句話說: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如果父母不懂得關心伴侶,孩子就很難學會好的親密關係;

如果父母不懂得尊重自己,孩子就很難養成良好的自尊水平;

如果父母總期望孩子努力,那麼孩子就容易對自己失望。

覺得父母恩愛的孩子,因為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從而擁有了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然後就知道怎麼往正確的方向跑。

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將夫妻關係置於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才能將健康的愛傳遞給孩子

江楓,心理諮詢師,育兒就是育己,在寫作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