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配角都是实力派,看老戏骨们飙戏就是爽

坦白说,我并不是《鹤唳华亭》的书粉,最初关注这部剧,纯粹是被演员阵容所吸引。这部剧聚集了很多实力派演员,郝蕾、王劲松、刘德凯、黄志忠……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出现在一部剧里时,就足以令人期待,更别说聚集在同一部剧里了。

看完前几集,我的感受是,这部剧意料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的好看。意料之中的是,演员确实都奉献了精彩的演技,而意料之外的是,剧情也非常的精彩,精彩到让人觉得,一天更新几集真的太少了,根本不够看。

这是一部皇室斗争剧,同样是讲权欲之争,与宫廷剧不同的是,这部剧聚焦于储位之争和皇室的骨肉亲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室内部的储位之争一直非常惨烈,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唐代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就是经典的案例。为了皇权,骨肉相残,父子相疑都是常有的事儿。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中,就因为权力和立储问题,曾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长安十二时辰》中,玄宗一直都在玩权术,在太子和宰相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时常让人情不自禁地喟叹,这儿子是不是他亲生的啊?

《鹤唳华亭》中的萧定权,也时常让人产生同样的疑问。他尽管贵为太子,可是母亲早逝,让他失去了依傍,地位极不稳固,兄长萧定棠则环伺左右,对太子位虎视眈眈。他的父皇则很明显地对兄长更加偏爱,而对他更加严苛!

第一集中的一个细节,就充分展现了皇帝的“偏心”,亲王萧定棠很早就行了冠礼,而皇帝却迟迟不肯给太子行冠礼。

行冠礼这事儿真那么重要吗?非常重要,在古代,冠礼表示男青年到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皇子只有行了冠礼,才算有了实权。也就是说,太子不行冠礼,那他始终无法参与政治,在政治上也缺乏资本。

连配角都是实力派,看老戏骨们飙戏就是爽

为了说服皇帝为太子行冠礼,王劲松饰演的太子太傅卢世瑜在大雪天率领众臣去进谏。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皇帝让臣子们退下,臣子们都不退,而太子来劝说了几句,老师和众臣就退下。众臣们不听皇帝的,听太子的,皇帝会怎么想?

萧定权聪明就聪明在,他很懂“政治”,大臣们一散,他就跪在雪地里,向父亲请罪。而这场戏,再一次把微妙的父子关系展露无遗。大雪纷飞,萧定权穿着单薄的衣服跪在雪地里,冻的瑟瑟发抖,连话也说不出,可父亲却迟迟不让他回宫。如果不是萧定权的舅舅以边关战事主动请命,萧定权被活活冻死也说不定。 当然,也可能是,皇帝是故意让太子跪着,逼他的舅舅来救他,救他当然得有筹码,而去平定边关战事就是筹码。这就是帝王心术。

但无论是出于哪种缘故,让自己的孩子在雪地里跪上几个时辰,都难免让人发出一声质疑:这儿子是不是亲生的啊?

连配角都是实力派,看老戏骨们飙戏就是爽

这部剧从一开始,就把萧定权放置在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困境中,母亲去世时,父亲不肯给他开宫门,以致于他不能给母亲最后的陪伴,从而背上了不孝的罪名。在古代,君王以仁孝治天下,储君背上不孝之名,实际上非常严重。萧定权也因此受到了责罚。

萧定权的兄长萧定棠尽管不是太子,却似乎有着和萧定权分庭抗礼的资本。他有母亲赵贵妃扶持,父亲的偏爱,一些朝臣的辅佐,因此野心勃勃,处心积虑要设计陷害太子,以便夺取储君的位置。更加关键的是,萧定棠尽管已经成年,且行了冠礼,却依旧留在京城,没有去之藩。而且按照赵贵妃的说法,是“陛下就是不肯放你走”,非常不合常理的。

在古代,一般情况下,为了减少储位之争,避免不必要的相互伤害,一般皇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被要求去自己的封地,不去封地,却被皇帝默许,是十分少见的。

央视曾拍过一部纪录片,叫做《紫禁城疑案》,其中讲到了一个亲王不离京的案例,明朝万历年间,万历专宠一个叫郑贵妃的妃子,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本该在万历十九年就去自己的封地了,可是郑贵妃却让他在京城多留了十三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郑贵妃不断策划易储,甚至丧心病狂到派人刺杀太子!

《鹤唳华亭》中的萧定棠也是如此,留京不去,表面上看是在母亲身边尽孝,实则是觊觎储君之位。因此,当太子的舅舅以去前线打仗为筹码,说服皇帝给太子行冠礼后,他便开始给太子下套,破坏冠礼仪式。

在剧情上,这部剧简直有点逆天,因为有很多的反转,单单前三集,就有不下十个反转。当你以为萧定棠的破坏计划是在城楼上向天下昭示萧定权是如何不孝时,结果发现,他的计划却不是这样,他早就知道自己的计划败露,所以将计就计,让太子看起来像是故意在陷害他。这种“计中计”不仅令太子猝不及防,连观众也始料未及。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更精彩的是,太子为了洗刷自己的罪名自证的过程。反转更多,更刺激精彩。

连配角都是实力派,看老戏骨们飙戏就是爽

我甚至觉得,萧定权应该改个名字,叫做萧留一手,因为他为了证明确实是萧定棠陷害自己,寻找证据时,总是会留一手,不用全力。而萧定棠作为太子的对手,并不弱智,在布局上像是一个弈棋的高手,不断给太子挖坑。这是非常难得的设定,一个人的段位实际上是通过对手来衬托的,打赢一个菜鸡算不得厉害,但干掉一个高手,才能证明是高手中的高手。

萧定权之所以会看似永远留一手,和他的性格有极大关系,他尽管身处深宫,却依然渴望亲情,渴望兄弟和睦、父慈子孝,所以他即使掌握了兄长陷害自己的证据,却愿意接受父亲的要求,承认自己陷害了兄长,直到萧定棠和他的拥趸步步紧逼,处罚了他,还要牵连他的老师,他才绝地反击,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生在皇家,骨肉亲情就注定了会和普通人家不一样。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在普通人家倒可以做到,可是在皇室,裹狭着权力与欲望,父子、兄弟之间的情感,就会变得复杂、残酷得多。

皇帝对萧定棠说的一句话非常有意思,他说他和萧定权之间,除了父子,还是君臣,可说和萧定棠之间,是父子。

这句话说出来他偏爱萧定棠的缘故,他和萧定权之间除了亲情,还有上下级关系,还有竞争关系,是有界限有隔阂的。而和萧定棠之间,却没有这么复杂微妙的关系,因此才显得亲近。但同时,这句话也有玄外之音,玄外之音就是他肯定萧定权太子的地位。如果萧定棠更加聪明一点,应该立刻申请离开京城才对,可他并没有这么做。

萧定权永远留一手的设定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你能看到他一步步后退,为他揪心不已,分外心疼,可是当他退无可退、绝地反击时,所有压抑的情绪都喷薄而出,让人感到非常燃,也看得非常爽,就像憋着胸口的一口闷气,终于出了。

讲“储位之争”的剧实际上并不少,很多宫廷戏里,皇后贵妃们斗来斗去,实际上,多数时候都是围绕着太子之位在争斗,毕竟在古代,皇子与母亲之间是彼此成就的关系,子凭母贵,母也凭子贵。但真正以男人视角讲述储位之争,认真探讨皇室父子情、兄弟情的剧,极其少,因此,不得不说,《鹤唳华亭》在题材上,可谓另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

更让人喜欢的一点是,在权欲斗争之外,对君臣父子的微妙关系的刻画,让人嗅到了生在皇室的不幸。它用艺术的手法,还原了某种真实,令人看得唏嘘不已。我们想象中幸运的人,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不幸,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东西,也许正是某些人所渴求的。

演员演技方面其实我不用赘述了,可以说演员演技全员在线。这还是第一次看郝蕾演古装戏,她对角色的诠释可以说非常的精准,尤其是太子即将行冠礼,她得知了萧定棠要害太子,她正打算把这件事告诉太子,萧定棠却走了进来,她惊慌失措,打碎了太子的簪子,她把那种假装惊慌实则暗示太子的样子演的非常精准。唯一遗憾的是,郝蕾在这部剧里只是出演了一个配角,而且很快就领了盒饭。

演员演技爆表,剧情跌宕起伏悬念重重,服道化考究,而主题也比想象中要更深刻,更耐人寻味,尽管目前只看了几集,却让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不得不说,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看的皇室斗争戏了,真好,生活中又多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期待新剧集的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