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名叫“利港”的江南小鎮

文 |工業頭條 孫瀅

那個名叫“利港”的江南小鎮

江南多名鎮,但利港似乎並不在其中。自然,我記憶中的小鎮和“小橋流水”無關,而是和一家企業及一個人有關。

初識利港,是我剛參加工作後不久。當時,我任職於中國機械報,隨無錫記者站的同事去雙良溴化鋰製冷機廠採訪。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蘇南大地鄉鎮企業正蓬勃生長。蓬勃生長到什麼程度?記得我之後曾多次興奮地對朋友描述:那裡(指利港所在的無錫市)幾乎每隔一兩裡地就有一個工廠!而雙良(當時還不叫雙良集團)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個名叫“利港”的江南小鎮

說到雙良,自然離不開它的創始人繆雙大。和很多知名企業的創始人一樣,繆也是一個頗有故事的人物。一開始,為了“過上好日子”,從部隊復員的他辭去了鐵飯碗,開始了空調安裝工作,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他發現了溴化鋰製冷機的市場。

溴化鋰製冷機,以我不太準確的理解,是通過燃燒油或煤氣作為熱源並通過一系列步驟達到讓水在低溫時循環汽化並帶走熱量從而達到製冷的效果。改革開放之初,電力時有不足,所以很多機構和設施更傾向於自備這種機組來做中央空調。

記得雙良的第一臺溴冷機,是賣給了上海一家賓館。當時這家賓館的空調壞了,短時間無法修復。恰在這時,雙良找上門來,提出先試用,好用再付款的辦法,這家賓館也沒有其它選擇,就同意了。結果試用的效果很不錯,雙良就有了“首臺”的業績。

在雙良的早期發展史上,一個主動“廢掉老產品,給用戶換上新產品”的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故事說的是上海紡織系統訂了一批雙良的溴冷機,快要交貨時,雙良的新產品研發出來了。其實,按照合同,肯定是交付給客戶老產品即可,但繆雙大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廢掉老產品,給用戶全部換新產品!記得這筆合同相對於雙良當時的產值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數字,當時擔任雙良總工程師的原上海冷凍機廠長心疼地流下了眼淚。但出乎人們意料的是,此舉在上海紡織系統產生的影響是:雙良之後幾乎囊括了其所有的溴冷機訂單!

雙良和繆雙大的故事,遠不止這一個,我之所以又把它翻騰出來,當然也不是為了“講古”,實是因為最近讀到了一則關於雙良的新聞,讓我產生了許多感慨。這則新聞是:雙良新能源裝備公司與江蘇卓遠半導體有限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項目為:集成電路級大尺寸高性能單晶硅的智能裝備技術的開發合作,以及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晶體批量生產項目的量產化技術合作。換句話說,雙良將要(或已經在)研發生產先進的半導體裝備!為了弄明白“雙良為什麼能”這個問題,我簡單查了查雙良的新聞,發現雙良新能源裝備公司早已成為國內多晶硅行業骨幹企業的系統服務商,累計提供了5000多套設備,包括還原爐、精餾塔、雙管板換熱器、大型吸附設備等。

面對著從溴冷機到半導體裝備的跨度,我有些感到吃驚。這中間本來有些風馬牛不相及,雙良是怎麼把它們連起來的呢?我透過一篇篇報道仔細尋找,發現其連接點竟然是換熱器。資料顯示,從2006年為新特能源籌建第一條年產1500噸多晶硅生產線提供換熱器開始,到目前為止,雙良已經為新特能源提供了總額高達幾個億的設備服務,其中新特能源近期年產3.6萬噸多晶硅生產線的還原爐,超過60%來自雙良新能源。是的,溴冷機當然需要換熱器,在這方面,雙良的技術實力一定很強,以此作為橋頭堡,雙良進入了多晶硅設備領域,進而一窺究竟,於是一步一步成為了系統供應商~邏輯上基本自洽!當然,如果你以為雙良進入新產業的邏輯僅僅如此,那肯定是錯了。事實上,雙良的成長軌跡非常值得研究,無論是它原有核心技術的延伸、漂移,還是新技術的“無中生有”(比如石墨烯光催化水環境治理技術、碳基生物有機肥技術),對其它企業都有相當的參考、借鑑意義。面對著它有點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產品、應用,我不由得感嘆:這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

回到文章開頭,儘管30多年過去了,但不知道為什麼,想起雙良,我依然會想到那個叫“利港”的小鎮,而且,我對小鎮最直觀的印象就是進入雙良廠區好像要經過一條河,河上有一座橋,當然不是小橋流水那種橋和河,而是很普通的、和北方差不多的,河裡並沒有多少水、橋也是隻能通過一輛車的水泥橋,不知那橋還在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