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華聯便利店要快速擴張

零售企業如何應對電商衝擊?濟南華聯集團給出應對策略

  歡迎下載天下泉城新聞客戶端

濟南華聯便利店要快速擴張

習近平總書記說:“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目前,濟南市民營市場主體總量已達105萬戶,佔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7%以上。為汲取民營企業成功經驗,瞭解企業發展情況,天下泉城客戶端聯合濟南市民營經濟局推出“遍訪民企”對話優秀民營企業家大型新聞採訪行動,助推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直以來,濟南華聯這家發端於西部老商埠的本土企業,總是以踏實奮進的姿態,默默地在省城商界耕耘。從偏安西隅的幾間小門頭到今天門店過百家,2018年實現銷售92.9億元,位列全國百強商貿企業第70位,堪稱40年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浪潮中,濟南民營企業發展史的一個縮影,已然成為泉城百姓心中的一份城市記憶。

近日,天下泉城客戶端記者專訪了華聯集團董事長、總裁李茂年,聽他講述企業的發展史與未來規劃。

30年艱苦奮鬥

門頭小店變零售巨頭

和很多大型商場一樣,華聯商廈的前身是幾個門頭小店,經過整合發展,1989年西市商場對外營業,1995年正式成立濟南華聯商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由中型企業到大型企業的過渡。

2002年9月,嘉華購物廣場和華聯超市嘉華店對外營業,這是華聯發展史上一個最大的轉折點。此後,華聯把單店面積在1萬平方米左右的標準超市設定為集團發展的一個重點,並把“深耕濟南”作為大賣場佈局的戰略,歷經十餘年,取得了很大成功。如今超市大賣場已達到22家。

濟南華聯便利店要快速擴張

對於濟南華聯曾經倚重百貨業態,這些年變革的首要方向就是業態調整,以“購物中心化”為方向,打破原有百貨業態的格局。走進現在的嘉華購物廣場,早已不是傳統意義的百貨商場。在華聯、嘉華共計13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內,餐飲店、美容美髮店穿插在商品經營中,1萬平米的餐飲主題樓層人流湧動,升級後電影院以及兒童休閒娛樂區熙熙攘攘,建築面積達2.1萬平米的嘉華停車樓已然全面實現智能管理……華聯在百貨和購物中心業態中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初步實現“打造西市場商圈購物中心”的目標。

李茂年告訴天下泉城客戶端記者,截至目前,華聯集團擁有大型百貨3家、超市大賣場22家、“華聯鮮超”便利店近百家以及三星級大酒店1家,總經營面積近50萬平方米,集購物、休閒、餐飲、娛樂、住宿為一體的大型商業集團。

2018年,華聯集團實現銷售92.9億元,在全國零售百強企業中排名第70位。企業繼續保持穩定、健康的發展態勢。

本土企業華聯的“小目標”


未來幾年收入超百億

商場如戰場,華聯30年的發展史中,必定伴隨著淘汰與離開,易初蓮花、樂購、華潤萬家、沃爾瑪……一批批知名超市相繼撤出濟南市場的同時,華聯銷售額增長率卻穩步提升,除了作為本地企業的天生優勢外,正確的發展策略“功不可沒”。

濟南華聯便利店要快速擴張

據李茂年介紹,未來華聯將堅持零售主業,立足濟南本土,繼續深耕區域市場,先做強、後做大,做出規模優勢。其中,超市業態要大力拓展,加快開店步伐。百貨業態要豐富功能,穩步提升。便利店業態要利用現有優勢,實現快速擴張。

華聯集團將以總部為中心,結合西部新城開發和軌道交通建設,繼續鞏固華聯集團在西部的優勢地位的基礎上,繼續向東、西兩翼拓展延伸。

華聯集團將順應市場需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經營規劃和變革,並在多方面進行新的探索,在盈利模式上加大自營比例、在渠道模式上與電商平臺合作、在產品提供上強調個性化、多樣化、特色化以及服務性的需求等。

李茂年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未來幾年內,濟南華聯集團的年銷售收入要超百億,實現利稅過5億元。

濟南華聯便利店要快速擴張

應對電商兩條策略

貼進社區、藉助線上

互聯網的影響在當下可謂無處不在,電商網購對於傳統商業的衝擊更是不言而喻,不少實體商業或主動、或被動的爭相逐鹿互聯網,在此形勢下,華聯沒有輕易進入,而是堅持了“不熟不做”策略。

對於電商,李茂年認為其的確便捷,但傳統百貨的生命力在於環境、品質,在於這是與老百姓人文交流、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場所,這是網商無法取代的。此外,發展電商對物流配送提出很高要求,目前“最後一公里”的難題始終困擾著行業發展,物流成本過高,勢必會影響其市場競爭力。

經過分析,華聯總結出應對電商的兩條策略,首先是從自己已然做熟的老本行出發,尋找應對網購的新藍海,而這個藍海便是更加貼近社區。從2014年開始,他們便在濟南廣大社區選址,建立“華聯鮮超”便利店,面積在200-500平方米之間,服務周邊一公里以內的人群,強調便利性、貼近性。而且與許多競爭者相比,華聯集團有著獨特的管理、配送、渠道等優勢。截至目前,“華聯鮮超”便利店數量已達近百家,正在成長期的華聯鮮超,已經成為了濟南華聯商業板塊發展的新動能。

其次,借力線上,“線上一定要跟實體結合,實體一定要觸網”已然成為一種趨勢,但相比自建電商,實體商業更應該懂得借力。近年來,華聯跟美團、餓了麼等平臺進行了深入合作,藉助互聯網平臺優化服務、提升商品流量,雙方的合作實現了優勢互補,優勢放大。

記者:陳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