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华联便利店要快速扩张

零售企业如何应对电商冲击?济南华联集团给出应对策略

  欢迎下载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

济南华联便利店要快速扩张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目前,济南市民营市场主体总量已达105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7%以上。为汲取民营企业成功经验,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天下泉城客户端联合济南市民营经济局推出“遍访民企”对话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型新闻采访行动,助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济南华联这家发端于西部老商埠的本土企业,总是以踏实奋进的姿态,默默地在省城商界耕耘。从偏安西隅的几间小门头到今天门店过百家,2018年实现销售92.9亿元,位列全国百强商贸企业第70位,堪称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浪潮中,济南民营企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已然成为泉城百姓心中的一份城市记忆。

近日,天下泉城客户端记者专访了华联集团董事长、总裁李茂年,听他讲述企业的发展史与未来规划。

30年艰苦奋斗

门头小店变零售巨头

和很多大型商场一样,华联商厦的前身是几个门头小店,经过整合发展,1989年西市商场对外营业,1995年正式成立济南华联商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由中型企业到大型企业的过渡。

2002年9月,嘉华购物广场和华联超市嘉华店对外营业,这是华联发展史上一个最大的转折点。此后,华联把单店面积在1万平方米左右的标准超市设定为集团发展的一个重点,并把“深耕济南”作为大卖场布局的战略,历经十余年,取得了很大成功。如今超市大卖场已达到22家。

济南华联便利店要快速扩张

对于济南华联曾经倚重百货业态,这些年变革的首要方向就是业态调整,以“购物中心化”为方向,打破原有百货业态的格局。走进现在的嘉华购物广场,早已不是传统意义的百货商场。在华联、嘉华共计13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内,餐饮店、美容美发店穿插在商品经营中,1万平米的餐饮主题楼层人流涌动,升级后电影院以及儿童休闲娱乐区熙熙攘攘,建筑面积达2.1万平米的嘉华停车楼已然全面实现智能管理……华联在百货和购物中心业态中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初步实现“打造西市场商圈购物中心”的目标。

李茂年告诉天下泉城客户端记者,截至目前,华联集团拥有大型百货3家、超市大卖场22家、“华联鲜超”便利店近百家以及三星级大酒店1家,总经营面积近50万平方米,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大型商业集团。

2018年,华联集团实现销售92.9亿元,在全国零售百强企业中排名第70位。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本土企业华联的“小目标”


未来几年收入超百亿

商场如战场,华联30年的发展史中,必定伴随着淘汰与离开,易初莲花、乐购、华润万家、沃尔玛……一批批知名超市相继撤出济南市场的同时,华联销售额增长率却稳步提升,除了作为本地企业的天生优势外,正确的发展策略“功不可没”。

济南华联便利店要快速扩张

据李茂年介绍,未来华联将坚持零售主业,立足济南本土,继续深耕区域市场,先做强、后做大,做出规模优势。其中,超市业态要大力拓展,加快开店步伐。百货业态要丰富功能,稳步提升。便利店业态要利用现有优势,实现快速扩张。

华联集团将以总部为中心,结合西部新城开发和轨道交通建设,继续巩固华联集团在西部的优势地位的基础上,继续向东、西两翼拓展延伸。

华联集团将顺应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经营规划和变革,并在多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在盈利模式上加大自营比例、在渠道模式上与电商平台合作、在产品提供上强调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以及服务性的需求等。

李茂年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未来几年内,济南华联集团的年销售收入要超百亿,实现利税过5亿元。

济南华联便利店要快速扩张

应对电商两条策略

贴进社区、借助线上

互联网的影响在当下可谓无处不在,电商网购对于传统商业的冲击更是不言而喻,不少实体商业或主动、或被动的争相逐鹿互联网,在此形势下,华联没有轻易进入,而是坚持了“不熟不做”策略。

对于电商,李茂年认为其的确便捷,但传统百货的生命力在于环境、品质,在于这是与老百姓人文交流、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场所,这是网商无法取代的。此外,发展电商对物流配送提出很高要求,目前“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始终困扰着行业发展,物流成本过高,势必会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经过分析,华联总结出应对电商的两条策略,首先是从自己已然做熟的老本行出发,寻找应对网购的新蓝海,而这个蓝海便是更加贴近社区。从2014年开始,他们便在济南广大社区选址,建立“华联鲜超”便利店,面积在200-500平方米之间,服务周边一公里以内的人群,强调便利性、贴近性。而且与许多竞争者相比,华联集团有着独特的管理、配送、渠道等优势。截至目前,“华联鲜超”便利店数量已达近百家,正在成长期的华联鲜超,已经成为了济南华联商业板块发展的新动能。

其次,借力线上,“线上一定要跟实体结合,实体一定要触网”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但相比自建电商,实体商业更应该懂得借力。近年来,华联跟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进行了深入合作,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化服务、提升商品流量,双方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优势放大。

记者:陈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