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肥,持續狂熱,未來市場份額可比肩農藥

1500 億市場容量,發展空間廣闊

這幾年特肥生產型企業不斷增加,到現在已有約3000 家,農業部頒發的包括水溶肥料、生物肥料在內的登記證約17000 個,特肥年總產值約1000 億元,並且每年還在以20% 左右的增幅快速增長。保守估計我國特肥市場容量不會低於1500 億,但目前我國特肥市場銷量剛百億出頭,發展空間巨大。這個市場足夠的大,也就是為什麼基本全球最頂級的品牌都出現在我國這個市場上,我國人口與耕地面積之間矛盾巨大,所以就意味著我國土地必須要高效化的利用,來滿足我國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高經濟附加值的作物產區終端用戶對特肥的使用技術和效果接受能力更強。而且近些年消費的升級帶來的另外一個契機,我國需要有更多更好的產品提升農產品品質,來適應這些需求。

特肥,持續狂熱,未來市場份額可比肩農藥

廣闊的空間是存在的,很多困難也是存在的,比如市面上產品參差不齊,推廣難度大、成本高,難以形成規模化的效益和品牌優勢等等。市場的容量的擴大是需要整體行業的推進,不是單靠一家公司,需要行業良性的運轉。目前,特肥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渠道、終端用戶對特肥的認可度越來越高。生物刺激素、微生物菌劑、水溶肥等細分品類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隨著行業的發展,目前特肥行業除一直專注於特肥的推廣以及銷售的國內外專業特種肥料經營企業之外,還有國內生產和經營大化肥的企業,以及農藥的製劑類企業,他們對特肥參與度進一步提高,推動了特肥整體市場的發展。很多從業者也逐步從一個對特肥知識的普及者以及對農戶使用特肥習慣的培養者轉變成收穫者,與2017 年相比,部分特肥企業都有明顯的增幅。經過多年的發展,特肥現在已經成為了無論應用層面還是經營層面都不容忽視的“必需品”。

細數熱門品類

所謂特種肥料是指採用特殊材料,採取特殊工藝生產出來的具有較好功效的特殊肥料,包含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生物刺激素、土壤調理劑、微生物菌劑、碳肥、生物肥料等等,其中比較熱門的品類有生物刺激素、土壤調理劑、碳肥等。

生物刺激素:需求強烈,未來將呈跳躍式發展

生物刺激素類產品滿足客戶對提高農藥藥效和肥料利用率,改善農產品品質,提高產量以及實現可持續種植的升級需求。從潮流以及整個局勢都顯示出對生物刺激物類肥料的強烈需求。預計全球生物刺激素市場到2021 年將增長至30 億美元。生物刺激素分類十分混亂,通常包括:腐植質物質、海藻提取物、氨基酸、微生物製劑及提取物、蜜糖發酵物、低聚糖、小分子肽、植物激素、不飽和脂肪酸、生物鹼等。其中,氨基酸、腐植酸、黃腐酸等酸類和海藻提取物等提取物類生物刺激素佔據90% 的市場份額。按應用方式來分,葉片噴灑佔到了最大的市場份額,因為噴灑於葉片見效快,應用方式簡單,需要人力較少,生產力增強,吸收更快。但在歐洲一些地區,土壤施肥也用的非常多。生物刺激素的普及取決於農民對其成分和收益的認知,隨著近幾年生物刺激素概念在農民和經銷商層面的普及,已得到了一定的認知和認可。相信在未來,中國的生物刺激素產業將搭上政策利好的快車,實現跳躍式發展。

特肥,持續狂熱,未來市場份額可比肩農藥

土壤調理劑:針對性強,切忌盲目推廣

儘管土壤調理劑有一定的熱度,但是在市場上流傳的真正的土壤調理劑卻很少。目前農業部可查的登記產品也只有164 個(2018 年11 月27

日為止,包括土壤調理劑和土壤修復菌劑),相對於其他品類的產品可謂是數量甚小。而且不同的土壤調理劑產品針對不同問題的土壤,比如調理酸性土壤的產品只適合用在酸性土壤,而對此類產品不瞭解的下游渠道,則會出現盲目推廣,沒有一定土壤檢測基礎之上的產品分配佈局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問題。而且市場上產品多不勝數,跟風炒作的不在少數,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宣傳上誇大效果,誤導農戶,致使經銷商、農戶對於此類的產品產生誤解,阻礙了土壤調理劑的良性發展。

碳肥:新大陸,備受關注

華南農業大學廖宗文教授曾表示,目前C 飢餓是植物營養理論的新大陸,掘金有機C 是特肥效果提升的途徑。碳肥經過這幾年發展確實一直備受關注,主流產品分為有機碳肥和生物碳肥兩個方向,通過市場運營,用戶的運作,已經逐漸被市場、農戶所肯定。然而市場魚目混珠,優秀碳肥很難凸顯出來,普通產品實際使用效果不能達到預期。因此,很有可能會造成用戶的負面情緒,從而影響整體碳肥品類。從土壤及作物需求來看,碳肥市場空間巨大。只要合理引導,正確推進,讓碳真正發揮第一元素的作用,讓老百姓真正受益,碳肥也就

能逐步被農民接受並大量使用。

特肥,持續狂熱,未來市場份額可比肩農藥

未來:化繁為簡,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我國特肥行業正處於百花齊放的發展期,現在基本全國農化企業都在生產銷售特肥,經銷商、零售店基本都有好幾款特肥產品。那麼,2018年特肥產業發生了哪些變化?從業者們該怎樣應對這些變化?

1. 發展趨於理性,迴歸產品

在這亂世爭雄的大背景格局下,各企業都有自己明確的市場定位,及優勢的產品品類去進駐某一細分市場,以打造細分市場領頭羊為目標不斷髮展中,但至今還未出現水平一體化發展的寡頭企業。今年整個行業發展更趨於理性化,那麼接下來大家勢必就會冷靜下來思考問題,企業專注了自己所擅長的,開始關注到產品以及產品所對應的作物的問題上。產品為王,沒有好的產品就不可能有長遠的市場,技術服務再好,也是要通過產品去解決問題。目前我國也有不少特肥企業在生產工藝、工業製造這些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產品線也更科學更精準。

2. 大戶時代到來,特肥迎來新機遇

種植大戶對農資需求量大,種植技術、管理水平高,他們對於產品的穩定,農產品產量、品質的穩定性都有極高的要求。對於特肥的需求量自然是大的,而且也更會聚焦在好產品上,因此企業和經銷商對於基地大戶都十分重視。此外,隨著種植大戶的增多,特肥的包裝越來越大。以葉面肥為例,有業內人士表明,原來在安徽、

江蘇大田區,原來袋裝葉面肥20 毫升包裝,現在已經換成100 毫升,一些種植大戶反映需要1 升裝。

3. 套餐遍地開花

不管是經銷商,還是一些廠家都在做不同形式的農資套餐,套餐在我國可謂是遍地開花。單獨銷售一個產品,銷售難度非常大,而且你會發現這個市場永遠都不缺產品。農民缺的不是產品,缺的是一個能夠豐收增產的方法。很多特肥企業開始以套餐的形式來解決作物生育過程關鍵時期的關鍵問題,比如,美國優馬的優馬全程,解決作物從播種到收穫後的營養和土壤問題,最終幫助農戶提升農產品品質增加收益。此外,從作物健康的角度來說,只談農藥或者營養都是不夠的,套餐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結合,例如將葉面肥+ 農藥做成植保營養套餐。

4. 落地推廣,重在加強技術服務

特肥重在推廣,每種特肥適用於不同作物、不同時期,產品研發、推廣、使用要求更精準,傳統推廣方式不完全適合特肥,造成一些企業、經銷商走了很多彎路。中國特肥還處於停留在概念性方向,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優勢產品,通常是產品頻出,推廣力度不夠以及技術服務後期沒有及時跟進,造成推廣難度高,難以形成品牌影響。因此,特肥落地技術服務推廣極為重要。尤其是種植大戶時代的到來,他們用藥用肥更加謹慎。特肥推廣需要一個過程,只有實實在在的效果才會打破種植戶的心理防線,使他們徹底的相信特肥。

我們總是說,農民對農資品牌沒有忠誠度。那麼原因是什麼?有人向筆者表示,如果說農戶沒有忠誠度的話,肯定是他受過傷,或者見過他人受過傷。特肥行業現在也在過渡期,在這個過程淘汰一些不好的、不適應的,好的、適應的就會做大做強。在這個過程農戶也在慢慢變得專業,他們的忠誠度最終是體現在產品是不是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服務能不能讓他們變得更好。當然這個服務不止是提供產品相匹配的服務,還需要平臺將它消化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服務,這樣才能夠實現整個鏈條的良性循環。文章來源《農資與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