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第一清官,严查一案却误了国,网友:清朝由此走向衰落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帮倒忙”,也许咱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做这事带来的一系列不可估量的后果却是咱们不愿意看到的。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好心却办了“坏事”的人,他甚至可以说是清朝的第一清官,但是他在彻查一个案件的时候却无意间的影响了皇帝判断,最终也让清朝由此走向衰落,不得不说,“蝴蝶效应”这个东西真是令人细思恐极,有时候咱们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却影响了整个世界后续的发展,此人所做之事,就是如此!

他是清朝第一清官,严查一案却误了国,网友:清朝由此走向衰落

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很多人也许知道宋朝有位包拯,也就是包青天,这大清朝其实也有这么一位清官,他名为张伯行,有人也称为“张青天”,此人从来都是秉公办事,从不欺压百姓,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好人,也难免有“糊涂”的时候,甚至也可以说这后续的影响也绝非是他本意,只不过这其中的“蝴蝶效应”真是与他脱不开干系。

他是清朝第一清官,严查一案却误了国,网友:清朝由此走向衰落

公元1714年,张伯行此时已是江苏巡抚,当时有艘商船非常可以,他就派人前去检查,结果这一查可不得了,他发现两江总督噶礼和当地的富商张元隆有不正当的交易,这张元隆在当时已经是知名的海外贸易巨商,他还想继续做大,就想造百艘大船,然而却不料自己和噶礼的那点事被发现了,无非就是行贿。

这张元隆本经已可富甲一方,但是却贪心不足,让自己弟弟张令涛给噶礼送礼,那可不是小礼,而足足有十几船的东西,这到底是要干啥?原来是想要噶礼用战船来帮张元隆送大米,除了公器私用之外,他们还搞走私。有艘非法渔船就被张伯行的人截获了,张伯行见此状直接就上朝廷去弹劾噶礼,张元隆和他的那些水手自然也是脱不了干系,被抓了起来。

他是清朝第一清官,严查一案却误了国,网友:清朝由此走向衰落

可是令大家都意外的是,虽然狱中的确有严刑拷打的行为,但是也不至于死吧,可这张元隆偏偏就死掉了,这事足以让噶礼反参张伯行一本,噶礼反而要弹劾张伯行了,这就搞笑了。接下来的事才更是添乱,上百县百姓顾协状告张令涛抢占民宅,此外还宣称张令涛与海盗有勾结,还说张令涛藏在布政使牟钦元家中,可等到张伯行去调查的时候却根本就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更令他郁闷的是牟钦元还因此反咬他一口。

好在康熙爷并不糊涂,这事惊动到他以后,他先后派了赫寿、张鹏翮等人前去查此案,他心里也知道这些人都是噶礼的党羽,自然不可只听信一家之言,就让张伯行自己陈述事实,张伯行便如实禀报,大概就是说张元隆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同伙却还有不少,他作为江苏巡抚,不得不查,触犯了他们利益,才会被冤枉。

他是清朝第一清官,严查一案却误了国,网友:清朝由此走向衰落

但是最终就算是康熙爷出面这事也还是没有个结论,毕竟已经死无对证了,但是这件事也在康熙爷心中留下了对海运的不好的印象,张伯行建议禁止大米出口,就被康熙爷采纳了,后来的“禁海令”也与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了,虽然张伯行的出发点是好的,康熙也不能说是做了错的决定,但是从后续的事情来看,可以说这张伯行的确好心办了坏事,若是没有海禁,没有闭关锁国,后来的清朝也就不会被经历了工业革命洗礼的西方列强给欺凌了,不少网友也表示:“清朝就是由此开始衰落。”但是换个角度说,若是清朝不被击败,中国还在清朝的统治直至今日,那又是多么令人恐惧的一件事?咱们还得留着长长的辫子,一口一个“吾皇万岁”,那也挺吓人的不是吗?

他是清朝第一清官,严查一案却误了国,网友:清朝由此走向衰落

所以还真不好评判张伯行到底是做了件好事,还是做了件坏事呢?张伯行始终是那个“张青天”,小编认为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