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良将齐士员——行唐历史文化名人(五)

忠臣良将齐士员——行唐历史文化名人(五)

齐士员塑像

齐士员

齐士员(?--639年),隋唐时恒州行唐人,出身贵族世家,其曾祖父齐常,官魏平南将军、豫州汝南郡太守;祖父齐恩,官北齐尚食典御;父齐羡,官隋代荆州记室参军;兄齐傲,官隋代泸州司兵参军;士员妻为吕氏,其子有世武、世文、世贵;长女为潘水府果毅和宜之妻;其孙分别名神感、神法、神雨等。

  隋开皇年间,齐士员“宿卫宫闱”,做宫庭卫士,后“寻配兵曹”,进入军中。大业末年,隋炀帝征高丽失败,天下大乱,他追随李渊起兵,南征北战,“义旗之始,即授正议大夫,左一军头”。征战中,齐士员“帷幄之中,决胜千里;疆场之上,身敌万人”,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唐立朝以后,齐士员获上柱国勋官之衔,深得皇家信赖。他曾内任长乐宫大监,掌管宫室修建;外任定州刺史,负责一方军政,而更多时间则掌宫殿门禁及守卫,职责颇重,即“领禁天阙,每承机要三十余年”,先后任右监门中郎将、右勋卫郎将、检校左右领府郎将,其中,右监门中郎将是唐代禁军首领之一。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渊去世,封齐士员为守陵官,终身供奉陵寝,并在献陵之后千步处,赐陪葬之茔域,可谓生死供奉。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齐士员“分割宦禄之资”,在献陵为李渊及其妻太穆皇后敬造石佛殿一所,中有弥陀佛及二菩萨造像碑,并且刻有佛经,史称“齐士员献陵造像碑”,体现了齐士员对李氏王朝的赤胆忠心。

  如今,在陕西献陵唐高祖墓东北向不远处,仍可见到那所石佛殿。后世考古学者对石佛殿的文物价值推崇备至,认为该佛殿对研究唐初官制、陵制、佛教文化和金石雕刻工艺提供了重要考古依据,反映了唐代文化的丰富性。

  附:《陕西献陵石佛殿底座所刻齐士员造像题记》摘录

  贞观十三年岁次乙亥正月乙巳朔一日,右监门中郎将、延陵子齐士员,恒州行唐人也……士员奉诏,赐以终身供奉陵寝,许生死不离宫阙,纵令灰骨丧躯,无能报国。今分割宦禄之资,为太武皇帝、太穆皇后敬造石佛殿一所,并造弥陀像、二菩萨、狮子香炉座,四面为宫内存亡写金刚波若、观世音经各一部分及一切经目……此报圣上之恩,冀存万代……

( 根据行唐县政府网站编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