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成國足夢魘 國足接受裡皮辭職 國足“路在何方”?

敘利亞成國足夢魘 國足接受裡皮辭職 國足“路在何方”?

【國足接受裡皮辭職】國足的問題,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技術性難題易解,體制性、機制性難題難消。

裡皮猝然辭職,而足協猝然接受,是國足輸給敘利亞之後的最大新聞。

在世預賽亞洲區40強賽第5輪比賽中,國足客場1比2輸球后,被敘利亞甩下5分。這成了國足“裡皮2.0時代”結束的直接由頭。這次辭職,大概再也沒有“再見”。

裡皮上次“揮一揮衣袖”離去,是10個月前國足兵敗亞洲盃;4個月後,他再執帥印,但這次出師仍難捷。

裡皮辭職跟失利,給中國國足敲了“組合悶棍”:名帥跟歸化,都難救國足。

那麼,國足之“疾”還有得治嗎?裡皮該不該承擔責任?

裡皮確實應該承擔應有責任,尤其是他在選人和打技戰術方面的固化值得商榷。例如,硬把中鋒艾克森當邊鋒用,艾克森賽後直搖頭。把邊後衛當中衛用,把只能“虐菜”的高中鋒一成不變地當首發“核彈頭”,結果全國球迷直搖頭。

眼前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在感謝這個意大利老人為中國足球勉力至今的同時,直面眼前的危局,為信心漸失的這支國足續命。

幸好,在不幸和恥辱之外,國足還有時間“重建”。國足下一輪比賽是明年3月26日,三個多月,理應能夠完成必要的休養生息和技術應對:尋找救火隊員、調整國足人選、隨時關注其他小組戰局等等。

而這一切均以這一判斷為前提——國足還有很大希望進入十二強。

雖然不能盲目樂觀,但沒有失去以第二名出線的主動權。別忘了,一波準備上崗的歸化正在趕來,他們將在短期內提升國足戰力。

國足國奧出的僅僅是“技術”性問題嗎?並非如此。

裡皮固然在用人上有剛愎自用的一面,但客觀而言,我們遠沒有足夠多的強手尤其是青年才俊供他“海選”。

眼前的證據是,國青隊鎩羽而歸,連亞青賽正賽都進不去,連老撾都不如。這是一支當初被“業內人士”評價為基本功很差的隊伍。昨夜的國足傳接球表現比國青是強太多了,但多數時間也可謂慘不忍睹。

再想想希丁克一年前針對國奧下的“能用的只有四五人”的斷言,雖有點誇張,但若以亞洲強隊的標準衡量,並不為過。

這才是比一場悲劇更嚴重的“至暗時刻”:前方兵敗需要後浪拍前浪,結果後浪先死在浴缸裡。

我們實際上還在繼續為青訓不力還債。要命的是,即使是一個欠債者,我們也經常像一個債權人那樣揮霍時間和機會、不斷犯下錯誤。

例如,中超又一次在大戰背後靜默。為世界盃讓路的劇情,又一次上演。

問題是,這種讓路法則,早就被證明效果不好。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技術性難題易解,體制性、機制性難題難消。

中國足球,需要就世預賽做出正確的危機應對,同時也要思辨“出路”問題。這需要一場發自靈魂深處的足球改革。否則,我們會經歷更多的困局。

中國足球路在何方?這需要體制機制層面的猛藥去痾。

而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先把腳下的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