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话说蛮荒的上古时代,文明发端,轩辕氏令史皇氏仓颉搜集整理并且利用先民们使用的符号,意图创造一种全新的事物,维护部落的稳定的同时又能促进部落的发展。为此,仓颉日夜走访调查,收集了很多飞禽走兽的脚印,在此基础上,仓颉将鸟兽的脚印与先民使用的符号结合了起来,希望能完成使命,不过他屡试屡败,几经挫折之后,终于在一个雨夜成功了,而我们“汉字的祖先”就此诞生了。据说功成之时,天雨粟,鬼夜哭,无情的上苍动容了,它仿佛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华夏族人的命运之轮从这一刻开始,为他们自己转动起来了。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在以后的几千年里,世间风云变幻,世代更迭,那些时代的产物也随着时间变幻而生生灭灭。而唯有汉字生生不灭,它在千百代人的不断淬炼和雕琢下,产生了各种各样鬼斧神工的文字,它们一脉相承,却大放异彩。

在夏商时期,产生了水书和甲骨文。水书是水族的文字, 水族的语言称它为“泐睢”,被鬼师代代相承。 它形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于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水书

水书是世界上除了东巴文以外又一种存续的象形文字,2006年它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的商朝时期一种成熟文字,它的遗迹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它的形体对称稳定,字体数量和结构比较严密,但是原始图画的色彩还是比较浓重的。在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成功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甲骨文

到了西周,汉字发展演变,出现了金文,在西周晚期西部秦地,产生了大篆。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大篆

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所以又叫钟鼎文。它的应用从末代商朝一直持续到了战国晚期,秦始皇歼灭六国为止。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金文

西周晚期, 汉字发展逐渐演变为大篆。它的书写逐渐趋于简练和生动,逐渐脱离原始图画的痕迹,字形结构趋于规范和稳定,初步具备了方块字的雏形。

到了秦始皇泰山封禅,自称皇帝,“书同文,车同轨”以后,丞相李斯废除六国文字,在原有的大篆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创制了新的统一的文字——小篆。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小篆

嬴政在一统天下以后,各种大事小事连绵不断,加上他本身生性多疑,导致政务繁忙,原有的篆体已经无法适应需要了,于是有人便将篆体的“圆转”的笔法,改成“方折”的笔法,进一步简化了字的结体,就这样,一种新型的字体便应运而生了,那便是秦隶。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秦隶

到了汉代,百废待兴,汉初统治者推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经济政治日趋稳定,社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审美情趣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于是汉隶就应运而生了,它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横画显著,横平竖直,结构类型类似于沙孟海先生总结的平画宽结类。给人一种雄浑奔放,厚重古朴的感觉。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汉隶

后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将隶书进一步简化,横平竖直的特点更加突出,后来渐渐地在书写上达成了共识,于是,楷书便诞生了。《辞海》对它的解释说“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楷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放异彩的字体,还有“行书”。行书兼采隶书与楷书之长,避其所短,又发展出自身的独有特点。它的字体大小错落有致,形体左右贯穿,和谐统一。行书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真可以感叹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其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更是最为闪耀的代表作品。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行书

到了唐代,政治经济恢复和发展以后,相继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盛景。由于统治者对书法的喜爱,加上开明开放的政治文化政策,整个社会对书法的喜爱已经不亚于唐代另一突出的事物“唐诗”, 唐楷在延袭了魏晋南北朝的楷书的基本形态上又加以创新,于是便形成了字体庄重肃穆,笔划平稳凝炼,结构严谨,气象森严的特点。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唐楷

在唐代,还演化出了一种新的字体,那便是“狂草”。草书汉代便有,但是发展到了唐代的“狂草”,仿佛更加突出了它的个性。笔势狂放却缭乱得恰到好处,字形变换却不失稳重,笔势纵横却不乏美感。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狂草

到了宋代,北宋的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然后在印刷坊开始流行一种印刷体的字体,后世的人叫它仿宋体。但北宋的主要字体仍旧延袭旧人的字体,比如楷体等。南宋时期,坊间流行的印刷体逐渐从版上分离出来,开始具有后世明朝出现的宋体的特点,姑且可以称之为“仿宋”。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仿宋

元朝,比较突出的字体是三国时期的产生的小楷。它的特点是圆润饱满,整齐有致,挺拔不失风姿。其中比较突出的书法家是赵孟頫。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小楷

到了明朝,印刷业再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明代人追捧宋代的刻本书籍,于是明代的坊间工人就将南宋时期分离出来的字体仿宋进一步加工改善,于是宋体就诞生了。但是明人并没有改变它的名称,依旧称它为宋体,为表示对宋代人的贡献的尊敬和纪念。

明朝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专制统治,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文字当然也要变革,于是,又一种新的字体诞生了,那便是台阁体。它是明代官场、科举考试等专用字体,对于考试中字书写的不好的,即使满腹经纶恐怕也要名落孙山。所以联系一下我们当今,为什么考试那么看中书写,也不是没有历史根源的,当然目的都是为了我们的字儿写好,字如其人嘛!台阁体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字体方正,干净漂亮,回转利落,大小相当。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台阁体

到了清代,各种书法字体都很流行,但是在官场和科举上还是延续发展了明代的“台阁体”,名字稍微做了改动,叫“馆阁体”。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馆阁体

另外,清代书法在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但它取得的成就也是独一无二,举世瞩目的,它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了碑学,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碑学

到了近现代,民国时期推行简化汉字的方案,对一定数量的汉字进行了简化。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再一次对汉字实施了简化工作。一直沿用到了今天。但是在港澳台新加坡地区以及海外华人集中地区,仍然使用繁体字。简化后的汉字称为简体字,简体字字形平整硬朗,简洁明了,字体结构布局规整,便于书写。我们每天都在与简体字打交道,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了。

穿越千年的遇见  汉字的“沧海桑田”

简体字

汉字经历了千年,虽然改头换面,但却仍然流淌着华夏民族的血液,华夏民族生生不息,汉字也将继续绽放它的光彩,在世界文明宝库中闪耀夺目。汉字,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

而一路走来,汉字的演变之途坎坷不平,它见证了腥风血雨的动乱和革命,见证了王朝更迭,可是即使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它也没有浸没在时间的流沙中了过无痕,成为过眼云烟,反而在历史的画卷上一直涂染着浓墨重彩,每一页都排山倒海,每一笔都气贯长虹。它书写的是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奋斗史,它书写的是炎黄子孙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它书写的是这个民族辉煌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