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

跑步的最初动机,不出意外基本都是因为减肥。

多年前的某一天,当我挤出电梯的时候,发现侧身过和直接过已经没什么差异,这让我开始警醒。

虽说人生就是越活越不要脸的过程,但这肚子上的游泳圈,着实让自己嫌弃。而且衣柜里的裤子也已经没几条能够上身,勉强扣上扣子,就会听到腰间肥肉痛苦的呐喊,伴随着呼吸困难,裤裆随时准备爆开。

为盘活存量资产,也为了能健康一些,减肥大业必须提上日程。

最初我选择的运动方式是走路。当时住的地方离公司大约5公里,每天步行上下班,既能锻炼身体,又省了交通费用,一举两得。

坚持了近一年,同时对饮食也做了控制,体重从148斤减到了138斤,效果还算明显。然而数字就此徘徊不变,我最亲爱的脂肪,再也不愿意与我分割。

很明显,步行的运动量已经不再足够,于是我决定开始跑步。

长跑其实一直是我最厌恶的运动,没有之一。记得大学体育课的1000米,每次我都会在跑到操场对面的时候,躲在器材库后,耐心等待大家第二圈过来,再偷偷溜出来跟在队伍最后,还小心不要超过其他同学,以免招致不满被人举报。而体育达标测验1000米,则不亚于一场生死考验了。

选择跑步主要是考虑到强度够大,同时也便捷且不易受伤。之前每周打羽毛球,人到中年发福以后,发现这项运动已经不适合,老胳膊老腿经常受伤不说,对减肥也没丝毫帮助。

跑步的最初几天,能做到的只是跑跑走走,1、2公里就已经气喘如牛。坚持了两个月,一点点能力逐步提升,总算完成了第一个5公里。

又跑了几个月,开始感觉膝盖不适。俗话说:跑步千般好,唯有怕伤膝。之前忽视跑步技术的恶果开始显现。我从图书馆借阅了跑步技术书籍,在网上也搜集了一些资料,了解到跑步没有直觉中那么简单,包括跑姿、拉伸、跑鞋等等,都大有学问。

于是,在正佳四楼的Asics专柜测过脚型后,我买了第一双专业慢跑鞋。穿上后感觉很舒适,缓震效果明显,有江湖传说的“踩屎感”。

奔跑吧,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

在改善跑姿,重视跑步技术和装备以后,伤病渐渐远离了我。

2015年10月,正式完成了第一个10公里,并没有太困难,这给了我跑半马的信心。

12月6日,朋友老刘跑广州马拉松,我负责拍照和后勤,看着热烈的气氛,颇为动心,心心念念着明年自己也可以参与。

奔跑吧,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

突破了15公里之后,完成半马就水到渠成了。又陆续跑了几个半马,接着就报名了2016年广州马拉松的半马,2小时09分完赛,算是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正式比赛。2017年再次报名广马,完成第一次全马,4小时36分。2018年广马,拼了老命完成了第二次全马,4小时15分,作为跑马队伍中的跑渣,这个成绩基本可以满意了。

算下来,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跑了4年半时间。从开始野路子瞎跑,总想着提高成绩,到现在变成了佛系淡定,享受跑步的老手,知识储备也足以将小白们忽悠得云里雾里,恐怕这也是大部分跑步中年大叔共同的心路历程。

任何事,但凡不能得到正反馈,都难以持久。跑步可以让人夏天沐热浪,冬天浴寒风,耗时耗力还能够坚持,必然是因为回报给了跑者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我而言,首先就是解忧。

人到中年,诸事不顺,纵然知天命明事理,依然无法彻底摆脱纷繁世事的侵扰。跑步超过5公里,内啡肽和多巴胺持续分泌,这些快乐激素可以让人排解压力,抛掉烦忧。

沐浴晨光跑上十公里,回到家洗净一身臭汗,横在沙发中看一场精彩的NBA,那种愉悦感,是泡吧、搓麻所远远无法比拟的。

跑步还可以让我们更加用心地感受生活的城市。

我喜欢在周末的早上3、4点钟起床,跑一个半马。之所以选择这么早的时间,是因为这时整个城市基本都在沉睡之中。那些白天充斥着钢铁洪流,尾气和尘埃,让人望而却步的地方,凌晨却安静得像郊外的旷野,只有偶尔一、两辆游荡的出租车驶过身边,减慢速度期待下你的光顾。除此以外,就是整个空旷的街道,由着你肆意纵横。

春天的麓湖花团锦簇,晨雾从湖面上升,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花香,脚下落英缤纷,让人步履如飞。

新河浦昏黄的灯光映衬着幽深古雅的街道,放空一切杂念,耳中只有自己的脚步和呼吸声,静心体会独处的欣喜。

二沙岛的岸边小径,凉风拂过身体,江水轻柔拍打河岸,对面闪烁的霓虹笼罩在晨曦中,散发着沉静而疏离的美。

奔跑吧,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

这一切,在人潮汹涌的时候永远都体会不到。

跑步也会偶遇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有一次跑在东山的小巷里,一条身形硕大的黑狗突然窜出,对着我狂叫。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我的心率已然爆表。我做了正确的选择,停下来,转过头不与它对视,忍住心中恐惧慢慢往前挪,转过拐角,开始撒腿狂奔,那一次,估计跑出了近两年的最快配速。


偶尔,路上也会遇到其他跑者,有臃肿的大叔,有蹒跚的老者,也有羞涩的女生,大家相视而笑,无需说什么,就觉得世界很美好。

跑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调整身体状态。

虽说亚健康是忽悠人的说辞,但人到中年状态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以前,每天下了班回到家,疲劳感袭来,人就像生根在沙发里的土豆;昏睡一晚,早上醒来依然无精打采。

自从跑步以后,精神状态大不一样,精力和体力都恢复,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工作效率自然也大大提高。

另外,跑步还有一个装逼的属性。

虽然资深跑者早已不屑于此,但刚开始跑步的人还是乐在其中,毕竟跑步会让人联想到健康、自律、有闲等因素,有助于自我形象的提升。

还有很多跑友把这当成展示自我的机会,那些花里胡哨的服装、鞋子、帽子、压缩腿套等等,都是女跑友必备装备,她们脑子里想的问题往往不是“有用吗?”而是“我美吗?”。


跑团的小美女灰灰曾经就觉得髌骨带很酷,戴上显得很专业,结果发现时间长了反倒让自己膝关节感到不适。虽说髌骨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固定髌骨,减少半月板磨损,但事实上,没有伤病的情况下不需要任何护具。

还有那些满世界跑马的跑友,梦想着有生之年完成波士顿、伦敦、柏林、芝加哥、纽约、东京世界马拉松6大满贯。按我的理解,全马起码要跑进3小时,才值得万里迢迢去跑马,否则就纯粹是装逼行为。

冯唐说:极致的装逼不是每天换一条新的ARMANI的裤子,而是四十岁了还能穿二十岁时见初恋时穿的裤子,不是开个跑车十三分钟跑完一圈北京的二环路,而是穿双跑鞋十五分钟内绕着故宫外墙跑完一圈。

当然,朋友圈的赞美和鼓励也是保持跑步持久动力的因素之一,所以装逼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奔跑吧,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

对于跑马拉松这事,可以说毁誉参半。有些人觉得跑马的人花几个小时进行机械运动,累得口吐白沫像条狗,还乐此不疲,简直就是自虐狂。

我不会怂恿别人挑战马拉松,因为这项运动确实存在风险,有朋友开玩笑说,全程马拉松开车都嫌远。作为一项极限运动,一定需要长时间艰苦的训练才可以去挑战,任何人都不应该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总有朋友苦口婆心劝我说跑马是过度的消耗,对生命不利,行动迟缓但长命的乌龟就是铁证如山,然后扔一本《黄帝内经》供我学习。

我感谢朋友的好意,然而我还是相信生命在于运动,起码跑步让我拥有活力。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养生,而是折腾自己。假如可以像乌龟一样慵懒地活100年,我更愿意选择龙精虎猛地活70年。

我想,跑步不是为了活得长,是为了活得有质量。而马拉松之于我,就如同中年人的春药。这庸常的生活,正慢慢磨灭我的梦想。对我来说,人生的长度已经写在基因里,高度既然也已无从超越,那剩下的只有生命的宽度还可以改变。

在42.195公里的迢迢长路上,有汗水、有挣扎、有动摇、有坚持,还有战胜自我之后无与伦比的喜悦,像极了这漫长的一生。

奔跑吧,去尽情挥洒汗水,至少可以证明,我们还活着。

奔跑吧,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