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是指什麼,為什麼有些人要戒或者不吃碳水物的食品?

用戶67640168054


碳水是碳水化合物的簡稱它是一種化學式類物質的統稱,碳水本質是糖類物質,有些人不吃碳水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擔心變胖,二是擔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雖然這兩種擔心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沒有必要對碳水化合物過於恐慌,合理的攝入碳水即不能損害健康也會讓自己的精力充沛。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化學式通式為Cm(H2O)n,從這個化學式能夠看出碳水化合物是由碳(C)、氫(H)、氧(O)三種元素組成,而其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比例永遠是2:1,這就相當於在化學式當中有水的成分,再加上個碳元素那麼碳水化合物的名稱由此而來,所以碳水化合物是根據化學式的結構命名的它既不是碳也不是水。

碳水化合物的特質和分類

在大自然當中碳水化合物的本質是糖,雖然在我們的印象中糖的特質是帶有甜味的食品,但這只是碳水化合物的特性之一,碳水化合物的根本特質是在身體裡被分解掉之後為機體提供能量,葡萄糖、蔗糖、澱粉、纖維素都是碳水化合物的家族成員(具體分類請看下圖)。

在這些不同類型的碳水化合物裡有些並不需要被分解就可以快速的進入血液比如單糖和雙糖,而多糖的結構複雜在進入體內後需要經過多個步驟分解才能進入血液,纖維素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特殊的多糖,因為人體內沒有分解纖維素的酶,大部分纖維素吃到肚子裡之後都會被排出體外,但就是由於纖維素在體內的特殊旅行才給我們的腸胃帶來了諸多好處,比如它可以加劇腸道蠕動治療便秘,還可以增強飽腹感。

複合碳水化合物是把澱粉和纖維素混合在一起的食物,它的作用是我們在享受多糖類碳水帶來美味的同時也會受到纖維素的干擾讓我們不至於吃的太多。

碳水化合物對於人體的意義

碳水化合物對於人體的意義主要有兩點,一是生存的意義,二是運動的意義。

我們的大腦接收信號需要能量,而碳水化合物在被分解掉之後會釋放到血液裡成為血糖,血糖是支持大腦接受信號的唯一能源物質,當血液中血糖的濃度降低到標準水平以下就會觸發預警,身體會出現心悸、抖動等低血糖症狀,如果我們忽視這種症狀超過6個小時之後腦細胞就會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傷,所以攝入碳水是維持生存的重要方式。

碳水化合物還是人體進行中、高強度運動時的主要能源。由於碳水化合物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的能量大而且分解速度快所以在進行大強度的運動時它能夠迅速的提供能量,為了保證能源的隨時供應,人體的肌肉和肝臟都能夠儲存碳水,其中正常人的肌肉裡能儲存約400g糖原,肝臟裡能儲存約120克糖原,有意識的攝入碳水能保證體內糖原儲備的充足使人體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和精神狀態。

不吃碳水的原因

害怕變胖和得糖尿病是大部分人不吃碳水的主要原因,但其實造成這兩點情況的罪魁禍首是一種可以快速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可樂、土豆泥、蔗糖等,它能夠升高血糖並導致胰島素飆升。

快速碳水對肥胖的影響

大量的攝入可以被快速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能引起肥胖,其他類型的碳水化合物對身材的影響非常小,攝入快速碳水後能引起胰島素飆升,胰島素除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之外還能夠合成脂肪,所以當我們享用可樂、白麵包等甜品的時候體內脂肪的合成量要大於分解量從而增加肥胖的可能性,其次,快碳水對飽腹感的影響非常小,雖然1小粒果糖沒有太多的熱量,但由於它不能帶來飽腹感導致人們會毫無節制的享用甜食並在不知不覺當中使熱量超標。

還有一種說法是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會變成脂肪儲存在身體裡,但這種情況的可能性非常小,根據前文我們知道人體的肌肉內能儲存400克糖原,而肝臟為120克,總共的糖原儲存量為520克,這些糖原相當於2080大卡的熱量,也就是說你每天要攝入超過2000大卡的碳水化合物才有可能使碳水轉變成脂肪,但其實很少有人能在一天之內吃掉這麼多碳水。

快速碳水和糖尿病

頻繁的攝入快速碳水會導致的胰島素頻繁的飆升,雖然血糖對大腦的存活有很大的意義但是血糖濃度過高還會引起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所以當血糖濃度偏高時胰島素負責下降血糖,但是過於頻繁的利用胰島素會使它罷工讓血糖無法再被控制從而引起糖尿病。

綜上所述,想減肥或者避免糖尿病的話不必控制碳水的攝入量,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避免過量的攝入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那麼怎麼在生活中選擇健康的碳水,就要根據GI值和GL值來判斷。

碳水化合物類型的判斷

對碳水化合物類型的判斷有兩種指標分別是GI值和GL值,其中GI值是血糖生成指數,GL值是指某種食物的血糖負荷,我們想知道碳水化合物的類型根據GL值判斷最為準確,GL=食物的GI值×攝入100g該食物的實際碳水化合物的含量/100。比如蘋果的GI值為36,而100克蘋果當中有13.7克的碳水化合物,那麼蘋果的GL值=36×13.7/100=4.9。在科學上,把GL值高於20的食物稱為高血糖負荷食物,區間在11—19的為中等血糖負荷食物,小於10的為低血糖負荷食物。食物的GL值越高血糖的影響程度越大。

雖然也有人把GI值當做評定血糖升高程度的標準但這並不科學,GI值是某種食物的客觀數值而GL值考量的是這種食物的綜合指數,比如某個人的身高是180cm,從數值上看他很高,但是如果這個人長得很胖那麼從整個體型上來看他顯得就不那麼太高,所以180的身高就相當於GI值,而體型相當於GL值。

結語

根據以上內容我們知道,碳水化合物是一種糖類家族,有些人戒碳水是一種偏激的做法,碳水化合物不僅是維持大腦活動的唯一物質也是讓人體表現出良好精神狀態的重要能源,過量的攝入快碳水會威脅到健康,我們可以根據GL值判斷碳水化合物的類型,與其對碳水過於恐慌不如在平時多注重體育鍛煉讓身體到達一個健康的狀態。


我是健身小瑀,一名專注於健身領域的創作者,希望我的回答會對你有所幫助。


健身小瑀


碳水化合物種類很多,包括我們常吃的主食、甜點飲料、水果蔬菜裡面也含有不少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屬於三大能源物質的其中之一,是人體代謝最潔淨的能源,大腦能源的供應最主要的就是碳水化合物……

既然這麼多好處,為什麼要減少攝入呢?

隨著現代工藝打磨越來越精細,米和麵裡邊的營養物質被消耗殆盡,留下來的都是純澱粉,純澱粉的升糖指數比較高,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胰島素抵。


在這裡還要提出一個糖和脂肪的代謝機制,糖可以被轉化為脂肪,儲存在身體裡邊。

這也是導致很多人越來越胖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現在很多人通過減少碳水化合物或者不吃碳水化合物,以此想達到減肥減重的效果。比如我們說的生酮飲,就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增加脂肪攝入量,以此誘導身體脂肪代謝。

不吃碳水化合物真的好嗎?

從目前中國國人的體質來說,經過了數萬年的演變,中國人的能量代謝更加趨於以碳水代謝為主。

而不攝入碳水化合物,的確在短時間可以利用糖異生代謝脂肪,但是長此以往身體的脂肪蛋白質代謝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還有酮體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對大腦產生影響。

有趣的是,之前有對進行生酮飲的人詢問,發現他們的反應力、記憶力有一些衰退,同時還有一點不耐心……所以在這裡大膽推測應該是酮體對大腦的長期影響。

怎麼樣吃碳水化合物才比較合適呢?

碳水化合物的選擇儘量以全穀物和粗糧為主,裡邊含有大量的麩質和一些抗性澱粉,血糖釋放速度比較慢,減少胰島素的壓力。

比如米飯可以選擇裡面添加一些糙米和黑米;

麵粉儘量選擇全穀物燕麥,蕎麥,藜麥等;

也可以選擇一些根莖類的食物來代替,比如藕、山藥、土豆。

所以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我們都要合理的搭配食物,存在即合理,每種食物的存在都有它本身的道理所在,千萬不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我是運動營養師Bruce,歡迎關注私信,瞭解更多的運動健身和營養方面知識


運動營養師Bruce


沒有碳水、碳水物的說法,應該是碳水化合物。

碳指碳元素,化學符號C,是組成生命物質的最基本元素。

水含氫、氧兩種元素,氫氧原子數比為2:1,化學式H2O。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而且所含的氫氧的比例為二比一,與水一樣,符合通式Cm(H2O )n,故稱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實際就是糖類化合物,雖然有些糖類分子並不符合上述通式。

糖類化合物包括單糖(葡萄糖)、雙糖(蔗糖、麥芽糖)、多糖(澱粉、纖維素)等,主要存在於植物的種子、塊莖、塊根中,是一切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人體糖分不足,才會消耗脂肪,糖分過量,會轉化為脂肪。

單糖、雙糖能夠直接轉化為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有些人餓了時(低血糖)會頭暈、心慌,甚至發怒,吃點糖類馬上就會緩解。病人輸液用葡萄糖,是因為葡萄糖可不經消化直接被吸收。但也正是由於單糖、雙糖容易吸收,應定量攝取,不宜過量,因為多餘的糖會轉換為脂肪儲存在人體,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發胖、肥肉。

澱粉是多糖,需要經過複雜的消化過程轉換為單糖,才能被人體吸收,應適量攝取。

而纖維素,相對與其他糖類,可以大量食用,其在人體內無法水解,但可以有助消化,預防便秘、痔瘡和直腸癌,降低膽固醇,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等。

糖尿病人,更要嚴格控制單糖、雙糖攝入量,比如不吃糖分高的水果,減少米麵類攝入量,多運動多消耗。管住嘴,邁開腿。

所以,要戒或不吃碳水化合物這是不科學的,不建議不合理的節食減肥。


小黑小黑Luo


碳水全稱為碳水化合物,字面意思就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構成的物質,一般指糖類,而糖類又可以細分為單糖、雙糖、多糖等等。

單糖和雙糖統稱簡單糖,是最常見的甜味劑,如葡萄糖、蔗糖(砂糖、綿白糖)、果糖、麥芽糖等等,它們是讓人迷戀上甜食的主要原因,也是助長肥胖、代謝性疾病的誘因!如果這世界上沒有簡單糖,那麼人們會健康、苗條許多的!

多糖包括澱粉、膳食纖維、各種多糖(如香菇多糖、木耳多糖、乳果糖等)等等,其中澱粉是主食的主要成分,也是引發肥胖重要原因之一。各種麵食、點心、穀物是人類飲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也是導致飲食結構不均衡的原因——因為很多人吃了太多澱粉,同簡單糖一樣,澱粉會引發血糖波動,長期過量攝入會增加肥胖、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

因此近年來流行——戒糖或斷糖,主要因為糖中的簡單糖和澱粉引發了太多健康危害,不加以限制,很多人會過早步入慢病群體,不僅醫療費用暴增,生活質量也會大跌!

但戒糖並非將所有碳水全部屏蔽,因為幾乎所有食物中都含碳水,即使不吃甜食、主食,水果、蔬菜、肉類中也含有碳水!此外,主食也不可完全不吃,畢竟碳水化合物是人類三大能量物質之一,僅靠蛋白質和脂肪為人體提供能量是不現實的——高碳排放、高成本啊!

綜上,瑋瑋認為戒糖有矯枉過正之嫌,而限制簡單糖(甜食、甜飲料等高糖食物)、精製穀物(白米、白麵製品)則為正確做法!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祝好!

生命需要營養,生活也是!


營養瑋瑋道來


碳水化合物就是指糖類物質。包括單糖(葡萄糖)、雙糖(果糖)、多糖以及澱粉。因為這些物質的分子結構都是由碳分子(c)和水分子(h2o)組成,因此,醫學和生物學稱之為碳水化合物。

糖類物質的主要作用是為人體提供能量。但都要分解為葡萄糖。也就是多糖分解為雙糖,再分解為單糖。而最後葡萄糖的分解則要靠胰島素。如果胰腺出現問題,比如胰腺炎、糖尿病等,就得控制糖類物質的攝入。但也並非一點也不能吃。因為任何食物都要最終分解為葡萄糖才能為身體提供能量,包括脂肪、蛋白質,都要通過膽汁和胰蛋白酶分解,才能變成能量。所以,保持營養也很重要。

總之,患有胰腺疾病的人,不僅要控制糖類食物,調整飲食結構,更主要的是控制飲食總量。這樣,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傅世偉


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談談。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與蛋白質、脂肪同為生物界三大基礎物質,為生物的生長,運動,繁殖提供主要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之一,同時也是最經濟實惠、最容易獲取的主要能量來源,每克碳水化合物含熱量4 千卡。


2)碳水化合物的分類碳水化合物分成兩種:第一種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這類有效碳水化合物主要用於人體供能。這類碳水化合物一般分為單糖類、雙糖類、多糖類。


單糖類不經消化液的作用,就可被人體直接吸收,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果糖大量存在於水果和蜂蜜中。比如西瓜,蘋果,哈密瓜等


雙糖類受消化酶及胃酸的影響,分解為單糖後方能被人體吸收。雙糖類包括蔗糖、麥芽糖、乳糖。蔗糖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較多,加工後製成白糖、紅糖、砂糖;麥芽糖存在於發芽的種子中;乳糖則存在於動物與人的乳汁中。


多糖類包括澱粉、糊精、糖原和纖維素。澱粉存在於穀類中,馬鈴薯、山藥、胡蘿蔔中含量也較多。澱粉在加熱後,受消化酶的作用,最後變為麥芽糖、葡萄糖,被人體吸收。


另外一種是人不能消化的無效碳水化合物,如纖維素,是人體排毒所必須的物質。


通常來說,我們所談的碳水化合物,指的是能夠消化的有效碳水化合物。


米飯,麵條,饅頭、糙米,燕麥、紅薯,土豆,麵包等都是常見來源,這些碳水化合物從食物獲取進入血液之前,都要經過消化系統轉化成為葡萄糖,才能參與到能量代謝的過程。


3)為什麼有些人要戒或者不吃碳水物的食品?

這是因為碳水化合物和胰島素有著密切的關係。


健康人的血糖水平是有多種激素精確調控的,這些激素裡,最重要的是胰島素,當人攝入碳水化合物後,胰島素會分泌,胰島素能提高及細胞表面葡萄糖轉運載體的數量,從而促進湧入血液的葡萄糖進入肌細胞,


進食完後,人體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後,會變成葡萄糖送到肝臟和肌肉組織進行儲存,正是胰島素這一作用使人體血糖水平得到下降。若是血糖高負荷,則胰島素分泌更多,以確保身體血糖平衡。


正是這樣的作用,增肌者在訓練後食用高升糖指數的可快速吸收碳水化合物來促進身體恢復,此時身體正處於營養物質窗口期,運動後,人體最重要的糖類利用者,也就是骨骼肌,其敏感性非常強,


一頓飯中80%的糖類物質都為肌肉所吸收,對身體恢復和增肌而言,此時攝入高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好處多多,此時胰島素不簡單能刺激肌蛋白的合成,還能阻斷訓練後肌肉蛋白的分解,增肌者正是利用胰島素效應來達到增肌的目的,


總結為大量高升糖指數食物→血糖負荷上升→胰島素分泌上升→加快體力恢復和脂肪/肌肉增長。(具體多出來的熱量用於做什麼,主要是看身體有無增長肌肉的信號)


碳水化合物對增肌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於增肌。


如果是減肥中,那麼碳水化合物所帶來的胰島素分泌,就不是減肥者所希望的。

胰島素分泌,會讓身體合成肌肉和脂肪。合成肌肉當然是健身希望的,但是合成脂肪,卻是減肥者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在減肥中,許多人都會控制碳水化合物或者無碳飲食。

控制碳水化合物這個沒什麼毛病,在減肥中只要保持控制就好。

無碳飲食,這個就很有問題,這個就是網絡上常說的生酮飲食法,這個飲食法我在文章《減脂期間建議使用生酮飲食嗎?》裡面有專門講解。。


關於更多的健身乾貨,歡迎關注我和我的專欄《自主健身入門》。

這個問題,就先回答到這裡。


李宏嘉談健身入門


碳水指的就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而氫氧成水,所以就被稱為碳水化合物了。能被人體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普遍指“糖分”,如單糖、雙塘、多糖,我們平時說碳水化合物、澱粉也可能會通通稱為糖分。可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是一種主要的供能物質,和脂肪、蛋白質一起為我們生活中的三大能源物質,碳水化合物最終分解後是單糖葡萄糖,也是我們人體最廣泛利用的能源,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也有,比如纖維素,但同樣是我們所需的有益成分。


現在的減肥方法有很多稱為“低碳飲食減肥法”“生酮減肥法”“戒糖減肥法”,其實三者都依葫蘆畫瓢,差別不大,它們都是大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提高蛋白質或脂肪的供能比例。我們的需求能量來維持生理活動和身體活動,所以能量的提供是不可缺少的,幾萬年來,人類最早種植的大面積作物就是水稻和小麥,它們富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豐富的葡萄糖能量,我們也最習慣利用葡萄糖供能,因此在科學的膳食指南中,三大能源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佔比最高,碳水、脂肪和蛋白質的供能比分別為55~65%,25~30%,15%,但低碳飲食,捨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其實就是降低碳水化合物/糖分的供能比,比較極端的生酮飲食能把碳水的供能比降低到10%,大幅提高脂肪供能比,而戒糖顧名思義就是基本捨棄主食(提供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的攝入。

當我們大量降低碳水攝入,葡萄糖能量會大幅降低,身體被迫分解脂肪來供能,當一段時間後身體習慣用脂肪分解來供能,而讓我們能更快分解脂肪。雖然這個原理聽起來很有用,但實際上對於部分人群可能有效,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因此瘦下來。如果碳水攝入少,為了保證身體的能量供應,我們必須要多吃脂肪和蛋白質來供能,如果因此而少吃的話,飽腹感極差,容易暴飲暴食或極度飢餓,供能不足而導致身體多種不適症,但脂肪的過度攝入同樣對身體不利,雖然控制熱量後脂肪不會讓我們長胖,但它可能會渾濁血液,阻塞血管,讓我們接近心腦血管疾病一步。

完全捨棄碳水的做法並不推薦,蛋白質的氨基酸,脂肪的酮體為功能成分,但它們分解緩慢,供能效率低,我們的身體可能偶爾會出現能量斷層,容易疲憊,消極,反應遲鈍,而脂肪分解出的酮體無法在體內大量存在,否則可能出現酮症酸中毒的情況,所以可能會間接分解蛋白質供能,但蛋白質身體的重要建設物質,缺乏蛋白質身體可能會有很多不利情況,如脫髮、肌肉含量下降、免疫力下降、生理週期異常等等,而且還有研究發現,缺乏碳水可能還會增加抑鬱症的發病幾率。減肥時我們適當減少碳水是可以的,但不能完全不吃。


只有營養師知道


大家好,我是九姑娘~

最近微博上有一個熱門話題:#減肥路上最大的敵人#,九看了下熱門回覆,相當真實了…

@你的前任還好嗎:

自己的腿,

他總是想盡一切辦法的走進燒烤攤。

@我所有的可愛都是假的:

奶茶,

不喝就不得勁。

@冷言冷語最傷人心:

火鍋,奶茶,巧克力,冰淇淋

在這些“敵人”裡面,【油很多】VS【糖很多】的食物基本五五開。

那麼,我們減肥路上最大的敵人,究竟是糖還是油呢?

是油?

減肥最好減少脂肪的攝入,這個建議相信大家聽過不少次。

很多妹子受其影響,一減肥就談油色變:肥肉是絕對要拋棄的,就算吃熱量很低的蔬菜,也只敢吃不放油的水煮菜。

其實這個建議的歷史並不長,大約開始於1977年出版的一份特別報告。

這份報告是由美國參議院的一個特備委員會起草的,它用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的心臟病猝死作為案例,建議美國人要少吃脂肪,以碳水化合物代替。

這份報告很快引起了各方的關注,最終促成了美國公共衛生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鼓勵食品製造商研發低脂食品。

結果就是,美國人日常飲食中的脂肪含量從上世紀70年代的42%下降到現在的34%。

但少吃脂肪似乎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

最近這40年裡美國人的平均體重逐年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一直在上升,平均壽命繼20世紀初的大流感以來首次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這讓很多研究者對低脂飲食產生了懷疑。

到2016年,《美國醫學會期刊·內科學》推出了一篇重磅文章↓

作者通過對大量內部評審報告、研討會論文集以及公司年度報告等歷史資料研究指出:

美國的糖業協會曾向3位哈佛科學家支付相當於今天50000美元的錢款,支持其在著名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有關糖、脂肪、心臟病的綜述。

並且在此後的五十年,大大幹預了營養學及心臟病研究,以至於許多飲食建議很大程度上都被糖業所影響…

這讓不少人開始反思美國的低脂政策,一些科學家在動物和人身上試驗了高脂肪低碳水的所謂“生酮飲食”,證明起碼在中短期內對於減肥和控制糖尿病來說效果都要比低脂肪高碳水的飲食法要好。

是糖?

既然低脂的飲食建議背後存在金錢交易,那麼低糖或者更嚴格一點,低碳會更好嗎?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干預研究中心Christopher Gardner教授領導了一項大型隨機臨床試驗,探討了不同飲食模式的干預對減肥效果的影響。

該試驗包括609名年齡在18-50歲之間的成年人,他們的體重指數(BMI)在28-40之間。受試者被隨機分配到低脂飲食組,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組,進行長達12個月的飲食干預。

在研究結束時,兩組的受測者們平均減輕了13磅體重。但是,個體之間的體重減輕程度差異很大,有些人減了60磅,而有的人還增加了15到20磅。

兩種飲食模式對體重變化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當總熱量和蛋白質攝入量相似,低脂和低碳水飲食的減肥效果無異,談不上哪一個更好。

但波士頓兒童醫院的Cara Ebbeling和David Ludwig等研究發現:

低碳水飲食能增加能量消耗,平均每減少10%的碳水化合物攝入,每天就能多消耗52千卡的熱量,相當於少吃一個蘋果,或者慢跑5分鐘左右。

不過必須要提醒的是:

1:碳水化合物攝入過低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碳水攝入在50~55%的人,全因死亡風險最低,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高或過低都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特別是極端低碳水的生酮飲食,有可能導致酸中毒、腎結石等嚴重的副作用,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極低碳水飲食可能對女性月經造成影響。

研究表明,極低碳水飲食(10%碳水化合物,60%脂肪,30%蛋白質的熱量佔比)會引起皮質醇的升高。

當皮質醇升高時,它會抑制大腦產生黃體激素和促卵泡激素。這兩個激素負責向卵巢發出信號以產生性激素和正常的月經週期。

不建議女性採取極低碳水飲食。

結論是:

九認為,無論是脂肪還是碳水,都不應該是你減肥路上最大的敵人。

因為,都是你吃的。

但是吃都吃了,我們也只好努力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去補救了。

不過在減少脂肪還是減少碳水這個問題上,九覺得,與其簡單粗暴地減少,不如適量吃,吃好點的。

○對於脂肪來說,不飽和脂肪要遠比飽和脂肪健康得多,平時可以用魚油、亞麻籽油、椰子油和橄欖油來代替肥肉。

○對於碳水來說,則應該儘量減少添加糖的攝入,用糙米、燕麥、小米、蕎麥以及紅小豆、芸豆、花豆等去代替部分白米白麵。

當然了,最最重要的是,無論是碳水還是脂肪,都要適量吃,否則熱量超標了,也一樣會胖的。


九小妹減肥記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導師解鵬。

碳水化合物是一種營養素,也叫糖。它是由碳氫氧這幾種化學元素構成,因為構成的比例和水一樣,所以叫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七種營養素其中一種,也是三種供能的營養素之一。

碳水化合物在身體裡可以儲存,在人體運動時可以提供能量,運動強度越高供能的比例就越高。碳水化合物在血液中也有存貨,就是咱們平時說的血糖,應該在一個平穩的水平。碳水化合物還可以幫助脂肪去代謝,在供能時幫助節省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在身體裡儲存的量就是300-400克,運動人群可以存的更多。如果補充的過量,可能會超過身體的儲存能力,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在身體儲存,脂肪存貯的量是無限的,所以很多人在日常的飲食時會控制碳水化合物的量。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關注我們,然後後臺私信哦~

耗時三年乾貨累計,25.6G健身乾貨資料包免費送~關注並私信回覆“資料包”,免費領取25.6G健身資料包!

如果你足夠努力,這個資料包絕對能讓你從小白變身“大牛”!快來領取資料包吧!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碳水(準確說是碳水化合物)用一些很科普的話來講,就是主食的主要成分,是所有含糖的食物。我們常吃的米飯,饅頭大部分都是碳水化合物。

用一些科學的說法,碳水化合物就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正常人,是離不開碳水化合物的。 大腦需要碳水化合物 世界上唯一能給大腦提供能量的物質叫做碳水化合物。雖然蛋白質和脂肪(三大供能營養素的另外兩種)也能通過轉化成碳水化合物的方式給大腦功能,但沒有直接由碳水化合物直接功能的效果好。

有部分實驗顯示不吃碳水化合物讓我們的大腦由於能量供應不足而變得遲鈍,記憶力減退,時不時出現迷糊甚至昏迷的情況。

吃碳水能降低體內炎症的發生

碳水化合物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降低人體發炎的幾率。炎症是人體得到一些疾病的一個典型原因。很難控制,合理吃碳水就是一種方式。

健康碳水的量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每天的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應該吃到250克到400克之間。但是為了減肥,我們是可以降低碳水化合物的總量的。但是你哪怕在調整也要保證150克的碳水食物。

什麼情況可以不吃碳水化合物

現在,有一種拒絕碳水化合物的減肥方式就是生酮飲食。但現實情況是生酮飲食操作難度相對較高,需要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才可以進行。 還有呢,那就是一些為了商業利益而騙你,讓你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情況(總得來點特殊的事)。

妖道本人現在也在減肥期,但是我保證每天都要吃夠150克的碳水,畢竟相對於減體重,身體健康更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