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氏五傑”到“堇山紅脈”

從“沙氏五傑”到“堇山紅脈”

寧波第一農村黨支部革命舊址。通訊員供圖

以沙村為核心的“史脈·紅心向黨”,以童村為核心的“文脈·赤心報國”,以童夏家為核心的“山脈·丹山綿延”,以堇山湖紅色長廊為核心的“水脈·綠水靈秀”,鄞州區塘溪鎮全力打造“堇山紅脈”黨建精品線,展現新時代塘溪砥礪奮進的篇章。

“來之不易”的寧波第一農村黨支部

堇山湖畔的沙村很“紅”。很多人知道,這裡走出了我國著名的書法家、篆刻家,曾任西泠印社社長的沙孟海,還走出了被譽為“中國的梵高”的傳奇畫家沙耆。

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這裡還誕生了“沙氏五傑”,誕生了寧波第一農村黨支部。

走進2018年7月才剛落成的寧波第一農村黨支部(農會)陳列館,一組栩栩如生的蠟像頗為引人注目,還原的正是當年中共沙村支部成立時的場景。

1926年,中共寧波地委委派農運委員沙文求作為沙村農運特派員,回家鄉從事農民運動,領導農民進行反對惡霸、奸商等傳統勢力的鬥爭。

然而,由於長期受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和傳統勢力的迫害,當地農民一開始對農會既沒信心,又有顧慮,參與者寥寥。

這讓沙文求倍感壓力,但同時也激發了他的鬥志。

有一次,村裡有個農民因為誤砍樹木被惡霸敲詐勒索,甚至要被作為“盜賊”治罪。沙文求抓住這次機會,領導農民進行反霸鬥爭,最終取得勝利,被冤枉的農民得以開釋。

這次勝利大大提高了農會在農民中的威信,加入農會的人一下猛增。同年,沙村農民協會正式成立。

也是在1926年,沙文求在農會積極分子中發展了4名黨員,成立了中共沙村支部,他任書記。沙村支部的成立,點燃了農村革命的火種。之後,農民運動蓬勃發展。

與寧波第一農村支部(農會)陳列館一牆之隔,就是沙氏故居。

沙氏一門共有五兄弟,除了老大沙孟海、老二沙文求,老三沙文漢是浙江省第一任省長,老四沙文威是黨的優秀情報員,老五沙季同是延安的紅色畫家。

兄弟五人皆懷報國豪情,因此也被當地人尊稱為“沙氏五傑”。

從“沙氏五傑”到“堇山紅脈”

童村是聞名遐邇的“教授村”,曾走出過以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為代表的70多位教授及教授級人物。

童第周故居至今保存完好,一樓展廳陳列的是他的生平事蹟,二樓西首是童第周的臥室。

當看到滿屋子老舊年代的農具時,年輕黨員們都好奇地走上前,試圖近距離看看這些從來沒在城市裡見過的東西,想弄清楚它們的工作原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童第周故居大門上的匾額正是出自沙孟海之手。

從沙村到童村,黨員們走過的正是塘溪鎮全力打造的“堇山紅脈”黨建精品線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以沙村為核心的“史脈·紅心向黨”,展現的是塘溪鎮的紅色歷史、革命人物;以童村為核心的“文脈·赤心報國”,展現的是塘溪鎮的文人志士丹心報國的事蹟。

此外,“堇山紅脈”黨建精品線還包括另外兩個篇章:以童夏家為核心的“山脈·丹山綿延”,展現“黨建引領”下鄉村振興的“塘溪模板”;以堇山湖紅色長廊為核心的“水脈·綠水靈秀”,展現新時代塘溪砥礪奮進的篇章。

記者 石承承 通訊員 鬱妍捷 趙美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