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香蕉“溝畦輪作”模式栽培新技術、這幾點值得一看

導語:香蕉Musa spp.為多年生常綠大型草本植物,屬單子葉綱,芭蕉目,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屬Musa L.。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香蕉生產發展很快,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都快速提高;進入21世紀後,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則保持在一定水平的穩定。香蕉傳統的栽培方法是一年新植兩年宿根,產量逐年降低。“溝畦輪作”模式是通過多年的試驗摸索,總結出的一套適宜當地土壤、氣候生態條件下的豐產高效栽培新技術。該模式的應用對於我縣香蕉的穩產高產,乃至香蕉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現將該技術介紹如下。

種植香蕉“溝畦輪作”模式栽培新技術、這幾點值得一看

一、苗木選擇與定植

1.整地做畦

新蕉園整地要結合土壤改良進行,全園深翻50-60釐米,精細整地。整地時每667平方米施入石灰30-40千克,以改良土壤的酸度;每667平方米施入優質土雜肥4000千克,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舊蕉園整地採用“溝畦輪作”模式的做法:先清理全園殘莖雜草填入舊溝中,撒上石灰,舊畦換成溝,把挖出的土壤填在舊溝的雜草上,施入農家肥,蓋上泥土,做成種植畦,畦寬2.3米,溝寬0.3米,深0.4米,周圍挖排水溝並與外溝相連,深度要大於地下水位的高度,一般是0.6-1.0米。

種植香蕉“溝畦輪作”模式栽培新技術、這幾點值得一看

2.定植

本模式為一年一熟制,定植期在4月上旬至下旬,抽蕾期在國慶節前後,收穫期在翌年的2-4月份。種植密度,行距2.6米(包括溝寬),株距2.1米,約每667平方米種植120株。品種為臺灣北蕉或天寶香蕉的提純復壯株系,選用無病蟲害的粗壯吸芽苗,苗高0.8米左右。挖好植穴,長、寬各0.6米,深0.45米,填入充分腐熟的禽畜糞4千克,餅肥0.5千克,腐熟土雜肥10-15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與泥土拌勻,蓋上15釐米左右的泥土,以免蕉苗與肥料接觸發生肥傷。種植時要壓實蕉苗周圍土壤,覆土應蓋過吸芽苗球莖3釐米左右為宜。然後淋足定根水,有條件的用稻草覆蓋蕉盤保溼。

種植香蕉“溝畦輪作”模式栽培新技術、這幾點值得一看

二、定植後的管理

1.土壤管理

土壤過黏或過沙、pH值過高或過低,都不利香蕉生長。定植後,蕉園裸露面積大,易滋生雜草,可結合撒施肥料進行淺中耕除草。大雨之後,土壤表面容易板結,通氣不良,亦須淺鬆土,以提高早春土溫,增加根際氧的含量,消除二氧化碳的積累,促進新根的產生和提高根的吸收能力。

2.施肥管理

香蕉生長量大,需要養分量也大。在溫度適宜、雨量豐富、光照充足的環境下,供給足夠的養分,就能快速生長,獲得高產優質。因此,在香蕉的生長髮育和開花結果過程中,必須根據香蕉生長髮育對養分的需求規律,科學地施用大量有機肥和速效無機肥,以滿足其生長結果的需要。

種植香蕉“溝畦輪作”模式栽培新技術、這幾點值得一看

初次施肥,用肥量要少,濃度低一點,每株施尿素25克,加複合肥20克或鉀肥10克,配合稀釋5倍的糞水澆施;以後隨著蕉株的不斷生長,應逐步加大肥量。5月中下旬至6月,氣溫回升快,雨量充足,蕉株生長旺盛,進入營養生長中、後期,對肥料反應敏感,需肥量大,吸收肥料的能力大大加強;此期供給充足的養分,可促進蕉株迅速生長,促發長大葉片和增加莖粗,提高光合速率,有利於植株積累大量營養,為接下來的花芽分化提供豐富的物質基礎。蕉株的生長髮育進一步加快,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的花芽分化過程,施肥量應加大,以氮鉀為主,配合磷肥和農家肥;此期蕉株需要大量的營養供給,追施重肥可促使花芽分化過程逐漸抽生的11片功能葉大且厚,以充分發揮功能葉的光合作用,製造並積累更多的有機物質,為形成穗大、果長的優質花蕾提供充足的營養。

種植香蕉“溝畦輪作”模式栽培新技術、這幾點值得一看

3.水分管理

香蕉性喜溼潤,怕乾旱忌澇,水分供應充足和均衡是香蕉高產優質的關鍵。其根是肉質根系,對土壤含水量要求較為嚴格;植株各器官組織比較細嫩,含水量較高,葉片寬大,蒸騰作用較強,生長速度快,生理活動非常活躍,需水量很大。夏、秋季節,氣溫高,香蕉生長快,對水分特別敏感,若遇久晴乾旱,應及時灌水保溼,使田間持水量保持在65%的最佳狀態。7-10月,主要是颱風雨或雷陣雨,雨水分佈不均勻,要重視水分管理,若畦面見“白”時,可採用溝灌或淋灌方式,及時補充足夠水分。

在抽蕾期間要防止水分過多,抽蕾速度加快,致使增加落蕾風險。春季是我縣梅雨季節,雨水較多,春雨綿綿,要做好清溝排水工作,要求畦面見“黑”不見“白”,保持土壤溼潤狀態;雨天畦面和溝中不能積水,防止蕉園漬水,產生悶根爛根,導致葉片發黃,誘發葉斑病,降低產量和品質。

種植香蕉“溝畦輪作”模式栽培新技術、這幾點值得一看

4.護蕾斷蕾

香蕉抽蕾時,果軸細嫩,易折斷掉蕾,可用竹叉頂住彎處,保護花蕾。每天要到蕉園巡查抽蕾情況,發現葉柄或葉片擋住花蕾,應及時將花蕾或葉柄移位,讓花蕾自然下垂。斷蕾,根據多年經驗,留梳數量由香蕉長勢和抽蕾時間而定,生長健壯、抽蕾早的蕉株可多留,反之則少留,一般每株留7-10個果梳即可。待雌花開放結果後,在所留最後一梳果往下間隔1-2個果梳處用利刀切斷花蕾;然後把增加1-2個果梳中的最後果梳留一個果指,增加的其餘果指全部去除。

種植香蕉“溝畦輪作”模式栽培新技術、這幾點值得一看

三、病蟲害防治

1.病蟲害綜合防治

漳州香蕉常見病毒病害有束頂病、花葉心腐病;真菌病害有香蕉枯萎病、葉斑病、黑星病;蟲害有蚜蟲、象鼻蟲等。病害重在於防,蟲害幼齡期治。採用農業措施,經常清潔蕉園,減少病蟲源,必要時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對於束頂病、枯萎病,要嚴格檢疫,發現時及時撲滅,年年選用無病壯苗,及時徹底防治蚜蟲。對於葉斑病,重點放在臺風后、傷口多,以及大生長期進行噴藥保護,可用25%敵力脫乳油1500倍和70%甲託800倍藥液交替使用,全生育期施藥5-6次。蟲害重點防治:象鼻蟲,用40%敵敵畏800-1000倍液灌入葉柄基部或用90%敵百蟲800倍液注入蟲孔,殺死害蟲。蚜蟲,用40%樂果乳劑1200-1500倍液噴灑葉片防治。其他病蟲害可在上述用藥防治時添加合適農藥進行兼治。

種植香蕉“溝畦輪作”模式栽培新技術、這幾點值得一看

2.防控颱風和防寒、防凍

亞熱帶地區易造成香蕉大面積損失的自然災害主要有水災、風害和凍害,其中以風害最為嚴重,也是最難防範的自然災害之一。在本地6-8月份是颱風活動頻繁時段,本模式栽培的蕉株相對較小,具有相應避風效果。同時,可在離蕉頭20-30釐米處豎立入土40釐米的竹竿,與假莖捆綁3處,起一定的抗風作用;若在竹竿上部用拉力大的繩子將全園的竹竿連成一體,變個體抗風為群體抗風,起到強化抗風作用,效果更好。

香蕉原產於熱帶地區,忌低溫,整個生育期都要求高溫多溼。當氣溫降到5℃時,蕉葉枯黃,若持續時間長,則地上部分全部凍死。其防寒防凍主要採用果穗套袋、果軸彎處覆蓋雜草防寒、施熱性肥料、燻煙、灌跑馬水等防寒保溫措施。

種植香蕉“溝畦輪作”模式栽培新技術、這幾點值得一看

四、採收及採後管理

本模式種植的香蕉一般在翌年的2-4月份採收,此時蕉果稜角變鈍,果身圓滿,成熟度達七至八成,即可採收外運。採收時要兩人互助,不讓蕉果貼地,運輸時要用軟墊隔開,儘量減少機械碰傷,有條件的可採用索道運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