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4成鼻咽癌發生在中國,兩度改寫國際指南的醫生也在這裡

由於早期症狀不典型,7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來到醫院時已經是中晚期,治療效果較差,如何延長中晚期患者的生存,一直是全世界學者研究的重點。其中,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馬駿教授的研究,兩度改寫了國際權威治療指南,不斷給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 關於鼻咽癌,最重要的事實 /

2018年,羽壇名將李宗偉被查出患有鼻咽癌,韓國影星金宇彬在28歲時也被確診為鼻咽癌。

罕見病?高發病?

若非名人效應,很多人可能壓根沒聽說過這種生長在鼻咽部的惡性腫瘤。

這也不奇怪,因為從全球範圍來講,鼻咽癌其實算是一種「罕見病」,每10萬人裡大約只有1.2人會患這種癌。

但對於中國人,它可並不陌生。

全球超過40%的鼻咽癌患者來自中國,華南地區的發病率格外高,大約是北方地區的10倍,全球的20倍。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圖:世界鼻咽癌發病率地圖(1/10萬)

因此,英語中鼻咽癌也被稱作「Canton tumor(廣東瘤)」,這也是唯一一個以地名命名的惡性腫瘤。

古已有之

鼻咽癌為什麼偏偏纏上了華南人?

這還要從很久以前說起,鼻咽癌的基因來源可追溯古時候的百越地區,相對應於現在的華南和廣西一帶。

這裡生活的古越族人,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形成了鼻咽癌的「易感基因」,現在兩廣的許多居民都是古越族的分支後裔。

隨著人口遷徙婚配,易感基因又傳播開來,到了東南亞、阿拉伯、東非等地。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圖:鼻咽癌基因的遷徙,來源:Jts Wee. Chinese J of Cancer. 2012

但鼻咽癌的發病絕不僅是「先天倒黴」,而是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煙、酒以及EB病毒感染等,都與鼻咽癌發病有很大關係。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圖:居住環境與生活習性的改變是導致變化的潛在原因

早期篩查很重要

為什麼總是到了中晚期人們才發現患癌?鼻咽癌生長的位置非常隱蔽,早期症狀有鼻塞、涕血、耳鳴、頭痛等,並不足以引起人們的高度警覺。因此,在高發地區,高危人群的早期篩查、早期診治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之前提到的EB病毒感染就是一個很關鍵的標記物,可以通過抽血,檢測血液中的EB病毒的抗體或DNA,把一些早期患者給篩查出來。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圖:血漿EBV DNA可發現早期鼻咽癌,提高生存率

/ 一次“減毒” /

說起鼻咽癌的治療,早期患者基本只要做一個6至7周的放射治療即可。

中晚期(Ⅲ, Ⅳ期)病人單純放療就不夠了,需要把全身的化學治療加上去,但加在哪裡,用哪些藥,劑量多大,一直都沒有一個確定的回答。

最早給出「標準答案」的是美國人,在1998年的NCCN指南中,Ⅲ, Ⅳ期的病人推薦接受同期放化療,後續再加3個療程的輔助化療。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放療與化療的配合,可以分為三個形式:

在放療前使用化療,叫「誘導化療

在放療時使用化療,叫「同期化療

在放療後再用化療,叫「輔助化療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這樣推薦的依據,來自於美國做的一項臨床試驗:一組患者接受「單純放療」,另外一組接受「同期放化療+輔助化療」,進行比較。

結果發現,「同期化療+輔助化療」的效果非常好,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所以就把它定為了中晚期鼻咽癌的標準治療方案。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圖:3年總生存率同期放化療+輔助化療 vs 單純放療(78% vs. 47% , P = 0.005)

然而,這個標準用到中國患者身上,就有些水土不服了。

近一半患者(42%)出現了嚴重的嘔吐,口腔粘膜炎和骨髓抑制等。不僅如此,輔助化療還延長了3個月的治療時間,增加了治療的費用。

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患者生存延長了嗎?

很可惜,並沒有。

早在2007年,馬駿教授團隊就開啟了一項多中心的Ⅲ期臨床研究,目的是回答一個關鍵的問題:同期放化療+輔助化療的獲益到底是從哪裡來?從同期放化療來?從輔助化療來?還是兩者都有?

他們這次沒有選擇單純放療,而是把「同期放化療」作為對照組。

研究花了6年時間,最終,不論兩年還是五年的隨訪結果都發現,兩組的生存差異並不大。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圖:同期放化療基礎上增加輔助化療不能改善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結局

該結果一經發表,就登上頂級期刊Lancet Oncology(柳葉刀腫瘤)。很快,歐洲的ESMO指南採納了這個研究結果。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第二年,自1998年起寫入國際權威指南的“同期放化療序貫3程PF方案輔助化療是治療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的標準方案”首次被改寫。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 二次“增效” /

輔助化療的研究邁出了一大步,但怎樣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療效,才是真正需要攻克的「大山」。

傳統的輔助化療是順鉑(DDP)+氟尿嘧啶(5-FU),也就是日常所說的「PF兩藥方案」。

馬駿教授團隊聯合了全國10個臨床研究中心,開始探索一種新方案——「TPF三藥誘導化療」。

加入的「T」就是多西他賽(Docetaxel),三藥聯合後,把劑量降低20%,放到放療前,也就是在誘導化療階段用3個療程,然後再做同期放化療。

2011年,三藥方案的臨床研究開始,經過將近6年的數據收集,2016年,3年生存率結果率先出爐:「TPF誘導化療+同期放化療」對比「同期放化療」,可以把中晚期鼻咽癌生存率提高 6%。

這一結果當年被評選為「中國腫瘤學的十大進展」。

2018年,NCCN指南把「誘導化療聯合同期放化療」的證據等級,從3級上升到2A級。

全世界4成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两度改写国际指南的医生也在这里

今年,最新的結果問世,三藥方案又傳來了好消息,它可以把5年總生存率提高8%。

/ 治癒不是夢 /

鼻咽癌放療人有一句口號,叫「讓鼻咽癌成為歷史」。

馬駿回憶起剛上臨床的時候,老師說,鼻咽癌的病人來以後,大概一半可以治好。

90年代,直線加速器和CT診斷的引進,五年生存率提高到60%。

到了2000年,化學治療的運用,鼻咽癌的生存率提高到70%。

最近十年來,影像學的進步讓腫瘤看得更清楚,更精確的放射治療使打擊更加有效,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以上。

後十年,還有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可以讓鼻咽癌成為歷史嗎?

1998年,美國給出了答案;14年後,馬駿醫生正在書寫自己的答案;未來,也許還有更多答案。

終審 | 郭穎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