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業50強年營收均超30億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 ,合肥企業50強的形成是合肥經濟發展的縮影。11月12日,合肥企業聯合會發佈合肥企業50強榜單,聯寶科技蟬聯榜首,江汽、百大、美的、文一緊跟其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高新技術企業入榜率超過三分之一,平板及電子信息、光伏以及新能源兩大產業共有16戶企業入榜。

伊利乳業等7戶企業首次入榜

本次50強排名前三位依然是聯寶電子、江汽集團、百大集團,前三強營業收入1876.682億元,佔50強營業收入總額的28.6%。(具體50強名單見A16)

領先者實力強勁,後進者也“虎視眈眈”。本次50強企業換榜率為14%,合肥海爾工業園、中能建安微電建一公司、馬鋼(合肥)板材、榮事達電子電器、寶龍達信息、東華工程、伊利乳業這7戶企業首次入榜。

這些勇於跨越趕超,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強者更強的企業“脫穎而出”,彰顯了合肥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下,面對風險和挑戰的應變能力,為合肥城市能級提升和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50強“隊伍”營業收入總計6550.32億元,其中超百億企業18戶;“隊伍”實現利潤合計225.9億元,納稅總計204.1億元。

對比歷年榜單數據,你將能找到合肥經濟發展的上揚軌跡——首屆合肥企業50強入圍門檻年營業收入為5億,今年這個數值增長至30億元,比上年提高0.64億元。

首屆50強企業戶均年營收30億,今年第50位企業合肥伊利乳業營業收入為30.12億元。作為伊利在皖的全資子公司,合肥伊利乳業二期項目於2017年12月正式投產,產品已成功登陸新加坡市場。目前,合肥伊利已成為一所開放的工廠,數以萬計的消費者來到工廠“零距離”體驗奧運牛奶的生產過程。

製造業企業佔據半壁江山

工業立市,讓合肥製造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在肥製造業企業實力不容小覷,入圍的25戶製造業企業以全市規上工業1.1%的企業戶數,貢獻了全市過半的工業總量。

其中入榜的10戶家電企業,合計營收2102.2億元,佔50強企業營收總量的32%。除了營收能力強之外,榜單中製造業企業也擁有強大的創新力——擁有專利數量是四年前的2.4倍,六年前的6倍,其中發明專利是三年前的5.2倍,六年前的7倍。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著力於原創性研發,注重“卡脖子”技術的突破。

在產業轉型升級的軌跡中,戰新版塊快速崛起。首屆入選50強的高新技術企業僅7戶,今年已超過18戶,其中涉及平板及電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兩大產業共有16戶企業入圍,營收總量2630.9億元,佔50強企業營收總量的40%以上。從榜上無名到一批企業上榜的突破,光伏及新能源產業從零起步,用五六年時間贏得了5個50強席位。行業領軍者陽光電源四年內前移23位,首次躋身百億行列。

從微觀看宏觀,從企業看經濟。目前的合肥企業50強排序,還有一定的侷限和差距——從縱向比較看,榜單由企業自願申報,核實營收指標後排序,但部分企業因多種原因沒有申報,申報覆蓋不足,如中鐵四局集團、合肥捲菸、大陸輪胎、安徽富煌等一批“達標”企業未參與評審,客觀影響了合肥50強榜單的全面性;從橫向比較看,作為長三角的三個省會城市之一,合肥50強企業的經濟總量和企業單體規模與南京、杭州前50位企業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樂天茵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