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的《三国志》为什么对诸葛亮评价不高?

历史一书生


古人对陈寿的史学道德一直存在争论,这大概是从《晋书·陈寿传》成书开始的,上面写了陈寿索米书史,因父辱而谤诸葛。

索米指陈寿对曹魏时期负有盛名丁仪、丁讷的儿子们说,给我千斛米,我就给你们的爹立传,然而丁氏没有答应,于是《三国志》不见这两人的传记;“谤诸葛”是指两个事情,一件事诸葛亮斩马谡时牵连了陈寿他爹也被斩了,另外一件是陈寿在蜀国时不受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待见,因为这两件事,加上前面一件事,所以后世有的史学家,怀疑陈寿人品有问题,在《三国志》里面“轻亮”。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就曾这样讽刺陈寿,“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

那么,陈寿真的在《三国志》里对诸葛亮的评价不客观,存在“谤”的成分么?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抚百姓 ,示议轨 ,约官职 ,从权制 ,开诚心 ,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善无微而不赏 ,恶无纤而不 贬 ;庶事精练 ,物理其本 ;循名责实 ,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 ,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其用心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 ,管、萧之匹矣 !”

除此之外,陈寿还用“《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来类比“梁益之民,咨述亮者”,把诸葛亮几乎与齐之管仲、汉之萧何、郑之子产这些人物比肩,这样的评价还算低么?

当然,以上内容,全部都是正面评价,《三国志》里还有一段关于诸葛亮的负面评价,也是这一段,引起了后人对陈寿史学道德的争论。即:
“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 ,故使功业陵 迟 大义不及邪 ?然连年动众 ,未能成功 ,盖应变将略 ,非其所长欤 ?”

短短四十个字,却成为了后人质疑陈寿人品的依据,那么这段评价是否客观公允呢?笔者就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一下:
一、如果你读过《三国志》全本,你会发现,诸葛亮几乎对所有三国人物都是有褒有贬,这是他的评人风格,诸葛亮并不是特例。刘备、刘禅是陈寿的故主,我们知道古人推崇忠臣不事二主,蜀国灭亡后,陈寿事晋,对于一心钻营仕途的人而言,在谈论故主的时候要么回避,要么尽量贬低,以此承托现在所效忠的主公的光伟正,然而在《三国志》中,陈寿仍以《先主传》、《后主传》以示区别于吴,足见他的人品是有保障的。

而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他也坚持有褒有贬。比如“先主之弘毅宽厚 ,知人待士 ,盖有高祖之风 ,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 ,而心神无贰 ,诚君臣之至公 ,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 ,不逮魏武 ,是以基宇亦狭。”

说刘备用人厉害,有刘邦的影子,托孤的坦荡,君臣关系之和谐,简直历史之最,然而,说具体的个人能力,是远不如曹操的,所以他的基业比较弱。

说关羽、张飞,是这样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 ,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 ,飞义释严颜 ,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 ,飞暴而无恩 ,以短取败 ,理数之常也。”

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而论,因此,我们不能因为陈述欧对诸葛亮有贬责之语,就觉得陈寿道德有问题,在笔者看来,陈寿的史学观是正直的,看人看问题也是一分为二的!

二、从裴松之注的《三国志》中可以看出,陈寿对有关诸葛亮的材料在取舍上以精简为标准,而不是以笔伐诸葛亮为动机。裴注《魏略》中记载:“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不错,这一段其实就是“三顾茅庐”的毫无修饰,平铺直叙版,根本没有提什么刘备三次去茅庐!然而陈寿记载的这一段,采用的却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刘备三顾茅庐说。如果陈寿对诸葛亮有心贬低,应该跟《魏略》的表述手法一致啊,何必采用诸葛亮之“三顾茅庐”说,来衬托诸葛亮?

三、关于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评价,其实与陈寿同时代的人也这么认为。裴注中就曾引用《袁子》说:“亮、持本者也,则非所长也 ,故不敢用其短”,被刘禅杀掉的李邈在诸葛亮死后更加是全盘否定了诸葛亮,虽然他这种做法有点政治投机的意思,他本人也因此而死,但这样说明了,时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并没有后世那么高。因此,对某一历史人物的不同开发,因时因势而易,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然,陈寿再《三国志》里确实对魏晋有曲笔回护。这个事情已经成为不争之事实,至于原因么,本文在此就不作赘述。然则,并不能因此就攻击《三国志》中大肆贬低诸葛亮。

综上,笔者认为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公允的,呈现给我们的诸葛亮形象,也并非后世因为封建忠君观影响而逐渐完美无缺的千古忠臣形象。


坍塌的历史观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以上是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评价,看着是通篇赞赏诸葛亮啊,那么为什么有人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不高呢?个人感觉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人无完人,诸葛亮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已经难能可贵了,分析如下。

陈寿赞扬诸葛亮品德

这段评价的第一句,是长句,说的主要是诸葛亮在担任宰相期间,抚恤百姓,揭示法规,精简官职,权事制宜,诚心待人,公正无私。他是一个赏罚分明的掌权者,即使是仇人忠于职守,也必定会奖赏;即使是亲人触犯法律,也必定会处罚;即使犯了重罪之人坦诚主动认罪,也必定会开释;即使说话浮夸之人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杀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善行不分大小,都应该奖励,恶行也不分大小,也会受到处罚。

如诸葛亮特别器重的马谡,因为违背自己的军令,丢失军事重地街亭,最后被“挥泪斩杀”。他自己也上书后主刘禅,自贬三级,成为右将军。如果换做其他人,很难做到自我反省的。如曹魏曹爽和夏侯玄公元244年策划的骆谷之役,征讨蜀汉惨败告终,不但没有反省自己,还变本加厉,大力排挤另一位辅政大臣司马懿,最后被诛灭三族。

又如诸葛恪先有东兴大捷,后遭到新城之败,他不但没有收敛自己,还对手下和东吴大臣更加严厉,最后被孙峻联合吴帝诛杀,也是被灭三族。

而诸葛亮在自己任用马谡,把守街亭,最后丢失街亭,本来不是他的错,可是他作为领导,担负起主体责任,自贬三级,成为右将军。诸葛亮的这种优良品质,值得蜀汉所有老百姓赞扬,学习,大家都敬畏他,爱戴他。

陈寿把诸葛亮比作管仲、萧何

在陈寿的眼里,诸葛亮就和春秋时期的管仲、萧何一个级别的人。我们知道,管仲是一个名垂千古的国相。他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调解各诸侯国矛盾纠纷。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萧何,汉初三杰之一,另两位是韩信、张良。他虽然没有上过战场,却被刘邦定为首功,受封为酂侯,食邑最多。刘邦之所以能够在前线无所顾忌地征战,和西楚霸王项羽争霸天下,得益于萧何后勤工作做得好。萧何使关中成为刘邦的巩固后方,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士兵、粮饷支援作战,最后一举奠定乾坤。

诸葛亮自比为管仲和乐毅,而陈寿却把诸葛亮抬到了管仲和萧何的地步,由此可知,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只高不低。

对于最后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陈寿表面上是批判诸葛亮多次伐魏,连年发动战争,劳师动众,却没有成功,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将,可能是战场上临机应变不是他的长处!这一句属于负面评价,实则不然,这是陈寿对诸葛亮公平公正的评价。诸葛亮只是一个人,并不是神,也不是三国演义中“呼风唤雨”的智绝。

他前期只是一个和郭嘉、荀彧、贾诩一样的谋士,后期只是一个和司马懿一样的一军主帅而已,不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仙。他也会打败战,也有失策的时候。历史上,诸葛亮也确实多次伐魏失败,徒劳无功。这间接证明了诸葛亮军事才能有限,换句话说,他不是指挥打仗的料。陈寿总不能毫无廉耻地吹捧诸葛亮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吧。

总结:通过仔细分析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我们发现,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他主要赞扬诸葛亮当丞相期间,兢兢业业,为国为民,赏罚分明,是一个品德高尚,恪尽职守的好官。他把诸葛亮比作管仲、萧何,也是对他的充分肯定。

至于最后一句,陈寿对诸葛亮军事上的失败,好像是批判,实则是惋惜,惋惜他不太懂军事,没有灭魏,恢复汉室江山。整体来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公平公正的,没有故意贬低。


魁哥说三国


陈寿的《三国志》对诸葛亮评价不高吗?对这说法有点迷糊,但觉不是那么回事。

1.《三国志》陈寿是在写史,不能象罗贯中那样笔下可以纵横恣肆。后人对《三国志》的评价很高,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正因为有《三国志》的基本史实才成就了《三国演义》,后者为造智圣形象而杜撰了许多子虚乌有,好看客应心知肚明。

2.读读《诸葛亮传》便会觉得陈寿对诸葛亮的描述是雄才伟略睿智通观,真实性可信。有几人在乱局中便能看到天下三分有其一的局势走向?

3.从受黄皓排挤当可知,陈寿其人性格耿直符合写史,不会带偏私写诸葛亮。陈寿的老师谯周是诸葛亮任命的官员,也决不可能与武侯有私仇或偏见,这从其闻武侯过世立即前往奔丧便能看出,其在报答知遇之恩。而后谯周写《仇国论》是针对姜维连年征战耗费国力,此时官职和情境已不同。这些都不可能影响到陈寿写史。

4.诸葛亮的才智不能贬低,在带兵打仗,治国理政等方面是雄才大智调鼎之才;但其在用兵、用人等方面也出现过瑕疵,后人多有公论,毛泽东主席就曾多次作过中肯评价,说明诸葛亮是人而非神。



手机用户山丁子


诸葛亮有这样几个硬伤:

一、联吴抗曹是他为刘备提出的大局战略方针,可诸葛亮却不能把控这个大战略的切实执行;

二、刘备虽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可更多的只是撑面子。事实上,诸葛亮在有刘备时,多以主蜀国内政为多,其作用也就大不到那哪里去;

三、刘备临死前托孤虽说了诸葛亮可取而代之,这一方面是假的,但诸葛亮以尊人事的儒家思想为借口而不敢越俎代苞。所以,诸葛亮绝无什么雄才大略,自比乐毅和管仲只是他自我包装而已;

三、诸葛亮或多或地介入了刘封之事,这诸葛亮自以为聪明而实不明智之举;

四、进功最好的防守,但诸葛亮的每次北伐都功亏一溃。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蜀国自刘备后,人才凋落。二是诸葛亮事必亲躬,虽他落了个“躹躬尽瘁”的好名声而于蜀国大业无益;

五、诸葛亮一无驾人之术,实则也不会用人,但他却还是有些防人之心的,只不过诸葛亮的防人之心只是“小心眼”人之为,不仅不利蜀国,还间接地害了蜀国。

由此可见,诸葛亮能得到高的评价吗?

其实,诸葛先生又是一个被人吹高的悲情人。


黄山一片云


我们先看陈寿自己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济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陈寿对于诸葛亮的治国之才和个人品格的评价相当之高。唯一可以说黑点的地方是这一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就是说陈寿觉得诸葛亮作为辅国之臣的短板在于军事指挥的水平上。

这里对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探讨不做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到我以前关于诸葛亮军事水平的回答。这里我只摆千古名将李靖对于陈寿这句话的评价,那就是“但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李靖和李世民在军事探讨中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历代兵家对于诸葛亮的兵法也是推崇备至,“武庙十哲”绝非浪得虚名。

回到陈寿对于诸葛亮的看法上,陈寿汇编了《诸葛亮集》,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十二个字。我很难想象陈寿是怨恨诸葛亮的,因为你厌恶一个人是不会想着让他的作品、思想流传下去的,更别说还得你自己花时间精力来整理。

最后再补充一点,有朋友说陈寿是谯周的学生,而谯周跟诸葛亮政见不合,由此推论陈寿为此黑诸葛亮。我只能说想太多了,诸葛亮对谯周有举荐之恩,当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谯周听到消息立马就赶去奔丧。蜀中大臣陆续还有想去奔丧,蜀汉的朝堂因为诸葛亮理事的作风一向比较务实,讲究效率,不重虚礼,当年刘备病逝也只是辍朝三日,所以当蜀中大臣络绎不绝想去为诸葛亮奔丧时,朝庭不得不下诏禁止。不然官员一半以上不在工作岗位,朝廷还要不要运转了?但是谯周因为是动作最快的,快到连诏令都没追得上他,结果还是让谯周到了诸葛亮灵前。(亮卒于敌庭,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所以因为是谯周的学生而去黑诸葛亮这个论断太过于扯淡了,至于政见不合其实也不准确,不过我不想多说了。


建宁李俊阳


陈寿与诸葛亮有杀父之仇。

历史上有三种说法,陈寿的父亲是陈到,陈式,或马谡的参军(《晋书》记载)。此三人陈到陈式死于诸葛亮之手,马谡参军受髡刑(仅次于斩首且是一种侮辱性的刑罚),陈寿当然对诸葛亮有所不满。

陈寿的老师谯周与诸葛亮意见相左且一直被诸葛亮打压。陈寿与谯周感情甚厚,在此也有不满。

最后,陈寿的人品存疑,有记载陈寿曾经向丁仪的后代以立传的代价索求贿赂,丁仪的后人没有行贿而陈寿也真的没有给丁仪立传。(据《晋书。陈寿传》载:“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云:”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议者以此少之)

事实上丁仪是汉魏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曹操也曾赞叹过他的才华:曹公以仪为西曹掾,语后,操愈善仪俊才,喟然叹曰:“仪诚不世之少俊,即双目皆瞽矣,我亦欲以女妻之,况目有小,嗟乎,皆是践坏吾女之姻也!”况且丁仪不仅有才华,在曹魏期间也曾只手遮天,丁仪没有立传也是不符合常理的。

所以,陈寿也是有可能在《三国志》里黑诸葛几笔的。以上为个人分析,如有不同意见勿喷,和平讨论。


请勿泄露他人


方圆论坛观点!

和杜撰的小说《三国演义》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小说《世说新语》不同。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是一部真正的三国断代史。但是后世对于《三国志》和陈寿的评价完全是两个极端。后人对于《三国志》的评价极高,认为其对于考证三国时期真正历史有着重要作用。但后世对于陈寿的评价可以说颇具争议。甚至在唐代陈寿一度被列为《佞人传》之中,陈寿拿人钱财替人写传也被人所诟病。而且陈寿的《三国志》中对于蜀汉记载不够公正,而且特别是对于诸葛亮一家的记载,可以说是十分的不公正了。


《三国志》我们可以把把分成六份。里面《魏书》记载最多占六分之三。《吴书》记载次之占六分之二。《蜀书》最少,只占六分之一。按理说陈寿本来就是蜀臣,后来蜀国被灭才当的魏国史官。要说了解的话,陈寿应该最了解蜀国对蜀国记载应该最多了。但事实恰恰相反。这就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了。

大家都知道司马氏的晋朝来自于篡魏。所以在晋朝曹魏被视作三国正统,所以魏国的皇帝有本纪,而蜀汉和东吴只是列侯的待遇,只有传。而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已经是晋朝了。所以对于正统的曹魏记载肯定要比列侯地位的蜀汉和东吴要多。这是一方面原因。



其次就是陈寿在《三国志》中贬低诸葛亮是因为和诸葛家有仇,陈寿本身和诸葛亮没有仇隙,但是陈寿的父亲却和诸葛亮有过交集,而且还被诸葛亮处罚羞辱过。因为当初陈寿的父亲做过马谡的手下,马谡在失街亭之后被杀,陈寿的父亲也受到牵连,陈寿父亲被处以髡刑,也就是头上的毛都剃光,包括头发眉毛。要知道在古代一直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么一说。曹操都玩过“割发代首”的把戏,可见头发对于古人的重要性。诸葛亮虽然没杀陈寿父亲,但对于陈寿父亲的侮辱比杀了他还难受。所以陈寿深恨诸葛亮。



诸葛亮死后,他的儿子诸葛瞻继续在蜀汉效力。当时的蜀汉被奸臣黄皓掌握,诸葛瞻不敢对付黄皓,而诸葛瞻对于陈寿则是鄙视十足,一直看不起陈寿而且多次奚落陈寿。陈寿深感耻辱。认为诸葛瞻欺软怕硬。所以内心也十分看不起诸葛瞻。所以陈寿对于诸葛家的评价都不高,对诸葛亮是因为恨他羞辱自己父亲。对于诸葛瞻则是鄙视他的为人。所以故意在史书上污蔑诸葛亮和诸葛瞻父子。陈寿对诸葛亮评价是军事谋略上没有长处,没有临敌应变的才能,对诸葛瞻评价是徒有虚名。



但大家也别以为陈寿是什么好东西。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曾多次向别人索取好处,替对方美化先人。这在《晋书》里面都有所记载。陈寿曾经向丁氏家族索要千斛粮米,并且说给我好处我就在写史书的时候把丁仪和丁的过往写的好一点,丁氏后人没搭理陈寿,他们认为自家先人立过大功,谅陈寿也不敢瞎写,也说也就没给陈寿粮食,陈寿很生气,为了报复丁氏就没有给丁仪和丁廙立传。由此可见陈寿的为人。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发表意见。


方圆论坛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曾说“状诸葛多智而近妖”。那么,是否陈寿也得给诸葛亮记载的如演义里一般神话,才算评价高呢?

客观的看,陈寿在《三国志》里对诸葛亮的评价不仅不低,而是已经相当高了。可以说整个中国历史上,怕是能在身后自己的传记中,获得如此好评的也为数不多。

首先,记录诸葛亮的篇幅在整部《三国志》中,独立成传。这是所有三国人物在《三国志》里可以享受到的最高传记规格。整部《三国志》,只有八个人单独成传。让我们看看其他七位:曹操、曹丕、曹叡;刘备、刘禅;孙权、陆逊。也就是说,除了帝、王,整部《三国志》中,臣子中只有诸葛亮和陆逊是单独成传的。可见陈寿对此二人的评价之高以及对此二人一生功绩的极大肯定。

其次,在对诸葛亮的记载中,前有评诸葛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后有比诸葛亮为“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也就是说,这个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的诸葛亮,是一个深明治世之道的人才,可以比作管仲,萧何。要知道,管仲、萧何在其所处的时代里,均是名臣良相,并屡为后世所赞颂了。在政治上,诸葛亮“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 开诚心,布公道”;在执政中中,诸葛亮“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在用人上,诸葛亮“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最终达到了“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的成果。虽然“刑政虽峻”,但“而无怨者”。为什么呢?因为诸葛亮“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就是说诸葛亮这个人做人道德品质高尚,做官身居高位正直廉洁,执政过程里治国有方。这不仅是肯定了诸葛亮个人的功绩,也是肯定他的人格。所以说,这基本可以说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了。

之所以后世会有人认为陈寿对诸葛亮评价不高,除去什么陈寿家仇师恨啊,陈寿人品不好啊之类的不说,因为陈寿自己都说诸葛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更多的还是那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句话。放眼通篇来看,前两句有一定的批评意思,因为历来兵者乃不祥之器,连年动众,还未能成功,不论动众者有何等政治抱负,毕竟难逃穷兵黩武之嫌;后两句算不得批评,更算不得抹黑,只是客观的记载了诸葛亮不擅长的一方面。须知无论伟人、名人、普通人,皆逃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所以说,陈寿在《三国志》里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极高的。但诸葛亮在演义里最擅长的,突然变成了在他笔下所不太擅长的,所以会觉得陈寿对诸葛亮评价偏低。但话说回来了,如果拿演义里的诸葛亮来比,别说管仲萧何,怕是也只有鬼谷子姜子牙可以与之一比了。


雪中一头哈


评价高的可信度就高么?

评价低的可信度就低吗?

诸葛亮真正为后人所推崇的是其人品风范。

但人品端正,道德高尚,有大家之风的人未必就是能力很强的人。

可人们总是习惯于将这类人当成是能力和品德上近乎完美的完人。

再加上后世的一些传说和美化。

很多人已经先入为主的把诸葛亮当成了一个完人。 因此一部分人在看到对诸葛亮评价不高的言论时,往往会有所不适。

与诸葛亮类似的另一个典型就是关羽。

但也正是因为有各种不同的评价才能让关注诸葛亮的人,去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诸葛亮。

评价不高很正常。

+++

如果晋朝的官方放任陈寿随意黑诸葛亮,那不等同于是在说司马宣王是个饭桶吗?

我倒觉得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记载或许有失偏颇,但可能还吹了一波诸葛亮,以抬高司马宣王的历史地位。

所以不确定三国志到底是黑了诸葛亮还是吹了诸葛亮,就把它放在一个还算中肯的位置上吧。


该死的歌德


诸葛亮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吧?这句话,老百姓听到了会感叹,官员们会引用挂在嘴边上,最高兴的是谁?对!是帝王!

刘邦这个没什么文化的流氓皇帝,得天下后有感而发愣是憋出了只有三句的《大风歌》,歌曰:大风起兮云风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说明什么?虽然皇帝是家天下,可是也得有人帮着打理和看家护院啊!求贤若渴啊!

这样的能人,那个最好呢?放眼从古至今寻来,名臣名相不少,从姜尚开始,到周公,再到管仲,商鞅,……萧何,张良……可诸葛亮却是最完美的一个。

首先,能文能武。虽文韬武略并不算最突出,可前人很少能文武双全者。

其次,忠心耿耿。那怕君主如刘禅般无能,有条件取而代之也决不行不臣之心。这点很重要,还是有不少君主知道自己本事不济,或有了这样臣子,自己就可高枕无忧的安心享乐。

第三,人格高尚。不仅可辅佐君王,还可成全国道德楷模,教化民众,感染同僚。

有此三大优点,自然会去不断优化、美化,到最后去神化他,就成了其智近妖的智圣,千古传名的贤臣。

而陈寿为西晋史家,《三国志》记录史实时间并不遥远,自然承司马迁之志,秉笔直书,不会有太夸张的内容附会,就会觉得无后世史书的评价高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