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有什么好吃的?

玩转藏区


如果西藏三次,也去过新疆一次,一直觉得西藏的旅行没有新疆来的舒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食。新疆的美食更丰富更够味,更适合游客,相比之下,西藏的美食就逊色不少。



不过,即便如此,西藏还是可以找到不少美食。首先最推荐的就是最受游客喜欢的甜茶,在拉萨大大小小的茶馆不少,比较出名的有喜鹊阁,老光明茶馆,新光明茶馆,仓姑寺等。其中个人最喜欢老光明和仓姑寺,当然喜鹊阁的环境很好,也更干净,适合游客。


第二,来西藏还不能错过的茶就是酥油茶,相比甜茶,酥油茶并不那么好喝,大部分游客是接受不了的,小马倒是挺喜欢喝,最地道的酥油茶一般都要在藏族人家里喝。

第三:藏面,虽然相比山西和陕西的面条,西藏的面花样少了很多,味道也没那么浓郁。但牦牛肉搭配上素菜煮的面条,也不会一种特色。


第四:牦牛肉,来西藏一定要尝尝牦牛肉,而最地道的做法就是白煮,搭配着辣椒面。一般餐厅里也会有,而地道的也是在藏族人家里。吃惯了红烧和烧烤的牛肉来尝尝最原始的牛肉味也算是一种体验。

第五,糌粑,这算是西藏最地道最平民化的食物。糌粑的食材也很简单,酥油加青稞粉,还可以加奶渣和白糖,做法也很简单。糌粑虽然廉价,但是够香,有一种小时候的味道。

另外西藏还有藏包,土豆包子,石锅鸡,老酸奶都是不错的美食,除了这些你还知道有哪些美食吗?


小马说旅行


去过几次西藏,对于西藏的美食有一些了解,下面我来说说关于西藏的美食。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西藏,由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族人特有的食材和烹饪方式。大家常听到的西藏美食有:糌粑、酥油茶、青稞酒、松茸、血肠、手抓羊肉、手抓牛肉、烤藏香猪肉、风干肉等等。有一年在西藏林芝藏民家里我品尝过这些地道的藏族美食,要是问我味道如何?说实话:除了松茸和酥油茶,很多东西都吃不习惯。但是既然到了西藏那就什么都得尝试一下,这样才能说你到过这个地方。

我是跟着朋友一起去的藏民家,主人家非常热情,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忙里忙外一上午为我们准备了一大桌的菜。

酥油茶:这是西藏特有的美食,一般就着糌粑一起吃。一碗热乎乎的酥油茶既可以御寒,又可以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很多人到了西藏都会有高反,喝这个茶可以有效缓解。个人觉得这个茶还是比较好喝的。

松茸:比较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无论是炖汤还是做菜,都鲜美无比。

藏香猪排:林芝的一大特产,光是看着就非常诱人,闻着味道也是特别的香。我兴奋的拿了一块就开始咬,可是怎么也咬不动,哈哈。。看着边上的藏族同胞吃的津津有味,真心佩服他们的牙口。

糌粑:藏族人每天必吃的主食。用青稞麦炒熟后磨成面,然后用少量的酥油茶搅拌均匀,用手捏成一个小团子就可以吃了。据说营养非常丰富,但是吃起来有些粗糙,估计很多人会不习惯。


血肠:藏民在杀羊时会把羊血留下来,然后加一些调料,再灌到小肠里煮熟吃。看着非常诱人,口感也很嫩滑,但味道有些重。

烤藏香猪肉:看着很肥腻的猪肉,不过吃着口感还算不错,很Q弹。喜欢吃肉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西藏的美食还有很多,不知道大家最喜欢哪一种呢?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寒残一叶




西藏的美食确实有很多,但是西藏的美食有一个特色,藏餐的口味都比较清淡,只是加了一些食盐,还有葱蒜等等,不放任何辛辣调料,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讲,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当然,你想知道一些辛辣的东西,就去川菜馆吃,西藏有的。

这里推荐的西藏美食,一定要去尝尝西藏三大碗。

一是藏红牛肉,这可是从吐蕃王朝,松山干活那边传下来的,经过300年的改良,越来越好吃,也算上是一道宫廷菜,据说这是文成公主的厨师改良过的做法,现在都没法考证,当然是非常好吃了。

二是咖喱羊排,这样应该是从尼泊尔传过来的,有那边的影子,这个和赤尊公主有关,据说当年赤尊想念家乡,就托人从家乡带来了一些咖喱,尺尊公主是洋人,喜欢吃咖喱,他就让厨子用咖喱和羊肉尝试着配合的做了一道菜,没想到流传至今。

三是杂粮炖牦牛肉,这道菜有1500多年的历史,也是吐蕃王朝留下来的,色泽诱人,液汁鲜嫩,而且是荤素搭配,营养非常丰富,西藏人都爱吃吧!

当然西藏还有很多的美食,例如灌肠,藏式包子饺子,酥油茶,糌粑,炖羊肉炖牛肉,这些就不用多说了,还有手抓羊肉,当然还有牦牛酸奶,好喝。

当然还有风干牛肉,这些都是可以带回去一些吃。

到西藏以后,可以到一家藏族餐馆,看看菜单,还有什么其他好吃的,可以随心选,当然藏族餐馆的价格可能稍微高一些,但是值得,我们得尝尝吧!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去西藏,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私信我,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每位驴友,能够去西藏玩的开心。


川藏自驾游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太阳辐射强,由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族人特有的食材和烹饪方式。

因为地势高,藏族人民对食品很少采取蒸煮,主要以煎炒炸为主。同时西藏的美食有一个特色,藏餐的口味都比较清淡,只是加了一些食盐,还有葱蒜等等,不放任何辛辣调料。

大家平时耳熟能详的藏族美食有:酥油茶、耗牛肉、石锅鸡、糌粑、血肠、藏面等。下面跳跳妞带大家一一来看~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的日常饮料,酥油茶含有很高的热量,味道咸甜,醇香可口。酥油茶不仅可以作为日常饮料,而且可以充饥解饿,还可以缓解一下高原反应,可以说是很实用了。现在酥油茶已经开始机械化生产,市面上有包装型的,可以买回家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好友。


“耗牛肉”

耗牛可以说是高原之宝,不仅可以提供牛奶,牛肉的价值也是非常之高。耗牛肉本身的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其他肉类没有的微量元素,味道鲜美,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石锅鸡”

使用当地养的土鸡,加上手掌参、蘑菇、枸杞、红枣、八角、花椒等,都是原汁原味的原料,一起放在石锅中慢炖。经过四五个小时,就能闻到了有药材为飘出,可以开始品尝。石锅鸡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鸡肉鲜嫩,入口香沉,虽然价格会有所偏高,但绝对物超所值。

“糌粑”

糌粑虽然是藏族的主食,但对于游客来说,这不失为一种特别的西藏美食。糌粑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是藏族一大特色美食。

“血肠”

血肠作为传统食品,是宰猪(羊)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搅拌血液,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猪(羊)油和洋葱末、盐、姜粉、胡椒粉等调料后灌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制而成。切片趁热食用,或作酸菜时血肠白肉同时放入,血肠味道浓香,油而不腻。

“藏面”

藏面,是传统藏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小吃。你说它是正餐也可以、说它是小吃也可以。说是正餐,藏面的量不多,一般吃一碗不太容易饱腹。说是小吃,也属于面类,在茶馆面馆才有卖,没有街头小摊卖。

说了这么多美食,那西藏有哪些出名的餐厅可以一尝美味呢?跳跳妞为大家精挑细选了3家,若是去旅游的话不妨一试哦~

“西藏第一网红餐厅”——玛吉阿米西餐吧

这家餐厅生意永远最火爆,因为曾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和他情人的约会地之一而闻名,光他们家的“玛吉阿米留言簿”就出了一本书,推荐必吃他们家的手工酸奶和酸奶蛋糕。入口清甜,真心好吃,想品尝的话要下手快一点哦。

“西藏特色美食餐厅——拉萨阿罗仓”

这里是西藏的旅行者们最喜欢的藏餐厅,有着最原汁原味的拉萨藏餐,现在已经迁到大昭寺 马路的南边,稍微向当地老百姓打听一下,就能找到。特色藏菜有牛舌、烤羊排、羊肉炖萝卜。

“光明港琼甜茶馆”

大昭寺广场前藏医院路上东侧,

平均消费超便宜,7块钱两磅奶茶,4.5元一份牦牛肉面,我太喜欢他们家的甜茶了,因为门面不引人注目,门牌凹在里面,我们找了两次问了好些人才找到,我之前看到有人说,如果你连光明港琼甜茶馆都找不到,那说明你跟大昭寺跟拉萨是真的没缘分。

近些年,西藏的传统餐饮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行较广,影响较大。同时为了照顾旅行者的口味,也开设了许多川菜、粤菜馆,如果吃不习惯藏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其他菜式啦。


以上,就是跳跳妞的全部回答,若有偏颇之处欢迎指正。既然都看到这里了,那就点一个赞再走吧~


那个跳跳妞在路上


走川藏线的朋友对西藏的美食不陌生,西藏的美食也是有很多的,那今天就简单介绍普遍公认的美食!



  • 糌粑


这两个字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怎么念,糌粑(zān ba)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也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

由于在高原上能把食物炒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所以糌粑的做法也比较简单。

在把青稞洗净、晾干、炒熟之后磨成面粉,然后再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和糖等搅拌均匀后,捏成团状,就可以食用了。



  • 酸奶

这个西藏的酸奶和我们平常喝的酸奶不一样,是由牦牛奶发酵而成的,味道更有厚重感,也是我每次去西藏时必喝的东西!

藏式的酸奶有两种,一种是用提炼过酥油的牛奶制作而成的,叫作达雪,另一种是用没提炼过酥油的牛奶制作而成的,叫作俄雪。


我们知道的西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雪顿节”,其实就是以西藏的酸奶来命名的,可见其清白胜雪,纯洁如冰。


  • 酥油茶

这个简直可以归纳为西藏最有特色的饮料,你去了一定要去尝一尝!

酥油茶是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的,一般来说,藏族人民都会将酥油茶和主食糌粑一起食用。


酥油茶不仅能生津止渴、去腻充饥的作用以外,而且还能够提神醒脑,保暖御寒,甚至有些藏民说酥油茶可以治疗高原反应,预防嘴唇干裂。


  • 青稞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喝一杯青稞酒,便记住了雪域高原”。

青稞酒可谓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每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青稞酒的酿造也是比较简单的,将收割后晒干的青稞煮熟后,晾干水汽,然后把发酵曲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撒在青稞上并搅动,最后把青稞酒装进坛子,密封贮存,等到两到三天就可以喝了。


  • 耗牛肉

说到这个就让我想起来第一次见到牦牛的时候,还说,这是“hao"牛,哈哈哈哈一幅没有文化的样子。

我觉得牦牛特别的酷,与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牛不太一样,其中最不一样的就是它的毛发极为旺盛,像是一件衣服穿在身上。


牦牛特别耐寒,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是宝贝,不同的部位还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被称为“高原之宝”。


风干后的耗牛肉酥甜松脆,美味可口,特别好吃,你一定要试试!


至于其他美食就要大家耐心去发现了,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喔!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本回答来源于川藏线东捷户外俱乐部,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家APP


看你的目的是“尝鲜”还是“真觉得好吃”。


作为一个在拉萨生活了三年的人,对这个略有一点发言权。

赞同这个答案下的“老西藏”的发言。

酥油茶、糌粑或者风干牦牛肉,的确是藏族人家的日常食物。藏汉口味有别,让藏区牧民天天吃米饭炒菜,他们不一定合胃口,同理,汉族朋友天天吃藏餐,也不见得能习惯。

基本在拉萨生活久了的人,三餐都是奔着自己习惯的口味去。但偶尔换换藏餐,也感觉很不错。

那么这里就推荐几个汉人也会蛮喜欢的吧。

1、甜茶

实名反对“酥油茶”。

现在真正的酥油已经很贵了,好的牧区酥油一斤六十元。而“植物黄油”则便宜几倍。出于成本考量,街头甜茶馆很多会采用“植物黄油”来打酥油茶。

而植物黄油富含反式脂肪酸,对心脏有害。

2013年我刚到拉萨时,藏族朋友就告诫过我:酥油茶一定去他们家喝,别去外面店里喝。

但甜茶相对安全很多:成分是奶粉、白糖和红茶水(不过现在也听说有用奶精的了,同反式脂肪酸)。

甜茶是当年英国入侵西藏时带来的饮食习惯。和英式加奶加糖的红茶很接近。

2、藏面

任何甜茶馆都有。

汤头极好,澄清浓郁,不亚于香港最好的牛腩粉面店的汤头。

面是事先煮到九成熟,完了在滚开的大锅里煮一煮,浇上汤头,撒一点肉丁。没有嚼劲,很一般。

一般配合酸萝卜丝吃。

3、藏咖喱

这个是我最爱。

咖喱粉,几乎都是印度和尼泊尔“舶来”的。

一般街头小藏茶馆,也会卖一些简易餐。主要是炒菜和米饭。而藏咖喱是其中大热。

藏咖喱,藏语叫“香斋”,意思是烩饭。

做法很简单,相比起日式的又加苹果泥又加椰浆之类的,没那么多花头。就是咖喱粉和菜式热腾腾地炖。炖好了,往米饭上一浇。但十分香。

吃素的,有素土豆咖喱烩饭。

吃肉的,也有牛肉土豆咖喱烩饭。

官方搭配也是酸萝卜丝。


以上全部是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

祝在拉萨吃得开心。


豹小白的杂货铺


对于西藏的美食很多人夸大其词,太多了很多,其实地道的传统美食数量并没有那么的多,之所以后来一下特别多特别多,是因为文化的交流从而衍生的新的菜式。

接下来给大家列举传统地道的传统美食:

1、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2、酸奶

乳汗发酵酿制成的半凝固体食品,有(用提取酥油后的酪浆制成)(用西藏酸奶没提过酥油的奶做成)两种。由于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作用的食品,所以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高原上的牧民,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有条件常年吃到物美价廉的酸奶。经常吃酸奶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不发生腹胀。   

来到西藏,传统的“酸奶”概念会被彻底颠覆。西藏酸奶那厚重的层次感、纯正干净的口感,就像那里湛蓝纯净的天空上点缀着洁白的浮云,产生的境界无法超越。   西藏牦牛酸奶作为藏地人民不可缺少的食品和供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里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雪顿节”,就是以酸奶来命名的。   西藏牦牛酸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不添加任何自然生态以外的东西,如食物稳定剂、添加剂、糖粉、水分等。上千年来,就是用酸奶作为发酵剂产生益生菌,而这看不到的“益生菌”也带来了高原特有的侠骨风范与功效。

3、酥油茶

酥油茶是中国西藏的特色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俗。

4、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qiang”,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5、牦牛肉

牦牛肉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牦牛臀尖肉、豆油等。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胡萝卜素、钙、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别低,热量特别高,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

······当然小编没有列举完,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美食食材都是土生土长特有的,并且契合了西藏人民的生活。


纳曲健康家园


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其中藏餐中的特色小吃口味讲究清淡、平和,除了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在众多的特色小吃之中,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十种其中最具特色的西藏的小吃:

1.藏族酥酪糕:  将提取过奶油的淀粉凉干,用磨磨成粉末,拌入黄油、白糖、人参果、桃仁、葡萄干等,做成圆形或方形,表面有红丝绿丝的表现吉祥、长寿图案的醍面胚,放入笼屉内蒸熟,奶味甜点,有滋补强身功效,为藏胞待客糕点。

2.藏族血肠:  藏族地区的每宰一只羊,羊血通常不单独食用,而是灌入小肠内煮熟吃,从羊腔中舀在盆里的羊血,一般正好灌满它自己的肠肚。把羊肉剁碎加入调味料均匀搅拌后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制作方法与制作香肠一样),然后将灌好的血肠放开汤中煮,煮到血肠浮起来,肠成白色,大约八成熟时起锅,装入盘内便可以吃了。吃时不碎不渣不脱皮,口感清香软嫩。3.藏式面条:  使用比较浓的碱水和面,让和出来的面发黄,然后压成面条,煮熟之后加入适量的骨汤、熟菜油和牛肉或羊肉丁,拌匀之后就可以食用了。口感清淡、味道清香、制作方式简单,适合各年龄层的人食用。
4.白肠:  把大米煮熟之后与羊血、羊油、羊肉丝(牛肉丝)加调味料后均匀搅拌,然后装进洗净的羊(牛)肠内,用棉线扎紧两端,放进锅里煮,煮熟之后切成片,煎后就可以食用了。5.风干牛(羊)肉:  藏族喜欢吃风干的牛(羊)肉,风干肉一般在冬天,一般在十一月低做。这时候的气温都比较低,在零度以下,把牛、羊肉割下来,挂在阴凉的地方,让其风干,去出水份。藏民把牛、羊肉割成小块串上,或用竹笼挂在帐房、屋檐下的阴凉处,第二年的三月之后,将早已风干的肉取来烤食或者直接生食,咀嚼时无渣塞牙。在西藏高寒地区,食品不易霉烂变质,去水又保鲜,故时至今日,吃风干牛肉之风仍极盛行。肉质松脆,口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6.香寨:  先将煮成八层熟的土豆去皮之后切成小块。将葱段去皮洗净,放入油锅内稍煎后,取出放入石槽中捣烂,放入小碟内。用水把咖喱粉拌成糊,倒入油锅内做成油咖喱。把羊肉剁成块状,放点酥油烹炒,在加水焖煮,加入之前准备好的土豆、油咖喱,在加入盐、生姜、茴香、胡椒、丁香,藏蔻等调料,拌匀煮熟之后就可以食用了。吃的时候可以撒上葱泥。香寨是藏族食用米饭时最佳菜肴,味美色深,调料芳香可口。7.糌粑:  把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后磨成面粉,食用的时候和酥油茶拌和,用手捏成团就可以吃了,也可以用盐茶、酸奶或青稞酒拌着吃。吃法简单,营养丰富,携带方便,充饥御寒。藏民吃糌粑首先在碗里放上三分之一多的酥油茶,然后放上适当的糌粑,用手不断搅匀后捏成糌粑团,即可食之。
8.奶渣包子:  新鲜的牦牛奶煮沸以后被藏族人用传统而独特的方式分解,最贵重、最精华的是酥油,其次是奶渣,也就是提炼了酥油以后剩下的渣子。新鲜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来做馅,奶渣包子由此而来。奶渣晒干以后,藏族人把它当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汤里面做佐料,干奶渣汉族人不太吃的惯,不过奶渣包子到是藏汉、老少皆宜。9.麻森:  麻森在盘子里放上适量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红糖,搅混揉合,盛入一方形小木盒内,用手塞满、压实,即可制成麻森方形糕,其味香甜可口。


智力广告2018


雪域高原的西藏,风光秀美,空旷圣洁,珠穆朗玛威严挺拔,布达拉宫庄严肃穆,那次去西藏的旅游至今难忘!

西藏的美食独具特色,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在牧区一般很少吃蔬菜。风干的牛羊肉是每家必备的食物,味道很独特,可能与高原气候有关,非常好吃。藏族的饮料有酥油茶、甜茶、青稞酒等,味道甘美,很纯正。

“结玛”,就是我们吃的血肠,西藏牧民宰杀牛羊的鲜血用勺子舀出盛在盆里,放盐使其凝结,然后在血中放入剁好的肉丁、油脂,加入盐、花椒粉等调料,灌入洗干净的牛羊的小肠内,扎口,煮熟就可食用。

“尤”,就是我们吃的肉肠,西藏牧民把牛、羊肉切成碎肉丁,加入盐、花椒粉等调料后灌入.将牛羊的肥肠封口,煮熟即可。

“青尤”,就是我们吃的肝肠,西藏牧民剥去羊肝表皮薄膜,剔除肝内血管及其他杂物,打成浆,加入剁碎的油脂,放盐、花椒粉等调料拌匀,装入肥肠封口,煮熟即可。

还有一种食物叫“土巴”,把肉、野菜和在一起,烧烤着吃,味道还可以。除了这些土特产,还有家喻户晓的西藏美食:藏式面条、白肠等。对了,西藏盛产虫草,这可是极俱营养价值的补品哦!


余生听禅








有很多好吃的,特色,藏香猪,藏香鸡石锅鸡,养胃的糌粑,藏式火锅,等等等……甜茶,牦牛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