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做不到這3點,再好的醫生也沒轍

痛風不是大病,它是所有慢性風溼病裡面唯一可以做根治的疾病。但有些患者總是反反覆覆,纏綿難愈,究其原因其實就是患者自身生活習慣以及注意事項上面做的不夠規範。

痛風做不到這3點,再好的醫生也沒轍

今天就來聊一聊如何規範治療痛風,以及飲食方面必須做到的三點注意事項,做不到這三點,再好的醫生也沒轍!

首先,我們要相信醫生的治療方案,有些病人在吃降尿酸藥後以為立馬就能緩解,三兩天沒見效果或者仍有腫痛就對醫生失去了信任。首先我們要知道痛風本質上是由於腎臟無法完全排洩我們體內代謝產生的尿酸,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最後形成沉澱集聚與全身關節中,最終形成痛風石。那麼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疼痛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要知道,尿酸跑到關節裡面會疼,它在關節裡面溶解跑出來同樣也會疼,所以治療痛風其實就是讓關節裡的尿酸鹽沉澱逐漸溶解的過程。一般來說,規範治療3個月-6個月後就很少出現痛風發作的情況了,所以患者一定要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堅持服藥,自行停藥的後果只會更加麻煩。

痛風做不到這3點,再好的醫生也沒轍

第二,就是治療要達標。一般我們要嚴格要求急性痛風患者的尿酸要降到360umol/L以下,慢性痛風患者則需要降到300umol/L以下。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的話,我們治療痛風就極其緩慢,無法在既定的時間目標內將其治癒。因為高於這個值,尿酸鹽從關節裡面出來的速度極其緩慢,甚至是雷打不動!根本的問題並不能得到解決,其他任何治療都是無用功。許多病人長期治療不好就是這個原因,許多醫生也沒有嚴格叮囑患者,只靠止痛藥緩解疼痛,這是治標不治本的。

痛風做不到這3點,再好的醫生也沒轍

第三,就是飲食等生活習慣上做到嚴格管理。每日進食肉類(包括雞、鴨、鵝、魚、蝦、蟹、豬、牛、羊以及海鮮等所有動物肉類)的分量每天原則應不超過2兩,當然一點不吃,完全吃素也不行,這樣人的精神、營養不夠,可以每天補充2-3杯牛奶,吃1-2個雞蛋,這樣蛋白質就足夠了。酒類:白酒、洋酒、啤酒一律不沾,紅酒可以喝一點,有助於尿酸排洩,但每天也不能超過100ml。同時要注意多飲水,增加尿量,也可以幫助尿酸排洩,每天應該喝2000ml-2500ml的水,可以是紅茶、綠茶、蘇打水和礦泉水都可以,但切忌喝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運動方面也要注意,一般發作時間段內不宜做任何劇烈運動,這會誘發痛風發作,穩定期則無特殊要求。

痛風做不到這3點,再好的醫生也沒轍

痛風治療的難處不在病,而在人。社會節奏快速的今天,很多人難以做到規範自己的生活習慣,因此,治療痛風,一定要放慢自己的生活節奏,嚴格要求自己的生活、飲食、運動等習慣,做到有機結合,同時要遵從醫生的指導,堅持服藥,規範治療,這樣才能真正擺脫痛風。

最後,祝願所有患者都能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