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本文配图可能会引起不适,请网友酌情是否阅读)

关于现在已臭名远扬的柳州螺蛳粉,据说外人见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视为前世冤家,只须一碗,他便牢牢给俘虏住,终生矢志不改地热爱。另一种是只消闻到螺蛳粉那赖以成名的著名酸笋味儿。便视为天下最黑暗的料理,立马退避三舍,今生绝无再见的念头。其实,熟悉西南地区的人大多知道,滇、黔、桂交界的大山区里,有一道料理才叫黑暗,很多人就算没亲眼见过,怕也是隐隐约约听过些传说。这道料理,一般人别说让他亲眼看着加工,亲口尝一尝,就是旁人无意提起,恐怕肚内也要云水翻腾。我可以保证,广西五千多万人口,起码有四千万人不也吃这东西。这东西和螺蛳粉一样,有着一个共同特征——喜欢的人爱得死去活来,不喜欢的人闻风丧胆。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清洗羊肠,想吃这桌的人最好不要看

这道神秘料理,叫羊瘪或牛瘪,也有些地方叫羊憋、牛憋——看来自羊身上还是牛身上,读音是相同的。关于瘪或憋,南方人讲的普通话里,这个字音往往拿来称呼动物肠胃的内容物,主要用于大人对小孩讲话的语境。小孩未懂事难以自理卫生,家长总要每天追着他哀求,“乖,宝宝,屙瘪瘪喽!”如果谁还硬装作不知道是什么,这文章就做不下去了。当然,也不用没边没际地吓人。用来做菜的,不管羊憋、牛憋,用的都不是成品,是杀牛羊时就有意从其肠胃中取出、还处在加工过程的半成品。

而且,南方人心地和善,也不会是动不动不分场合就招人胡思乱想,这个词主要也只是对小孩说,绝无年轻人对长辈用这个词。但作为一道菜,总还有一些掩人耳目的叫法。比如叫羊浆、牛浆,这东西怎么看都像一锅乱七八糟的浆糊;还有叫百草汤的,这就很冠冕堂皇了。牛羊在山上吃的是各种绿色无污染的草料,往往还是珍奇药材,喝的是矿泉水。羊憋、牛憋就是取出这还在进一步加工的肠胃容物,大锅煮开,再加入羊杂碎、羊血、羊肉片一锅熬就。但老实说,是有点异味。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粗洗过的羊肚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家庭做羊瘪,只能在外面现架土灶,不能在家中做,吃这东西不意味着要把家中搞得都是瘪瘪味

前些日子,到桂中武宣县转了一圈。新老朋友聚在一起,有十几个人,于是有人就订了一头羊,要搞全羊宴,主菜就是羊瘪。武宣我近年到得少,但印象中昆地并无吃羊瘪的传统。但如今的美食都是遍地流窜,也就讲不得什么名节了。有人还认为羊瘪、牛瘪只是广西特色美食,这有点偏颇。有此传统爱好的,原来主要集中在桂西北百色、河池下辖各县,其实与桂西北交界的贵州、云南一些县市也有此传统。也不仅仅是那一个民族的特色,壮、苗、瑶等较大的少数民族都有这个习俗,连一起聚居的汉族人也有不少成为这东西的拥趸。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煮好的羊瘪汤,加入一些生的羊料继续煮

我觉得,这和地方物产和习俗有关。桂西北及毗邻的滇、黔交界,大多是连绵的大石山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可以连片耕作的平地甚少,过去多年曾大力发展山羊养殖以图脱贫。从南宁马山县以北的连绵大石山区,都提过发展山羊养殖的宏图。做羊瘪须得现宰现取材料,山羊养殖发展了,提供了基本的食材来源。广西有些地方,对牛甚至为推崇。比如河池南丹县有些民族,婚丧之类大事,都要宰牛以度。举行了各种仪式以后,一刀直接把牛头砍下,有时候还是连砍数头牛。砍牛既是仪式中的一个环节,也是为仪式提供食材。有此新鲜原料,有人爱吃牛瘪自不奇怪。现在养羊的地方越来越多,我们在武宣买的羊,就是当地农户养的,食材扩散,菜式跟着扩散,也不稀奇。

那天我从乡下匆忙赶回去时,羊已经宰好取回来,正在分头拾掇。这帮朋友里,会做羊瘪的有几个,但宰羊的一个没有,只好拿到菜市场,请羊肉贩子代宰,每头收费一百六十元,相当于若干斤羊肉了。羊瘪汤主要用料为羊的内脏,即羊的肠、肚、血,肝、脾、肾亦常选用。将羊宰杀后剖腹,然后取出肠、肚里的内容物,炖制羊瘪汤。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羊血,广西叫羊红,吃羊瘪少这一味,就大为逊色

炖羊瘪汤,不能在厨房炖。炖过一次,厕所味道一个月不散。按规矩,应该拿到楼下空地现垒个灶炖。我回来时,已熊熊烧起大火,锅中早已是微开。里面是前胃和小肠取出来的一些内容物,关键是把羊胆放进去一起煮。没吃过这东西的人,常常想象这东西的味道和厕所里的味道一样。其实做羊瘪和做水煮肉片、麻婆豆腐一样,厨师水平是有高下之分的。做得的羊瘪,虽然也有一股很多人闻不得的味道,但对爱吃的人来说,就是一股淡淡的苦味之后,一股香甜的回甘味。这个感觉,就像吃臭豆腐的,都喜欢说一句话,“闻着臭,吃着香。”但对不爱吃臭豆腐的人,怎么跟他说吃着有多香,他还是吃不下去。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肝、脾、肾等羊身上杂碎,羊瘪汤出锅前加入煮熟

羊胆的功用,就是赋予这锅东西这种苦后回甘的味道。没有羊胆的加持,包管你会觉得吃瘪还不如。所以,不管哪个地方吃羊瘪、牛瘪的做法有多大差别,但关键之处,都是要先把从牛羊肠胃里取出的未消化物,加满一大锅水,把牛羊的胆放进去,煮深煮透,煮出味道来。家里有好好的厨房不用,而非得在露天外垒个土灶捡人家柴火来煮,皆因那东西本来是变成瘪瘪的,但给横插了一脚,改成了饭菜,胆汁没发挥效力前,确实是臭得任人想象。放回家里煮,熏得一屋子,可以让人三秋不知肉味。这一锅东西,就是牛羊瘪的主汤了。同时加入的,还有切碎的若干杂碎、肉块。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洗净切好的羊肚

这股苦后回甘的口感,能把那本来不甚重的腥臭味强烈压下,让人越喝越上瘾。天下无论中外,各地有着琳琅满目的不同美食,但更多的还是逐臭之夫。能把臭豆腐的道理讲得通,自然就能把欧洲的奶酪、鲱鱼讲得通,更能把江浙的臭苋菜、臭冬瓜讲通。自然,羊瘪、牛瘪的道理也无不通之理。总而言之,万法归宗,讲来讲去,不外乎一个道理——总有人能从旁人觉得臭不可闻的食物里,证明这种臭其实是一种香。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羊肉块,亦是快出锅前加入

羊瘪、牛瘪以这种食材制成,还那么多人趋之若鹜,我替他们总结出里面富含的道理来吧——虽然说这东西讲起来臭,闻起来也臭,但喝到嘴里,真的有一种奇妙的苦尽甘来的感觉,由不得人不一碗一碗往下喝。须知香臭同源,本就一体,是同一样东西的不同展示,或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形式。这种本体就叫做嗅觉,你的嗅觉闻到是香还是臭,在乎一心,跟人家本来是香是臭并无关系。不能像小孩一样,进了电影院就使劲追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为了安心愉悦地吃一顿羊瘪,实在有必要形而上地思辨一番,端正态度,严肃对待。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下羊脂肪煎出油后,把打结的羊小肠整根放下锅煎

做一顿羊瘪,还不是架个土灶就能完事,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家中厨房里,还分工忙乎着。我们吃的是一头羊,不是一只麻雀,工程量是大些。要有人负责刀工,把羊肝、羊肺、羊肾、大小肠、羊肚、羊肉块以及其他配菜一样样切好。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素炒萝卜洋葱,吃了清爽肠胃

另有一人,负责炒制羊小肠。牛羊瘪风味的形成,除了苦胆外,主要就赖牛羊小肠了。炒羊肠是真正考验厨师道行的。小肠和羊肚都是宰杀后即刻剖腹取出,取出消化物,冲洗干净外壁,务必不能将羊肠里的脂肪除尽,脂肪越多,吃时羊肠越美味,然后将羊打结。锅中下羊腹中掏出的羊油脂煎出油来,再把打了结的羊肠下锅就着这油煎,据说煎得越干越好吃。煎到最后,如同在油锅里炸过一样。煎到火候时,用厨房剪直接入锅中,把羊肠剪成小段,加入大量的水,加入其他切配好的羊杂碎,煮滚后转文火继续煮。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羊小肠煎得似油炸过般,用剪刀剪成四五厘米的小段,这一过程气味极其浓烈

煎羊肠的同时,另起一锅,烧旺一锅水,把洗净切好的羊腩、羊肚、大肠等杂碎,入锅焯过水后,换水继续煮。煮熟后,用笊篱捞出冲干净,倒进煎小肠的锅里,再把放门口土灶上煮好的原汤加进来,放入其他切细的羊杂碎和羊血、羊肉块,一起煮开,滚一下便可上桌。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炒羊杂碎

两锅合二为一后,大厨还抽空,弄了几个萝卜洋葱羊腩、羊血羊肝炒羊肚、炒羊肉片等从羊身上找来的荤菜,用葱花、香菜、紫苏切了一大盘碎末,留街喝羊瘪时加入汤中提鲜。到了这步,基本上可双大功告成,上桌吃将起来吧。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葱、香菜、紫苏切的碎末,用热羊瘪汤一冲,味道清新不少

吃时用两个大盆子,连汤带肉装满,架到桌上电磁炉边煮边吃。一般上桌后,各人都先尽其能,尽量先喝几碗汤,润润肠,养养肠胃。喝汤前,先抓一把香菜、紫苏和葱的碎段放在碗里,再把热汤冲入碗,这样喝着真的几乎闻不到什么异味了,满嘴都是前面说的那种苦尽甘来的爽口感。有位老哥,感到自己的胃不好,上桌先喝了四五碗汤,才慢条斯理开始吃其他菜。都喝过一轮后,汤面下沉,里面的羊肉、羊杂碎就露头了,尽情吃吧。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羊肚、羊腩、羊大肠,先焯水,再慢火炖

羊瘪、牛瘪在山区那么受欢迎,主要传说有治疗胃病的奇效。依据是中医所认为吃东西会以形补形,羊瘪汤源自羊的肠胃道,应该具有健脾胃功效。而且,放养的山羊,吃的是山上的百草,喝的是山泉水,人们做牛瘪、羊瘪所取,其实是牛羊肠胃中还在消化过程中的百草,并示发展到瘪瘪那步。如果这些草具有中药功效,等于是中药材的一种炮制加工方式,人们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吃药。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这锅羊杂碎,炖起来味道也不好闻,我们加了羊肉料来炖熟、炖出味

很多中药材,其实就是先民在几千年中借助动物发现其功用的。本能也好,偶然也好,神异也好,不少动物受了伤病,确实会在山里找此草药咀嚼、含服,得以治愈,尤其是骨伤科的一些药材,人类是从牛羊等动物身上学到很多。这种以食代药的方式,既疗疾又饱餐,何乐而不为?不过现在羊多为圈养,吃的是人工配给的饲料,是它肠胃里未消化的东西,就是千百年来治病灵验的百草。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刚上桌的羊瘪汤

还可以从西医的角度来说一说。大家知道,人患了癌症后,最怕的是癌细胞转移;同样,人体局部受到细菌、病毒侵蚀,总是局限在被侵蚀的地方,医生只要控制住感染就得了。那就是说,动物体内有着非常得力的内环境保护能力,变异的组织也好,病菌、病毒也好,不是自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牛羊肠胃里的消化物,也同样控制在一个均衡条件下,它毒不死牛羊,就毒不死吃这东西的人类。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捎带着炒个羊肉片

至于所谓异味,除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外,肠胃里的东西虽然还没坠落成瘪瘪,从牛羊肠胃取里面的消化物后,煮出来的汤是绿色的,甚至羊小肠的外壁都可是绿色的,说明里面的草还未消化完。但确实也已经进入熟化、混入消化液的过程,相当于已经在发酵。前面说过,有人嗜瘾一些让人掩鼻的异食。这种以臭为美、肆意篡改美学标准的食物,几乎都是通过发酵制成的,臭豆腐也好、臭苋菜也好、奶酪也好,甚至著名的四川泡菜和广西酸笋也一样,由发酵而来。而蛋白质在发酵时,和乳酸菌不明不白地合成、改变性状,都会冒出臭味。从这个角度来看,牛羊吃进去的食物,在胃和小肠阶段,正是一个发酵过程,当然会有臭味,但臭得正宗,臭得对头,臭得地道,足以说明臭过之后是美味。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羊瘪汤喝过一轮后,肉料浮出水面

所以,牛羊瘪开头冒着臭名上了桌,可能真是出于治病、防病的养生需要。但久而久之,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后,功用慢慢转变为一道风味独特的佳肴,是大石山区人民接待宾客的豪华盛宴。到山区里尤其是一些民族聚居区,这道料理乃是待客的无上美味,第一佳肴。有些豪爽的人家,甚至就为了做一顿羊憋、牛憋招待客人,不惜杀头羊甚至杀头牛。想想看,现在买头羊多少钱,连宰羊的工钱都要一百六!这样,牛羊瘪不但在养殖业发展良好、供应食材方便的山区流传经年,现在事实上也渗透到各大小城市里。在广西首府南宁,就经常有人请我去喝羊汤。桂林是国际旅游名城,柳州是西南工业重镇,也都有人请我喝过这东西。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我碗里的羊瘪汤,不用鼻子闻的会,看图会觉得是什么山珍海味

在武宣吃的这顿羊瘪,所有大厨都不是专业人士,而是兼职来做,有机关、企业的干部,甚至还从农村说不来一位后辈专门切菜。他们是因为好这一口而自学成才的,水平都比较高,甚至各人自备独门工具。我的感觉是,比很多饭店做得要好。

广西最黑暗的料理,大部分广西人都不敢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