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将打造400公里长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

滁州将打造400公里长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

滁州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全域旅游规划图

江淮分水岭,不仅是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界线,而且是传统意义上中国南北方的交融区和汇合地。而地处江淮之间的滁州,则是江淮分水岭区域内涵的完整展现和精华汇聚之地。为加快推进滁州全域旅游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性拳头旅游产品,市政府办日前印发《滁州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全域旅游规划》。根据规划方案,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全长400余公里,途经8个县市区,整体形成“一核、一廊、六口、七段、十五支线”的市域旅游空间结构,该风景道建成后将是长三角区域名副其实的“千里画廊”。

规划研究范围 涉及滁州市全境

根据市政府办印发的《滁州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全域旅游规划》,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规划研究范围涉及滁州市全境。主风景道途经8个县市区,全长约400余公里,涉及32个乡镇,共约6000平方公里,是依托江淮分水岭独特的岭上风光,推动江淮分水岭地区乡村振兴,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

具体建设标准为,国道24-26米,省道10-20米,县道10-14米,乡村道6.5-14米,城镇道路14-50米,森林防火道7米,未建道路7-14米,支线原则上控制为8米。风景道路面将设置为独具滁州特色的标识和彩色沥青绿道等。

风景道主廊贯通江淮分水岭,沿线串联了琅琊山、皇甫山、神山、韭山、老嘉山5个国家森林公园,红琊山、龙窝寺、白鹭岛3个省级森林公园,碧云湖、八岭湖、白鹭岛3个水利风景区,明光市池河翘嘴鲌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黄寨、大柳2个草场及60个大小景观节点等。主廊沿线途经黄栗树水库、分水岭水库(跃龙湖)、屯仓水库、釜山水库、金牛湖、凤阳山水库等水系,既展现了江淮分水岭的地理特征——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又可通过滨湖观景点的设置丰富自驾观景体验。

滁州将打造400公里长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

整体空间结构 一核一廊六口七段十五支线

根据规划方案,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的整体空间结构为“一核、一廊、六口、七段、十五支线”。其中,一核即琅琊山;一廊为风景道主廊;六口为六大廊道主入口,即金牛湖(分水岭村)入口、滁州高铁站入口、大墅镇入口、永康镇入口、滁淮高速琅琊山入口、三界高速口;七段为七个特色区段,包括“定远-凤阳”的龙岭段(金岭)、明光的军岭段(绿岭)、南谯的松岭段(青岭)、全椒的慢岭段(蓝岭)、来安的红岭段、天长的鬘岭段(橙岭)及琅琊山的文岭段(紫岭);十五支线,即各区县2-3条支线连接主廊并自成体系,总长约1000公里,形成滁州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重要节点按照“1361”的原则进行布局,即:10分钟快进节点(外部联络线10分钟内快速进入风景道主线)、30分钟服务节点(两一级服务点之间最长不超过30分钟驾车时长)、6个廊道观景节点(每个区段内至少拥有6个级别不一的观景节点)、1个主景区节点(各风景道段上拥有至少1个4A级以上吸引物)。主风景道沿线将建设各类节点87个,其中,吸引物20个(一级4个,二级4个,三级12个),入口节点17个(一级6个,二级11个),服务节点20个(一级9个,二级11个),观景节点30个(一级15个,二级15个)。景观及景区节点的布局,争取达到每5分钟有一个兴趣点,每15分钟有一个兴奋点,每30分钟有一个激动点,每1.5-2小时有一个游憩阶段。


滁州将打造400公里长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

围绕核心产品 形成“1+8+2”旅游产品体系

据介绍,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者的出行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国内自驾游占比已超过60%,自驾逐渐成为游客出行方式的主流,“在路上”成为人们全新的生活方式。为了打造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我市将重点围绕1大核心旅游产品(自驾旅游产品),构建3大支撑旅游产品(周末休闲产品、主题体验产品、夜休闲产品),培育8类创新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小镇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科普研学产品、康养度假产品、文化旅游产品、户外运动产品、节庆赛事产品),塑造“全时”(早晨-上午-下午-夜晚)、“全季”(春-夏-秋-冬)产品,形成“1+8+2”的风景道旅游产品体系。

与此同时,我市将依托高铁站、高速出入口及重点旅游片区,按照滁州市区布置一个主游客集散中心,其余县市布置一个次游客集散中心的原则,完善旅游咨询、票务预订、宣传、投诉处理、救援等服务功能,构建辐射滁州全境的二级旅游集散服务体系,规划形成“1+8”风景道旅游集散体系。完善配套设施,规划形成“6+10+11”驿站体系,打造12个主题特色营地。整合旅游资源,设计推出一日游主题游、周末休闲游(两日游)、3-5日游周游线路——落地自驾游线以及3-5日游周游线路——区县支线游线四大类旅游线路,并提供旅游专线巴士、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等,该风景道建成后将是长三角区域名副其实的“千里画廊”。

另据悉,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的规划期限为2019年至2030年,其中,2019年至2025年为集中建设期,2025年至2030年为全面提升期。为了保障该项目顺利实施,我市还制定了2019至2021年“三年行动计划”。具体组织、管理等由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调度推进领导小组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实施。

来源 : 皖东晨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