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它不算,沒它不行!自適應巡航≠自動駕駛

​當下汽車的主流是什麼?智能化和自動駕駛絕對是新車被提及最多的搶眼賣點,相比而言以往老生常談的超大空間超低油耗等已然不能拴住年輕消費者的眼球,一輛車上有多少黑科技甚至能否自己動起來,成為了衡量一輛車是否能入圍主流的標準。

有它不算,沒它不行!自適應巡航≠自動駕駛

由特斯拉帶起的自動駕駛風潮,成為了目前眾多汽車廠家爭相競賽的比武場,相比近兩年興起的自動駕駛新名詞,自適應巡航卻是誕生已有年頭的字眼,從功能上來說似乎二者都在於盡力解放駕駛者的雙手和雙腳,但他們能被劃等號嗎?今天我們來敲黑板劃重點。

自適應巡航,不正經的自動駕駛?

坦白說,自適應巡航這一配置開始普及也只是近幾年間的現象,在此之前定速巡航一直稱霸著舒適高端又實用配置系列榜首,對於定速續航來說,其功能較為簡單,僅能夠起到控制一定車速的作用,在控制一定車速之後通過控制撥杆或者按鍵可以調節車速的加減,顯然,定速巡航功能受益的是長途駕駛的司機們,這一功能讓他們踩油門的右腳得到了解放,但是控制剎車以及雙手和雙眼還有大腦依然需要保持緊張待命狀態。

有它不算,沒它不行!自適應巡航≠自動駕駛

對於自適應巡航,它不僅有了定速巡航的全部功能,還能結合車輛前方的傳感器監測相關道路交通環境,對車輛進行一定範圍內的速度控制調節甚至實現自動剎停,這樣一來就讓駕駛者的雙腳都得到了解放,若是再結合車道保持等功能,同時也可以通過干預轉向系統實現車道控制,又進一步解放了雙手。

有它不算,沒它不行!自適應巡航≠自動駕駛

有它不算,沒它不行!自適應巡航≠自動駕駛

自適應巡航的全過程需要經歷信息感知(傳感器),電子控制(ECU)和執行單元(油門、制動、轉向燈控制),三個步驟中被關注最多的是信息感知方面,而信息感知也是其中進化發展最為兇猛的領域。最早的前雷達測距事實上率先由於長途行駛較多的商用車上,目前雷達模塊也是當下家用車ACC功能的主要媒介;在圖像識別技術得到發展之後,雷達+攝像頭的組合傳感方式也開始出現,ACC也從而開始能夠更精準地識別路面行人及道路標誌,而對於雷達來說實現不同距離和扇區面積的掃描(短程、中程、遠程雷達)也成為了可能,正是由此,ACC自適應巡航也開始有了點兒自動駕駛的意思。更有甚者將圖像識別技術潛力深挖到極致,研究出僅用兩個甚至一個攝像頭來實現ACC自適應巡航的功能,比如斯巴魯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以及通過改進算法僅靠單個攝像頭實現ACC功能的麥格納公司。

自動駕駛難度到底有多大?分級來看最理智

提到自動駕駛,幾乎所有人腦海裡浮現出的都是科幻電影中汽車駕駛座無人卻也能在大街小巷穿梭自如的的場景,如何來定義自動駕駛,究竟什麼樣的車才算是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關於自動駕駛,根據駕駛者參與程度以及不同駕駛環境下機械系統接管車輛的能力,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對汽車自動駕駛進行了評級分類。

有它不算,沒它不行!自適應巡航≠自動駕駛

由分類情況我們不難看出,以自動駕駛L1級別的門檻標準來定義,目前市面上想要找到一輛達到自動駕駛水平的車輛並不難,只要具備一定的輔助駕駛配置,都有資格進入自動駕駛家族的大門,它一定程度上旨在減輕駕駛者的疲勞感受;到了L2級別,才算真正能讓駕駛者有那麼點託管汽車的意思,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在於車輛可以通過車道保持系統等實現對於方向的控制把握,從而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動轉向功能,這也正是目前各大車企在極力宣傳普及的自動駕駛功能,甚至不少車將這一功能的價格已經拉到了十萬元區間內,比如吉利繽瑞,長安CS55等。

有它不算,沒它不行!自適應巡航≠自動駕駛

L3級別的自動駕駛目前並不多見,2017年底在歐洲上市時的全新一代奧迪A8是全球量產的首款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的車型,事實上L3級別自動駕駛一直處於輿論爭議的風頭,因為在關於自動駕駛級別的定義中,L3級別自動駕駛在理論和基礎硬件上是能夠實現機械自動駕駛的,但是同時又要求駕駛者需要保持警惕,時刻準備在不確定因素髮生時接管車輛,一旦系統監測到駕駛者沒有專注於車輛控制,將會提醒警告甚至退出自動駕駛模式,其中設置給駕駛員切換反應的時間以及不確定因素的預判識別,實際落地都有著不小的難度,目前國內已經上市的Aion LX以及明年將量產的小鵬P7等車型都明確指出搭載有L3級別自動駕駛系統。

有它不算,沒它不行!自適應巡航≠自動駕駛

最後要說的則是高度自動的L4及全自動的L5級別自動駕駛,目前我們僅能從人為干預的程度以及機械系統所能接管車輛的環境進行劃分,究竟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硬件條件才能達到這一要求,尚屬模糊地帶,不過不難預計的是,想要達到全自動駕駛,僅僅依靠從車輛角度進行武裝升級可能並不現實,包括道路,交通信號設施,天氣氣象等在內的大環境智能體系的構建及數據整合也尤為重要。

自適應巡航與自動駕駛?不可分離但不全等

那麼到底ACC自適應巡航系統能否與自動駕駛劃等號呢?事實上從以上兩部分內容已經不難理解,從L1級別的自動駕駛開始,想要實現自動駕駛功能,ACC自適應巡航系統是基本功與必修課,但是如果僅單獨拿ACC自適應巡航這一功能來與自動駕駛對等,顯然是相當牽強的,它的出現更大程度上是起到輔助駕駛的作用,就L1級別自動駕駛來說,它的貢獻所佔到的比例不容忽視,但是在L2級別自動駕駛已經大面積普及的今天,誰還會再拿L1級自動駕駛的標準去定義“自動駕駛”這四個字呢?

有它不算,沒它不行!自適應巡航≠自動駕駛

從L2級別甚至再往上來看,它是萬萬不能與自動駕駛劃為等號的,需要更多的輔助配置,傳感器,乃至數據分析與邏輯計算工具的參與,才能實現不同時代所定義的自動駕駛,顯然,自動駕駛這四個字的標準與定義絕不會一成不變,而就今天來看,用ACC自適應巡航定義全等自動駕駛,絕對是已經過時了。

結語

就目前的自動駕駛大環境來看,走在前列躍躍欲試的多是造車新勢力及各大科技公司,不過傳統品牌車型也絕對沒有閒著,除了開闢L3級別自動駕駛階段的奧迪A8之外,本田和寶馬也將在2020年實現全面佈局L3級別自動駕駛,通用則已經計劃在今年年內實現美國部分人口密集大城市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車隊部署,自動駕駛已然成為車家必爭之地,究竟誰會定義遊戲規則成為Leader?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