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官秩從一品。清代同治前的總督署所在地具體在南京何處有待考證;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後總督署位於南京城正中(今南京總統府內),明漢王府舊址,太平天國天王府,民國時期闢為國民政府所在地,建國後先後作為江蘇統戰部、民革江蘇中央、江蘇省政協所在地,現為中國近代史博物館。由於清初江蘇(含今上海市)和安徽兩省轄地同屬江南省,因此初時該總督管轄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務,因此號兩江總督。太平天國運動之前其職位多由滿人擔任,之後漢人漸多。從康熙四年(1665)到宣統三年(1911),有影響的計80餘人,歷247年。歷代兩江總督如於成龍、張鵬翮、史貽直、尹繼善、陶澍、林則徐、裕謙、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等皆為清代重臣

1、馬國柱

馬國柱(?—1666),遼陽人,隸漢軍正白旗,清初重要大臣。生年不詳,早年對皇太極完善清朝制度方面貢獻頗多,是當時重要的漢臣之一。他在清軍入關後奉旨擔任江南江西河南總督,他也是清朝佔領兩江地區後的首任總督。康熙三年(1664年)二月病逝。

2、馬鳴佩

馬鳴佩(1600—1666)字潤甫,遼陽人,本貫山東蓬萊。清初將領。其先世嘗為遼東保義副將,因佔籍遼陽左衛。鳴佩以諸生來歸,事太宗,並值文館。康熙五年正月二十日酉時卒,壽六十有七。

3、郎廷佐

郎廷佐(?~1676) ,世籍廣寧,清朝大臣。父熙載,明諸生。太祖克廣寧,熙載來歸,授防禦,以軍功予世職遊擊。

4、張朝璘

張朝璘漢軍正藍旗人。歷官正藍旗漢軍梅勒額真、戶部侍郎、江西總督、兵部尚書、福建總督等。最高爵位順治九年,進封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歷史功績順治間,先後從多鐸下江南,克揚州、江陰;平湖南,克武岡、沅州。討伐姜瓖。疏請蠲江西荒賦、浮糧。康熙六年(1667)退休。十餘年後卒。

5、瓜爾佳·麻勒吉

瓜爾佳·麻勒吉(?—1689)清朝大臣,滿洲正黃旗人。世居蘇完,曾祖達邦阿,清太祖時來歸。順治九年,麻勒吉以翻譯舉人舉會試第一,為滿族第一狀元。授修撰,擢弘文院侍講學士。康熙五年,擢刑部侍郎。七年,授江南江西總督。二十三年,授步軍統領。二十八年,卒。三十七年,兵部奏黃明為貴州參將上官斌等所擒,麻勒吉追坐妄報。奪官。江南民為麻勒吉立碑雨花臺紀績。

6、瓜爾佳·阿席熙

阿席熙(生猝不詳),瓜爾佳氏,滿洲鑲紅旗人,清朝大臣。自兵部筆帖式四遷光祿寺卿,康熙十二年,遷江南江西總督。

7、于成龍

于成龍,字北溟,號于山,清山西永寧州(分離石縣)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終年67歲,諡“清端”、贈太子太保。于成龍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副員,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和康熙帝讚譽,以“天下廉吏第一”蜚聲朝野。

8、王新命

王新命(生猝不詳),於1684年7月1日-1687年4月18日期間,奉旨接替于成龍擔任兩江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的兩江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中國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

9、董訥

董訥(1639-1701),字茲重,自表字默庵、柳林。山東平原縣王杲鋪鎮董路口村人。自幼聰慧過人,讀書過目不忘。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丁未科舉人,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丙午科舉人,丁未科一甲三名進士(探花及第)。康熙十一年為雲南鄉試主考官,十二年為纂修官,十五年為右春坊右中允,十六年為日講起居注官,十八年為侍講,十九年加侍讀學士銜。後為順天府鄉試副考官、順天府學正、額外侍讀學士、禮部右侍郎、經筵講官、會試副考官、戶部右侍郎、左侍郎、禮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四月二十二日被任命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是全國位高權重的九大總督之一。

10、伊爾根覺羅·傅拉塔

傅拉塔為中國清朝官員,於1688年5月5日-1694年7月23日期間,奉旨接替董訥擔任兩江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的兩江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中國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

11、範承勳

範承勳(1641-1714),字蘇公,號眉山,自稱九松主人,遼寧撫順人,漢軍鑲黃旗。大學士范文程第三子,福建總督範承謨之弟。康熙二十三年,舉廉吏,擢內閣學士。二十五年,擢雲貴總督,歷官至雲貴總督。三藩之亂時,督運糧餉於湖廣、雲南,有功勞。三十三年,遷都察院左都御史。三十八年,任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卒於五十三年。

12、張鵬翮

張鵬翮(1649-1725),字運青,號寬宇、信陽子,清四川潼川州遂寧縣黑柏溝(今屬四川省蓬溪縣)人 。清代治河專家、理學名臣。是清代268年間四川官位最顯赫、名聲最響亮的人物。清康熙九年(1670)進士,身仕康熙、雍正二朝。歷任刑部主事、蘇州知府、兗州知府、河東鹽運使、通政司參議、兵部督捕副理事官、大理寺少卿、浙江巡撫、兵部右侍郎提督江南學政、左都御史、刑部尚書、江南江西總督、河道總督、戶部尚書等職,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時人稱其為"遂寧相國"。雍正三年(1725)於任上上病逝,歸葬遂寧縣慶元山(今屬潼南區)。諡"文端",祀於清朝賢良祠、遂寧鄉賢祠。

13、瓜爾佳·陶岱

陶岱(?—1699)瓜爾佳氏,滿洲正藍旗人,清朝大臣。由主事歷戶部郎中,累擢吏部侍郎。朝鮮告飢,乞開市貿谷,命陶岱與貝和諾運米給糴,御製海運朝鮮記紀其事。康熙三十八年,署兩江總督。尋授倉場侍郎,以漕運遲誤,降五秩,隨旗行走。尋卒。……[詳細]

14、伊拉哩·阿山

阿山(?—1714)伊拉哩氏,滿洲鑲藍旗人,清朝大臣。初自吏部筆帖式歷刑部主事、戶部員外部。康熙十八年,授翰林院侍講,七遷至戶部侍郎。三十年,命治賑西安、鳳翔二府,明年還京。上聞流民有至襄陽者,以問阿山。阿山言正月已得雪,民無-。上曰:“正月雖雪,二、三月雨不時,麥收未可望。流民至襄陽甚多,汝未之知耳。”坐奉使不盡心,左授郎中。三十三年,擢左副都御史。三十五年,上親征噶爾丹,阿山從。授阿密達為將軍逐噶爾丹,阿山為參贊。師還,授盛京禮部侍郎。三十六年,授翰林院掌院學士。三十九年,授江南江西總督。五十二年,卒。

15、博爾濟吉特·邵穆布

邵穆布(生猝不詳),博爾濟吉特氏於1706年12月31日-1709年12月25日期間,奉旨接替阿山擔任兩江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的兩江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中國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

16、噶禮

噶禮(?-1714),棟鄂氏,滿洲正紅旗人。何和禮四世孫也。自廕生授吏部主事,再遷郎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親征噶爾丹,噶禮隨行。噶禮任官時“貪婪無厭,虐吏害民”,多次被彈劾-,還是得到康熙帝的信任,歷任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右副都御史、戶部左侍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升任兩江總督,但因噶禮與張伯行互參案而被革職。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噶禮母親叩閽,控訴噶禮與其弟色勒奇、兒子幹都等人於食物中下毒,圖謀弒母,噶禮妻以養子幹泰,糾眾毀屋。經刑部審問屬實,擬處噶禮凌遲極刑,妻子絞刑,色勒奇、幹都皆斬,幹泰發黑龍江,家產沒入官。康熙帝令將噶禮自盡,妻子從死,餘如部議。

17、舒穆祿·赫壽

赫壽(?—1718),姓舒穆祿氏,滿洲正黃旗人。初由筆帖式進入官場,入內閣侍講,官至兩江總督。人物生平康熙二十四年,授工部給事中。不久轉至刑部,兼管廣善庫。四十三年,遷內閣侍讀學士,不久授內閣學士。四十五年,四月,兼管太僕寺。十二月,授禮部右侍郎,兼內閣行走。四十七年,遷戶部左侍郎。不久調吏部左侍郎。四十八年,欽差西藏。四十九年,擢漕運總督。五十一年,代理兩江總督。五十四年,暫署江寧巡撫。後遷理藩院五十八年,九月,卒。

18、赫舍裡·長鼐

長鼐(生猝不詳),於1717年5月30日-1722年11月27日期間,奉旨接替赫壽擔任兩江總督。“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

19、完顏·查弼納

查弼納(1683-1731),完顏氏,正黃旗滿洲人。由佐領歷任至兵部右侍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升授兩江總督。雍正四年(1726年)以其為允禩黨羽,召京審查,因盡言蘇努、阿靈阿等結黨事,免罪,命署吏部尚書,五年授兵部尚書;八年十月任北路副將軍,往徵準噶爾部策妄阿喇布坦,次年六月戰死於和通泊。

20、範時繹

範時繹(?—1741),是範承勳之子,清朝開國功臣范文程之孫。雍正初年,自佐領三遷為馬蘭鎮總兵。後署理兩江總督,在任期間疏通運河和交通,頗有政績,後因被彈劾而罷免。乾隆六年(1741年)逝世。

21、史貽直

史貽直(1682-1763),字儆弦,號鐵崖,江蘇溧陽縣人。康熙三十九年(1699年),中進士,授檢討。歷充雲南主考、廣東督學、贊善、侍講、太子庶子、講讀學士。雍正元年(1723年),任內閣學士。次年,升吏部侍郎。後來署理閩浙總督,升左都御史,協理西安巡撫,又升戶部、兵部尚書。 乾隆初年,歷任湖廣、直隸總督。乾隆九年(1744年),授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乾隆二十五年(1755年),他為次子史奕昂擔任甘肅布政司寫信給巡撫鄂昌,被告發而削職。乾隆二十七年(1757年),入朝拜相。乾隆二十八年(1758年),去世,追贈太保,諡號"文靖",入祀賢良祠。

22、高其倬

高其倬(1676(丙辰年)—1738)官員、詩人。字章之,號美沼、種筠,遼寧鐵嶺人,漢軍鑲黃旗,指頭畫創始人高其佩堂弟。康熙三十三年進士,遷內閣學士。世宗朝歷雲貴、閩浙、兩江總督。在閩請解除民間出海貿易禁令,後以故降為江蘇巡撫。乾隆初,官至工部尚書,卒諡文良。

23、章佳·尹繼善

尹繼善(1695(乙亥年)—1771)章佳氏,字元長,號望山,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大臣,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尹泰之子。 雍正元年進士,歷官編修、雲南、川陝、兩江總督,文華殿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協理河務,參贊軍務。乾隆三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去世有《尹文端公詩集》10卷等,曾參修《江南通志》。在十八世紀清朝封疆大吏中,尹繼善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歷史人物之一,其一生凡一督雲貴,兩任總河,三督川陝,四督兩江,既曾操勞于軍營,也曾奔波於河上,既有平步青雲之喜,亦有“汗流俠背”之懼,故及其老矣,何止僅有“閱歷天涯遍”之浩嘆!

24、魏廷珍

魏廷珍(?—1756),字君璧,清景州(今景縣)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會試高中,以探花授編修,校對《周易》、《性理》諸書。五十九年(1720年)主試江南,生日講官、正詹事、內閣學士。歷任湖南、安徽、湖北三省巡撫,兵部尚書,總督兩江,總督漕運,兩授禮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他管兩淮鹽課時,查知運庫虧額一百五十萬,據實奏報,以三十年不足,使幣項充實,商力無虧。他任安徽巡撫時,清查錢糧,核對關稅,清除積弊。他任漕督,嚴格整飭運丁,杜絕偷賣掛欠之弊。漕運船隻過淮河,簽證官吏無不索賄。魏親制籤證卡片,簡化手續,使小吏不能插手作弊。歷官三十多年,奉事三朝,清正和平,纖毫不染,名揚朝廷內外。老病罷歸,88歲卒,賜祭葬,諡號文簡。

25、趙紅恩

趙紅恩(?—1759)清漢軍鑲紅旗人,字芸書,一作芸堂。初由歲貢捐納道員。康熙末任湖廣襄陽道。雍正中進湖南按察使、四川布政使、湖南巡撫、江南總督。曾參加鎮壓湖南苗族起義。乾隆二年(1737)授工部尚書,旋以納賄革職。七年,召回授總管內務府大臣,讞正紅旗漢軍都統,兼管工部錢法堂事。十四年調任京口將軍。官至左都御史、正黃旗漢軍都統。著有《玉華堂詩集》。

26、佟佳·慶復

慶復(?-1749),佟佳氏,字瑞園,滿州鑲黃旗人,一等公佟國維第六子,吏部尚書隆科多之弟。清朝雍正,乾隆時期名臣、外戚。雍正五年(1727年)承襲其父一等公的爵位,歷任正白旗漢軍副都統、鑾儀使等職,雍正九年(1731年)位列議政大臣。乾隆帝即位之初,就命慶復代替平郡王福彭為定邊大將軍,出北路進擊準噶爾,回京後署理吏部尚書,併兼管戶部、刑部事務,不久出為兩江總督,彈劾江西巡撫俞兆嶽貪鄙營私。後移督雲貴,上疏請求開姚州鹽井,治理疏浚金沙江等。後來調往兩廣、川陝。乾隆十年(1745年)六月拜慶復為文華殿大學士,仍留任川陝總督。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叛亂,乾隆帝授張廣泗為川陝總督,而且召慶復入閣治事,並且兼管兵部。後在軍中乾隆帝命下慶復刑部獄,令軍機大臣會訊,按律定擬,坐貽誤軍機律論斬。乾隆十四年(1749年)九月,賜慶復自盡。

27、戴佳·那蘇圖

那蘇圖(?-1749),戴佳氏,字羲文,滿洲鑲黃旗人,乾隆帝忻貴妃之父,清朝大臣、外戚。康熙五十年(1711年),襲拖沙喇哈番世職,授藍翎侍衛。雍正元年(1723年),那蘇圖任兵部侍郎。雍正四年(1727年),任黑龍江將軍。四年後,調任奉天將軍。自乾隆初年,先後任兵部尚書、刑部尚書、湖廣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兩廣總督等職。乾隆十四年(1749年),那蘇圖暫時署理河道總督,隨後不久便卒於任上,賜祭葬,諡號恪勤,牌位入祀賢良祠。

28、郝玉麟

郝玉麟(?-1745),初為驍騎校,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授千總,累遷至雲南援剿協副將。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擢雲南鶴麗鎮總兵。雍正元年(1723年)授雲南提督,六年(1728年)奉旨接替孔毓珣擔任廣東總督。十年(1732年),總督福建,任內平定臺灣彰化大甲西社民變。十二年,兼領浙江,改閩浙總督。乾隆四年(1739年),擢升吏部尚書,同年十一月兼署兩廣總督。五年,降二級補刑部右侍郎。六年二月,因病乞休,同年九月因福建巡撫參奏其受賄,被革職。乾隆十年(1745年)三月因病卒於家中。

29、楊超曾

楊超曾(1694—1742),字孟班,諡文敏,清武陵(今湖南常德鼎城區)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進士,選庶吉土,散館,以第一授編修。雍正四年(1726)人值南書房。後出任陝西、順天學正。九年,升任奉天府尹。時奉天各屬除正供外,苛捐雜稅,名目繁多,諸如造冊費、考試費、修繕公廨費、辦理保甲費等不一而足。衙役、里正從中漁利,往往指一派十。超曾到任後,即疏請革除,為百姓減輕不少額外負擔。乾隆二年(1737)超曾授廣西巡撫。原巡撫金供奏令廢員官生墾荒報捐,不少官吏弄虛作假,將民間有餘熟田,量給工本,作新墾田上報。超曾以廣西田畝雖寬,而土地貧瘠,如將熟田報墾升科,勢必加重人民負擔。於是上疏奏免報墾加賦虛田數萬畝。詔授兵部尚書。乾隆五年,署兩江總督,授吏部尚書。七年(1742)病卒,諡文敏。

30、愛新覺羅·德沛

愛新覺羅·德沛(1688-1752)清朝宗室,字濟齋,追封和碩簡靖定親王費揚武曾孫,貝子福存子,母嫡福晉富察氏。雍正十三年,授鎮國將軍,以果親王允禮薦,授兵部侍郎。乾隆元年,改古北口提督。二年,授甘肅巡撫,年,調兩江總督。淮、揚大水,令府縣發倉庫,奏撥地丁、關稅、鹽課銀十萬兩治賑。尋議河事與高斌不合。八年,轉吏部侍郎。十二年五月,署山西巡撫。十二月,擢吏部尚書。十三年七月,以疾解任。十七年,薨,諡曰儀。

31、鈕祜祿·策楞

鈕祜祿·策楞(?—1756),清滿洲鑲黃旗人。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額亦都曾孫、太師遏必隆之孫、內大臣尹德長子。清朝大臣。乾隆初為御前侍衛,歷任廣州將軍、兩廣總督,累遷至四川總督。乾隆十五年(1750)與提督嶽鍾琪率師平定西藏上層貴族分子叛亂。十九年,準噶爾部內訌,他率軍出擊迫使阿睦爾撒納投降。次年,阿睦爾撒納復叛。二十一年以亂示平而虛報虞績被逮捕,解京途中遇準噶爾兵,遭殺害。

32、愛新覺羅·雅爾哈善

愛新覺羅·雅爾哈善(?-1759年),字蔚文,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將領。雍正三年翻譯舉人,自內閣中書四遷,乾隆三年,授通政使。御史邱玖華疏論九卿議事不公,別疏請錄用賢良祠大臣子孫。雅爾哈善劾玖華為原任侍郎勵宗萬門生,宗萬祖杜訥為賢良祠大臣,玖華劾九卿議事不公,示剛正,實為起宗萬地。

33、黃廷桂

黃廷桂(1690-1759),字丹崖,號前黃,北京房山區張坊鎮南白岱村前黃自然村人,漢軍鑲紅旗。唐進士崇文閣校書黃璞二十五世孫,曾祖黃憲章,福建巡撫黃秉中之子。雍正年間,由總兵擢四川提督。曾疏言地方行政,於修槍、養馬、飭士卒諸事,皆有建白。乾隆年間,歷任兩江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等職,與四川提督嶽鍾琪調解當地孔撒、麻書兩土司相互攻殺。後奉命督辦陝甘軍需,佐清軍進討阿睦爾撒納。以籌劃有方,得乾隆帝稱許,加太子太保,封三等忠勤伯。生平少笑語,所在見芒角,專以招怨謗忤權貴為務。曾在川二十年,體國奉公,不遺餘力。卒諡"文襄"。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帝追念廷桂,賦詩惜之。不久命圖形紫光閣,御製懷舊詩,列黃廷桂為五督臣之首。

34、莊有恭 (1713~1767)

莊有恭 (1713-1767) ,清代廣東先後出現過三位狀元,分別是乾隆時的莊有恭、嘉慶時的林召堂、同治時的梁耀樞,而莊有恭的政治建樹最大。莊有恭,字容可,號滋圃,番禺(今屬廣州市黃埔區文衝村)人。祖籍福建晉江,其父在奕仁時才定居番禺。有恭在兄弟七人中排行老二。史載有恭“生而穎異,十三通五經,旋補諸生以選貢考,授宗人府教習”。乾隆四年(1739)莊有恭被欽點為狀元,開始其近30年的政治生涯。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莊有恭

35、西林覺羅·鄂容安

西林覺羅·鄂容安(1714-1755),字休如,滿洲鑲藍旗人,大學士西林覺羅·鄂爾泰長子,清朝大臣。雍正十一年進士,改庶吉士。世宗命充軍機處章京。乾隆初,以編修在南書房行走。以兵部侍郎出為河南巡撫。入伏牛山親自勘察,飭行保甲。興水利,糴補府、州、縣常平倉。從定邊右副針軍薩喇爾出兵準噶爾。與班第駐守伊犁。值阿睦爾撒叛徒亂,與班第力戰不支自殺。

36、高晉

高晉(1707-1778),字昭德,高佳氏,滿洲鑲黃旗,乾隆時宰相高斌的從子。歷任安徽巡撫,以治河功勞加封太子少傅。升任江南河道總督,歷任兩江總督、文華殿大學士,是乾隆著名的五督臣之一,與叔父高斌同列五督臣,高晉也是乾隆時期著名的宰相。乾隆二十二年(1757)始參與治河,任至江南河道總督。先後協辦徐州黃河兩岸堤工,請浚興化南北引河,加築運河六閘,雲梯關子堰。多次勘察永定河、海塘、黃、運諸河要工,主張束水攻沙方略,頗受乾隆帝信任。乾隆四十三年卒,諡文恭。

37、伊爾根覺羅·薩載

薩載(?-1786)伊爾根覺羅氏,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大臣。父薩哈岱,官至滿洲副都統。薩載,翻譯舉人,授理藩院筆帖式。累遷江蘇蘇松太道,管蘇州織造,授江南河道總督。尋卒,贈太子太保,賜祭葬,諡誠恪,入祀賢良祠。

38、陳輝祖

陳輝祖(1732-1783) ,清代湖南祁陽金蘭橋(今祁東縣金橋鎮)人。兩廣總督陳大受之子。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廕生授戶部員外郎,後遷郎中。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二月,任廣西巡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請修靈渠;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九月,任湖北巡撫;官至閩浙總督。乾隆四十六年七月,奉命查抄王亶望的家產,以銀換金,隱藏玉器,多將貴重器物佔為己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二月,被賜自盡。 其弟陳嚴祖在甘肅冒賑案中被處死刑。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陳輝祖

39、李世傑

李世傑(1716-1794),字漢三,號雲巖。生於貴州黔西縣隱者壩(今城關鎮黎明村)。李世傑自幼聰穎好學,喜歡騎馬射箭,廣交朋友,為人豪俠仗義,愛打抱不平。由於其個性放蕩不羈,對四書五經沒興趣,以至多次鄉試都名落孫山。二十多歲時,他作詩諷刺州官而惹禍上身,為了避禍,父親李植為他捐了一個小官,讓他到江蘇富安做事,由於他辦事認真,於乾隆九年(1744年)升任江蘇常熟黃浦泗巡檢。他果斷又能見機行事,辦了幾樁要案後,深受長官賞識,兩年後就升任為江蘇金匱縣主簿。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李世傑任泰州知州,由於政績卓著,巡撫陳宏謀上奏朝廷,保薦李世傑升任鎮江知府。乾隆帝下江南巡視,李世傑受上司之令安排迎駕等諸多事務,世傑本著“不擾民,不奢華”的原則,把辦站迎駕之事辦理得井然有序,很得乾隆皇帝的賞識。在任湖南巡撫和兩江總督期間,他深入民間調查沿河兩岸護堤,築堤防汛情況,任用能吏,身先士率奔波於護堤防汛前沿,組織民眾築堤、護堤。並沿堤種植柳樹以固堤。黃河氾濫,百萬生靈在汪洋大海中漂流、掙扎、呼號,他帶領水師兵將在滾滾洪流中救援百姓。一面測量水勢,踏勘地形擬訂疏流築堤方案,新築大堤。在這如此浩大的賑災築堤防汛工程中,他宵衣旰食,指揮調度有方,在歷年防汛護堤上留下了輝煌的歷史篇章,也因之受到乾隆皇帝的嘉獎。他兩任四川總督,明法紀,倡廉政,並且身體力行作出表率,衣食住行分外儉樸,摒除繁瑣禮節,懲治-汙吏,勵精圖治,使飽受大小金川十數年戰亂之苦,經濟簫條,國庫空虛的四川在幾年內恢復了元氣,商貿日趨繁榮,國庫逐漸充盈,人民安居樂業,呈現出一派興旺的景象。


乾隆55年授職兵部尚書,因年老多病,數次上 書朝廷,得到乾隆帝恩准,於次年辭仕還鄉。

40、閔鶚元 (1786任職兩江總督)

閔鶚元(生卒年未詳),字少儀,號峙庭,歸安(今湖州)人。清乾隆十年(1745)進士,授刑部奉天司主事。曾任山東司員外、山西鄉試副考官、湖廣司郎中、四川鄉試正考官、提督山東學政,兼翰林院檢討官銜。十七年,升任山東按察使,後歷官湖北布政使、廣東布政使、江寧布政使。三十年,以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巡撫安徽。上疏稱鳳、潁、壽三郡歷年災荒,賑貸皆由安慶、池州遠途撥運,不如就近建倉貯糧,建議在鳳陽府、壽州鳳臺縣及正陽關、潁州府屬之亳州、阜陽、霍邱、蒙城、太和、潁上等縣建糧倉400間,貯糧20萬石,以備賑恤。三十四年調江蘇。五十五年,以失察革職。次年奉旨回籍。

41、高佳·書麟

書麟(?-1801)高佳氏,清朝官員,涼州總兵高述明之孫,大學士高晉之子,慧賢皇貴妃堂侄,字紱齋,原是內務府漢軍包衣,抬入滿洲鑲黃旗。初授鑾儀衛整儀尉,累遷冠軍使,擢西安副都統。乾隆三十八年,大軍徵金川,命為領隊大臣金川平,圖形紫光閣。授廣西巡撫,署兵部侍郎。五十二年,擢兩江總督。嘉慶四年,召授吏部尚書,兼正紅旗漢軍都統,加太子少保。升為協辦大學士,授閩浙總督。五年,調湖廣總督,督師剿殺教匪,卒於軍,帝深惜之,贈太子太傅,封一等男爵,以子吉郎阿嗣,諡文勤。

42、孫士毅

孫士毅(1720-1796),字智冶,一字補山,浙江仁和人,清朝大臣。乾隆進士,原為文官,歷任內閣中書、侍讀、編修、太常少卿等職。後出任山東布政使、廣西巡撫,旋署兩廣總督。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設防潮州,阻防林爽文起義軍進入廣東。翌年率軍參與安南之役,出謀定策,指揮得當。後封一等謀勇公,授兵部尚書、軍機大臣。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授四川總督,保證了平定西藏廓爾喀之役的糧餉供應。後又率軍鎮壓苗民起義和白蓮教起義。嘉慶元年(1796年)夏卒于軍中,諡文靖。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孫士毅

43、愛新覺羅·長麟 (1791署兩江總督)

長麟(?-1811)愛新覺羅氏,滿洲正藍旗人,字牧庵大臣。乾隆四十年進士,授刑部主事。

乾隆四十年進士,授刑部主事。貌奇偉,明敏有口辯,居曹有聲。歷郎中,出為福建興泉永道,累遷江蘇布政使。五十一年,召授刑部侍郎。五十二年,授山東巡撫,責所屬浚河道,修四十一州縣城工;捕鉅野、汶上劇盜田玉堂等,置之法:詔嘉獎。劾萊州知府徐大榕治平度州民羅有良獄,誤擬,大榕訴於京,刑部尚書胡季堂等往鞫,不直長麟。帝以防河有勞,特寬之。復以審擬濱州舉人薛對元罪失實,褫職,留修城工。未幾,授江蘇巡撫。英使馬戛爾尼訪華期間,長麟任兩廣總督,其時,英使向長麟展示了火柴,長麟十分驚奇,表示從未見過。而事實上中國人早在六世紀便發明了火柴。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在當時清朝大員看來所謂科學技術就是奇技淫巧。長麟正是這類人的代表。

44、他他拉·蘇凌阿

他他拉·蘇凌阿(1717-1799),他他拉氏,滿洲正白旗人,明綬子。清朝大臣。乾隆六年(1741)繙譯舉人,任內閣中書,後累遷江西廣饒九南道。乾隆五十年(1785年),自吏部員外郎受和珅提拔,任兵部侍郎、工部侍郎、戶部侍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遷戶部尚書。出為兩江總督。嘉慶二年(1797年),授東閣大學士,兼署刑部尚書。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倒臺,被罷黜,守護乾隆帝的裕陵。同年去世。

45、伊爾根覺羅·福寧

福寧(?-1814)伊爾根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清朝大臣。初隸貝子永固包衣。由兵部筆帖式洊擢工部郎中。乾隆三十三年,出為甘肅平慶道,累遷陝西布政使。五十五年,擢湖北巡撫,抬入鑲藍旗滿洲。調山東,治衛河運務,稱旨。五十九年,漳、衛二河溢,疏消積水,撫卹災黎。曹、單漫水,下流為豐、碭壩堰所阻,馳往會勘,酌開壩堰以洩水,並協機宜。調河南,尋擢湖廣總督,駐襄陽,捕治教匪,獲首逆宋之清等置諸法。六十年,調兩江。嘉慶十九年,追論在西藏擅借庫帑,及湖廣任內濫用軍需,久不完繳,下獄。尋卒。

46、李奉翰

李奉翰(?—1799)漢軍正藍旗人,清朝大臣,李宏之子。初捐貲授縣丞,歷官江蘇蘇松太道、江南河道總督、河東河道總督、兩江總督兼領南河事。

47、費淳

費淳(1739-1811年)字筠浦,浙江杭州人。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嘉慶十二年,拜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工部,兼管戶部三庫。十四年,以庫銀被竊,左遷侍郎,調兵部尚書。逾年,復授工部尚書。十六年,卒,諡文恪,祀雲南名宦。

48、陳大文

陳大文(1742-1815),字簡亭,號研齋,河南杞縣人,原籍浙江會稽。陳大文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進士,任吏部主事,不久後升任郎中。隨後陳大文歷任雲南迤東道臺、貴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江寧布政使、廣東布政使、廣東巡撫、山東巡撫、直隸總督、工部尚書、兩江總督、兵部尚書等職。陳大文晚年因被發現其在擔任直隸總督時失察下屬侵貪公款而被革職,並被降四品在京堂官,自此再未擔任過任何職務。嘉慶二十年(1815年),去世於家中,享年七十三歲。

49、董鄂·鐵保 1805-1809

鐵保(1752-1824),字冶亭,號梅庵,本姓覺羅氏,後改棟鄂氏。滿洲正黃旗人,清代書法家,書法早年曾學“館閣體”,後學顏真卿,糾正“館閣”帶來的板滯之病。與成親王永瑆、劉墉、翁方綱,稱為“清四大書家”。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鐵保考中進士,授吏部主事,後升為郎中、戶部及吏部員外郎、翰林院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內閣學士。嘉慶四年(1799年),鐵保先因彈劾官員過當被貶到盛京;不久以吏部侍郎出任漕運總督。嘉慶十年(1805年),升任兩江總督,賞頭品頂戴,成為管轄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最高軍政長官。嘉慶十四年(1809年),發生山陽知縣王伸漢冒賑,鴆殺委員李毓昌事件,鐵保也被免職,流放新疆。道光初年,鐵保告病退休,道光四年(1824年)去世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鐵保

50、瑪拉特·松筠

松筠(1752-1835),姓瑪拉特氏,字湘圃,蒙古正藍旗人,初為翻譯生員,隨後考授理藩院筆帖式,後任軍機章京。因頗能任事為乾隆帝所知。自乾隆中葉至道光年間,歷任銀庫員外郎、內閣學士兼副都統、戶部侍郎、御前侍衛、內務府大臣、吉林將軍、戶部尚書、陝甘總督、伊犁將軍、兩江總督、兩廣總督、協辦大學士兼內大臣、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道光十四年(1834年),以都統銜休致。一年後,卒。享年八十二歲,贈太子太保,依尚書例賜卹,諡號文清。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松筠

51、費莫·勒保

勒保(1739-1819),費莫氏,字宜軒,滿洲鑲紅旗人,大學士溫福子,清朝名將。由中書科筆帖式充軍機章京。勒保短小精悍,多智數。知其父金川之役以剛愎敗,一反所為,寄心膂於諸將帥,優禮寮屬,俾各盡其長,卒成大功。晚入閣,益斂鋒芒,結同朝之歡,而內分涇、渭。既罷相,帝眷注不衰,命皇四子瑞親王娶其女,以恩禮終。

52、張百齡

張百齡(1748-1816)清漢軍正黃旗人,張氏,字菊溪。乾隆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素有才名。乾隆末官至御史。乾隆三十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掌院阿桂重之,曰:"公輔器也!"督山西學政,改御史,歷奉天、順天府丞。百齡負才自守,不幹進,邅回閒職十餘年。仁宗親政後,始加拔擢。

53、孫玉庭

孫玉庭(1741-1824)字佳樹,號寄圃,山東濟寧人。乾隆四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五十一年,出為山西河東道,父憂去,服闋,補廣西鹽法道。十四年,重宴鹿鳴,加四品頂戴。尋卒,年八十有三。其父孫擴圖字充之,號適齋。 乾隆元年舉人杭州府錢塘縣知縣,亦是鄭燮之友,主萊州北海、溫州東山書院講席,著《萊遊草》《東山吟草》《於京集》《釣雪集》《秋柳集》《田園雜詩》《一鬆齋古文》等。 其長子孫善寶,以舉人廕生授刑部員外郎,官至江蘇巡撫;三子孫瑞珍,道光三年進士,由翰林官至戶部尚書,諡文定。 次子孫仁榮之子孫毓溎,道光二十四年一甲一名狀元,官至浙江按察使; 孫瑞珍之子孫毓汶亦以咸豐六年一甲二名榜眼,官至兵部尚書,清史稿自有傳。 曾孫孫楫,咸豐二年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京兆尹。 另有濟寧玉堂醬園自嘉慶九年起為其家族所經營並將其產品進貢入宮。 孫氏四世並歷清要,祖孫三代官至一品,家門之盛,北方士族無與埒焉。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孫玉庭

54、魏元煜

魏元煜(?—1825),字升之,號愛軒,直隸省永平府昌黎縣(今河北省昌黎縣)人。清兵部尚書魏元烺兄。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進士,官至兩江總督。歷官浙江按察使、廣東布政使、江蘇巡撫、兩江總督、漕運總督、兵部侍郎。逝於漕運總督任上。

55、博爾濟吉特·琦善

博爾濟吉特·琦善(1786-1854),字靜庵,博爾濟吉特氏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大臣,鴉片戰爭時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咸豐四年(1854年)病死軍中,贈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依總督例賜卹,諡文勤。世襲一等侯爵,父成德,曾任熱河都統。嘉慶十一年(1806年)由廕生授刑部員外郎。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升河南巡撫,被褫職以主事銜留辦河工。歷任布政使、巡撫等職,官至直隸總督、文淵閣大學士。1838年8月至11月,在天津起獲煙土15萬餘兩。1840年8月30日,琦善赴天津,1840年9月28日-12月4日期間,奉旨接替林則徐擔任兩廣總督。全名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的該官職,是兼轄廣西地區的廣東、廣西兩省之最高統治者,亦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咸豐四年(1854年)病死軍中,贈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依總督例賜卹,諡文勤。

56、蔣攸銛

蔣攸銛(1766-1830),字穎芳,號礪堂,遼東襄平人,隸漢軍鑲紅旗,先世由浙江奉化遷遼陽,故又稱襄平。自清軍入關後隨往,居住在寶坻縣。代表作有《繩枻齋集》《黔軺紀行集》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蔣攸銛中進士,被任命為翰林編修。 嘉慶初年(1795年),蔣攸銛升為御史,盡職盡責,直言納諫,深受嘉靖皇帝的賞識。 嘉慶八年(1803年),蔣攸銛出兵平叛廣昌齋教廖幹用所發起的叛亂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蔣攸銛嚴禁英國艦船進入內洋貿易,禁止民人為洋人服役。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蔣攸銛調四川總督,嚴查鄉村設爐制兵刃的行為,禁止徵收增加百姓負擔的苛捐雜稅。重修文翁石室,興學育人。以義倉租息作為灌縣都江堰每年維修費用。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蔣攸銛加封太子太保。道光二年(1822年),蔣攸銛任刑部尚書,不久出任直隸總督 。道光五年(1825年),蔣攸銛任軍機大臣,管理刑部 。道光七年(1827年),蔣攸銛任兩江總督,後任太子太傅。道光十年(1830年),蔣攸銛因病回家休養。十月,蔣攸銛病死在赴職途中途中,享年63歲,諡號文勤。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蔣攸銛

57、陶澍

陶澍(1779-1839),字子霖,一字子云,號雲汀、髯樵。湖南安化人,清代經世派 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授庶吉士,任翰林編修,後升御史,曾先後調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撫。道光十年(1830年),任兩江總督,後加太子少保,任內督辦海運,剔除鹽政積弊,興修水利,並設義倉以救荒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病逝於兩江督署,贈太子太保銜,諡號"文毅",入祀賢良祠。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陶澍

58、林則徐

林則徐(1785-1850),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菸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燬。虎門銷煙使中英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藉口。儘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林則徐

59、陳鑾

陳鑾(1785 ~1839),字仲和,亦字玉生、芝楣,湖北江夏(今武昌)人。清朝官員。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道光二年(1822年),副主浙江鄉試.京官考核為一等。五年,擢松江知府,調署江寧。值水災,賑恤得宜。調蘇松太道。設黃浦江救生船,浚吳淞江口。升蘇松糧道。歷廣東鹽運使、浙江按察使,升江蘇布政使,又升江西巡撫,再調江蘇。在各地修水利,建義倉,禁鴉片,頗有玫聲。道光十一年,從春至冬,湖北沿江、漢各地皆遭大水,捐銀數千兩為家鄉助賑。後升兩江總督,兼署江南河道總督。十九年,冒暑行閱,病卒。

60、鄧廷楨

鄧廷楨(1776-1846),字維周,又字嶰筠,晚號妙吉祥室老人、剛木老人。漢族,南京人,民族英雄。祖籍蘇州洞庭西山明月灣,清代官吏,鴉片戰爭名將之一,嘉慶六年進士,工書法、擅詩文、授編修,官至雲貴、閩浙、兩廣總督,與林則徐協力查禁鴉片,擊退英艦挑釁。後調閩浙,坐在粵辦理不善事戍伊犁。釋還,遷至陝西巡撫。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二十日(1846年4月15日)病死於任內,終年七十一歲。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鄧廷楨

61、愛新覺羅·伊里布

愛新覺羅·伊里布(1772-1843),清朝宗室、大臣,字莘農,滿洲鑲黃旗人,議政大臣鞏阿岱六世孫,宗社黨首領良弼的祖父,簽署《南京條約》的中方代表之一。早年曆任通判、知府、知州、按察使、布政使等職,以及陝西、山東、雲南巡撫,在任上以清廉聞名。道光十三年(1833年),調任雲貴總督、協辦大學士,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二月,調任兩江總督。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伊里布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負責浙江沿海的軍事行動。其後被彈劾撤職。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三月,清朝政府重新啟用伊里布,命其協助耆英抵抗英軍,最終簽署了《南京條約》。南京簽約後,伊里布被任命為廣州將軍、欽差大臣,負責在廣州辦理戰後事宜。伊里布到任後,發現廣州民心不服,英國又多有逼迫。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伊里布即憂悴而死。死後贈太子太保,諡號文敏。

62、完顏麟慶

完顏麟慶(1791-1846)清代官員、學者。字伯余,別字振祥,號見亭,滿洲鑲黃旗人。嘉慶十四年進士。道光間官江南河道總督十年,蓄清刷黃,築壩建閘,後以河決革職,旋再起,官四品京堂。麟慶生平涉歷之事,各為記,記必有圖,稱《鴻雪因緣記》,又有《黃運河口古今圖說》、《河工器具圖說》、《凝香室集》。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完顏麟慶

63、博羅忒·裕謙

裕謙(1793-1841),原名裕泰,字魯山、衣谷,號舒亭,蒙古鑲黃旗(今錫林郭勒盟商都鑲黃旗)人。一等公班第曾孫,察哈爾都統巴祿之孫,出身於將門世家。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進士,選為庶吉士,先後任禮部主事、禮部員外郎、湖北荊州知府,武昌知府、荊宜施道、江蘇按察使、江蘇巡撫、兩江總督,鴉片戰爭時,裕謙守衛定海,壯烈殉國。追贈太子太保,諡靖節。

64、牛鑑

牛鑑(1785-1858),字鏡堂,號雪樵,籍貫甘肅涼州人。清朝嘉慶十九年(1814年)進士,二甲第五名,牛鑑恩師為涼州復興農劉氏。牛鑑又為道光皇帝的恩師,譽為"兩朝帝師"。歷任文淵閣校理、都察院記名御史、山東道監察御史、廣西道監察御史、京畿道監察御史、都察院吏科給事中、雲南糧儲道、山東按察使、順天府尹、陝西布政使等職,官至兩江總督、兵部尚書銜、撫遠將軍、兼轄兩淮漕鹽,從一品。

65、愛新覺羅·耆英

愛新覺羅·耆英(1787-1858年)字介春,隸滿洲正藍旗,多羅勇壯貝勒穆爾哈齊六世孫,嘉慶朝東閣大學士祿康之子。清朝宗室,大臣。耆英以廕生授宗人府主事,遷理事官,歷官內閣學士、護軍統領、內務府大臣、禮部、戶部尚書、欽差大臣兼兩廣總督、文淵閣大學士。後因欺謾之跡,為王大臣彈劾,咸豐帝賜自盡。伊里布和耆英,是中國近代史上首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的中方代表。

66、額勒德特·璧昌

璧昌(生猝不詳)字星泉,額爾(一作勒)德特氏,蒙古鑲黃旗人。由陽武知縣累官至兩江總督。諡勤襄。工繪事,嘗畫秋圖,贈許乃榖。

67、孫寶善

孫寶善(生猝不詳),清朝官員。官至江蘇巡撫、兩江總督

68、陸建瀛

陸建瀛(1792-1853),字立夫,仲白,湖北沔陽人,清朝道光二年進士。道光二十六年被擢升為雲南巡撫,同年調為江蘇巡撫。道光二十九年四月任兩江總督,任內遇上太平軍進軍江寧(今南京),咸豐三年二月初十江寧城破時被殺。

69、李星沅

李星沅(1797-1851),字子湘,號石梧。湖南湘陰(今為汨羅)人。清道光進士。曾任兵部尚書、陝西巡撫、陝甘總督、江蘇巡撫、雲貴總督、雲南巡撫、兩江總督等職,參與禁菸與鴉片戰爭抗英,並有文才,時號位湖南"以經濟而兼文章"三君子之一。道光三十年(1850),太平軍在廣西金田村起義,林則徐督師往剿,卒於赴任途中,清廷覆命李星沅揮師馳剿。由於將帥不和,屢戰皆敗,李舊疾復發,於翌年4月病逝于軍中,諡號文恭,葬於長沙縣魏家山。

70、愛新覺羅·祥厚

祥厚(?-1853)清朝將領。愛新覺羅氏。滿洲鑲紅旗人。由四品宗室襲騎都尉世職授鑾儀衛整儀尉。曾任鑲紅旗蒙古副都統及山海關、熊嶽、金州副都統。1840年英國侵略軍來犯奉天覆州(今遼平復縣)洋麵時,和盛京將軍耆英帶兵駐防海口,有所戒備。1848年升為江寧將軍。1853年太平天國軍隊自武昌沿東下時,又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兼署兩江總督。是年3月19日太平軍猛攻南京城,率全城文武官兵守城頑抗,次日太平軍分別從南城聚寶門及水西門、旱西門城後,使和副都統霍隆武等被俘被斬(一說中炮而死)。封二等輕車都尉世職,諡忠勇。

71、楊文定

楊文定(?—1856)安徽定遠人,清朝大臣,道光十三年進士。由刑部主事洊升郎中,出為廣東惠潮嘉道,累擢江蘇巡撫。咸豐三年,文定奏江南兵力柔脆,節經徵調,城內兵單,請濟師,命山東兵二千赴援。未至,奉命守江寧,聞陸建瀛兵敗,退守鎮江。江寧陷,賊分黨犯鎮江,副都統文藝集兵七百守陸路,文定自率艇船八、舢板十二泊江中,賊至不能御,鎮江復陷,退江陰,詔革職逮治,論大辟。六年,減死遣戍軍臺,尋歿。

72、瓜爾佳·怡良

怡良(?-1867) 瓜爾佳氏,字悅亭。滿洲正紅旗人。鴉片戰爭前,曾任廣東高州知府、山東鹽運使、安徽按察使、江蘇布政使等職。1838年2月任廣東巡撫。當時正值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他支持林則徐和兩廣總督鄧廷楨禁菸。鴉片戰爭爆發後,主張積極抵抗英軍的進攻,親臨虎門籌措海防事務。1840年11月,琦善為欽差大臣到達廣州,上疏皇帝請準盡撤海防守備,與英國侵略軍議和時,他拒絕列銜其中。1841年2月26日上疏道光帝,揭發琦善對英妥協,私訂《穿鼻草約》,擅割香港的罪行,促使道光帝降旨將琦善革職,鎖拿進京,後兼署兩廣總督。針對道光帝斷絕一切對外貿易的旨意,他與楊芳聯名奏請准許英屬印度商船停靠,受革職留任處分。後授欽差大臣,會辦福建軍務。1842年2月任閩浙總督。《南京條約》簽訂後,臺灣道姚瑩、總兵達洪阿抗英有功反遭誣陷“妄殺冒功”,清政府命其查辦。他未為之昭雪。1852年任福州將軍,次年任兩江總督。曾殘酷鎮壓小刀會起義。1857年因病解職。

73、趙德轍

趙德轍(1812-1874),字靜山,山西解州(山西運城)人,清朝政治人物。1857年署兩江總督。

74、何桂清

何桂清(1816-1862)清朝大臣。字叢山,號根雲。雲南昆明人。道光進士。歷任編修、內閣學士、兵部侍郎、江蘇學政、禮部與吏部侍郎、兩江總督等職。

75、曾國藩

曾國藩(1811-1872),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曾國藩出生於晚清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76、徐有壬

徐有壬(1800-1860)清朝大臣。字鈞卿,又作君青。順天宛平(今北京)人,原籍浙江烏程。道光進士。初任京官,後出任道員。1843年出任四川成綿龍茂道,後任廣東鹽運使、雲南布政使等。1853年任湖南布政使。1855年回原籍。後受命在浙江湖州辦理團練,以對抗太平軍。1858年升任江蘇巡撫,為江南大營籌餉。1860年5月,太平軍摧毀江南大營,乘勝進攻蘇州,城破被殺。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徐有壬

77、薛煥

薛煥(1815-1880),字覲堂,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生於四川省敘州府宜賓縣黎湯鄉(今敘州區趙場街道)古木灣一個書香世家,興文縣籍。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興文縣學中舉,歷任江蘇省金山知縣、松江知府、蘇州知府、蘇松糧儲道、上海道、江寧布政使、江蘇按察使、五口通商大臣、江蘇巡撫署兩江總督、禮部左侍郎、工部右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等職。因“力守海濱以待援師之功”賞頭品頂戴。光緒六年(1880年)病逝,誥授光祿大夫,國史館立傳。

78、李鴻章

李鴻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稱“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李鴻章是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其一生中參與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稱其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死後追贈太傅,晉一等肅毅侯,諡文忠。

79、馬新貽

馬新貽(1821-1870),字谷山,號燕門,又號鐵舫,回族,山東菏澤人。道光二十七年中進士,歷任安徽建平知縣、合肥知縣、安徽按察使、安徽布政使、浙江巡撫、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等職。

1870年(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馬新貽回署衙時遭刺客張汶祥行刺身亡,成為千古奇案"刺馬案"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疑為死於湘軍集團策劃的政治謀殺。馬新貽在任期間,處理漕運、鹽政和河工之弊政,取得了一定成績,並著手減輕農民負擔,解決了許多民生問題,頗受百姓愛戴。馬新貽死後,皇上親賜祭文、碑文,特贈太子太保,予騎都尉兼雲騎尉世襲,諡"端敏",入祀賢良祠。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馬新貽

80、富察·魁玉

魁玉(1797-1877),字時若,富察氏,湖北滿洲鑲紅旗人,祖輩駐防荊州。魁生於江陵縣荊州東城。少時習讀詩書,操練武功。稍長,以二品廕生入軍,後由鑲紅旗協領升涼州副都統。 1853年冬,率部會同曾國藩部在新洲、陽新一帶截擊太平軍,後在湖北辦理軍務。率軍四處鎮壓農民軍,先後收復武漢、沔陽、漢川、黃州、蘄水等10多個州縣,賞戴花翎。1855年,太平軍曾天養部挺進鄂西,咸豐皇帝詔魁玉署荊州右翼副都統,在漢水一帶堵截太平軍。5月,調任江寧副都統。率軍駐天京(金陵)小水關,與太平軍李秀成部對峙四年。1858年署江寧將軍,同欽差大臣和春率江南大營清軍與陳玉成、李秀成部接戰,威脅天京。1861年任鎮江軍務幫辦,勾結英、法組織“洋槍隊”、“常勝軍”進攻太平軍。1864年攻陷丹陽,打開通向天京的門戶,得賞巴圖隆阿巴魯名號。6月初,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攻陷天京,賞雲騎尉世職。12月,調京口副都統。次年5月,升任江寧將軍,與曾國藩、李鴻章辦理金陵蘇常太平軍善後事宜。1868年,進京入覲。1870年,署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商務大臣,在上海、浙江、福州等沿海地區及江蘇、江西、安徽、湖北等長江流域數省處理洋務並開辦洋務軍工企業。1871年任成都將軍,赴西南鎮壓少數民族起義。1877年舊傷復發,告病回江陵寓居,同年病卒,詁授建威將軍。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魁玉

81、何璟

何璟(1816—1888)字伯玉,號小宗,香山縣(今中山市)小欖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三十年(1850)授編修。咸豐二年(1852)充順天鄉試同考官。次年,授江南道監察御史。咸豐七年(1857),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其奏請調集弁兵、民團至廣州外圍,命英人限期退出省城,不遵則督師進剿。次年英法聯軍攻佔大沽炮臺,其又多次上折,主張在天津、上海等海口加強防守,而在廣東發起進攻,認為這樣就可迫使英人回救香港,天津英船將不擊自退,氣餒求和。咸豐九年(1859),升戶部給事中。咸豐十年(1860),轉工部掌印給事中。次年,授安徽廬鳳道。同治元年(1862),在兩江總督曾國藩軍中總辦營務處。同治二年(1863)署安徽按察使,同治三年(1864)實授,11月,兼署布政使。同治四年(1865),授湖北布政使,次年就任。同治六年護理湖北巡撫,同治十年(1871)調任江蘇巡撫。同治十一年(1872),署兩江總督,兼署辦理通商事務大臣。光緒十四年(1888)病故,享年72歲。

82、張樹聲

張樹聲(1824~1884) 字振軒。清合肥(今屬肥西縣)人。咸豐年間在籍辦團練,1862年率部 參加李鴻章組建的淮軍,編“樹字營”,赴上海,在-一帶鎮壓太平軍。1865年隨曾國藩 “剿念”,翌年復歸李鴻章節制,歷署按察使、布政使。1871年起任漕運總督、江蘇巡撫, 署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1879年授貴州巡撫,不久任兩廣總督,1882年署直隸總督,次年署 北洋通商大臣,旋復任肉廣總督。1884年中法戰爭初期,因所部潘鼎新戰敗,被革職留任, 在廣東協辦防務。病卒於任。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張樹聲

83、李宗羲

李宗羲(1818-1884),號雨亭,開縣漢豐鎮人,生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26歲參加鄉試,中舉人,次年赴京殿試,中殿試二甲第二十五名,被委派到安徽以知縣任用。由於李宗羲辦事幹練,深得清政府的器重。1850年任英山知縣時,一年之內處理完全部積案,1852年調任太平知縣,親到各鄉村調查,處理歷年賦稅積欠,比歷任縣官所收賦稅都多,又被派往宿松,望江等縣查漕倉,拯難民。1853年太平軍攻下安慶,席捲安徽全省。清政府軍事不振,財政困難。安徽按察使張玉田防守集賢關,委李宗羲辦理財政,成為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的得力干將,從此青雲直上,官運享通。1854年9月,李宗羲奉調赴廬州(今合肥)清軍大營,被委主辦製造局,督造軍械,繼又兼管軍裝局。1858年8月,曾國藩派李宗羲隨軍辦理營務,深受曾器重,倚為左右手。1859年冬,李因病請假回開縣調養。1862年10月他復回安徽投曾部下。1864年清軍攻佔南京,曾國藩派李宗羲在南京辦江北厘金總局(即稅務總局)。1869年,李宗羲升為山西巡撫,清末,慈禧太后驕奢淫逸,大興土木復修圓明園。李在兩江總督任上,兩次上書清廷,勸阻修建圓明園工程。光緒十年(1884),李宗羲病逝於家。臨死時口授遺摺,向光緒皇帝建議,要以帝學、聖功、用人、理財為重。後,清廷誥授李宗羲光祿大夫、振威將軍、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李宗羲葬於開縣城東迎仙山麓。

84、劉坤一

劉坤一(1830-1902),晚清軍事家,政治家,湘軍宿將。字峴莊,湖南新寧人。廩生出身,1855年參加湘軍楚勇與太平軍作戰。累擢直隸州知州,賞戴花翎。1862年,升廣西布政使。1864年升江西巡撫。1874年,調署兩江總督。1875年9月,授兩廣總督,次年兼南洋通商大臣。1891年受命"幫辦海軍事務",並任兩江總督。中日甲午戰爭時,支持對日作戰,並任湘軍統帥指揮湘軍出關與日軍交戰。1895年強學會成立,他表示支持。維新運動起,他攻擊康、梁變法,但又反對廢黜光緒帝。1901年與張之洞連上三疏,請求變法,提出興學育才、整頓朝政、兼採西法等主張,稱"江楚三折",多為清廷採納。1902年提出興學"應從師範學堂入手"的主張。儘管由於當年10月即不幸病逝,劉坤一的這一設想未能進一步細化,然而他的倡議仍然產生了影響。他的接任者張之洞等循著這一思路精心設計,篳路藍縷,終於創建了三江師範學堂。 有《劉坤一集》傳世。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劉坤一

85、沈葆楨

沈葆楨(1820-1879),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漢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晚清時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則徐之婿。咸豐十一年(1861年),曾國藩請他赴安慶大營,委以重用。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臺灣,被高山族人民誤殺為藉口,發動侵臺戰爭。清廷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赴臺辦理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籌劃海防事宜,辦理日本撤兵交涉。由此,沈葆楨開始了他在臺灣的近代化倡導之路。光緒元年(1875年),沈葆楨回朝廷,上北京後,被任為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負責督辦南洋水師。沈葆楨以朝廷經費有限,分散建南、北洋水師感到不足,主動提議先集中力量建北洋水師。光緒五年(1879年),沈葆楨在江寧病逝於任上,享年59歲。諡文肅,朝廷追贈太子太保銜。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沈葆楨

86、吳元炳

吳元炳(?—1886)字子健,河南固始縣城關人。咸豐十年進士,從團練大臣毛昶熙回籍辦團練。累功超擢侍講學士。署湖南布政使、擢湖北巡撫,調安徽,再調江蘇。署兩江總督者三,兼署江蘇學政者一。授漕運總督。調安徽巡撫。同治十二年,卒。

87、彭玉麟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號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陽縣(今衡陽市衡陽縣渣江),生於安徽省安慶府(今安慶市內)。清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畫家,人稱雪帥。與曾國藩、左宗棠並稱大清三傑,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並稱中興四大名臣,湘軍水師創建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書,封一等輕車都尉。

道光末參與鎮壓李沅發起事。後至耒陽為人經理典當,以典當資募勇虛張聲勢阻退逼近縣境之太平軍。復投曾國藩,分統湘軍水師。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記名。以後佐陸軍下九江、安慶,改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二年,督水師破九洑洲,進而截斷天京糧道。戰後,定長江水師營制,每年巡閱長江,名頗著。中法戰爭時,率部駐虎門,上疏力排和議。1890年(光緒十六年)三月,病卒于衡州湘江東岸退省庵。賜太子太保,諡剛直,並建專祠。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彭玉麟

88、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左宗棠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鄉試中舉,雖此後在會試中屢試不第,但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後由幕友而起,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鎮壓捻軍,平定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推動新疆建省。歷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兩江總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追贈太傅,諡號"文襄",併入祀昭忠祠、賢良祠 。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左宗棠

89、喜塔臘·裕祿(1884、1887)兩江總督

裕祿(約1844-1900)清末大臣。字壽山。喜塔臘氏。滿洲正白旗人。歷任郎中、熱河兵備道、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撫、湖廣總督。1889年任盛京將軍,派兵與直隸將軍聯合鎮壓熱河金丹道教起義。1895年改任四川總督。1898年授軍機大臣。禮部尚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旋任直隸總督,鎮壓義和團,屢被打敗。次年八國聯軍陷大沽、犯天津,他對義和團改用“撫”策。7月八國聯軍佔天津,他率敗兵退守北倉。8 月初逃至楊村(武清)服毒自殺。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裕祿

90、曾國荃

曾國荃(1824-1890),字沅甫,曾國藩的九弟,湘軍主要將領之一,因善於挖壕圍城有"曾鐵桶"之稱,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咸豐二年(1852)取優貢生;咸豐六年(1856),攻打太平軍"有功賞"偉勇巴圖魯"名號和一品頂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年間,與郭嵩燾等修纂《湖南通志》。1875年後歷任陝西巡撫、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光緒十年( 1884)署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光緒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銜。翌年,卒於位,諡"忠襄"。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曾國荃

91、沈秉成

沈秉成(1823-1895),咸豐六年(1856)進士,授編修,遷侍講,充武英殿總纂,文淵閣校理等,升蘇淞太道,河南、四川按察使、廣西、安徽巡撫、任兩江總督等要職。

92、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於貴州興義"。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湖北工藝學堂(今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前身)、湖北武昌蒙養院、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 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工業上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炮臺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張之洞

93、鹿傳霖

鹿傳霖(1836-1910),男,清朝末年大臣。字潤萬,又字滋(芝)軒,號迂叟。直隸(今河北)定興人。同治元年(1862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初入清軍勝保部,對抗捻軍。歷任廣西興安知縣、桂林知府(1874年),廣東惠潮嘉道道員、福建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光緒九年(1883年)晉升河南巡撫,十一年(1885年)調任陝西巡撫,次年因病開缺。十五年(1889年)復任陝西巡撫。宣統二年(1910) 病發,七月二十二日(8月26日)逝世,贈太保,諡文端。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鹿傳霖

94、李有棻

李有棻(1842-1907),字薌垣,上栗縣赤山鎮周江村,與李有棠同胞兄弟。他於同治十三年(1873)癸酉科試考取拔貢,入國子監學習。次年,通過朝考授內閣中書,任玉牒館譽錄。光緒三年後,以知府分發湖南候補,先後管理過督審局、厘金局、試署沅州府。6年後調湖北襄陽府,後去安陸府,又升任武昌府。光緒二十一年,任廣東高廉欽兵備道,後又擢升陝西按察使、布政使、護理巡撫。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李有棻被任為江西省團練大臣。光緒二十八年(1902)任江寧布政使。光緒三十年,任江西鐵路大臣,著手創辦江西鐵路,後不幸在任上殉難。

95、魏光燾

魏光燾(1837-1916),湖南隆回人。晚清政治、軍事、外交上的重要歷史人物。與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同為十九世紀八十到九十年代清政府的重臣。曾任新疆省布政使,新疆巡撫、雲貴總督、陝甘總督,後任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總理各國事物大臣。署理兩江總督期間,繼劉坤一、張之洞之後,實施籌建三江師範學堂,為開啟近代新疆博達書院,南京大學的重要人物。曾國藩湘軍的承者,左宗堂的重要助手。1905年罷官,回到家鄉。1915年3月5日卒於寶慶城東郊湖山別墅。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魏光燾

96、李興銳

李興銳(1827-1904) 字勉林。清湖南瀏陽市三口鎮人。早年隨曾國藩鎮壓太平軍。1870年任直隸大名府知府。旋調江蘇,跟隨彭玉麟規劃長江水師,修築沿江炮臺。1875年總辦上海機器製造局。1885年參加查勘中越邊界。後歷任津梅關道,長蘆鹽運使、廣西布政使。1900年擢江西巡撫。浚治鄱陽湖,導水人江;整頓釐捐,創設農工商局等。1902年詔行"新政",他奏請開特科,設銀行,修農政,講武備等。1903年署閩浙總督,次年署兩江總督,旋病死。

97、周馥

周馥(1837-1921),字玉山,號蘭溪,諡愨慎。安徽至德(今安徽東至)人。早年因多次應試未中,遂投筆從戎,在淮軍中做了一名文書。後又升任縣丞、知縣、直隸知州留江蘇補用、知府留江蘇補用。清同治九年(1870年),以道員身份留直隸補用,其間積極籌劃建立北洋海軍事宜,同時還創辦了中國第一所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光緒三年(1877年)任永定河道;七年(1881年)任津海關道;九年又兼任天津兵備道;十年,奉李鴻章之命到渤海編練民舶團練;十四年(1888年)升任直隸按察使。甲午戰爭爆發後,被任命為前敵營務處總理。馬關議和後,以身體病弱自請免職。周馥初為李鴻章文牘,協其興辦洋務三十餘載,在北洋海軍、武備學堂、天津電報局及開平煤礦創辦過程中均有作為,是後期洋務運動實際上的操盤手,而且助開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與安徽公學,有功於教育。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周馥

98、託忒克·端方

端方(1861-1911),字午橋,號陶齋,清末大臣,金石學家。滿洲正白旗人,官至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端方幼年時被過繼給伯父桂清為嗣子,1889年,28歲的端方才正式受命做官,因其工作勤勉,仕途也還算順利。1898年3月,在翁同龢與剛毅的保薦之下,端方第一次被光緒帝召見,由此獲得了年輕皇帝的青睞。戊戌變法中,朝廷下詔籌辦農工商總局,端方被任命為督辦。對當時"志大心切"的端方來說,這既是一個重大機遇,但同時也是一個厄運的開始。戊戌變法期間,端方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籌辦的部門當中,他曾一天連上三折,其工作熱情與效率,可見一斑。但是,戊戌變法很快被慈禧太后推翻,除京師大學堂予以保留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包括農工商總局一律撤銷,端方本人也被革職。

宣統三年起為川漢、粵漢鐵路督辦,入川鎮壓保路運動,為起義新軍所殺。諡忠敏。著有《陶齋吉金錄》、《端忠敏公奏稿》等。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端方


99、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雲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陝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豔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後遺詩三萬餘首,並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樊增祥

100、張人駿

張人駿(1846-1927),原字健庵,取"人中駿馬,馳騁千里"之意,又將字改為千里,號安圃,晚號湛存居士,直隸豐潤縣(今河北豐潤)大齊坨村人。清末政治家,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有影響的人物。張人駿十九歲考中同治甲子科舉人.二十三歲考中同治戊辰科進士。歷官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先任廣西桂平梧鹽法道,後任廣西布政使、廣東布政使、山東布政使,再則由山東布政使升為各省疆吏,歷任漕運總督、山東巡撫、山西巡撫、廣東巡撫,由廣東巡撫升任兩廣總督,再移兩江總督,直至辛亥革命棄職。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侵佔了東沙群島,張人駿這時正任兩廣總督,他一方面與日本駐粵領事交涉,收回東沙群島,並於宣統元年(1909年)四月派水師提督李準、副將吳敬榮、劉義寬等170餘人,分乘"伏波"、"琛航"等軍艦前往西沙群島,查明島嶼15座,命名勒石,並在永興島升旗鳴炮,公告中外,重申南海諸島為中國神聖領土。清亡之後先去青島閒居,第一次世界大戰起,日德交戰,又去天津英租界家住約十餘年,1927年卒於天津,享年82歲,溥儀賜諡"文貞"。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張人駿

101、張勳

張勳(1854-1923),原名張和,字少軒、紹軒,號松壽老人,江西省奉新縣人,中國近代北洋軍閥勢力之一。清末任雲南、甘肅、江南提督。清朝覆亡後,為表示效忠清室,張勳禁止所部剪辮子,被稱為"辮帥"。1913年鎮壓討袁軍。後任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1917年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名,率兵進入北京,於7月1日與康有為擁溥儀復辟,但12日為皖系軍閥段祺瑞的"討逆軍"所擊敗,逃入荷蘭駐華公使館。後病死於天津,諡號忠武。

清朝歷任兩江總督

張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