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生態大保護中的“一馬當先”

長江生態大保護中的“一馬當先”

圖為長江馬鞍山段風光

薛家窪生態遊園、楊樹林溼地、濱江文化公園……11月10日,沿著馬鞍山長江東岸,全國30家廣電臺逾80名記者,用鏡頭聚焦馬鞍山在長江環境綜合整治、生態修復等方面的新氣象、新作為。看著眼前親江近水、草木茵茵、生態自然的岸線風光,對比整治前的圖片,長江馬鞍山段的秀麗鉅變還是給這些見多識廣的記者們帶來深深的震撼。

在濱江文化公園,水天相接,舟楫往來,就連江豚也似乎歡迎遠道而來的記者們,頻頻探頭戲水,引得大家十分感慨:江水清否,江豚見證。

汗水入江水,要讓江水清。長江馬鞍山段的秀麗鉅變,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甩開膀子,實實在在幹出來的。這其中,不乏諸多開先河之舉。

制定實施長江東岸綜合整治總體規劃,堅決扭轉長江岸線髒亂局面,騰退岸線還江於民,打造城市生態客廳;末端截汙與系統治理並舉,推動黑臭水體轉清;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漁民退捕轉產,還長江休養生息;率先推出“環保管家”模式,推行一站式解決企業環保問題;先學先試,推行畝均效益評價,推動產業“穿綠鞋跑綠道”,從治汙窪地邁向生態高地……

以破解生態環境頑疾為突破口,秉承“標本兼治”原則, 一場場大戰硬仗、一次次啃硬骨頭、一件件率先之舉,無不彰顯這座城市,以聚山納川的胸懷擔當,以“一馬當先”的奮進姿態,全力守護碧水東流,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生態客廳

和很多沿江城市一樣,馬鞍山人,也有很強的濱江情結。

萬里長江,漱冰濯雪,從青藏高原一路浩浩蕩蕩,至馬鞍山境內,折為北上,一氣衝開天門山,奔騰而出,其壯闊氣勢、浩蕩風光,令“一生好入名山遊”的詩仙李白折服,留下了“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千古名句。

然而,先鋼後市的城市佈局,長期偏重的經濟結構,較為粗放的發展方式,都讓長江生態日漸疲弱,而非法碼頭林立、灰塵漫天,也讓市民無心親江,退避三舍。

生態環境的歷史欠賬必須要還!

為了母親河的一江碧水,為了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當年為了共和國建設打響“鋼鐵大會戰”的馬鞍山,再次一馬當先,打響一場“長江保衛戰”。

號令即出,動若風發。

一場圍繞長江生態治理的“三大一強”攻堅戰酣暢淋漓、鼙鼓動地。高溫酷暑下,沿江“三大一強”重點工地上施工隊伍揮汗如雨,日夜拼搏;強力拆除江邊非法砂場碼頭,黨員幹部白天忙著拆除工作,晚上打著點滴;村“兩委”帶頭,薛家窪碼頭附近71處違法建築提前完成拆除工作,為薛家窪地區長江岸線整治工作的快速推進贏得了寶貴時間;馬鞍山第二汙水處理廠提標擴建項目10月底提前通水試運行。

只有豁得出去,才能幹得出來。

長江東岸,快速完成蝶變,新的畫卷徐徐展開:從沿江不見江到近水也親水,從生態“痛點”到環境“亮點”,從景點點綴到串聯成線,從“規劃圖”到“施工圖”再到“實景圖”,23公里長江東岸經過精心雕琢,正逐步成為這座城市靚麗的生態客廳,也實現了市委市政府還江於民的承諾。

漁民上岸

當最後一條漁船被拖上岸拆解,當最後一個漁民放下挽起的褲腳上了岸,往日喧囂漸漸散去,平靜的江面上再也尋不見捕撈的身影。截至今年7月20日,全市1407條持證漁船、3739條輔助漁船全部拆解完成,11260名符合退捕轉產政策的漁民家庭成員全部退出捕撈序列,比預定日期提前一個多月,許了長江一個十年之約。

市域漁民全部告別“水上漂”,從調研立項到退捕完成,只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

這在全省開了先河。

讓習慣了打魚生活的漁民順利上岸,安心上岸,談何容易,不僅要解決漁民“水土不服”的問題,還要做到“退得出”“穩得住”“過得好”。

既然沒有現成經驗,那就繼續“一馬當先”,當一回“弄潮兒”。

為打消退捕漁民的後顧之憂,我市落實社會保障政策,依法為漁民購買養老保險、辦理低保、提供過渡性補助,開展住房、醫療、子女就學等保障措施。

政策落實了,再加上工作人員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讓退捕轉產漁民吃下了“定心丸”,從起初猶豫不決,到後來結伴退捕,退捕工作進展順利。

漁民變市民,開啟新生活。

環保管家

取樣、分裝、記錄、檢測、化驗……10月27日,在和縣歷陽鎮,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提著神秘的高科技設備,對長江左岸一、二級支流沿河1公里範圍內水、陸域入河排汙口開展全面排查。

他們是來自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的環保專家,在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和汙染防治技術支持上具有雄厚力量和豐富經驗。他們有個新穎的名字:環保管家。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一直以來,產業園區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陣地,但由於專業化水平有限,環境汙染整治就像一塊“燙山芋”。為此,馬鞍山以市政府層面專項推動“環保管家”模式,並首先在馬鞍山經開區、慈湖高新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高新區)進行試點。

實施園區環保管家服務試點,簡單來說,就是聘請專業環保管家團隊,園區、企業在落實主體責任的前提下,專心從事園區發展和企業經營;“環保管家”則對園區內企業逐一“體檢”,梳理出園區內所有企業的基本信息、周邊環境風險受體、涉及環境風險物質和數量等信息,完成園區內入駐企業“一企一檔”與問題企業整改“一企一策”。同時針對企業“環保體檢”中搜集到的風險源位置信息,製作出工業園區環境汙染源、風險源分佈圖,通過環保管家雲平臺,對園區內的環保大數據實現動態監控,由此解決長期以來環保監測只有“自查”“抽查”“暗訪”等手段的狀況,靠完整實時數據說話。

這一做法,開了安徽各市汙染防治的先河。

畝均效益

長江生態之病,根子是發展方式之病。工業生產粗放經營,盲目追求規模數量的傳統發展方式,不僅難以持續,更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從“數量論英雄”到“畝產論英雄”。

“畝產論英雄”,是將農業領域“畝產”的概念引入工業領域,進行工業企業效益評價,實質是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產出。“畝均效益評價”來源於江浙地區,馬鞍山先學先試,展示出馬鞍山追求高質量發展,打造“智造名城”的堅定決心。

產業發展逐“綠”追“智”,治汙窪地邁向生態高地。

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產業發展不再簡單追求數量,而是努力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馬鞍山)經濟帶,把住“招商選企”關,真正把綠色環保效益好的企業招進園區,同時倒逼現有企業“瘦身健體”,甚至“騰籠換鳥”。用一位招商幹部的話來說,“以往招商是撿到籃子都是菜,現在只有優質的菜我們才收入籃中”。

“畝均”指揮棒下,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更多的新動能正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8.0%,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幅高9.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8%,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高10.4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