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二十一:中山古城遗址

石家庄市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二十一:中山古城遗址

中山古城遗址,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城北的灵山下,年代属公元前4世纪末。

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因城(中山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魏国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在公元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后来中山桓公复国,国力鼎盛,有战车九千乘。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

1974年2月的一天,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个农民急匆匆地来到河北博物馆,当他小心翼翼打开包裹后,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惊诧不已。只见里面有一个大型玛瑙环,一个青铜套环,还有一些做工精美的文物残片。具有资深考古经验的工作人员一看,很快就辨认出,这是几千年前战国时期的文物。据农民介绍,这些珍贵的文物就是在家乡取土时意外挖掘出来的。

石家庄市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二十一:中山古城遗址

考古人员到实地考察,找到一个农民30年前挖到的带字的石头。译文是:春秋战国时代,公乘德和旧将曼两人曾经为国王捕鱼并且为国王守墓。证实在三汲乡有一个战国时代的帝王陵墓。随后考古工作人员对三汲乡进行了考古挖掘工作发现了神秘的中山国。

石家庄市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二十一:中山古城遗址

考古人员发现距离古墓不远之处有古城墙夯土遗迹,于是中山王城发现了。不远处的一号墓巨大铜方壶的发现,证明了中山国国王的陵墓。中山王陵墓共发现两处﹐一处在灵寿故城以西2公里处﹐东西并列两座大墓﹐西侧的1号墓已经发掘﹐可以确认是中山王厝的墓。另一处在城内西北部﹐南北错列3座大墓﹐已发掘的6号墓在最南端﹐墓主人未能确定。

中山王铁足铜鼎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铁足铜鼎,也是战国时代的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为宗庙祭祀用礼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石家庄市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二十一:中山古城遗址

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为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之首鼎。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1983年10月在中山国古墓发现一块铜板地图,图文用金银镶嵌,铜版背面中部有一对铺首,正面为中山王、后陵园的平面设计图。陵园包括三座大墓、两座中墓的名称、大小以及四座宫室、内宫垣、中官垣的尺寸、距离。铜版上还记述了中山王颁布修建陵园的诏令。

石家庄市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二十一:中山古城遗址
石家庄市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二十一:中山古城遗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