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選股邏輯

我的選股邏輯

前些天,有些股友,問我,為啥選南京行和貴陽行等城商行?為啥不搞建行、興業等國有行或股份行?

今天,我就把我的大致邏輯說一下。

天性使然,我基本就研究和投資兩類企業:1.持續高股息;2.持續高成長。

其實第一類股票,高股息代表低估的意思,只有持續高股息的低估,我才認為是靠譜的低估。

換句話就是,我只做低估+成長兩類股票。

大家都知道,我現在專做銀行股。

近10年A股銀行股的特點,普遍低估,同時,又是普遍成長性不高。

比如現在的國有大行,包括股份行,淨利潤同比增速大部分落在個位數區間。

於是,我的銀行股選股策略就把這2條合為一條:挑選低估且同時業績增速較高的銀行

南京行,低估,股息率都5%了。淨利潤增速一直是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符合要求 。

貴陽行,低估,股息率也不錯,PE在A股銀行中最低。貴州GDP增速多年在全國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區域的經濟高速發展奠定了貴陽行在未來若干年,業績增速會在銀行股中靠前。

為何投資高股息和可持續增長的股票能夠賺錢,無非就是四個字:時間之友

低估高股息。就算股價不體現,可以通過高股息分紅不斷低價買入,增加股數;而可持續增長,又促使股價反應公司價值的時間成本不會太久。

高息成長都是時間的朋友,僅此而已!

如果,南京行、貴陽行,兩位數的淨利潤成長還能維持2~3年。現在這個股價,必然突破向上。

我堅信這一點。

所以我重倉持股不動。

當然,還有一個前提:不要頻繁定增可轉債等再融資攤薄小散股東的股權比例

——

2019年09月0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