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殯葬改革當下,為何家族豪華墓、活人墓屢禁不止?

國家《殯葬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更禁止在耕地、林地建造墳墓。根據相關規定,非法佔用並毀壞林地數量達到10畝以上,將承擔刑事責任。然而在殯葬條例明列禁止的情況下,還是有人敢打擦邊球,私建豪華墓地、活人墓地,視律法於無物,總結無非以下幾點原因:

在殯葬改革當下,為何家族豪華墓、活人墓屢禁不止?


中國從春秋時代開始,就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風日盛,歷代不衰,並逐漸形成一套隆重複雜的祭祀禮儀制度和墓葬制度。從古至今,殯葬文化都要求人們謹慎地對待逝者的喪事,認為只有隆重的喪禮才是孝順,俗話說的好“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致也”“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正是對此的寫照,而這種厚葬薄養的陳舊喪葬習俗也一直沿襲到了今天。

封建迷信,迷信墓地風水之說。陰宅風水有“背山面水,山水環繞,藏風聚氣;前方百步寬闊富貴場,後方低窪會遭殃。左青龍,右白虎,龍抱虎出知府,虎抱龍代代窮”等說法。因此墓地選址時,都要求墓地要開闊,依山傍水有靈氣,造成很多山清水秀之地成為違建修墓的重災區。

在殯葬改革當下,為何家族豪華墓、活人墓屢禁不止?


攀比之風盛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一些沿海發達地區,迷信豪華墓、活人墓可以給自己和家族帶來好運,能光宗耀祖,大肆修建家族豪華墓地,天價墓地、陰宅樓王、人生後花園等“死亡地產”屢見不鮮,這種嚴重的迷信刺激了人們的炫富攀比之風。

公墓建設滯後導致墓葬亂象。中國國土遼闊,各地文化風俗各不相同,殯改的進度也都有所差別,部分地區殯葬基礎設施發展落後,公墓建設相對滯後,配套服務跟不上,無法滿足群眾的殯葬需求,導致人們不得不進山圍地建墳,大量破壞林地耕地,嚴重影響生態環境。

在殯葬改革當下,為何家族豪華墓、活人墓屢禁不止?


殯葬管理條例在部分地區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殯葬管理條例在實施、執法過程中,存在不敢較真碰硬、對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走過場等情況。能修建、購買豪華墓大多是富裕人家,財大氣粗,俗語有云“胳膊擰不過大腿”“有錢能使鬼推磨”,也正是這種社會不正風氣從而促使了這種執法不嚴的狀態。

在殯葬改革當下,為何家族豪華墓、活人墓屢禁不止?


綜上所述,豪華墓、活人墓現象之所以“整而未休”,與人們的殯葬思想密切相關。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大殯葬文化宣傳教育,積極引導群眾綠色殯葬增加公益性公墓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的殯葬需求。疏堵結合,堅決遏阻大建豪華墓、活人墓的陋習歪風。

圖文綜合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