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35歲真正害怕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意思就是說,三十歲就要成家立業、要有一技之長才能立足於世;四十歲遇到事情,不會再感到困惑了;五十歲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自己不能做了。

但現實中,很多過了35歲的人,都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適合做什麼,也沒有掌握一技之長,一直在迷茫中苦苦掙扎。就像這幾位35歲職場人的故事,雖然拼命的在努力奮鬥,卻始終找不到一個明確的方向。

35歲單身女青年,沒車沒房沒存款,典型的月光族

小娟是一位外地來的女生,在當地已經生活了快10年了。目前做的是一份行政的工作,每個月領著5000多塊錢,交完房租水電,再還完信用卡,剩下一些生活費開支,基本就月光了。

過了35歲真正害怕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之前公司有一位男同事在追求她,對她非常好。可惜那位男生是外地的,在當地也沒有房,雖然男生說會在結婚前努力攢夠首付的錢,買套房,但是小娟依然沒有接受他。在她心裡一直想找一個當地有房的男人,就這樣一直單身到現在,自己也到了35歲了。

她知道自己的工作不會有大的發展前途,曾經因為想要轉行就裸辭過一次,去參加了一個技能培訓,結果培訓了半個多月就感覺沒興趣。然後又重新找起了行政的工作,這前前後後就花了半年時間。這半年時間房租就去了6000多,自己省吃簡用的也花了一萬多,還自己交了半年的社保,也花去了6000多。

這次裸辭,把她之前的積蓄都花得差不多了,還欠了一些債,現在每個月的工資有一半是拿來還之前欠下的。面對婚姻和工作,35歲的她一直很迷茫,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現在只能用緣分未到來安慰下自己了。

工作10年依然是勞務派遣身份,離開後一直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小王今年也34歲了,之前在單位工作了10年,依然還是個勞務派遣工,工作這麼多年,卻沒有什麼存款。父母身體不好,原本年底準備結婚的,現在卻不知道能不能結成。

當初他覺得轉正無望了,想著不如出去闖一闖看看。離開原單位之後,他陸續的換了兩份工作,第一份工作做了3個月就幹不下去了,工資比之前的還低,而且還辛苦。這讓他一時接受不了。

最近一份工作做了也才一個月,工資比之前的高很多,只是遇到了一個難於相處的領導。這位領導是那種,沒人喜歡跟他交流,連吃飯呆一起都覺得噁心的那種。但是他沒得選擇,為了生存,他也只能在這樣的領導手下做事。這個時候跟他談什麼職業規劃,談什麼理想和目標,都已經不太現實了。

至於未來會怎麼樣,他也很迷茫,但是他相信每個年齡的想法都不一樣,不同年齡有不同的需求,只是他現在知道,他的需求是先生存,至於未來有點迷茫。

月入3萬的小老闆,每天起早貪黑地忙,不敢生病也不敢給自己放假,很累也很迷茫

軍哥本科畢業後,就自己做了點小生意,當起了小老闆。一開始收入一般,後來慢慢地收入就上去了,現在一個月差不多有3萬多的進賬。只是,他一直不敢放鬆,因為做生意不像打工,隨時都會有沒收入的時候。

一年365天,除了春節放假幾天外,基本都沒有休息。每天早出晚歸的,中午也不休息,像普通感冒生病之類的,他也不敢休息。畢竟在大城市裡生存,壓力是非常大的,家裡已經有一個孩子了,現在老婆還懷著二胎。

回想當初,他要是畢業後回老家去找個穩定的工作,或許也不用這麼辛苦,每個月拿個8000多也很舒服。但是,他不想回老家,只想在大城市裡拼搏。

有時候冒著大太陽給人家送貨的時候,他會在想,這樣拼命是為了什麼?結果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雖然未來很迷茫,也不知道接下去生意會不會一直都這樣,但是他不抱怨,畢竟現在過得還可以,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什麼是迷茫?人為什麼會迷茫?

過了35歲真正害怕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迷茫就是對不確定性因素的不確定反應。迷茫是一種困惑的心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知道自己在面對選擇時,該怎麼做決定才是正確的。

導致我們出現迷茫的原因有多種,比如跟不上社會飛速的發展變化,對明天的不確定感,缺乏自信心等。根本原因在於自我認知的不足,無法正確估量自身的能力,對社會的理解也不夠透徹,使得內心產生大量的不安與困擾。

那麼該怎麼解決迷茫問題呢?

首先,要學會掌控自己的生活,密歇根州立大學的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時,會產生強烈的自信心,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迷茫和消極的感受。

其次,給自己制定具體的階段性規劃。人之所以會覺得迷茫,就是沒有一個清晰可行的目標,每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給自己確定一個具體的階段性規劃,然後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去執行,這樣目標感清晰了之後,自然也就不會再迷茫了。

35歲還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就此打住

35歲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處於這種的狀態,不思進取,不去找方向,每天得過且過地混日子。結果混到了40歲、50歲了,依然還是如此狀態,這才是最可怕的。

作為這個年齡段的職場人,如果你此時還是很迷茫,那麼給你4點建議:

過了35歲真正害怕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1、不要整天只會想,凡事要去實踐下才知道行不行。迷茫的人,靠想是想不出一條路來的,人生規劃也不是靠想就能完成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很多人迷茫就是因為想得多,做得少,整天就只知道想,卻不去做。晚上睡覺前想得很嗨,第二天起床還是照舊。只有大膽的去嘗試,嘗試多了你就知道答案了,只有失敗的風險是自己可控的,失敗了又何妨。

2、讓自己走出去,藉助他人的智慧

當你在迷茫的時候,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是要讓自己走出去,多去跟別人交流,藉助他人的智慧,跟那些比自己成就高的人聊天。傾聽下別人的意見,這樣才能讓你的內心更加篤定,做事才更有決心與毅力。

3、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你的能力要能撐起你的野心。

每個人的目標應該跟他的能力要相匹配,就如王健林說1個億對他來說是小目標,換做普通人這樣說,那就是自不量力了。制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跟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否則你是堅持不下去的。

4、人生來就是來吃苦的,要有不怕吃苦的心態,碰到困難不要抱怨,而是要積極地去想解決辦法。

有些人碰到困難就喜歡抱怨,不僅對身邊的人抱怨,還會發朋友圈去抱怨。這種方式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在人生的道理上,碰到困難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一碰到就抱怨,不僅會容易讓人疏遠自己,還解決不了問題。以其在那邊抱怨,還不如想解決辦法。

5、不要放棄學習,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俗話說得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懂得不斷學習的人,才不會被這個時代拋棄,不管你現在是處於迷茫狀態,還是巔峰狀態,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吸收新的經驗,才能讓自己一直處於前進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