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軍:淺談彝文典籍在香格里拉彝族群眾中的運用及現實意義

彝族是中國少數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據《中甸縣誌》記載,香格里拉彝族,最先於清光緒年間先後從四川冕寧、鹽源、喜德等地分三批遷入香格里拉境內,至今已有100多年曆史。百年來,他們在接受和學習其他兄弟民族的知識文化和先進思想的同時傳承著古老的彝族傳統道德文化。而古老的彝族傳統倫理道德典籍《ꂘꃅꄯꒉ》(瑪木特依)是千百年來彝族人民價值觀、人生觀、審美觀的高度體現和濃縮,是彝族人民對是非、曲直、美醜、善惡等各種矛盾關係作出評判的道德標準和價值取向,在香格里拉彝族群眾中運用較廣泛。對穩定社會秩序、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整體和諧發展,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建設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文化和促進香格里拉民族大團結發揮著其積極的作用。彝族傳統倫理道德文化是個系統的思想體系, 內容十分豐富, 本文粗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彝文典籍《ꂘꃅꄯꒉ》(瑪木特依)《ꇐꀴ》(格言)在彝族群眾中的運用情況及現實意義作初步探討。


馬建軍:淺談彝文典籍在香格里拉彝族群眾中的運用及現實意義


彝人像 馬建軍/畫


一、 崇尚勤儉節約,憎惡好吃懶做

勤儉節約作為中國的一種傳統美德,在彝族人民中同樣受到重視。彝族父輩們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引用彝文典籍《ꂘꃅꄯꒉ》(瑪木特依)以及彝族《ꇐꀴ》(格言)中的警世名句對子女或晚輩進行教育。彝文典籍《ꂘꃅꄯꒉ》(瑪木特依)中有很多涉及到勤儉節約的名句,如:“ꈪꑌꍣꑌꌠ,ꈁꒉꅉꎆꊌ;ꉉꇮꀠꇮꌠ,ꈁꒉꅉꐋꊌ;ꒉꀮꑘꑌꇿ,ꎇꃀꋂꑌꇿ,ꁍꑗꑭꑌꇿ,ꃰꊿꈪꑌꇿ;ꎇꃀꋂꑌꌠ,ꋂꀱꆊꐛꇁ;ꁍꑗꑭꑌꆏ,ꑭꁏꋚꐛꇁ;ꃰꊿꈪꑌꌠ,ꈪꑌꌠꈚꇁ;ꎭꌺꉌꈪꑌ,ꈚꅍꋚꀋꒌ;ꎸꈌꉌꈪꑌ,ꇇꋌꒉꀋꅝ;ꈪꑌꑌꑿꆫ,ꑌꑿꀻꎆꇁ;ꈪꑌꆿꍯꃅ,ꆿꍯꋦꀺꎆ;ꑌꑿꆫꌠꃤ,ꆿꍯꃅꌠꃤ;ꋍꑷꈚꂰꆹ,ꊨꃀꌕꐂꐛ。”(意為:“勤儉有志者,走到那裡都能掙錢;謙虛禮貌者,走到那裡都能交友;水缸不空好,牛羊喂鹽好,土地肥多好,人類勤快好;牛羊勤喂鹽,喂鹽會長膘;地中有肥料,肥料會變糧;勤儉有志者,生活會富裕;窮人有志氣,不討富人飯;獵狗有志氣,不喝洗手水;勤勞放牧者,六畜得興旺;勤儉種莊稼,糧食吃得飽;牛羊屬於放牧者,糧食屬於耕種者。一家要想富,要有三把鋤。”)

彝族傳統道德把勤儉作為一個人成家立業和做人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來看待,讓子女以及後輩去恪守遵行。他們認為只有勤勞付出,才會有收穫,才會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日子才會過得舒心,很多事實也證明了用這種方法教育子女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如經常受到父輩的教育或學習過彝文、懂得彝族文化的年輕人無論是在家庭中或在社會上都能夠體現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優秀的道德素質,而且家庭的生產生活也都比別人優越得多。 他(她)們在生活中勤儉節約,生產勤奮積極,家庭生活富裕,衣食無憂。他們雖然不能成為時代發展的楷模, 但他們的行為在一定的區域內起到了模範作用。 彝族人民以勤儉為榮,勤儉在彝族人民生活中也是一種追求、一種理念。只要正確引導彝族人民學習、發展其具有積極因素的道德文化,對推動香格里拉彝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公民道德素質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和促進香格里拉民族團結進步無疑會起到其應有的積極作用。

相反,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為彝族人民所看不起。《ꂘꃅꄯꒉ》(瑪木特依)中說道“ꋍꑷꎭꂰꆹ,ꑷꇤꌕꏢꐛ,ꎽꇑꃏꆹꃅ,ꑳꈬꑳꇌꏮ。”意為“一家走向窮,菸袋有三個;遊手又好閒,房前屋後轉。”認為一個人懶惰,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一生就會一事無成,碌碌無為,就會窮困潦倒,最終只會走向衰敗。

二、尊崇誠實守信,憎惡背信棄義

彝族人民把誠實守信當作一條重要的處世原則。《ꂘꃅꄯꒉ》(瑪木特依)中講道:“ꀺꃅꊈꌐꐊ,ꊈꌐꊿꃝꇁ,ꇮꃅꐋꀨꐊ,ꐋꀨꊿꉂꇁ。”意為“誠實處姻親,姻親爭聯姻;誠實處朋友,朋友看中我。”認為誠實守信才能得到姻親,才能得到親人以及朋友的尊重和認可,才能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彝族格言中也講到:“ꃰꊿꇫꐥꌠ,ꀂꎪꌠꄡꀨ,ꋍꑍꎪꑲꆏ,ꊰꑋꐋꀋꊌ,ꀂꈱꌠꄡꊏ,ꋍꑍꈱꑲꆏ,ꊰꑋꎲꁧꂵ。ꉌꂵꑌꀋꎪ,ꅇꂷꑌꀋꎪ,ꃅꇏꑌꀋꎪ。ꃰꐛꁦꀑꋍ,ꅇꏤꑘꄡꎪ,ꉐꐛꈝꃀꈘ,ꅇꏤꆹꄡꎪ。”(意思是:“世上的人們,對人莫失信,一日若失信,十日無友交。對人莫行騙,一日若行騙,十日會蒙羞,心中若誠懇,話語會誠實,行為也誠信。大雪封山頂,諾言不能違,驟雨衝大路,諾言不能背。”)香格里拉彝族人民認為誠實是連接友誼的紐帶,謊言是劈開友誼的斧子。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求每一個人都要誠實對待家族、親戚、朋友以及所有人。守信更是彝族的傳統美德。他們恪守諾言、講求信譽、無論劃分地界、解決民事糾紛、締結婚姻,還是買賣土地、交換物品、往來債務及從事宗教活動等,均堅決實踐著守信原則。把言而無信視為醜惡行為,為世人所唾棄。《ꂘꃅꄯꒉ》(瑪木特依)指出:“ꀿꀋꁨꐥꉆ,ꃀꀋꁨꐥꉆ,ꏤꎪꐥꀋꉆ。”(意為:“無父可生存,無母可生存,失信不能活。”)從中反映出背信棄義者,不僅失去朋友和親人的信賴,而且會禍及自己,最終只會自取其辱。

三、尊崇謙虛謹慎,憎惡驕傲自滿

香格里拉彝族人民歷來把謙虛謹慎作為一種美德, 一種高尚的人格境界來追求。 而驕傲自滿、惟我獨尊的人被人們看不起。《ꂘꃅꄯꒉ》中講到:“ꊾꀺꊾꑳꆏ,ꅇꉉꐯꀋꌸ;ꌠꃅꅇꎔꆹ,ꉌꃀꆻꄧꅐ;ꌠꋋꅇꄸꆹ,ꇥꉢꆻꃹꅐ;ꈌꃚꉐꏠꌠ,ꈁꒉꅉꐚꊌ;ꈌꀺꉑꑳꌠ,ꈁꒉꅉꐋꊌ;ꃅꀺꉏꑳꃅ,ꈁꒉꅉꑊꊌ;ꌺꋍꅇꉉꆏ,ꈁꅇꀀꅇꄷ;ꅇꃅꀐꇬꈎ,ꅇꄸꀑꇬꁠ;ꌟꃅꅇꂄꉉ,ꀀꈌꀀꌻꑘ;ꌠꋋꅇꄸꉉ,ꀀꈌꀀꁮꐚ;ꅇꄸꅋꏸꐊ,ꅇꎔꏂꅪꁌ;ꅇꊰꅇꉬꇬ,ꅲꂿꅇꇬꐥ;ꀀꃌꍗꀋꌸ,ꃥꑟꇁꇬꉜ;ꀀꌺꍗꀋꌸ,ꐋꐊꒉꅉꈫ;ꑌꑿꐥꇮꆏ,ꅥꇓꋌꀋꌸ;ꃰꊿꐥꇮꆏ,ꃆꑘꋌꀋꌸ。”(意為:“文明禮貌者,說話互不傷;謙者說良言,發自肺腑語;小人說惡語,唇齒間彈出;不懷好心者,處處結冤仇;言行文明者,處處有朋友;禮貌賢能者,處處受尊敬;小人說話時,句句唯我尊;良言救人命,惡語斷人命;智者善良言,言語益自己;愚者不善言,言語害自己;惡語似毒汁,良言值千金;言語不再多,真理有一句;妻賢不用誇,要看待客時;子能不用說,要看交友時;牛羊不生事,不被石頭打;人類守規矩,是非不尋他。”)認為聰明有涵養的人說話、辦事十分注意分寸和場合,為人謙虛謹慎,受人尊敬。不學無術、愚笨魯莽的人,所到之處口出狂言,目中無人,遭人嫌棄。告誡人們不要驕傲自大、惟我獨尊,而要禮貌待人,為人謙虛。這些論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人們道出了寓意深刻的人生哲理,提出了“謙受益,滿招損”的倫理觀念。

四、 尊崇團結和諧,憎惡挑撥是非

彝族傳統文化十分強調夫妻、弟兄、姊妹、家庭、鄰里、民族等之間團結和諧的重要性。 認為團結是力量的源泉,和諧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基礎。《ꂘꃅꄯꒉ》(瑪木特依)中認為:“ꃌꇁꒆꄮꆏ,ꑲꋦꌣꈚꏂ。ꋍꑷꋯꑌꆏ,ꑌꑿꀺꎆꇁ;ꃌꒆꋯꑌꆏ,ꑷꈒꁨꇉꇈ”(意為:“夫妻若和諧,發家又致富。一戶團結緊,牧業得發展;夫妻團結緊,屋內亮堂堂。”)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家庭關係的和諧是人際關係和諧、社會和諧的基礎。鄰里是家庭地域位置的鄰近,生活空間相連接的一種家庭與家庭之間的社會聯繫,鄰里和睦是家庭和諧的延伸。鄰里之間朝夕相處,猶如一個大型家庭,彼此交織著多方面的生活關係。鄰里關係融洽是社區穩定的前提,鄰里關係的好壞、是否團結和睦,對每個家庭都有很大的影響。 彝族諺語說:“ꈜꎴꏣꑟꈛꑌꃷꇑꀋꐰ,ꈛꑌꃷꇑꑌꉂꋌ。”“遠親不如近鄰,鄰居如家門。”《ꂘꃅꄯꒉ》中用非常誠懇的話語告誡人們:“ꃷꇑꈌꄤꅥ,ꈌꅥꂿꌋꑳ。ꌠꃅꃷꇑꅇꀋꎹ,ꈌꃅꃷꇑꃮꀋꍀ。ꐋꆹꀊꑌꇿ,ꐚꆹꀂꑌꇿ。”(“莫打鄰居狗,打狗傷主人。好漢不告鄰居狀,好狗不咬鄰居豬;多交朋友益,少樹敵人好。”)彝族人民非常重視日常生活中與鄰居的關係,他們以與鄰居的團結、和睦作為衡量人們的道德標準,形成一種代代相傳的道德標準。彝族人民不喜歡背後議論人或揭他人之短,視背後議論別人的人為無能,認為不如別人才會說別人的壞話或揭他人之短。團結互助是彝族人民的一種高尚品格,他們認為相互幫助,就能解決問題。因此,在彝族人民中無論那家遇到困難或遇到病痛,不用號召也不用組織,鄰里和親友們都會主動去幫助。即使平時互相有些怨恨或者有些矛盾,但遇到災難時都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互相幫忙,從不去計較個人恩怨,體現出了一種博大的胸懷,也體現出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每一次困難解決過後,人們的親情、友情又一次得到鞏固和發展,這樣世世代代相傳,耳濡目染承繼不敗。

民族團結是社會穩定的前提, 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堅實基礎。《ꂘꃅꄯꒉ》中指出:“ꋍꑷꋯꑌꆏ,ꌺꇖꋦꀺꎆ,ꋍꏅꋯꑌꆏ,ꐧꋦꀻꎆꐳ,ꈏꇓꋯꑌꆏ,ꉈꇓꊿꃪꇁ。”(“一家能團結,兒孫就發達,一方善團結,一方發展快,人民團結緊,外敵望生畏。”)和諧社會,不僅僅是單個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還包括個人與集體的和諧,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和諧,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和諧。《ꅺꊈꄯꒉ》(勒俄特依)中也認為各民族同出一祖,血脈相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維繫,相互依存,誰也離不開誰。

五、以遵紀守法為榮,以偷盜行騙為恥

彝族傳統道德文化十分注重和強調維護社會現有秩序,主張個體順應群體,恪守社會公德,重視社會制度建設,認為沒有制度就沒有規矩,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一個家庭、一個地方、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有制度和規矩。若沒有一定的制度和規矩的約束,人類就會失去生活秩序和生存法則。彝族傳統道德文化講求善惡分明,嫉惡如仇,對善行多有推崇,對惡行嚴厲懲處的習慣。《瑪木特依》中說:“ꂄꃅꂄꀋꀱ,ꂄꃅꌠꀋꊌ;ꄸꃅꄸꀋꏿ,ꄷꄮꈨꀋꁨ。ꃰꊿꄹꀋꁨ,ꏦꇔꏦꃤꄻ;ꄹꏦꀋꄻꑌ,ꐧꋦꀻꀋꁨ。”(意為:“行善無善果,無人來行善;作惡無惡報,惡事不間斷。人類講文明,必先立規矩;不立德與法,人間無正道。”)

各民族都有禁止偷盜的諺語或民間道德力量,彝族素有嚴禁偷盜行騙的道德規範,尤其是盜竊行騙鄰里為人們所不齒。《瑪木特依》中誠懇地告戒人們:“ꐧꃅꀊꌺꇖ,ꎆꉂꈐꄤꆹ,ꄸꄸꈐꌠꄸ,ꈐꌠꇐꀊꑌ,ꈐꎆꈐꆞꀠ,ꈐꆞꏧꑐꑐ。ꋚꇢꑷꄤꐷ,ꎸꇢꑷꄤꈐ,ꌺꐥꈐꃢꆹꄤꇢ,ꅪꐥꈐꋚꆹꄤꋠ。ꋍꈭꈐꁖꆏ,ꋍꍂꇐꀋꑌ。ꃱꉩꅐꅲꑌ,ꈐꐛꅐꂸꅲ,ꑳꐷꅐꅲꑌ,ꎲꇐꅐꂸꅲ。”(督木的子孫,貪才莫要偷,偷者最可恥,偷者無道德;偷錢換褲穿,穿著不光彩。 貪飯莫要偷,貪肉莫偷雞。 好漢不穿偷來衣,管事不吃盜來食。一旦暴露時,終身蒙羞恥。飢餓能熬過,盜名難消除,偷盜能忘記,羞恥洗不掉。)認為偷盜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不僅從道德上進行譴責,而且對各種偷盜行為有嚴厲的處罰規定。這些處罰措施與處理偷盜案有關的“ꇐꀴ”(格言、諺語),歷來作為村規民約被香格里拉彝族人民所遵循運用。格言中講的:“偷盜無朋友,行騙無摯友。”更是直接道出了偷盜行騙的嚴重後果。至今,彝族傳統文化中嚴禁偷盜行騙的道德規範和處理偷盜案件的有關格言,作為一種社會公共生活準則,在規範著香格里拉彝族人民的行為,對保障社區和諧穩定等方面仍起著積極的作用。

六、尊崇尊老愛幼,憎惡野蠻無禮

彝族是個十分講究文明禮貌的民族,尊老愛幼一向為香格里拉彝族傳統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 彝族典籍《ꂘꃅꄯꒉ》(瑪木特依)中講到:“ꌺꇖꇬꐥꌠ,ꀿꃀꈌꄤꀱ,ꀿꃀꈌꀱꆏ,ꃅꇐꂴꆽꃅ,ꉌꆐꊂꆹꅑ,ꀿꄸꃀꄸꆹ,ꁧꀑꉒꏂꌡ,ꉬꑌꐰꆹꇐ,ꂸꉬꐰꆹꇐ,ꀑꑍꂸꐰꑌ,ꊂꑌꐰꆹꇐ。ꀄꊭꃅꋍꑍ,ꃢꉘꈚꇢꄉ,ꉙꇰꂘꇱꄉ。ꀿꃀꌺꉘꎭ,ꀿꃀꑴꃅꄉ,ꈌꆍꌗꉘꐊ,ꈌꆹꂿꉘꍈ。”(意為:“後代兒孫們,莫頂父母嘴,劣行做過後,後悔來不及。 父母再無能,好象山岡雲,對也將散去,錯也將散去。當你幼小時,衣食養育過,諄諄教導過。父母養子苦,恭敬對父母,和顏悅色處,美味佳餚獻。”同時,他們認為還應該:“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名。”)這正是: “ꌳꉔꀉꂿꍔꇁꑌꅉꃅ,ꌺꄸꀉꂿꍕꇁꑕꅉꃅ。”(子賢能,父母揚眉吐氣;子愚昧,父母縮手縮腳)的真實寫照。香格里拉彝族把尊老愛幼作為一種人人都必須遵循的美德和社會風尚來要求人們。彝族傳統道德把虐待老人看作一種罪大惡極的行為。虐待老人者不僅被社會輿論所譴責,還要受到傳統習慣法的嚴厲懲罰。如毆打老人,就會受到族人的嚴厲指責,並根據傳統習俗,必須殺豬宰羊、買酒一罈,織一件嶄新的披氈,當著族人眾長輩的面悔過賠禮,方可得到族人的原諒或饒恕。

在彝族傳統社會中,由於社會道德和習慣法的雙重作用,加之家族內部成員之間的相互約束,虐待老人致死的事例是非常罕見的。彝族傳統道德在強調子女對父母盡孝道的同時,還要求為人父母者須寬厚慈愛而有禮儀,不僅要供給幼小的子女以衣食,還要教育他們如何做人,成為有道德、懂規矩的人。為兄長者對幼弟要慈愛而友好,為弟的對兄長要恭敬順從而不馬虎,但是在處理一些糾紛或家務時,提倡賢者為先,聽從有能力的,不論大小和兄弟。

彝族傳統道德十分注重為人處世和倫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提倡勤儉節約、誠實守信、謙虛謹慎、家庭和諧、鄰里和睦、民族團結、遵紀守法、尊老愛幼等。憎惡和排斥遊手好閒、背信棄義、驕傲自滿、破壞團結、偷盜行騙、虐待老人、欺辱婦女等。彝族傳統文化中的榮辱觀念,蘊涵著千百年來彝族人民對穩定和諧、文明、進步的社會制度和秩序的追求,是彝族傳統道德文化的精華之所在。要使彝族人民進步、發展,能更多地為香格里拉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做貢獻,就必須讓更多的彝族民眾瞭解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並去學習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知識,讓他們瞭解本民族的傳統倫理道德和歷史,指導他們正確地學習和運用好本民族的文化知識。並認真研究和挖掘彝族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深入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做好我州民族團結工作,從而提高彝族地區公民道德素質,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作者簡介】馬建軍((ꎰꇩ`ꈌꉐ)),彝名碩果•可汗,男,出生於1978年12月,於2011年3月份從基層衛生院調到迪慶日報社從事新聞採編工作,2012年6月取得助理記者資格,2012年12月至今在編輯部擔任編輯工作。從2005年底到2013年,不間斷在《迪慶日報》上發表民俗文化及書畫作品, 2013年3月,調入迪慶日報社工作,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擔任記者職務,期間,共採寫稿件500餘篇新聞稿件,發表美術作品40餘幅,圖片新聞260多幅,多篇論文和民俗文化作品在《迪慶日報》副刊發表,深入基層採訪5次,80余天,採寫了一批反映基層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及改革開放以來我州各地農村變化的新聞稿件,多篇獲得各級新聞獎。在擔任編輯期間,除完成編輯工作外設計、製作各種欄目標誌、公益廣告、節慶版面等200餘幅,採寫新聞稿件200多篇,拍攝新聞圖片100多幅,本人編輯的多個版面、攝影、書法、通訊等獲得國家、省級獎項。通訊《三萬元也不賣這棵樹》獲得2013年度中國報業協會少數民族地區報紙好新聞獎(通訊類)二等獎, 2015年榮獲全國地市報新聞攝影“優秀圖片編輯”稱號,在2015形象中國•百家媒體聚焦黃石全國新聞攝影採訪活動現場攝影大賽中攝影作品《集市攤點》獲得佳作獎,通訊《西當紀行》在2016年第32屆雲南新聞獎評選中獲得二等獎,通訊《“娃娃親”已成過去時 彝家婚嫁如今變化大》獲得2016年度中國報業協會少數民族地區報紙好新聞獎(網絡通訊類)一等獎,書法作品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中國報業書法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在2016年全州手抄黨章書法大賽中獲3等獎,美術、書法作品多次在州內書畫展中入展。


馬建軍:淺談彝文典籍在香格里拉彝族群眾中的運用及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