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1999年,中國授予23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其中8位,出自同一所學校。

有人覺得難以置信。

事實上,這所學校,還培養出了2名諾獎得主、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100多名人文大師以及174名兩院院士。

這就是由三所大學臨時合併而成的西南聯大,僅僅在昆明存在了8年零8個月,畢業生不過3343名

但就是它,被稱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中國最好的大學。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校徽的三角分別代表原來的三所學校 / 《西南聯大》紀錄片

許多著名學者的重要著作,都在這8年時間內鑄成。

如錢穆的《國史大綱》,馮友蘭的“貞元六書”,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等,著作的數量與質量,至今難以超越。

央視推出了關於它的紀錄片——《西南聯大》,一播出,就在豆瓣拿了9.3分。

有人說,被這段百看不厭的歷史,承包了全年淚點。

“西南聯大,心嚮往之。”

它的存在本身,就足夠成為一代人的精神滋養。


傳奇的老師

牛叉的學生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西南聯大,由當時的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三所名校組成。

這次合併,看似強強聯合,實際是迫不得已。

1937年盧溝橋事變,北平淪陷,北大清華兩所頂尖名校,開始後撤。

天津抗日大本營私立南開大學,也幾乎被日軍全部炸燬。

局勢殘酷,但人才培養絕不能停滯。

就這樣,三所學校南遷至長沙,後定址昆明,組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三所大學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共同組成常務委員會,共同領導校務。

三名校長先進的的辦學理念與治學水平,帶著西南聯大在嚴峻的形勢下繼續向學。

更為傳奇的是,當時西南聯大的師資水平,是如今任何一個學校都無法達到的。

據統計,1941年在西南聯大任教的179名教授和副教授,其中

156位有留學經歷。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全校各學院院長也都是留學歸來的博士,既接受過傳統文化的教育,又與世界學術前沿接軌。

聞一多、陳寅恪、湯用彤、馮友蘭、沈從文、錢鍾書、吳晗、錢穆、費孝通、吳大猷(yóu)……

每一個,都是現代史上響噹噹的人物。96歲的翻譯大師許淵衝,至今念念不忘自己在西南聯大的經歷。

朱自清、聞一多、沈從文、羅庸……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好的國文課。”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的

汪曾祺,便是因為追隨沈從文,才來到西南聯大讀書。

他寫過一篇有許多對話的小說,交給沈從文批閱。

沈從文說,“這不是對話,這是‘兩個聰明腦殼打架’。”

不真。

知道後來在沈從文的指點下,厚積薄發,才寫出了平靜但有巨力的文章。

可是如大師的沈從文,在當時的老師隊伍裡面,卻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人。

名流薈萃,連沈從文這樣的新文學創作大家,都顯得有些“不具備師資”。

研究莊子的劉文典,就公開看不起沈從文

劉文典是國學大師,他上課之時,吳宓(mì)等老師也會趕來聽講。

他曾說:在西南聯大,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400塊錢,我該拿40塊錢,沈從文該拿4塊錢。可我不會給他4毛錢!

意思是,沈從文根本不配做西南聯大的教授。

甚至碰到日軍飛機轟炸時,劉文典還不忘譏諷他一番:

我跑是為了保存國學經典,學生跑是為了保留希望,可是該死的,你跑什麼跑?


8年間,西南聯大一共有800多人入伍,加上長沙臨時大學時期,從軍人數達1100多人。

西南聯大,也成為抗戰時期從軍人數最多的一所大學。

落後的西南——卻為“諾獎”奠基

文科教授聲名赫赫,物理、數學系的教授也著作等身,年紀輕輕,便在國外發表過幾十篇論文。

落後的西南,也有前沿的科學存在。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楊振寧,那時候只是西南聯大一個普通的學生,大四那年才有機會上到吳大猷教授的課。

就是這一年的課,把楊振寧領進了一個關於對稱的領域,為後來的諾貝爾獎奠定了基礎。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另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也是吳大猷的學生。

當時的歐美學者稱,世界的教育中心有三個:美國,英國,還有中國昆明。

正是這些真正的大師匯聚一堂,才讓西南聯大熠熠生輝。

西南聯大學生,中科院院士王希季曾對自己的一次機械學考試“耿耿於懷”。

那次老師要求結果準確到小數點後三位,但他因計算尺限制,便沒太在意這回事。

結果這個題什麼都對,就是沒有準確到第三位,最後老師給了自己零分,機械學考試不及格。

"可以說沒有昨天的零蛋,便沒有今天的導彈。“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右邊第四位為黃鈺生

黃鈺生:有一件東西,我們當做嫩芽看待,那就是兒童的興趣。

西南聯大,可謂是做到了興趣教學的巔峰。從今往外到現在,再也沒有其他任何一所大學做到現在的地步。

當年西南大學條件艱苦,宿舍修建在墳地上,40個學生擠在一個茅草房裡面當宿舍,每日吃的“八寶飯”裡只有紅米、稗子、穀子,甚至夾雜著石頭子和耗子屎。女生們因經濟拮据,就選擇吃胡蘿蔔。吃著胡蘿蔔聊詩詞,是當時再常見不過的事情。

就是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還有不少的學生不計千辛萬苦也要從全國各地趕來,即使是教室全滿,學生只能站著上課,也阻擋不住他們學習的熱情。
在西南聯大教書的黃鈺生自述:本校同仁不敢希冀培養天才,但是不踐踏天才。

有一件東西,我們當做嫩芽看待

那就是兒童的興趣。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興趣,的確是學生最好的老師。
楊振寧說: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但卻沒有從中獲得“智慧”,而有一個叫劉薰宇數學家,他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擅長將許多通俗易懂,而且非常有趣的數學寫成科普文章,我(唸書時)曾經讀過他寫的一個關於智力測試的文章,不經意間就明白了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原來數學還可以這麼理解,從那以後,我便逐漸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由此可見,激起孩子的興趣真的很簡單。一本好書,或者一個好故事就足以讓他的思想態度產生轉變。

楊振寧口裡所說的這本書,就是劉薰宇老先生撰寫的《馬先生談數學》裡面,這位數學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化身“馬先生,為孩子們把數學原理、知識用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愛上數學。

這三本書,非常適合做孩子的數學啟蒙書。從小學的四則運算到初中的函數,這三本書裡面都通過故事的形式向孩子展示數學的樂趣。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裡面一個個的數學故事,把孩子逗得哈哈大笑的,原本不愛學習的數學,也突然有了興趣學了。

這3本書,包郵69元。其實就是男家長几包煙錢,女家長一瓶化妝品的錢,卻能讓孩子感受數學的樂趣。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