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再创高产记录

南农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再创高产记录

南农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再创高产记录
南农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再创高产记录

南农供图

南报网讯(通讯员 许天颖 记者 谈洁)南京农业大学今天(11月11日)传出消息,该校在张家港市的水稻超高产攻关百亩示范方11月8日实产验收,专家组随机抽取三块1亩以上田块实施机械化收割,亩均产量为1071公斤,其中最高田块亩产量达到1102.9公斤,这是太湖稻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水稻亩产首次突破1000公斤。

验收专家组组长,浙江大学程方民教授为示范方水稻长表示,“高产方水稻长势非常均衡,田块间整齐一致,个体间也整齐一致,里行和边行一样穗大粒多”。扬州大学霍中洋教授拔起稻株仔细观察,“这个方水稻穗子大、结实率高、灌浆饱满。”

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教授介绍,这次验收的水稻田主要采用了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该技术在云南创造的小面积1287公斤/亩,百亩方亩产超1000公斤纪录后,他就有个梦想,在太湖稻麦两熟制地区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超吨粮。

为了这个共同的梦想,南农大的科研人员和当地农技人员一干就是八年。同一个品种,从第一年开始攻关的亩产800多公斤,到后来连续5年亩产900公斤,原苏州市作栽站站长郁寅良研究员意识到,“只要技术应用到位,大家就越干越有信心”。

“插秧前,我本来计划把一批播种密度大,长势看起来旺盛的秧盘用来机插,结果郁站长要求把播种稀的秧盘用做高产方,这样苗才壮。”种植大户虞卫平发现,秧苗插下去基本没有缓苗期,要成功,的确就是看技术到位率。几年来,他慢慢摸到了门道,手把手地带出了一支精干的技术组。

张家港市作栽站副站长顾明柯每周都要亲自下田采集数据和调查农情,他告诉记者,“今年技术到位率高,水稻整个生育期的长势长相达到了设计的理想株型,穗子多而且特别大;加上后期天气很好,结实率都超过了90%”。

“设计的理想株型核心是建立抽穗后的高光效群体”,南京农业大学李刚华教授向记者详细介绍起高产的“秘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李刚华认为,水稻群体大小适中,穗型整齐均匀、穗大叶小、基部节间短粗、叶长序为23145是高光效群体的基部特点。要塑造高光效群体,关键是要培育机插均匀壮秧、精确计算栽插密度、减少基肥和分蘖肥氮肥用量、精确诊断穗肥用量、在无效分蘖发生前晒田,让水稻呈现分蘖前期黑、后期黄、幼穗分化期渐变黑、灌浆期渐变黄的黑黄节奏变化。

对于未来的应用方向,丁艳锋表示,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绿色高效技术的新要求和老百姓对优质大米的新需求,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就是选用优质稻进行攻关,让水稻好种、好吃,对环境友好,真正达到绿色优质高效的综合效果。

据了解,此次验收是由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组织浙江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同行专家开展 的,验收的对象为南京农业大学联合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家港市农业农村局在张家港市杨舍镇农义村水稻超高产攻关百亩示范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