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政:市井中的刺客信条

聂政:市井中的刺客信条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战国策》

山林湖海,卧虎藏龙;市井酒肆,隐居义士。自古有一种职业,他们为了心目中的正义,甘愿慷慨赴死,十步杀人,令六军辟易,举国倾覆,这个职业叫刺客。太史公司马迁专门为他们立了列传,其中一人当秉笔特书,他叫聂政,因为他彪悍的人生实在是很传奇,很有魅力。

01

聂政,轵深井里人也。是战国时韩国有名的侠客。因杀人避祸,与母亲和姐姐聂荌隐居在齐国,以杀猪屠狗为业。表面上看,他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贩夫走卒,实际上,他暗中却藏着盖世的武艺!

濮阳严仲子是韩国士大夫,他有个仇家名侠累,即韩傀。韩傀是韩国的贵族,所谓贵族,或远或近,与王侯都是血脉相连的,是以贵族的待遇与权势是士大夫所不能比的,严仲子面对韩傀,毫无抵抗之力,害怕被杀,只能选择逃亡。

离开韩国,他决定游历四方,寻访刺客为自己刺杀韩傀。他听说聂政孝义,曾杀人避仇,就认定这个人很有本领——一杀,体现了勇武;一避,体现了机智,非聂政不能替自己报仇!

他来到齐国找到了聂政的住处,却没有马上拜访他,而是先向聂政的母亲致敬,赠送黄金百镒,美味佳肴,为其祝寿,礼数就如同侍奉自己的母亲。聂政当然知道他是看中了自己的本领,便答应与他结交,只是坚决不受重礼。

严仲子问道:“侠士是认为我居心叵测?”

聂政摇头答谢:“臣粗鄙之人,客居他乡,屠狗贩肉尚能换来甜美的食物赡养老母。无功不受禄,不敢当仲子所赐。”

严仲子避开旁人,对聂政说:“实不相瞒,我与你同是韩国人,与韩国国相韩傀有仇。我游历天下,听说你任侠重义,武艺高强,很想结交你这个朋友,难道还有别的奢望吗?”

聂政如何听不出来?对方介绍了自己,提到了自己的仇人,又希望结交武艺高强的侠士,就差张口呼唤“英雄,请杀韩傀,替小人报仇”了,不说出来,是不想上来就彼此为难。于是聂政说道:“我之所以屈身降志在这儿卖狗肉,是因为还有老母健在,我有个姐姐嫁了人,母亲就要由我奉养终生,请恕我不能轻易许诺别人。”

严仲子坚持赠礼,聂政再三推辞。严仲子不再强求,仍然尽了宾主之礼告辞。

但是聂政却睡不着了,有人这样赏识自己,如何能报答知遇之恩呢?

聂政:市井中的刺客信条

02

过了几年,聂政的母亲去世了。丧服期满,聂政叹道:“我不过是市井屠夫,而严仲子以卿大夫之尊,不远千里折身结交于我,为我母祝寿,我却对他冷淡浅薄。我还没有立过功劳跟这份恩情相抵,他仍然了解我而不勉强。他视我为亲信,我又怎能默不作声?”

于是,他来到韩国濮阳找到严仲子说道:“我之前没有答应您,是因为有老母在世,如今老母享尽天年,你严仲子的仇人,就是我聂政的仇人。请让我替您办这件事吧!”

严仲子喜出望外,说道:“我的仇人是韩国相韩傀,他身份显贵,是国君的叔父,族中人丁兴旺,居所防守严密,我试过派人刺杀他,都失败了。如今承蒙你不弃,甘冒此险,我愿意多派助手协助你。”

聂政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刺杀计划,而他的计划就是——没有计划。在他看来,带的人再多,也没有韩傀府上侍卫多,反而容易走漏了消息,惹些不必要的麻烦。选择夜晚潜入,他们的防范意识只会更强,到时候根本难以接近目标。

“只有我一个人去,这样就没人知道这件事与你严仲子有关系。”

严仲子震撼了,他不仅佩服聂政的艺高胆大,更感激他为自己设想。

入冬的一个早晨,据说这一天的阳光经过大气折射出一道直通天边的七色光晕,人们不知这种光学现象,称其为“白虹贯日”,必有大事发生。

一个衣着破败的乞丐走进韩相韩傀的府上乞讨。侍卫还没来得及将他轰走,就被一把剑刺穿了胸膛!

乞丐电光火石般径直而入,冲进内堂,没人拦得住他。他登上台阶,一剑刺死了坐在府中,不知道为何会被杀的韩傀!

聂政:市井中的刺客信条

03

侍卫大乱,纷纷拿着武器围攻乞丐。乞丐大喝一声,挥剑连杀了几十个人,直到力竭。

但是,没人再敢上前为他们的主人报仇,他们认为这乞丐简直就是个怪物!

乞丐见状,腾出手来,用剑划破自己的面容,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又剖腹扯出了肠子,笑了两声,才倒下去……但仍然,没有人敢上去检查他是不是真的死了。

钢铁一样硬的心肠,滚油一样热的血!

韩相被刺的消息轰动了整个韩国。乞丐的尸首被扔在街市上,悬赏指认:有人能说出杀死韩傀的凶手是谁,赏赐千金。但是,没人认得出这具满脸血肉模糊的尸体。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这就是《史记·刺客列传》中,聂政的故事。

但是故事还没完,因为毕竟有人要为他传名,我们才能知道,这个刺客就是聂政。

聂政:市井中的刺客信条

04

一位名叫聂荌的少妇听说有人刺杀了韩相,却没人知道凶手是谁。她哭了:“这个人,他是我弟弟呀。”于是她来到街市辨认,那人果然是亲弟弟聂政。她伏在尸体上痛哭道:“这就是轵深井里的聂政啊!”

街旁行人问道:“这人面目都看不清了,夫人如何认得?”

聂荌哭道:“只有我能认得,因为我是他姐姐。”

行人惊道:“这个人杀害了我国国相,君王悬赏千金询查他的姓名,夫人没听说吗?怎么敢来认尸啊?”

聂荌回答道:“我听说了。但我弟弟之所以沦落市井,不惜承受羞辱苟活,是因为老母健在,我还没有出嫁。今母亲享尽天年去逝,我也已嫁人,他就再无牵挂。士为知己者死……聂政因为我还活着,才毁掉自己的面容,残害自己的身躯,怕我受连累。可我这做姐姐的怎能因为害怕牵连,而让自己的弟弟埋没了英名!”

行人都大惊,问她:“他为何刺杀国相?”

聂荌没有回答,只是仰首惨呼三声“老天啊”,便在聂政尸体旁自尽了。

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了这件事,纷纷说道:“不但聂政有侠名,他姐姐也是个烈女子。他知道自己暴尸后,他的姐姐一定会不远千里,不畏艰险来替他扬名。而严仲子更是知道聂政的为人,才能得到这等侠士效死,严仲子也有识人之明啊!”

但是故事还没完,确切说是还有另一个版本。

聂政:市井中的刺客信条

05

严仲子与韩傀的仇恨,也许说到底是政坛之间的恩怨。因政治斗争,最终却让聂政姐弟落得这般下场,有人会为之唏嘘不平吧?

东汉名士蔡邕著作《琴操》中记载,聂政刺韩,乃是为了报自家父仇。聂政的父亲是一名铸剑师,因不愿为韩王铸剑误了时限,被韩王斩首。聂政长大后,他的母亲告诉了他这段不共戴天之仇,聂政便混入韩王宫做粉刷匠,伺机行刺韩王,但没有成功。

后来聂政逃到泰山中,拜高人学琴,七年而成,所奏琴曲,宛如仙音。

因为他曾行刺过一次,怕被人认出来,就改变容貌,漆身为厉,吞炭变音。据说当他回到韩国时,在街上见到了自己的未婚妻。他上前对她笑了笑,她却流下眼泪。

“夫人何故哀伤?”聂政问道。

“先生笑起来,牙齿很像我的未婚夫……”

不知道他听了之后是否心碎,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认出了聂政。钢铁直男聂政不想被儿女情长阻碍英雄壮举,便索性将自己的牙齿也敲碎了。

之后,聂政作为琴师进宫向韩王献艺。他的琴技出神入化,让韩王和他的侍卫都听得入了迷,他便趁机抽出琴内短剑,一剑刺死了韩王,又被众侍卫杀死。

因为他提前易容,众人仍然不知凶手是谁,只是,辨认遗体的桥段换成了聂政的母亲。

这是《聂政刺韩王》的版本,后人将其谱为琴曲,即名《广陵散》。聂政作为出场自带BGM的男人,被世人所崇拜。他后世的首席粉丝,“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将之引为绝响。

聂政:市井中的刺客信条

06

但是我们的故事到这儿,还是没完。

听过传统相声段子《托妻献子》的朋友都知道古有“羊左之交”,说的是羊角哀和左伯桃生死之交的故事。其中有一段非常感人肺腑,叫“二鬼战荆轲”,说的是荆轲死后,还是不改豪侠本色,颇为强势霸道,因左伯桃坟墓乱自己的风水而欺辱他。最终羊角哀自刎立坟于左伯桃坟墓旁,追随左伯桃去斗荆轲的鬼魂,终于将他打败(古人真都是一言不合就舍命呀)。

民间传说,荆轲死了不消停,那么作为刺客同行,聂政死后怎样呢?

说明朝有个王爷,荒淫无道,强抢民女。有个人叫王生,他的妻子非常美貌,被这混账王爷抢走。王生藏身在聂政的墓地,希望妻子经过这里,能远远地和她诀别。

终于等到了妻子,王生要上前救她,却被王爷的卫兵毒打。

这时候,聂政显灵了!他竟然满身鬼火从坟墓里爬出来,对着王爷和他的卫兵喝道:“我乃聂政也!良家女子岂可强占!我必提剑要了你那昏王的脑袋!”

王爷和他的卫兵吓得魂都没了,落荒而逃。从此聂政显灵救人的事便传开,坟上香火日趋旺盛。可见作为侠客,聂政死后千年,仍然不忘锄强扶弱。

这个故事被清朝蒲松龄先生收录在他的《聊斋志异》中。

大侠都是以朴实的形式出场,以壮烈的形式谢幕。关于这位战国大侠聂政的刺客信条,太史公司马迁做了很好的总结: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行云织梦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