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请赐予我爱的信念、勇气、环境和资格

先与诸位聊一聊别的话题。

在度过了国庆档的超高热度以后,电影又开始陷入了稍显冷静、平淡的境地。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忍不住感慨,深秋对于电影来说真是一个不友好的季节。

在这样一个平淡如水的时分,李安的新电影静悄悄地上映了。

电影《喜宴》| 如果可以,请赐予我爱的信念、勇气、环境和资格

《双子杀手》海报

《双子杀手》,李安导演的新作,也是威尔史密斯的新作。除了足够有名气的导演和主演组合以外,全程120帧+4K的拍摄水准,也是一个足以掀起浪潮的噱头。

尽管全世界能够完美还原这种画质的屏幕不超过五块,但即便是水准稍次一点的屏幕,也能够非常细致的展现威尔史密斯刚毅帅气的脸庞了。

李安导演的名气已然不用多言,他是一个产出稳定的中国导演,在异国他乡拍戏,性情温厚,善于讲故事的同时,也善于拍摄商业电影。

对于他来说,艺术绝对不是一件完全爆发的事情,而是需要把握好爆发与压抑之间的平衡感。

这是中国文化熏陶下的结果,中庸之道在这个时代可能显得有些贬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留白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中国所独有的艺术,那些艺术表达上的留有余地,的的确确让人有回味无穷之感。不论是文学、绘画、雕刻,还是我们现在所谈论的电影。

放在李安身上,这样的平衡感,这样的乐忠于留白的手法,就成了他的电影哲学。

对于李安来说,一部电影不应该全部都由导演和演员出力,观众也应该有出力的权力和义务。无数个不同视角下的电影和故事,才能催生出无数个不同的看法。

而看法,正是境界的基调和来源。

带着这样的认知,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窥探到李安电影的深度内容。

比如十六年前的那部电影,也是我们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喜宴》。

1993年2月份,《喜宴》首次登场于柏林电影节。这是李安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1991年上映的《推手》。这部处女座敲开了李安电影世界的大门,是李安电影哲学观初露端倪的作品。

电影《喜宴》| 如果可以,请赐予我爱的信念、勇气、环境和资格

《喜宴》国际版海报

而《喜宴》,则是李安影坛的佳作,曾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这时的李安还没有完全的立足于海外,中国人的身份和中国的文化,使得他把敲门砖刻上了中国的印记。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除了《推手》和《喜宴》以外,李安后面还拍了《饮食男女》。这三部电影并称为李安家庭三部曲,且都集中在李安导演之路的前期。后来的李安,则在对中国文化已然了然于胸的情况下,拍摄了《少年派》、《断背山》、《比利林恩》等。

这些电影的成就都显得更为知名且夸张,但真正保留住原滋原味的李安的,还属家庭三部曲为妙。

《喜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至少在情节上,代表性和典型性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首先,定居美国的高伟同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和他的恋人、一位叫西蒙(米切尔·利希藤斯坦饰)的美国男子,一起住在纽约的曼哈顿。

电影《喜宴》| 如果可以,请赐予我爱的信念、勇气、环境和资格

同性恋,在所有“非主流的感情观”里几乎是最正常且普遍的一种。当然,在如今这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同性恋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被搬上台面。我们慢慢的知道,要尊重每一种不同的感情方向和需求。

但在那个时代,1993年的时代,这该是多么前卫出格的一个话题。

故事继续。

高伟同在台湾的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他们不断地催促伟同快点结婚,好承继高家的香火。恰好高伟同的公寓里借住着一位来自大陆的非法女移民顾威威,于是西蒙出了个让伟同和顾威威结婚的主意。这样一来既安抚了伟同远在台湾的父母,又能使顾威威拿到梦寐以求的绿卡,而且还能保持西蒙和伟同之间的同居关系。

电影《喜宴》| 如果可以,请赐予我爱的信念、勇气、环境和资格

催婚的场景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了,这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仪式”。从传统观念来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且夫妻双人再加上他们的爱情结晶,是中国人毕生所求的天伦之乐。这是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流传下来的结果。

而这个计划,则代表了美国境内华人的尴尬处境。很多华人在那得不到公正平等的待遇,且美国绿卡的政策自古以来都是全世界其他国家移民者的难题。众所周知,前往美国的签证已经足够困难,而绿卡则更是难上加难。

两种文化的“督促”和“逼迫”下,催生出了这样一个两全其美、近乎完美的计划。

然而,这个看上去的万全之策却引来了更复杂的事端,伟同的父母闻知喜讯欣然来到了纽约,为儿子操办喜事。于是各种各样的情感纠纷、人际冲突便在一个热闹忙乱的中国式喜宴背后展开了。

电影《喜宴》| 如果可以,请赐予我爱的信念、勇气、环境和资格

本以为可以偷偷摸摸地蒙混过关,谁知伟同低估了父母辈渴望孩子结婚成家、再添一子的愿望。一次突如其来的会面,引发了一系列突如其来的中国式仪式。一个大家虽然会感到惊讶,但仔细想想又能够猜中半分的剧情。

而恰恰是在我们都以为自己早已熟知的情节和文化里,李安告诉了我们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这是一部背着喜剧外壳,但却透露出满满无奈和遗憾的电影。*

首先,欺骗成为了整部电影的主旋律。

为了完成一桩扎根于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任务。男主伟同决定与他的男性伴侣一起欺骗自己的父母,并且为了完成这次无奈之下的表演,把女主威威成功拉入到戏里。而威威的初衷,也不过是骗过美国的制度,拿到一张绿卡。

后来,迫于父母的亲自拜访和监督,伟同和赛门之间出现了裂缝,因为他必须无时无刻都和威威待在一起,这也是某种意义上感情的欺骗。

再后来,经历了婚礼的闹腾以后,威威在醉酒的情况下意外怀上了伟同的孩子,且为了满足伟同父母的毕生愿望,威威要把孩子生下来。相信在未来的时日里,他们还需要在孩子面前隐瞒事实。

最后,在伟同父亲和赛门的谈话里,我们得知伟同的父亲其实听得懂英文。他清楚的知道伟同和赛门所有的英文对话,他清楚这桩骗局的始末,甚至于,他能够理解自己孩子的同性恋倾向。

电影《喜宴》| 如果可以,请赐予我爱的信念、勇气、环境和资格

可以说,伟同的父亲恐成最后赢家,他瞒过了所有人,但他却并没有中止掉这场立足于欺骗上的闹剧。原因只是为了满足他心里抱上孙子的人生终极理想。

你看,这部电影里出现或是未出现(威威和伟同的孩子)人,或多或少都参与了这场堪称闹剧的骗局。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骗局,却得到了一个几乎阖家欢乐的结局。

*与其说是欺骗了别人,倒不如说,最终还是欺骗了自己。*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能够承受住社会的偏见与压力,向着自己的初心和爱一往无前。但家庭的压力显然不是社会可以比拟的,他们能够在社会面前抗住压力,却无法抗住父母一双满怀期冀和不解的眼神,家庭的地位是凌驾于任何事情之上的。

哪怕是自己,你的躯体和你的思想,在很多时候也要为家庭让步。

于是乎,随意的成家,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得过且过,生子,赚钱养家,平时的日子里也能和妻子(丈夫)有说有笑,和孩子们嘻戏玩闹,然后用餐、洗澡、上床睡觉。

待到深夜时,他(她)也会辗转反侧,走到窗前,看着天边的月亮,点上一根烟,想起当初的那个他(她),和自己曾经魂牵梦萦的脸庞。

日复一日。

生而为人,爱是所有事情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连这样最基本的勇气、信念、环境和资格都没有。

《喜宴》里的伟同倒是稍好一点,他有一个明事理且爱他的伴侣,有一个非常乐意配合他的女人,以及一个虽然荒谬但是唯一能够达到目的的计划。

只可惜,不正确的人和不正确的事,最后只能以闹剧收场。

电影《喜宴》| 如果可以,请赐予我爱的信念、勇气、环境和资格

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雪白优雅的婚纱,整洁合身的西服,鲜红的旗袍;地位崇高的父亲,和他复杂的人脉圈;伟同那些瞒在鼓里,且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亲朋好友;以及与热闹背道而驰的伟同威威,这对新人组合。

正是这样一派祥和热闹的婚礼,在观众眼里却显得无比可笑悲哀。那些低俗恶心的闹婚游戏,伟同父亲那充斥着阿谀奉承的人脉圈,放肆狂欢、娱乐至死的嘉宾们。

我们深知所有内幕,我们感到可笑,但同时也感到无可奈何。

这时,李安借里面的嘉宾口,说出了整部电影最为一针见血的话:

这正是中国五千年来性压抑的结果。

电影《喜宴》| 如果可以,请赐予我爱的信念、勇气、环境和资格

其实,这不只是中国的问题,也不只是同性恋的问题。它是全世界所有人共同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同性恋当作一个敏感且复杂的问题,但它终归也不过是一个感情方向的问题。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我们在很多时候,也会像这部电影里一样,选择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去逃避困扰,然后在随波逐流的生活里,逐渐麻木忘却当初那些勇气和执念。

回忆,成为了我们一面不忍心丢弃,想要保存,却又没有勇气打开的宝箱。人生全部的遗憾,都被存放其中了。

而伟同的父亲,他其实早就清楚自己儿子是一名同性恋。甚至于,在某种程度的猜测上,他自己本身也可能是一个同性恋。当然,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作为老一辈,他没有能力去抗衡社会的歧视,也没有办法抗衡心中对于孙子的执念。所以,他才会在知情的情况下,仍然陪着演完了整部戏,才会在知情的情况下,依旧要了伟同和威威的孩子。

然后在目的已成的情况下,表达了自己对于伟同恋爱倾向的理解。说到底,父母还是全世界最爱你的两个人。

电影《喜宴》| 如果可以,请赐予我爱的信念、勇气、环境和资格

尽管这样的爱,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无法冲破传统家庭观念的桎梏。

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我在上文中早就提及过的问题,也是《喜宴》想要传达给我们的观念:一种爱的信念、勇气、观念和资格。

希望诸位能够勇敢去爱。毕竟如果失去了这样一个,能够让生命可以为之奋斗拼搏的理由,那生命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如果可以,请赐予我爱的信念、勇气、环境和资格。

如果可以,请让我真真正正的为自己走过人生一遭。

如果可以,生命里所有的丑与美、痛苦与幸福,都能通过我自己去体验。

生而为人,理应如此。

拙笔,贵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