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害羞內向的孩子易受欺負?兒童社交專家:恰恰相反

朋友家孩子今年上幼兒園,這才開學幾天,朋友就在我面前唸叨過很多次:“不知道林林在幼兒園怎麼樣了?林林性格有點內向,不知道會不會哭,不知道有沒有人欺負他。”在孩子的問題上,相信很多爸媽都如林林媽一樣,除了吃喝拉撒,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初上幼兒園會被人欺負,也就是孩子的社交問題了。

我家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性格比較外向,從一開始就沒哭過,孩子爸爸去接孩子的時候,看到孩子出門見人就打招呼,覺得十分自豪,回來跟我說:“咱姑娘社交能力強,人緣好,你看,走一路跟人打一路招呼。這樣的孩子在幼兒園不會吃虧,也不會被人欺負。”

幼兒園裡,害羞內向的孩子易受欺負?兒童社交專家:恰恰相反

性格外向就不會被人欺負,真的是這樣嗎?

01、什麼樣的孩子在幼兒園容易被欺負?

在我們很多人的意識裡,都覺得性格內向,不善社交的孩子特別容易被人欺負,因為很多育兒書籍裡都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性格內向的人不懂得反抗、被他人欺負不敢說,往往這個時候,嚐到欺負人的甜頭之後更加有恃無恐。

這個理論有可能適用於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比如小學或者初中、高中階段,但未必適用於幼兒階段。

我家老大上幼兒園的時候,班上有個男孩叫軒軒,他因為父母離婚變得性格乖戾,再加上爺爺奶奶覺得孩子可憐,對軒軒溺愛有加不加管束,軒軒又長得比同齡孩子高胖,在幼兒園特別霸道,他要玩的玩具不許任何人碰,他待的玩具角不許任何人進入。

老師跟爺爺奶奶反映過很多次軒軒的問題,但爺爺奶奶不重視,後來有一次軒軒打了班上一半的孩子,還把一個女孩的手咬傷了,老師忍無可忍之下,要求從此以後所有孩子都不許跟軒軒在一起玩、不許跟他說話,軒軒一個人坐一個桌子、一個人玩,甚至連運動會上需要配合的項目都沒人願意跟他一組。

幼兒園裡,害羞內向的孩子易受欺負?兒童社交專家:恰恰相反

我家孩子回來跟我容易這個孩子時用了這樣的語句 “壞孩子、霸道、我們不跟壞孩子玩”,當我問她軒軒有沒有欺負她時,她想了想說:“反正他不好,我從一開始就沒跟他玩過,所以他沒欺負過我。”

看,男孩並沒有欺負所有的小朋友,可是卻因為眾人對軒軒的評價,導致所有人都給軒軒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這其實就是群體中的“動力學”,孩子們被看不見的力量推動著,去給軒軒的人格下定義、繼而去排擠軒軒。

在這個事件中,看似軒軒是欺負人的那一方,但大家都忽略了他性格的成因,只看到他表現出的惡劣的一面,簡單粗暴地認定他就是天生的“熊孩子”,並把他進行社交隔離。由此軒軒也陷入了 “沒人喜歡-發脾氣、求關注、欺負人-沒人喜歡”的惡性循環中無法自拔。

簡而言之,看似欺負人的孩子,其實到了最後變成了被欺負者,因為他被群體排斥、被老師區別對待、被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即便有時候不是他的錯,眾人也會因為他一貫的表現而把這個錯誤安到他的頭上。

幼兒園裡,害羞內向的孩子易受欺負?兒童社交專家:恰恰相反

02、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被欺負

我曾經看過一個記錄片,名字叫《幼兒園》,裡面記錄下孩子間用語言欺負別人的一幕。

一個叫黃曜文的男孩指著同桌的一個女孩惡狠狠地說:“你不要跟我坐啊!”旁邊有個男孩立馬有樣學樣地指著那個女孩說同樣的話。看到自己的話語權帶來的權利感,黃曜文鄙視地瞄了一眼旁邊的女生,繼續對其他男生說:“看到都心裡煩是吧?”這中間這個女孩一直趴在桌子上沒說話。

幼兒園裡,害羞內向的孩子易受欺負?兒童社交專家:恰恰相反

專門研究兒童社交問題的心理學家邁克爾湯普森博士曾在他的書裡寫道:2歲半的孩子已經會利用身體優勢來嚇唬比自己小的孩子了,到了四歲左右,孩子們之間會進行測試,找出缺乏承受力的孩子,結成一個鬆散的聯盟,繼爾試探哪些孩子容易被欺負、哪些孩子缺乏抵抗能力、哪些孩子被欺負之後反抗的風險性更低,進而合夥欺負這些被試探的孩子。

看似像黃曜文這樣的孩子,性格外向,知道自己有傷害別人和控制別人的能力,所以就會成為社交上游的人,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在幼兒園這樣的低齡團體, 家長和老師必須要知道一點,那就是像被黃曜文語言欺負的這個小女孩這樣,承受著社交衝突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每個孩子有可能都曾經經受過,即便是最受歡迎的孩子,也曾經歷過這樣的社交困擾,每個人都無人避免。

湯普森博士的研究結果是:朋友間的矛盾或者被小團體的排擠,不會對孩子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他們有可能會傷心,但不會有危險。

與此相反的是,那些真正可能遭受社會創傷的“高風險人群”,是那些經常被貼“壞孩子標籤”、被老師和孩子集體排擠的孩子。

幼兒園裡,害羞內向的孩子易受欺負?兒童社交專家:恰恰相反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性格外向、有身體優勢就不會成為有社交創傷的人,我們判斷孩子是否被欺負,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判斷:

l 孩子有沒有固定的朋友l 孩子有沒有被排擠、被群起而攻之l 有沒有經常被老師投訴惡意欺負別的孩子,不合群l 有沒有過不是孩子的錯,也被同學或者老師把錯誤下意識地安在自己孩子的頭上

如果有以上幾點情況,無論自己的孩子性格如何,都很有可能因欺負人導致最終被貼標籤或者被欺負。那麼家長就要找出深層次的原因在哪裡,及時察覺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跟老師溝通,以幫助孩子度過社交危機。

幼兒園裡,害羞內向的孩子易受欺負?兒童社交專家:恰恰相反

03、如何幫助孩子度過社交危機

當我們發現我們的孩子被欺負,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度過社交危機呢?

  • l 分清哪些是不可避免的社交痛苦,哪些是可能造成毀滅性打擊的社交創傷

杜克大學的約翰科伊教授曾針對校園社交中的不同類別的孩子做過深入研究,他發現孩子可以被分為5種基本類型:

15%的孩子是受歡迎的孩子;45%的孩子是被接納的孩子;15%是被排擠的孩子;另外還有5%是被忽略的孩子;還有20%的孩子很難被下定義。

在這些孩子中,真正最危險的,是如我們開頭說的,我家孩子班上的那個被老師隔離、被同學排擠的叫軒軒的孩子,這種沒有朋友、得不到他人幫助、一直被他人貼壞標籤的失落感,會一直伴隨著孩子從小到大。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如果他還是不能有正常的社交,那麼他就會用最極端的方式來排解自己內心的創傷。

反而是那些正常的孩子之間的小摩擦帶給孩子的短暫痛苦,很快就會隨著新朋友的結交而被友誼所取代,當他找到了新的接納群體,很快就會恢復開心情緒,不會在心理上留下陰影。

幼兒園裡,害羞內向的孩子易受欺負?兒童社交專家:恰恰相反

  • l 關注孩子被他人欺負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自己孩子是否欺負他人

有的家長認為,只要自己的孩子足夠強悍就不會被他人欺負,哪怕是自己孩子偶爾欺負他人也無所謂,還有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當前很“熊”,就抱著眼不見心不煩的思想,認為孩子再長大點就好了。

正如我們前面說的“動力學”的作用一樣,這樣的孩子一旦在和他人起衝突的過程中,遇到一個敢於反抗的孩子,那麼此時反抗的那個孩子就成了“英雄”,自己孩子理所當然地成了“壞蛋”,其他孩子也會群起而攻之,此時無論在衝突過程中自己是否是錯誤的一方,都很容易被老師或者家長不分前因後果地判定為錯誤的一方。

而由於這個年齡的孩子的特質決定,他還不懂得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就很容易變得更加叛逆不聽話。

所以如果老師頻繁向家長投訴孩子在幼兒園欺負他人,那麼家長就要重視起來,很有可能孩子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進而演變成用武力來發洩心中的不滿 ,千萬不要抱著慶幸心理認為這樣至少孩子不會在社交衝突中“吃虧”,因為也許此時孩子的“佔便宜”,很有可能在將來“吃大虧”。

幼兒園裡,害羞內向的孩子易受欺負?兒童社交專家:恰恰相反

  • l 不對孩子的社交做過高期望值

前段時間孩子的幼兒園來了一個早教機構,向家長大力宣傳孩子的情商培養,告訴我們只有高情商的孩子,才能有好社交,這宣傳語一度吸引了我的很多家長,因為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高情商,成為社交中受歡迎的人。

家長們的踴躍報名顯示出了他們對孩子社交的焦慮,也顯示出了家長對孩子社交的高期望值。

不可否認,情商高的孩子自然擁有更高的社交優勢,但是我們還需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必需品,比如父母必須與孩子建立最初的親密關係、要有高質量的陪伴、給孩子無條件的心理支持等等。

與此同時,家長不要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社交目標,也不要對孩子抱有過高的社交期望值,不要給“交朋友”這件事添加任何功利性的目的,讓孩子真正交自己喜歡的朋友、彼此相處愉悅快樂的朋友。

幼兒園裡,害羞內向的孩子易受欺負?兒童社交專家:恰恰相反

作為家長,想要讓孩子很好地融入社會,除了做好以上幾點,我們還要一點一滴地幫助孩子鋪設好成長道路,比如多給孩子創造群體活動機會、以身作則地把孩子當作朋友一樣對待,讓孩子知道朋友之間要真誠和尊重對方、尊重孩子交朋友的自由等等。相信只要孩子的人格足夠完善,自然能夠吸引到足夠多跟他一樣優秀的孩子作為朋友的。

我是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帳號:陪寶寶寫日記,共同探討育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