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歷史將銘記默克爾!她揭開了西方霸權的遮羞布

政治需要犧牲。當然,是別人的犧牲。———《紙牌屋》

1

一轉眼,30年過去了。

1989年11月9日,柏林城下,寒夜凌厲。

邊境看守官面對蜂擁而至的東德民眾,一時間亂了方寸,在沒有任何上級指示的前提下,擅自打開柏林牆關卡,也打開了一場世紀亂局的潘多拉魔盒。

30年間,柏林牆內外承載的不單單是一段歷史,更是一段新舊世界的對抗。

11月9日,歷史將銘記默克爾!她揭開了西方霸權的遮羞布

在柏林牆倒塌的同一年,時任美國思政局副局長,美籍日裔法蘭西斯·福山發表了曠世鉅作《歷史終結論》,提出人類歷史將在美國這裡終結,我們終於可以迎來文明的終極一統。

而這篇文章,一定意義上也成了爾後30年裡,西方霸權向全球擴撒的理論基礎之一。

對於極具救世主情懷的清教徒們而言,他們堅信自己是天神座下勇敢無畏的騎士,來蕩平世界一切異端。

可在今天,昔日柏林牆之變的見證者默克爾,面對採訪卻陳述了一段註定將被西方世界選擇性逃避的大實話。

2

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地時間11月7日,默克爾就柏林牆事件,接受了德國《明鏡》週刊專訪。

作為西方世界的重要政治領袖,默克爾此次訪談內容可謂令人大跌眼鏡,她主要、闡述了三個觀點:

1、默克爾並未如同一些西方政客一般,對東德歷史大加批判。相反,作為一個在東德長大的政治家,她對東德時光表達了強烈的追思之情。

11月9日,歷史將銘記默克爾!她揭開了西方霸權的遮羞布

她認為如果東德還在,自己現在說不定已經可退休環遊世界,並且只是單純地把柏林牆事件看做一個世代交替。

2、默克爾並不贊同對東德歷史的批判。在採訪中,當記者問及關於東德西德優劣的問題時,默克爾只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但在記者提及當年前東德異見人士萊斯菲爾德,在柏林牆倒塌後,所發表的一系列高度右翼言論時,默克爾則明確的表示:我和她持有不同觀點。

3、此外,採訪中記者還問到了一個極其尖銳的問題,那就是對於默克爾這樣一個來自東德的政治家而言,她其實是不受東德人民喜愛的。

東德人認為默克爾背叛了信仰,並沒有照顧東德的利益,畢竟直到今天為止,東德西德發展差距依舊巨大。

對此,默爾克也只是表示,她是全德國人的總理,而不單單只是東德的。

似乎在默克爾眼裡,東德也好,西德也罷,只是歷史宿命的一部分,與一些西方政客們所堅信的"終結論"不同。默克爾眼裡的時間,並非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個緩慢流轉的輪迴。

11月9日,歷史將銘記默克爾!她揭開了西方霸權的遮羞布

3、幾乎就在同一天,美國人那兒,同樣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柏林牆紀念儀式"。

白宮找了幾個"東德世界受害者",讓他們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下當初在東德生存的往事,表演足夠誇張,可卻欠缺了那麼幾分真誠。

當今很多西方世界的擁躉們,簡單的把他們今天的幸福,理解成某種制度上的成功。

11月9日,歷史將銘記默克爾!她揭開了西方霸權的遮羞布

可事實上,單純地以成敗去判定歷史是不準確的。至少,單純地以短期的成敗去判定歷史是不準確的。

就像在完成《歷史終結論》後,法蘭西斯·福山一度在西方世界聲名顯赫,不少美國傳統精英層,把他視作下個世代整個西方霸權理論基礎的奠基人。

可是福山卻在數年前,公開表態自己當初的理論是錯的,未能兼顧到很多具體的細節。

柏林牆從未倒塌,歷史遠未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