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造來了,百度飛槳再造中國產業新時代

AI智造來了,百度飛槳再造中國產業新時代

本週,百度發佈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總營收281億元,淨利潤44億元,遠超華爾街預期。盤後股價大漲超6%。在對員工的公開信裡,李彥宏特別提到了AI技術的重要性,“百度要在人工智能領域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做智能經濟時代的建設者。”“我們的百度大腦、飛槳平臺將在智能經濟基礎設施的升級中發揮更大作用。”

而就在剛過去的11月5日,在“WAVE SUMMIT+”2019深度學習開發者秋季峰會上,百度飛槳發佈和升級了21項全新內容,包括面向產業應用場景的四大端到端開發套件、融合數據和知識的預訓練結合遷移學習的飛槳Master模式、端側推理引擎Paddle Lite 2.0、EasyDL專業版、前沿技術工具組件等。以飛槳為代表的AI平臺正成為企業產業升級的加速器,AI正在成為智能化的核心動力。

AI智造來了,百度飛槳再造中國產業新時代

1、飛速發展的中國AI技術

早在63年前,人工智能(AI)的概念就已經誕生。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子集,而機器學習是人工智能的子集。直到近些年,隨著大數據和計算能力的飛速發展,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大幅進步,AI技術獲得了飛速發展。

AI技術快速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理論概念提出、技術研發、應用落地、產業融合、賦能實體經濟的全過程。一個AI項目的研發週期包含數據和多場景的支撐、AI框架/算法的選型、訓練環境/推理環境的選擇以及配置,最後才是進行AI訓練和推理工作。是一個系統性和多樣性的繁雜工程。在這個過程中,以研究機構為代表的學術界,發起理論研究,培養人才;以百度為代表的技術型公司,將理論落地,結合市場來應用,最後在工業農業等實體經濟大規模應用和檢驗。

國內AI技術,是從2015年開始快速發展的。微軟學術關於人工智能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AI產業影響力正在增強。中國作者在最頂級的10%高引用論文中提升了 10%,於2018年達到了頂峰(26.5%),接近美國的29%,而且美國的佔比在下跌。如果這一趨勢持續的話,中國將在第二年(2019年)超過美國。

AI智造來了,百度飛槳再造中國產業新時代

回顧歷史,包括半導體、互聯網等新技術在內,任何一項新技術的大規模普及推廣和應用都是以公司力量為主導的。以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在國內的AI技術研發上,起著領頭羊的作用。截至目前,百度基於飛槳平臺,已累計服務150多萬開發者,僅在定製化訓練平臺上就有超過6.5萬企業用戶,發佈了16.9萬個模型。飛槳具備四大領先技術:開發便捷的產業級深度學習框架、支持超大規模深度學習模型訓練、多端多平臺部署的高性能推理引擎以及面向產業應用,開源開放覆蓋多領域的工業級模型庫等。

飛槳通過開源開放,降低了企業利用和結合AI技術的門檻,加快了科技創新速度。通過和中國的工業、農業、服務業等深度融合,推動了人工智能的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又反過來檢驗和促進自身平臺的進一步成熟,從而整體上加強加快了各行各業智能化升級,實現了 AI能力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2、實踐是檢驗AI的核心標準

一門新的前沿技術,技術研究探索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大規模應用和普及,必須是在實際生產和商業化應用中得以檢驗,才能真正持續發展,而實際生產的關鍵則在與產業集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位置服務(LBS)技術的應用。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就已經頒佈911服務規範(Basic 911)。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頒佈了911服務規範。電信運營商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跟蹤到呼叫911號碼的電話的所在地。但這門定位技術一直停留在緊急求助等非常狹窄的應用場景裡,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檢驗和應用,更談不上對經濟的實際幫助。這個技術一直沒有大規模發展。2009年,美國以簽到為特色的App應用Foursquare上線後,這種技術才迅速普及。現在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方式重要部分的百度地圖、美團外賣、滴滴打車等,就是基於這個技術最好的應用場景之一。

在互聯網技術發展中,誰能真正與產業和實際應用高度結合,誰就能獲得發展和市場。有了技術優勢,更關鍵的是要落地,要走出去,要大規模的實踐和檢驗。LBS如此,AI也是如此。AI技術從提出到現在,歷經半個多世紀,之所以前期沒有爆發性增長,除了計算機性能不足和數據缺失導致研究停滯外,關鍵元素之一,就是沒有深度與產業結合。但這個局面現在正在被飛速改變。

飛槳產業級深度學習開源開放平臺,基於百度多年的深度學習技術研究和業務應用,通過開源開放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等行業,推動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加快了各行各業智能化升級,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將前沿技術大規模應用,這對於百度、合作伙伴、用戶是三贏的局面。

精諾智能熔鍊系統就是典型案例之一。精諾數據,通過與百度飛槳合作,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的方式解決熔鍊難題。研發了一套鋼鐵熔鍊生產智能解決方案。將原本要依靠經驗來操作的流程,做成了3秒就能給出最優配比的模型,鋼鐵熔鍊變成一門容易掌握的技術。

鋼鐵熔鍊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在整個生產的過程中,基於百度飛槳的預配方案、熔鍊精配模塊、熔鍊過程,保證了成本最低化和質量最優化。經過優化,使用前和使用後原料節省高達15%。工廠的產能和效率提高一倍。產品質量也得到了保證。同時,管理人員等還通過手機APP、短信、微信小程序等方式,隨時隨地掌握生產信息,讓工廠數據全程透明,告別暗箱操作。真正實現降本增效的最好證明。真正做到了賦能實體經濟。

3、中美AI發展的差異性

數據報告公司愛思唯爾在2018年發佈《人工智能:知識的創造、轉移與應用》的報告,對AI技術領域進行了分析,中外巨頭的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技術趨勢和對比,聚焦AI在中國、歐美的發展態勢:前者的AI研究偏向於應用,後者的AI研究偏向於基礎理論。

歐美互聯網公司,在AI技術的投入更加偏基礎研究,以Google為例,它的發展軌跡,主要是人工智能基礎研究與技術積累,再延伸到人工智能應用,從而優化提升自家的產品,比如谷歌全家桶系列軟件,包括Android、Gmail、Google Photos、Google Assistant、Google News、Google Maps、Google Lens等等。主要的是以學術氛圍為主,這點和中國的產業實踐和商業化有些區別,不過目前Google等公司,也開始從學術向商業開始嘗試轉變了。

中國經歷30多年經濟的高速發展之後,目前正面臨著產能過剩,產業升級的迫切局面。而AI技術應用場景需要豐富的訓練模型,但同時又是碎片化和差異化的,和美國比起來,中國有了巨大的數據儲備,應用場景豐富,產業結合的機會更多,同時政府引導和政策性支持力度更大,所以在細分市場中實踐和落地上,中國是更具備優勢的。

中國政府和公司,也在基礎研究領域不斷的投入和趕超。不管是FB、Google、亞馬遜等對於新技術的投入,還是百度、阿里、騰訊的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的技術,只有找到更適合當下發展的道路,切實結合新技術應用的差異性,才會有更大的發展和前景。

“AI扎進了行業運用的厚實土壤。”全球著名投資人沈南鵬對中國的AI發展抱有充分信心,AI技術開闢了全新的產業,對傳統行業的賦能展示出來的價值越來越明顯。隨著算法、大數據、芯片、5G等技術的標準化和成熟,這個領域將會誕生出引領下一代技術的偉大公司。

南七道,互聯網知名評論人,關注創業與投資方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