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古玩市場是什麼樣子的,帶你體驗下日本的收藏文化

隨著我國人民收藏意識的提高,古玩收藏圈欣欣向榮,但相應的,在中國,漏也是越來越不好撿了。

於是很多朋友就把撿漏的注意力放到了老鄰居日本上,畢竟歷史上中日兩國往來頗多,這也讓日本成為了深受全球拍賣行重視的主要中國文物貨源地。

那麼,日本古玩市場又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日本的古玩市場是什麼樣子的,帶你體驗下日本的收藏文化

一.大阪

大阪市是日本第二大都市,也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大阪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高度現代化,十分繁華。

日本倒是沒有類似潘家園這種集中性質的古玩集市,一般古董店都是在熱鬧的商業街,或僻靜的小巷裡零星分佈。

不過大阪仍然有兩處可以集中淘寶的地方——

日本的古玩市場是什麼樣子的,帶你體驗下日本的收藏文化

老鬆通古董一條街,在大阪市北區西天滿4丁目附近,長度約為1公里。

這種古玩店的賣品大多比較單一,比如上面這就是一家專門做刀劍的店鋪,裡面除了武器盔甲很少有別的東西。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日本刀劍很有名,歐陽修曾作《日本刀歌》,贊其神鋒: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日本的古玩市場是什麼樣子的,帶你體驗下日本的收藏文化

四天王寺古董市,每月21日和22日都會舉行,是大阪最大的古董交易市集。

和我國專門買有投資價值的古董的地攤不同,這種地攤裡的“古董”,很多都只是日本普通居民家中回收的舊物,升值無力,價格不高,卻也充滿了溫暖懷舊的生活氣息。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日本的古玩市場是什麼樣子的,帶你體驗下日本的收藏文化

二.京都

京都位於日本西部,此地自公元794年到公元1868年,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留,被譽為“日本文化的源頭”,“千年古都”,地位類似於我國西安。

有趣的是,現代西安和京都,都是以唐代長安城為基礎或藍本,1974年,它倆還成為了姊妹都市。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日本的古玩市場是什麼樣子的,帶你體驗下日本的收藏文化

因此,這裡的古董店也是最多的,特別是諸如唐三彩,宋代建盞之類各種瓷器商品,最是值得稱道.

畢竟日本京都作為首都的年代,也是我國瓷器文化大發展的時期,很多名貴瓷器都流向了日本,並在那裡得到了較好的保存,比如赫赫有名的曜變天目碗目前就都存於日本。

《仁和寺御室物實錄》也記載:青瓷多盛天子御食,是大臣朝夕之器。

日本的古玩市場是什麼樣子的,帶你體驗下日本的收藏文化

據說在京都,古董文化的氛圍非常濃厚,家庭主婦們都非常喜歡收集古董和舊物,並以年代久遠的瓷器餐具上桌待客為榮。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也許小夥伴們也過去撿漏個唐三彩什麼的,當然了,被坑的幾率在哪都是不低的。

日本的古玩市場是什麼樣子的,帶你體驗下日本的收藏文化

三.東京

東京,日本首都,也是日本最大的城市。

以往去日本淘寶的中國人,目的地主要是東京,因此,東京古玩店的老闆,有一部分人精通中文,剩下的,也都對中國及世界各地的古玩行情非常瞭解。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所以,東京的古玩店不像京都幽深小巷裡的零散鋪子,而是高度和世界接軌的,在這撿漏也是一件蠻有難度的事兒。

日本的古玩市場是什麼樣子的,帶你體驗下日本的收藏文化

青山的古董大街上的Mitsuko Antiques,經營歐洲百年以上的古董珠寶

東京古玩最集中的地方,是從銀座一丁目街往京橋直到日本橋一帶,是個淘古董手錶和古董珠寶的好地方。

清朝人王韜曾以香港《循環日報》總編輯的名義訪問日本長達一百多天,他回國後說: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其國中一切制度,概法乎泰西,仿效取則,惟恐其入之不深。其冠裳文字屋宇之制,無不改而從之。民間如有不願從者,亦聽焉。

在19世紀的日本明治維新,全面西化運動中,東京作為首都,天皇在這裡號召力最強,因此也受到西洋文化影響也最深,留下了很多西方文化類的古董。

日本的古玩市場是什麼樣子的,帶你體驗下日本的收藏文化

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古玩亦是如此,永遠朝著價高的方向奔湧。

在我們國力低弱,經濟疲軟,因此文物並不受重視的年代,古玩,無論精品還是普品,一個勁的往外流。

而今,全民重視古玩,古玩市場化程度提升,於是乎,全世界的東西也都在往我國迴流。

這不止代表著我國文物數量的增加,也是我們國家綜合國力提升的一種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