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裡的中藥:赤小豆

廚房裡的中藥:赤小豆

赤小豆,又名紅小豆、朱小豆、赤豆、紅豆、紅飯豆。是大眾喜食的保健雜糧之一。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乾燥成熟種子。主產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吉林、河北、陝西、山東、安徽、江蘇等地。

厨房里的中药:赤小豆

赤小豆呈長圓形而稍扁,表面紫紅色或暗紅褐色,微有光澤或無光澤,質硬,不易破碎。氣微,味微甘,嚼之有豆腥氣。以身幹、粒飽滿、色紫紅、發暗者為佳。

赤小豆主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及鈣、磷、鐵、銅等礦物質,並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營養成分。具有健胃、利尿作用,不僅能增進食慾、促進胃腸消化,還有抗菌消炎、解除毒素作用。

中藥學界定:赤小豆有補益強壯、健脾養胃、除溼利水、和血排膿之功。可用於水腫脹滿、腳氣水腫、熱淋血淋、癰腫瘡毒、腸癰腹痛、瀉痢膿血、溼熱黃疸、風溼熱痺,為利水消腫良藥,對水腫、腳氣偏於虛者尤宜。

臨床常用於急性黃疸性肝炎、腎炎、營養不良性水腫、糖尿病,以及慢性膽囊炎、高血壓、頑固性呃逆、皮膚潰瘍、嬰幼兒溼疹、帶狀皰疹和預防中暑等。

厨房里的中药:赤小豆

入湯劑10~30g;亦可入丸、散或煮粥食。外用適量,研粉外敷。

厨房里的中药:赤小豆

人們一般用赤小豆與紅棗、桂圓肉同煮食,用來補血。也可用赤小豆與粳米煮粥或蒸飯吃,還可製作豆沙,或與冬瓜做成赤小豆冬瓜湯。

赤小豆在臨床用藥中,有的會出現皮膚瘙癢、焮紅灼熱、蕁麻疹等過敏反應,或者出現噁心、嘔吐、心悸等症狀。大量食用可導致孕婦流產。另外口乾咽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屬陰虛津傷者慎用。尿多者忌用。孕婦不宜用。臨床用藥中赤小豆的最大用量不宜超過30g。

END

厨房里的中药:赤小豆厨房里的中药:赤小豆

供稿:湖南中醫附一藥學部

校對:陳雙

審核:黃娟娟

厨房里的中药:赤小豆厨房里的中药:赤小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