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電商比實體店先進,為什麼歐美髮達國家不大力發展電商?

技術派股民迪哥


實體經濟大於網絡電商,國家應該寧願多出幾個華為不要幾個阿里,華為是科技創新,對於消費者來說電商是好事,價格透明,選擇多,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自從不帶現金了,錢花的更多了,如果你取現金去消費會和微信支付寶使用完全不一樣,支付寶和微信讓我們花錢越來越沒有感覺,也許是實物和虛擬貨幣的差別吧!


小小宇宙超人


淘寶模式是英國人發明的,二維碼是日本發明的,英國預料到這個結果,實體店要關門,然後是房東,然後沒人逛街了,小吃,飯店都有影響所以英國政府為了保護實體店不讓推廣,最後馬雲在這推廣開了,人民需要的不是虛假繁榮,別搞泡沫經濟了,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遠離浮躁腳踏實地做事情,國家偉大復興任重而道遠啊,這樣跟你們說:全球200多個國家,要想自己國家發展電商,190多個國家都能隨便很快的搞起來。但是要發展實體,沒幾個國家能搞的很好。那麼多發達國家不搞電商,不鼓勵電商,他們不是傻子。實體店發展好,對製造業,科技業,就業,國家的穩定,整個國家的城市面貌都是有推動作用。


微妙的轉身888


實體店,可以遍地開花,造就森林經濟生態系統。逛街購物時,造就出租司機,賣雪糕,賣香水,餐廳,電影,小偷,兒童樂園,情人旅館……激活各行業經濟連鎖反應,催化大量就業機會,大家均有飯吃。大量房東參與本地消費,本地經濟再次循環,本地稅收也有基礎來源。只要做到法制市場,杜絕假貨偽劣,自由退還貨就是保障。

網店,賺錢的人畢竟少數,多數人苦撐著,大量資金流往外地,富足了外地少數人。電商造就了少數行業,帶來廣泛多數人失業的局面。大量網店,每月給外地的一家平臺交房租,本地的經濟再循環及稅收均被斬斷。大量失業的人沒有經濟來源,只能消費降級,經濟大環境雪上加霜。若再大力推行人工智能取代各行業,就業面越加匱乏。人沒有收入來源,如何參與經濟再循環?人人躺著吃國家奶水嗎?基層沒有錢,誰給投資巨大的無人工廠下單?讓富人賺富人錢?老闆們都不傻,這叫玩短線釜底抽薪。


321新聞用戶123


電商四宗罪:第一宗,虛假數據造成的表面繁榮,賣家耍單刷流量,平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靚麗的數據背後是巨大的泡沫。第二宗,畸形的定價造成的社會商品價格體系崩塌,為了所謂的引流,所謂的打造爆款,以遠低於成本價促銷,你的流量是引來了,爆款也打造了,可惜這款產品的正常價格體系崩潰了。第三宗,假貨橫流,除了飛機輪船大炮汽車等大件物品,家電服飾化妝品電子產品小商品等等無一倖免,只要你是準備買品牌的東西,到手的90%是假的,巨大的造假利潤跟寬鬆的監管造成了假貨氾濫。第四宗,也是影響最深遠的,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對人民正常購物消費觀念的影響,大批商場商店倒閉,從業人員失業,房租都交給馬雲了,阿里巴巴能不飛天嗎?還有,實體經濟感嘆“人們都去哪兒了?”都窩在家裡淘寶呢!


卡灰貓


這就跟問,電子支付那麼先進,歐美國家為何不發展電子支付一樣。再換個問法,美國那麼先進,為何不發展高鐵。歐洲那麼先進,為何不把火車站和飛機場修的氣派一些?

問題本身就是個充滿邏輯漏洞的,更何況即使最先進的社會也不會窮盡一切先進的可能。中國過去2000年那麼先進,為何近代被吊打100年?沒有必然聯繫。

為何他不大力推廣電子商務?因為成本。

1、人工成本:電子商務發達必須滿足一個基本條件,物流發達,買個貨兩三天甚至當天送到你需要的地方,那麼這就需要人,而歐美,人工的成本是巨大的,說白了,一個月不給個幾千美金沒人給你幹。

2、運輸成本:美國的火車大多數都沒有電氣化,運速極慢,飛機運力太小,而且轉運能力差。汽車又涉及到人工成本。歐洲火車運輸有多貴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3、歐美可不像中國,有如此多的小廠家,如此多的個體工商業者。歐美階級比較固定,大多數人在給企業打工,類似於中國這種小廠家或者開門臉的個體戶希望降低成本直接給客戶供貨的訴求不強烈也不大。他們只有購買的需求,但是售賣的訴求並不強烈,而且小商品一類的產品原產地大多來自中國等國家,其實即使在西方搞電商的商家大多也是經銷商而非個體戶。

4、壟斷效應。所謂階級基本已經建立,想要打破是很難的事情。包括亞馬遜在內,很多商品是允許在線下售賣,但不允許在網絡售賣。線下大多數是老牌資本家的生意,也是議會議院的金主,他們不會讓另一種新生事物打破原有的平衡,儘量維持一種大家互贏的局面。至於平民生活是否便利,這不是他們考慮的範圍。

事實上,目前國內電商銷量也遠不及實體店,其確實給實體帶來了衝擊,但也讓實體開始轉型。目前線上開始往線下走,線下也開始布控線上,其實這種競爭格局更加有利於消費者,我想大家都應該能感受到從中的獲益。

至於有一部分人唾罵電商,指定是自己搞實體被衝擊的挺厲害。時代變革的陣痛就是如此。比如98年集體下崗,有的人從此消沉,有的人下海取得成就,大浪淘沙,個人太渺小了。每次變革,既是危機,也是挑戰。

當然,我認同電商,但我討厭所謂的互聯網思維炒作,太浮誇,不踏實,玩噱頭。

再提個問題,西方國家那麼先進,5g技術咋就不是主導了?其實國家和個人一樣,起起伏伏,現在擁有的不一定一直擁有,失去的,也許還會回來,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Damonshui


電商的興起,看著是讓天下的生意不在難做了,可是現在看來,將來看來,可能並非如此。

我認為電商的興起最大的弊端就是讓整個市場透明化,價格透明化,利潤透明化,模式透明化。所有的商品彙聚於此,都在不斷壓低價格,壓低利潤率,這就影響了實體店的發展,實體店的成本是相對較高的,沒有足夠的利潤,實體店是很難規模化盈利的,而如果實體店效益不好,大量的想去做實體店生意的人望而卻步,形成惡性循環。那麼大家勢必都會選擇穩妥的找工作方式,應對掙錢難得局面,這其中的過程會引發大量失業,不穩定因素,進一步拉低整體消費動力,實體店將更加難以為繼。

商品沒有了足夠的利潤率。 利潤率的壓低在整個行業不斷被壓榨,整個行業都沒有足夠的利潤率支撐發展,消費,這樣下去,談何實體企業的發展,整個行業沒有足夠的利潤率,就業的人何來足夠的收入,公司都掙不到錢,你能掙到錢,企業沒有足夠的利潤率,政府何來稅收,這一連串的效應,導致消費持續走低的同時,又加上高房價的同時,人人需要信貸槓桿,加大金融風險。所以我們也看到債務信用違約逐月攀升的情況。形成更大的社會風險。

電商在形成壟斷。以前我們的商品是區域性的,互不影響,現在不行了,不管你在不在平臺銷售商品,平臺上的價格體系已經不允許線下實體店公平運作了,因為大家有統一的參考機制,這其實我認為是變相壟斷。除了淘寶有京東,出了京東有拼多多,還有美團,餓了嗎等等。我們的衣食住行都不在是開放式的自由選擇,而是被變相壟斷左右。

別的也不想再說了,不遵循自然發展規律,急於求成,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最後以中華民族的古人的一句話結尾: 相生相剋 物極必反!


愛的初衷似年華丶


歐美國家不大力發展電商?你開玩笑了,我來告訴你幾個事實。

一,全球最大電商不是阿里巴巴也不是京東和拼多多,是亞馬遜,亞馬遜在美國零售市場基本佔了半邊江山,亞馬遜在歐洲、日本、澳洲也是把傳統零售基本逼到了牆角。中國在亞馬遜全球開店的企業恐怕至少10萬家以上。每年出口量快逼近了傳統貿易了,特別是2019在美國貿易戰籠罩下,美國亞馬遜電商更是如魚得水,我們是做國際貨運代理的,從我們數據來說,2019跨境電商數據翻了2018年2-3倍,這個你可能不敢相信,但是事實在這裡。做跨境電商的一個人一年賺的錢恐怕打工族要花5年以上,一個英語過關小女孩只要產品選的對,一年20-40萬利潤絕對輕輕鬆鬆。

二、歐美電商規模還在擴大,線上線下在無縫對接,在歐美和東南亞發達國家多家國際貨運、物流和亞馬遜都在爭奪海外倉加派送這塊肥肉,有的佈局已經超過5年以上,有可能在2020年電商局面將會上升知道臺階,傳統貿易如果不隨之變化,在發達國家還會有大批量超市零售商倒閉潮,畢竟人們都不會嫌棄貨物便宜,都要物美價廉體驗還要好。


劉貴剛mark


如果去過歐美澳,你會發現沒這麼多住宅底商,也沒這麼多大高樓,更沒有國內普遍的這麼密集的人群聚居地!親生經歷:出城車程10分鐘的鎮上,下午3點,你在路邊點菸發現忘帶了火機,想借個火,半小時竟然無人路過。還有購物習慣,絕大多數家庭一週去一次超市購置一週所需生活物資,超市裡大部分商品算上匯率也比國內便宜。毛利率基本在8個點,稅各州不同,結帳單稅率分列出了的!這種環境電商還有大的存在空間?而且沒有討價還價的習慣,復活節和聖誕節打折是真打,很多價格讓人吃驚!反觀國內了?電商最大的作用是讓消費者有了更簡單易得的比價工具,讓早年進價50元,標價998元,打價後賣250元的黑心商家沒了暴利。讓想一鋪養萬代的房東沒了掙錢渠道而已!話說流通環節少一些於國於民是好事!坑蒙拐騙幹不了了,正好發揮聰明的特場,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至於什麼假貨當真賣,千萬別低估了消費者的智商,比如現在支付寶的評價體系,公司用人先看一下應聘人員的芝麻信用,低於600分的直接拒絕。也算一個小小的拒絕以後用人風險的方式方法!


斑馬腿


電商在加拿大和美國都有,我在國外,我孩子也經常在網上買東西,有一次我的銀行卡莫名其妙的扣40元,40元相當於人民幣200元,我就不願意,追問孩子,孩子才說可能是亞馬遜扣的,因為第一次買東西不用註冊會員.可是第二個月開始扣會會費,我趕緊叫兒子打電話取消掉,原來在網上買東西是會員制,加拿大和美國都有規定,只是在網上買東西只收8%的稅,在實體店需要收12%的稅,比較下來也差不多,現在孩子實在要在網上買個東西,就註冊一個號,第二個月取消。不用續會員費。中國不同任何人都隨便在網上購物,這樣實體店就被衝擊,硬生出阿二,東二,拼二,全國都二,賣的也二.買的也二。這樣父母也二。父母就是這個國家,最後整死的是這個大家!讓別家看笑話!


別跟我跑


我從去年也加入電商這個群體了,我的網店很小做的不是很好,但質量還是可以的。我來對比下網店與實體店區別,實體店首先是貴,但成本在那,租金每年都我漲,裝修少不了,電費水費,有的還請了幫手。實體店可能都是從代理商那拿貨,經過二道手估計進貨價就不低,實體店好在那呢?可以實體看質量好不好,網店都是圖片PS過不夠真實,衣服鞋可以穿下試試,看上了就可以買下。這個體驗感比網店要好。所以網上比較貴的衣服賣不動,有錢人還是在實體店體驗消費,實體店售後服務不夠好,出了門一般不退貨。即使是質量問題也是很難退貨的,更別說無理由退貨了。外國實體店好,那是售後服務做的跟網店一樣好,可以無理由退貨,加上外國實體店租金可能沒有我們貴,稅也沒有我們高。實體店唯一我物流費上比較有優勢,畢竟一大車發一個地方會便宜很多,你網店單個發相對來說貴很多,網店的優勢,很多是廠家自己生產自己網上銷售,比如拼多多就是這種模式,現在網店需要開車推廣了,小賣家不好做,競爭不過大賣家,人家一年開車費都幾百萬的,為什麼拼多多這兩年火起來,關鍵是買家得便宜,商家先期平臺扶持小賣家給自然流量,現在也不好做了,拼多多成氣候了開始要開車推廣了,不開車沒自然流量了。現在很多廠家自己就網上買。小賣家根本無法跟廠家競爭。難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