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年前,天津大沽口炮臺令人痛心的一幕


明初,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後,大沽海口的戰略他位日漸凸顯,這裡是從海上進京的唯一門戶,一旦失守,首都就將毫無遮攔地暴露在外人眼前。嘉靖年間,為御倭寇,大沽口海防戰備日緊,構築堡壘,駐軍設防。 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兩岸各建一座圓形炮臺。炮臺內用木料,外砌青磚,白灰灌漿,高度約為一丈五尺,寬九尺,進深六尺,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臺,建造得堅固如山。

中國近代之所以多災多難,完全是清政府咎由自取,第一次鴉片戰爭已經過去20年了,清政府早已經領教了歐洲現代化軍隊的厲害了,依然故步自封,在那原地踏步,不思進取,通州八里橋一戰,三萬蒙古騎兵全軍覆沒,英法聯軍只死了20個人。圖為大沽口炮臺,清軍的屍體和所謂的“大炮”。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提督史榮椿率部堅守炮臺,與英軍激戰,大部分愛國官兵壯烈殉國,史稱第一次大沽口保衛戰。1858年,欽差大臣僧格林沁鎮守大沽口,整修炮臺,再建炮臺5座,具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別以"威""震""海""門""高"五字命名,寓意炮臺威風凜凜鎮守在大海門戶的高處。


另一處炮臺建在北岸石壁之上,名字叫"石頭縫炮臺"。每座炮臺設大炮3門,另有小炮臺25座。每座炮臺高10米至17米,底座周長182米至224米,上磚下石,均用三合土、糯米汁澆灌夯築而成,大小炮臺共置大炮64尊。隨時間的變遷,炮臺在工藝上已大有改進,木材、青磚之外,再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夯實,炮彈打上去,至多隻是個淺洞,而且,炮臺增高到三至五丈。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從1856年到1860年。這次戰爭的決定性戰役是第三次大沽口戰役,英法聯軍組織了1.8萬人進攻天津。儘管清朝士兵拼命抵抗,英法聯軍還是取得了勝利,圖為1860年8月14日淪陷後的大沽口炮臺。

大沽口炮臺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從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間,外國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特權,於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後四次對大沽口發動入侵他們依仗"船堅炮利"把大沽地區置於其鐵蹄蹂躪之下,乃至進逼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把譽為東方藝術宮殿的圓明園焚之一炬,迫使清統治者兩次離京出逃。在侵略者槍炮逼下,清政府簽定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


面對強大的侵略者,大沽地區軍民,一次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同入侵之敵進行殊死搏鬥,向世界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勇敢堅強的民族氣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