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中学校长拒绝200万年薪,去了贫困县中学,只有1个条件

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要退休了,

作为全国重点高中校长、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他在全国教育界都广获认可,

有民办高中开出年薪两百多万挖他,

但这个“名校长”却做了一个决定,

让很多人看不明白。

知名中学校长拒绝200万年薪,去了贫困县中学,只有1个条件

2016年,

他来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

当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唯一一所中学的校长。

这是所高考成绩在全州垫底的“差校”,

而他开出的唯一条件是:

解决吃住,分文不取。

知名中学校长拒绝200万年薪,去了贫困县中学,只有1个条件

为什么去支教?陈立群的支教初衷简单、真诚——不为名利、只为初心。“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只有一个想法,我要竭尽所能去帮助那些和我当时所处环境差不多的孩子。”

“同学们,今天,天特别蓝,阳光特别明媚。”下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特别美!”这是浙大研究生支教团老师盛浙一堂课的开场。盛浙2018年大学毕业考上研究生后,就直奔台江支教。

知名中学校长拒绝200万年薪,去了贫困县中学,只有1个条件

浙大研究生支教团老师盛浙

“今年下半年,我就要回去读研了。这一年,与其说付出不如说得到。我从陈校长身上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我也得到了孩子们的爱。支教就是给大山的孩子一双眼睛,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盛浙说,她的第一节课,不讲课本知识,而是给学生们讲杭州的历史文化和浙大的故事,让学生开阔视野,树立人生的目标。在台江民中有4位像盛浙这样的浙大研究生过来支教,还有10位杭州各个学校来的支教老师。陈立群不断争取让外面的优秀教师分批到学校支教,使本地教师在传帮带中迅速成长。

知名中学校长拒绝200万年薪,去了贫困县中学,只有1个条件

陈立群和杭州市教育局领导争取优秀的高三老师

台江县民族中学教师莫昌剑,说起了这几年明显的变化,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让整个教研组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讨论。过去,老师们的心态是“我课堂教了,学生课堂学了”就万事大吉,现在必须是“课堂讲透了,学生学懂了”才算过关。学校的变化很快传遍了整个县城,出租车司机说不清校长的名字,但“听说管得很严”。一些家长开始打听该不该把在外上学的孩子转回这个有“著名校长”的学校。

陈立群感觉,第一步走出成效了,紧接着第二步,要给贫困地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支教队伍。“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在陈立群的推动下,台江民中启动了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计划包括3个工程:“小荷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

去年,贵州省教育厅以陈立群之名成立全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为的是更好发挥名校长在教育脱贫、学校管理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探索一个更好适应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校长培养机制。他义务给初中、小学校长授课,已经作报告开讲座60多场,接受培训校长教师超过万人。

天下与陈立群一样的教师不计其数

学生不会忘记你的教诲

老师们,节日快乐!

有人问

为什么当老师

老师是带你学知识

带你学做人的人

一名老师

塑造的是你的人生

这样的职业

值得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