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试种香叶天竺葵获成功 小山村里三百亩荒山变宝地东川试种香叶天竺葵获成功 小山村里三百亩荒山变宝地


东川区铜都街道梨坪村有一处山坡,名叫“火干梁子”,因缺水和气温高而得名。以往,村民种植玉米、红薯、花生,全都靠天吃饭,即使年成好时,每亩年产值也不过四五百元;如今这里种上了罕见的经济作物,年产值翻了20倍。

东川试种香叶天竺葵获成功 小山村里三百亩荒山变宝地东川试种香叶天竺葵获成功 小山村里三百亩荒山变宝地

近10年来,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劳动力越来越少,“火干梁子”的土地渐渐荒芜,满山坡野草丛生。2018年,梨坪村在外打拼多年的殷桂兰、沈天勇夫妇,引进香叶天竺葵项目种植成功,每亩年产值过万,使这片300多亩的荒山一下子变成了金宝地。

东川试种香叶天竺葵获成功 小山村里三百亩荒山变宝地东川试种香叶天竺葵获成功 小山村里三百亩荒山变宝地

殷桂兰夫妇,多年在外打拼,从事种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独具慧眼看中了人人嫌弃的“火干梁子”。2017年,她们成立了合作社,与丈夫合计,以每亩400元的租金租下了这片350亩荒地;又筹资100多万元,铺引水管道、建蓄水池、整地修路。2018年初,第一批试种香叶天竺葵,经过一年多的经验积累,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现在300多亩土地上全铺设了地灌管网和黑色地膜,郁郁葱葱的香叶天竺葵长满了山坡。殷桂兰说:“这一片山喊火干梁子,有两三百亩的土地,因为水路不通,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荒山,我们经过几次考察,觉得比较适合种香叶,我们就把这片土地利用起来,然后把水、把路理通,种上香叶,使这片土地年产值在一万以上,老百姓也增加了收入,把荒山变成了宝地。”

东川试种香叶天竺葵获成功 小山村里三百亩荒山变宝地东川试种香叶天竺葵获成功 小山村里三百亩荒山变宝地

记者在这里看到10多个上了年纪的妇女正在收割香叶天竺葵,有的在剪割,有的在装运,年纪最大的郭兴粉已65岁。碧绿的香叶天竺葵长势良好,有的正打花包,有的已开花,粉红色的花朵香气四溢。殷桂兰介绍:香叶天竺葵,又称摸摸香,手轻轻一摸,就发出香味,不仅花香,枝叶也香,枝叶花果都可提炼香精油。香叶天竺葵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2至3年是生长旺盛期。枝叶每月可收割两次,每亩每月收获的枝叶可蒸馏提炼香精油1公斤。目前,香精油市场价每公斤1500元。香叶天竺葵在我省昆明、玉溪、石屏、宾川等地均有栽植,但数这里种植的品质最好、出油率最高。

东川试种香叶天竺葵获成功 小山村里三百亩荒山变宝地东川试种香叶天竺葵获成功 小山村里三百亩荒山变宝地

在香精油提炼厂里,工人正给锅炉添火,两个大甄子里热气蒸腾,绿色的香精油正从蒸馏管里流出。沈天勇介绍:一甄子可提炼香精油一公斤左右,当生产到50公斤时,便用物流托运销往外地。

沈天勇勤于思考、富有创新思维。他自己动手,把旋耕机改装成了半机械的叉车,比人工上料,省了一半劳力。原人工除料,一蒸子原料,两个人要花一两个小时才能除完,他自己设计、安装了除料吊车,只要5分钟就全部除完。

合作社的香叶天竺葵种植项目,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促进了当地村民增收,巩固了脱贫成果,为该村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合作社以每亩400元租金流转土地,每年付给村民地租近15万元;常年用工6人,临时工每月用600个工作日,村里年龄大不能外出务工的妇女,就经常到地里打临工,合作社每年支付临时工工资60万元左右。村里58岁的朱超花就经常到地里打临工。朱超花说: “我们老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这个合作社进来,我们来跟他们打打工,一天70块钱,我们还方便了,苦点盐巴辣子钱、苦点零花钱,在这里打工,家里也照管得着,喂喂牲口,前两个月,我拿到了1400元。”

66岁的退伍军人王兴富,在村里有一些威信,对合作社的发展非常支持。王兴富说:“自从殷桂兰他们来这里发展,我们全村民老百姓,特别是妇女,原来没去打工的,现在都来这里打工。我媳妇,原来没打过工,现在66岁了,照样来打工,一年要苦一万多块到两万块钱,我们家的生活也带动起来了。”

据了解,香叶天竺葵也可作为中药使用,它有于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功效,同时还有杀虫的作用,对治疗风湿痹痛、疝气及疥癣等一些皮肤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香叶天竺葵提炼出的精油是制造各种香水、化妆品和相关药物的配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远销欧美等地,在国内需求量也很大,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在殷桂兰夫妇的不懈努力下,村里的永贵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香叶天竺葵产业将会越来越兴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记者 :郑加升 王永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