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疑似回应直播带货质疑,网红带货真的雨女无瓜?

近日,“明星直播带货是自降身价吗”的话题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称,明星直播带货太掉价了,与明星的“高大上”身份不符;也有人认为不仅不是自降身价,反倒是抬高身价。明星们积极投身流量大、挣钱多的领域,是明智的选择。


但就像网友所说,有的明星对直播卖货或许有误解,以为坐在那重复几句话就有人买账……然而网红主播卖货都是精挑细选加低价多方加持的,就业务水平来说,有的明星还真吃不了销售这碗饭。

李湘此前因直播时“台词不过关”遭到网友吐槽,“看过湘姐直播,一直都是她助理在旁边说卖点,然后湘姐补充几句,有时候反反复复就那几句话,还卡壳。”

明星转型做直播带货显然是为了捞金,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在今年迎来了大爆发,薇娅、李佳琦等一众网红,在依靠直播带货名声大噪的同时,赚得钵满盆满。

随着双十一的临近,直播带货更是狂热,淘宝直播场次翻了几番。但近来接二连三的“翻车事件”,将明星网红们推上风口浪尖,引发了大众的讨论。

不久前,直播带货届头牌网红李佳琦,在直播一款不粘锅时遭遇了“翻车”事故。直播中,李佳琦的助手在演示不粘锅煎蛋时粘锅了。李佳琦发现状况后试图救场,从助手手里接过铲子并强调“它不会粘的,不会糊的”,但鸡蛋仍旧牢牢粘在锅底。目前,该产品的直播介绍和产品链接均失效。

李湘疑似回应直播带货质疑,网红带货真的雨女无瓜?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了在抖音平台的网红带货中,部分消费者买到的爆款眼影是三无产品,还有部分消费者购买到货不对板的“红石榴隔离遮护喷雾”,不仅产品问题多,且售后服务还无保障等问题。

此外,伴随网红带货所衍生的流量造假问题也时有发生。此前,网红张雨晗与其所属MCN机构带货视频播放量超350万,后台销量却为0。对此,微博也对其流量造假行为进行了封号。

种种乱象引起了大众的不满,网红明星们直播带货到底是在卖货还是在割韭?

而明星们似乎还不以为然,李湘曾在微博发表言论,疑似回应近来公众对其转型做直播带货的质疑。她称“……家庭主妇们闲来无事的快乐购物时光,何必上纲上线大做文章呢?您该干嘛干嘛去哈!要不然您实在无聊,也可以来我直播间买买东西!”

10月27日晚上,李湘在直播间为貂毛外套以及奶粉带货,尽管她在直播间尽力宣传,但最后仍只卖出去77罐奶粉。

随后她又为某品牌的貂毛外套宣传,然而,李湘直播开始前该外套的销量是26件,等直播结束后销量依然是26件。据了解当时李湘直播间显示有162万人观看,但依旧没有卖出一件。

这样的“战绩”跟李湘之前在自己微博里说的相差甚远。今年十月份,李湘曾经发微博称带货某品牌空调,两个小时卖出一亿+的销售量。

很显然李湘遭遇了失意。如今,直播带货已经渗透到电商领域之中,经常网购的人无可避免的从直播间获取更优惠的价格,网红或是明星的带货行为自然与消费者息息相关,李湘此番言论显然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10月28日,人民日报针对网红带货发表评论称,别把粉丝当韭菜。无论数据造假,还是推销问题产品,都是坑害受众。网红带货,流量变现,作为一种流行的商业模式,无需指摘。但两头坑,欺骗了商家,误导了消费者,则于法不容。别为了畸形利益,丢掉了良知,践踏了法律。一旦缺乏敬畏,红与黑仅一步之遥。

李湘疑似回应直播带货质疑,网红带货真的雨女无瓜?

不仅有人民日报的发声,国家监管部门也对直播带货行为进行了规范。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杨红灿表示,将对网红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重拳出击。

从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三部门将在全国联合开展落实上述专项行动。该行动将高度关注“网红”食品信息,梳理违法犯罪线索。要求电商第三方平台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并对“刷单”“假评论”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如今,我国的《广告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均已覆盖网红带货虚假宣传、数据造假、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再加上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未来,直播带货想割韭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