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之輕 生命之重|“中國急慢性氣道疾病管理學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醫脈通導讀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2019年10月27日,由瀚暉製藥有限公司主辦的“智慧引領 醫路無阻,中國急慢性氣道疾病管理學院——2019Post ERS 慢阻肺學術研討會“在上海拉開帷幕。

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本次會議榮幸的邀請到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陳榮昌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沈華浩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大內科主任文富強教授擔任大會聯合主席,同時邀請到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長鄭勁平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陳亞紅教授、臺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王圳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周敏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朱惠莉教授作為會議講者,和來自全國100多位醫生同道一起,暢談慢阻肺學科進展,傳遞高質量學術理念,期待更多的慢阻肺患者暢享自由呼吸!

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會議伊始,由陳榮昌教授代表主席團做開場致辭,陳教授指出,慢阻肺在中國的患病率很高,疾病負擔很大,因此針對不同的病人如何優化治療,如何早發現早干預,如何個性化治療,是慢阻肺亟待解決的問題。2019年ERS會議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藉此契機,在上海召開ERS會後會,就ERS上慢阻肺年度進展,研究熱點和臨床關注問題進行討論,相信能碰撞出更多思維的火花。

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大咖開講 智慧引領

1.昂首闊步:ERS-慢阻肺年度回顧

首先由鄭勁平教授帶來“ERS-慢阻肺年度回顧”的分享,ERS上慢阻肺研究內容眾多,題材廣泛,鄭教授就慢阻肺的治療談兩個話題:三聯證據的湧現與撤ICS策略的深入,以及從重視高風險患者到關注早期慢阻肺。三聯治療近年逐漸被關注,多項研究顯示了三聯治療能夠降低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率,但GOLD 2019並未推薦三聯治療作為慢阻肺初始治療選擇,原因為何?三聯在臨床如何應用得當?是臨床關注的熱點話題。回溯歷來三聯的臨床研究發現,這些研究所納入的患者都非起始治療人群,因此作為起始治療推薦尚缺乏循證證據[1-6]。多個研究的事後分析和亞組分析也顯示,並非所有的患者都能從三聯治療中獲益,IMPACT和TRIBUTE研究的亞組分析顯示,EOS≥200/μL或≥2%的人群更能從三聯治療中獲益

[7-8],因此,應綜合的評估患者用三聯治療的價值[7-8],同時在2018年發表於ERJ的文章也指出,IMPACT和TRIBUTE研究未排除既往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因此導致結果可能對三聯治療更有利[9]。對此鄭教授指出:“三聯治療的獲益人群可能僅是既往有哮喘史或者血EOS高的COPD常規治療未得到控制的患者”。慢阻肺是宿主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EOS高的患者只佔慢阻肺人群的1/4到1/3左右[10-13]。多項研究證實ICS長期使用會增加肺炎發生風險,2019年ERS展開了多個關於ICS應用與肺部感染與細菌定製的專題討論,因此臨床使用ICS需評估獲益與風險。

隨著對慢阻肺機制研究深入,各方對早期慢阻肺的關注越來越多,GOLD委員會主席Alvar Agusti教授在2019年ERS上做了相關報告,提出早期慢阻肺並不全是成年後的肺功能損害,肺功能的下降可能從嬰幼兒期就已經開始了。因而慢阻肺的診斷和治療前移,或許是未來慢阻肺防控的突破。然而早期慢阻肺仍然存在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需要醫學同仁們共同努力。

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希望在前:ERS-慢阻肺研究新視點

隨後,來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陳亞紅教授帶來“ERS-慢阻肺研究新視點”精彩演講,陳教授從醫學循證證據的變遷出發,指出RCT研究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因此需要各種不同類型的臨床試驗數據,包括真實世界研究。

隨後分享了兩個關於COPD的非常優秀的真實世界研究案例:DACCORD研究和CRYSTAL研究[13-15],並倡導臨床醫生合理利用臨床數據開展真實世界研究。DACCORD研究是一項在德國進行的非干預性的縱向前瞻性隊列研究,結果顯示真實世界急性加重風險低的患者存在ICS的過度使用[16],在真實世界隊列研究中,入組前大部分患者無急性加重的人群中,相比雙支擴,三聯並沒有顯示在減少急性加重及改善生活質量的優勢[17]。CRYSTAL研究是實效性隨機臨床研究,評估了在中度COPD患者中由當前治療轉化為茚達特羅格隆溴銨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結果顯示,由當前治療(LABA/LAMA/ICS+LABA)轉化為茚達特羅格隆溴銨治療,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困難狀態,降低臨床重要惡化(clinically importantdeteriorations ,CID)風險

[15],[18]

接著,陳教授分享了COPD穩定期治療藥物改善心功能的研究進展, COPD和心血管疾病常常共存,慢阻肺與心血管疾病互相影響,增加死亡風險。因此慢阻肺穩定期治療藥物對心功能的影響值得研究和討論。從2015年單支擴劑茚達特羅改善心功能的研究開始,研究者們陸續啟動了一系列的臨床試驗,2018和2019年,柳葉刀呼吸和美國呼吸與重症監護雜誌分別刊登雙支擴劑改善心功能(CLAIM)研究重磅結果[19-20]結果顯示,雙支擴劑茚達特羅格隆溴銨治療能夠改善肺功能,減少過度充氣,改善左右心室充盈容積和心臟指數。間接提示了茚達特羅格隆溴銨治療後肺血流循環可能改善,揭示了肺通氣改善對肺灌注改善似乎主要發生在微血管而不是大血管。

最後陳教授談了對未來慢阻肺治療方式的展望,從今年慢阻肺日的主題“AllTogether ,to end COPD”談到慢阻肺的治療應當向個體化治療發展,倡導更多關於慢阻肺發病機制的研究,未來需要攜手努力為慢阻肺治療貢獻能量

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3.傑心全意:ERS-談COPD未來的治療

緊接著,來自臺灣林口長庚醫院的王圳華教授帶來“談COPD未來的治療-如何精準與個人化治療”的精彩報告,王教授分享了他在臺灣使用雙支擴的經驗,認為雙支擴的使用能夠改善肺功能和急性加重。從臨床角度來說,慢阻肺患者長期的肺功能下降是不可逆的,也無法改善患者死亡率,因此王教授說:“ COPD的問題不僅僅在氣流受限,仍然有很多問題等待探索”。在慢阻肺的治療中,不應僅僅依據GOLD指南的“扁平化”治療,還應當從慢阻肺病理機制出發,關注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和運動耐受情況。談及COPD的精準和個體化治療,認為支氣管擴張劑是COPD治療基石,在此基礎上還需要針對性評估,輔助合理的肺康復治療,改善患者的運動耐受和生活質量。最後,王教授總結,改善肺功能的長期下降,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未來治療COPD的最大夢想,需醫學界同仁群策群力。

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4.潤物有聲:慢阻肺中國臨床實踐分享

最後,來自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的周敏教授從真實病例出發,分享了自己對慢阻肺治療策略的思考。周教授認同之前幾位教授關於慢阻肺是異質性疾病的觀點,認為慢阻肺的患者有不同的表型。急性加重是慢阻肺管理中的重要事件,COPD頻繁急性加重的表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亟待臨床關注。接著從一個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真實病例出發,談了AECOPD恢復期過渡到穩定期吸入治療策略的改變,引發對吸入藥物合理選擇,以及ICS合理應用的討論。

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大咖同臺 各抒己見

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的朱惠莉教授就現場醫生對慢阻肺臨床實踐的調查問卷結果進行分享,就目前慢阻肺臨床管理的重要環節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隨後主席講者共同上臺,就會議相關的熱點話題展開討論,同時對現場醫生在臨床中遇到的疑問進行解答。

會議最後,由沈華浩教授代表主席團進行會議總結,沈教授高度讚揚了各位講者們的分享和報告,感謝瀚暉公司提供機會和平臺,組織這樣一場優秀的學術會議,希望大家在會議上有所收穫。會議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期待下次再會!

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呼吸之轻 生命之重|“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2019 Post ERS慢阻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參考文獻:

[1] Singh D , Papi A , Corradi M , et al.The Lancet, 2016, 388(10048):963-973.

[2] Vestbo, J. et al.Lancet 6736, 1–11(2017)

[3] Lancet. 2018 Mar 17;391(10125):1076-1084

[4] Lipson D A , Barnacle H , Birk R , et al 2017:rccm.201703-0449OC.

[5] Lipson, D. A. et al. N. Engl. J. Med. 1–10 (2018)

[6] Ferguson, G.T. et al.Lancet Respir. 2600, (2018).

[7] Lancet Respir Med. 2019 Jul 4. pii:S2213-2600(19)30190-0.

[8] Lancet. 2018 Mar 17;391(10125):1076-1084.

[9] Suissa S, Ariel A et al. Eur Respir J. 2018 Dec 13;52(6).

[10] Eur RespirJ. 2014 Dec;44(6):1697-700

[11] Lancet Respir Med. 2017 December ; 5(12):956–967

[12]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8;197:A3555

[13] Kardos P, et al. BMC Pulm Med 2015.15:2.

[14] Worth H, et al. Respir Med 2016;111:64-71.

[15] Vogelmeier C, et al. Respir Res.2017;18:140.

[16] Kardos P, et al. Eur Respir J.2016;48:PA550 (abstract)

[17] Buhl R, et al.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18;13:2557–2568

[18] Greulich T, et al.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8;13:1229–1237

[19] Lancet Respir Med 2018,6(5):368-378.

[20]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9,199(9):1086-1096.

MCC號OTH1911037有效期2020-11-01,資料過期,視同作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