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美国一口气造了155艘航母,为何现在造一艘航母都费力?

Camilld


二战时期美国一共建造了150多搜航母,其中包括了舰队航母26艘,轻型航母17艘,以及护航航母120多艘,光是博格级和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就造了95艘。相比而言,美国现在造一艘航母需要3-4年,而且航母总量也不过11艘。

图为美国海军在二战中建造的最成功、最大的舰队航母:埃塞克斯级(上)和中途岛级(下)。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三点:

首先,现代的超级航母技术上要比二战的护航航母复杂太多,建造难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护航航母是二战时期出现,二战结束后就迅速被淘汰的一种小型航母,他们基本都使用了商船船体进行建造,比如使用美国大量建造的自由轮进行改造,这些护航航母排水量往往不超过万吨,只能搭载10-30架舰载机,主要用于弥补美国海军航母数量的不足,加强美国的护航兵力、反潜兵力和两栖作战兵力。

上图为美国的自由轮,下图为以自由轮为基础大量建造的博格级护航航母。

护航航母不仅使用商船改造,而且结构也很简单,他们不装备复杂的雷达、导航系统,不装备完整的航空支援系统,仅仅是在商船上架起一层木质的飞行甲板,增加一个升降机,就摇身一变成为航母,因此这样的军舰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造价低廉,更关键的是,可以生产的造船厂很多,完全可以在全国各个大小船厂同时开工建造,因此建造速度也非常快。

上图为自由轮的结构图,下图为美国二战时期大量建造自由轮的场景,自由轮结构简单,非常易于建造,但是生存性很差,美国护航航母就是以其为船体改造出来的,可见结构多简单。

反观现代航母,尤其是美国海军的超级航母,大都排水量超过10万吨,有全金属甲板,复杂的雷达、导航等电子系统,完整的航空支援系统。以美国海军最新的福特级航母为例,他的电子系统包括舰艇自防御系统(SSDS)、舰艇鱼雷防御系统(SSTDS)、航空数据管理与控制系统(ADMACS)、导航数据网络(NDN)、综合舰载网络系统(ISNS)、综合语音网络(IVN)系统、外部卫星通信系统以及联合预警与报告网络(JWARN)等组成。

图为美国独立级护航航母,他能稍微比博格级强一些,但是也很小、很简单。

这些电子系统采用开放式、全分布式的结构,使用FDDI光纤局域网连接,其中包括比较关键的VSR远程对空警戒雷达、SPY-3多功能X波段雷达、AN/SLQ-32电子战系统;导航传感器系统结构、中心化敌我识别系统、协同作战系统(CEC)、作战部队电子战训练器(BEWT)等。另外,福特级航母还装备有小型化紧凑式的核反应堆、大功率蒸汽轮机、电磁弹射器系统、新型阻拦降落系统等,这些设备是二战航母根本没有的,因此从建造难度上也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图为美国海军福特级航母,别的不说,就是吨位都顶10余艘博格级护航航母了。

其次,二战时期的美国面临的军事压力巨大。二战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被日军偷袭,损失了一大半的主力战列舰,实力大损。这个局面下,美国海军开始迎战日本联合舰队,如果在战列舰损失过半的局面下,再输掉航母对决,那么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就灰飞烟灭,日本联合舰队将能够长驱直入攻击美国的西海岸。于是在这种危险的局面下,美国只能动员全国力量投入军事工业,如果不是全国动员,美国在二战中也不可能造出150多艘航母。

图为美国二战中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也是自由轮改造而来。

现在则不同,美国稳居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宝座,多年来很少有国家能够撼动美国的海上霸权,因此美国对航母的维持数量不再有太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海军的航母数量从20艘一路减少到11艘,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缩减数量,由此可见美国如今在军事方面还是很自信的,所以也就没有维持太大的航母部队。

上图为和小鹰级航母CV66美利坚号停在一起的二战埃塞克斯级航母,可见其差距很大。下图为埃塞克斯级航母,是美国二战时期建造的最成功的航母。

最后,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二战美国那个世界第一的工业国了,美国的经济如今几乎全靠金融业和第三产业,二产的造船业方面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是我国,接下来是日本、韩国等国,美国的商业造船逐渐落伍,导致和造船有关的产业链大量的凋敝,随之带来了造船成本上升、造船的规模下降,也影响到了海军造舰。

图为建造中的福特级航母,美国目前只有两个船厂有能力建造这样的超级航母。

如今的美国,只有英格尔斯、巴斯钢铁、纽波特纽斯三个造船厂可以建造军舰,其中可以建造航母只有英格尔斯、纽波特纽斯两家造船厂,每一个造船厂都只能同时开工1艘航母,因此最快也只能同时开工2艘航母,所以美国海军的建造能力大大下降,再也无法重现二战时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国的造舰狂潮了,所以美国现在只能保有11艘航母,这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海事先锋


这个问题,我猜很多人应该会说这个航母制造的难度加大了,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存在,但是根本上还是需求量的问题,现在这个环境下,对于航母的需求量没那么紧迫,不需要去投入那么多精力,去加班加点制造。<strong>

二战时期美国是生产了一百多艘航母,平均一周下水一艘,原因在于,那会儿战争紧迫,需要的就是紧锣密鼓、加班加点、全国动员支持军工企业去生产武器,那会儿面临两个法西斯强国,美国要的就是尽快用强大的国力将其压倒。而到了如今,对于航母的需求量,也就那样了,再多也没意义了。<strong>

至于技术上这个问题呢,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二战时期美国生产的航母里面虽然也有一大部分是改装的护航航母,但好歹也是航母。

技术上呢,二战时期的航母对应的是当时的技术,现代的福特级、尼米兹级对应的是美国现代的技术,航母、武器在进步,生产力和科技不也是在进步么?以现代的技术工业水平以及产能,快速修建航母,批量生产,速度并不一定比二战时期生产那一堆护航航母慢。<strong>

现在没有那么高强度的战争,也没世界大战,毕竟能和美国掰掰手腕的国家就那两个,然而却有核弹震着,也不敢咋样,倒是讽刺的是,这几个大国之间相处的还是很和平,有什么矛盾,不管哪个方面的冲突,都能尽快解决。

而剩下的诸如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利比亚这类的,也不至于美国倾举国之力造航母去和他决战,需求量在这摆着呢。<strong>

现在美国慢条斯理的去修建福特级航母,福特号已经服役了,从龙骨安放到服役,用了八年时间,而福特级的肯尼迪号,2015年安放龙骨,上月底下水的,计划是2023年服役,福特级的企业号,预计服役时间是2017年。按照美国这个进度,大概是三到四年服役一艘福特级航母,而且每艘航母都有取代的尼米兹级,服役一艘取代一艘。也就是说,美国目前的战略,也就是保存现有的这十一艘航母的数量,保持不变。

<strong>

既然美国对于现在航母需求量保持不变,那么是不是可以慢慢来给所有的尼米兹级航母更新换代,慢慢的服役福特级呢。航母这东西,花钱,耗时,每艘航母大概是一百多个亿美金,你可以一口气,让造船厂玩命造福特级,但是有啥用?放在那里,当饭吃么?11艘就够吓唬人的了,你弄200艘,还有啥意义了?

你现在如果让美国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继续福特级航母和F35C,你让他加班加点,加大投入军费债券,全国动员,你看美国能不能一年之内拿出来五十艘福特级航母。武器这个东西,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看你有没有那么大的战场去使用。就好比你拿一千万现金去吃路边摊,买的还是煎饼果子,这没意义,尤其你背过去还累人。航母一口气造那么多,不拖累经济么?


军武文斋


历史小挖客说:首先,美国现在的航母数量够用了,其次、150多艘二战航母中大型的也不多。还有现代航母因为战机的原因,复杂和造价比二战航母高得多,造起来不容易。



二战航母中真正大型的不多

二战美国海军造了的150艘航母,其实分为好几种。其中吨位最大、载机100架的舰队级航母,只有不到30艘,被戏称为“月刊”(每月下水1艘),典型的是下图的“埃塞克斯”级,还有更大的“中途岛”级。埃塞克斯也只有3万吨,为现代航母的1/3。



而“周刊”是略小一些的是基于巡洋舰的舰体改建的,差不多每周1艘,约30艘,由于是巡洋舰改的,航速可以跟上主力,也被当主力使用,如下图独立级



其余的都是“日报”,几乎每天可以下水一艘,舰体基础是大名鼎鼎的“万吨轮”,航速慢,载机少,不用于1线作战,主要是护航,也被称为“吉普”航母。



可见,二战航母造得轻松,主要还是便宜的居多,不是主力

现代战机和航母复杂性和造价直线上升

复杂性和造价不光体现在现代航母上,航母毕竟只是平台,战机的复杂昂贵才是根本原因!二战美国海军的主力战机“地狱猫”“海盗”等,单价不到10万美元,总共生产了近3万架。而现在F-18E是数千万美元!航母造多了,装的飞机就要多,财大气粗的美帝也受不了啊。



美国深入研究过,航母造多大才合适,发现现有的10万吨级航母,是在战斗力、造价等方面综合性能最好的。如果减少吨位,虽然造价可以降低,数量可以更多,但载机受小航母限制,性能下降,载机数也不划算。简单说,即使3艘4万吨的“戴高乐”级,如下图,综合战斗力也比不过1艘10万吨的“福特”级。



所以,美国坚持建造大航母,建造起来自然就不容易。而同样道理,我国现在也不会在意6万吨以下的航母。

美国航母数量够了

现在毕竟不是二战,全面战争的二战是多多益善。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美国海军的军事实力一下子显得过剩。仅凭借现有的这些10万吨级航母,全世界其它国家海军加在一起也打不过,因此掌握预算的国会也认为没有必要再增加数量了。


历史小挖客


笔者下面从三个角度来给大家阐述其原因:航母质量、资本投入、新老航母的技术难度。

航母质量

如果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算起,到1945年底,日本投降后不久。那么美国在二战期间一共建造了150多艘航母。

我们来看看这150多艘航母的组成:

其中重型航母只有二十多艘,轻型航母十多艘,其余100多艘都为护航航母。

而护航航母多采用民用标准建造,早期甚至多数都由商船货船改造而成,舰体吨位小、航速慢,结构抗损能力较差,主要目标是以小范围的作战,任务多是配合航母的作战行动。建造难度与重型航母不可同日而语。

资本投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费支出最多的时候占GDP比例接近40%,占联邦政府财政支出的80%左右!而2018年美国军费仅占GDP的4%左右。可以见得两个时期,美国政府在军队建设上的投入完全不成比例。

1944年,美国国防支出占联邦政府支出比例达到了惊人的78%!

美国海军军费曾经占联邦财政支出的59%。

新老航母技术难度

现代航母为了适应先进的舰载机,航空母舰吨位越来越大,蒸汽/电磁弹射器和斜角甲板也取代以前的火药弹射器和全直通甲板成为大型航空母舰的标准配置,舰载机、雷达航电、火控系统等建造难度和技术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动力系统,航空母舰吨位的增大又带来动力系统的压力,早期航母十几万马力的动力就可以达到三十几节的航速,而现在10万吨级别的航母就需要大功率动力系统的支持。核动力系统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而核动力系统不管是技术难度还是建造周期都远远大于普通发动机。

下图为CVN-65“企业”号使用的A2W型核反应堆

以上这些都是导致如今一艘航母的建造周期要远远超过二战时期的原因。

(欢迎关注“军博大数据”,每日为您带来高清军事图集和最新的军事资讯!)


军博大数据


在广袤的太平洋战场上,真正执行舰队决战的是美国的大型航母和轻型航母,他们的数量加起来并没有155艘,还有不少护航航母。虽然同样被称为航空母舰,但这些航母并不是按照同一种标准建造的,而是根据美国海军的需要重新设计或改装而来。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建造的航空母舰大致有三类:

护航航母:保护运输船队安全,执行侦察、反潜、对地攻击等作战任务的轻型航母,有时会充当运输舰用来运送舰载机、车辆等军用物资,是海军中的多面手。

轻型航母:大型航母批量服役前,填补海军舰队航母空缺的小型快速航母,应急性质较强。

大型航母:伴随海军舰队一同行动,进行海空决战的大型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的核心。

这几类航母间战斗力迥异,所需要的工艺技术和难度水平也各不相同,建造起来差异巨大,有的两三个月内就能下水形成战斗力,有的则超过了一年以上。


护航航空母舰(CVE)

护航航母是由万吨民用商船的船体改造而来。因为当时的舰载机重量轻,对跑道的要求不高,所以改造起来也相当容易。早期的护航航母就是在削平民船的上层建筑后铺设一条飞行甲板,有时候连甲板都是木质的。护航航母也没有标志性舰岛,不具备指挥和引导舰载机空战的能力。后期的护航航母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增加了舰岛设计,但仍比较简单。最主要的是护航航母的船体内部按照民船的标准生产,没有类似军舰的隔舱化设计,整体水平十分简单。

早期的护航航母直接加装飞行跑道即可

按照这种设计下建造的航空母舰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可言,只要当时有能力建造大型舰艇的国家都可以批量改造护航航母。得益于强大的工业基础,美国在建造的速度非常快,一艘护航航母从上船台到建造完成仅用两个多月即可。整个二战期间从美国船厂下水了117艘护航航母,平均不到3个星期就有一艘下水服役,成为了美国建造最多的一类航母。

因为护航航母由民船改装而来,航速偏低,抗损能力差,因此不仅很难伴随美国海军主力舰队的行动,而且生存力低下。在实际应用中,美军就将护航航母被注册为护航舰艇而非作战舰艇。使用上护航航母往往会被分派执行保护运输船队的任务,去欺负毫无还手之力的潜艇和没有防空能力的地面部队,很少直接参与正面的海空战斗,否则损失惨重。1944年菲律宾莱特湾海战中,美军6艘护航航母及伴随驱逐舰遭遇日军战列舰编队突袭,经过殊死血战逃离险境,但也付出了2艘护航航母、3艘驱逐舰沉没的惨重代价

卡萨布兰卡级是美国建造最多的一型护航航母,其同样是在民船基础上改装而来,在一年的时间内就有多达50艘建成下水。

轻型航空母舰(CVL)

美国的轻型航母主要由轻型巡洋舰改造而来,其设计思路基本遵循护航航母的改造方案。拆除原有主炮,在上层建筑顶部加装飞行甲板,更改烟囱位置,增加机库和升降机,设计安装一个全新的舰岛用以引导和指挥舰载机。

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

对轻型航母的改装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计水平,但也没有太大的难度,将一艘巡洋舰改造为轻型航母大致只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二战时期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均具备改装轻型航母的技术和水平,真正的差距则是各国间工业基础的强弱,以及对轻型航母的定位和需求。美国利用克利夫兰级级轻型巡洋舰改装了9艘独立级轻型航母,日本也利用军舰改装了多艘轻型航母。

由军舰改装而来的轻型航母虽然在排水量和载机数量上和护航航母不相上下,但在航速和防护上都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伴随海军舰队高速航行,美国建造的轻型航母是大型航母服役前弥补舰队空中力量的应急产品。

独立级轻型航母

大型航空母舰(CVB)

最难建造的当属大型航空母舰。

大型航空母舰要么由大型战列/战列巡洋舰改装,要么是全新设计。这些航母不仅排水量、载机量巨大,航速还要跟得上舰队作战,而且拥有完善的防空火力和厚重的装甲,舰体内部完全隔舱化,损坏管制能力一流,抗沉性极强。巨大的舰岛内部安装了大量的通讯器材和各种电子设备,既能指挥引导飞机起降作战,又可以作为整个编队的指挥作战中心使用。另外,大型航母还安装了弹射器和拦阻系统,可快速起飞和回收舰载机,整体作战效率远高于轻型航母。总体来说,建造一艘大型航空母舰的难度不亚于建造同吨位的战列舰,需要投入海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美国列克星敦级航母由列克星敦级战巡改装而来

大型航母的建造时间很长,即使战时的美国投入全部精力,一艘大型航母从开工到下水也至少也要一年的时间,如果再加上舾装和人员的训练,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正式服役。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总共建造了大型航母24艘,而难度很低的护航航母则建造了113艘,差距可见一般。

即使是资金雄厚、工业发达的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也只建造了17艘埃塞克斯级大型航母用于作战,同吨位的航母日本则仅有6艘。


最后总结一下,可以说在二战时期建造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也颇为不易。美国名义上拥有155艘各型航母,实际上除去117艘护航航母外,真正用于正面决战的也只有38艘航空母舰(27艘大型+11艘轻型)。也就是说在整个战争时期美国人举全国之力,才建造了27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还觉得造一艘航母容易吗?


水井土城


二战后期美军战舰设备高度的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当时基本还是工业机械化时代,武器系统只是各种机械零件的生产装配即可。那时一家大型海军工厂基本不需要外包即可完成全套设备的生产。就像“埃塞克斯”级航母,有大量的订单,就像流水线上生产轿车一样。从船台开工到交船服役最快仅用14个月,更大的“中途岛”号也只用了22个月便建成服役。而现代武器装备的系统化集成化远高于二战,涉及的学科门类广。一家船厂除了船壳,几乎所有设备都得外包生产,甚至是全球化采购。即使采用分段模块焊接法等现代造船工艺,进度还是比不了二战。尽管分段模块的预舾装程度高,但是繁多的管线很难保证不出差错,一次性就能精确连接,假组后出现问题再返工修整是家常便饭。这不,国产某大船前不久上第一块外飘时就卸下来返工了……在二战时期美军航母建造速度快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美国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生产能力得到了加强并充分的发挥!其次是二战时期的航母和今天的航母不可同日而语。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之前,美国共生产了各种航母161艘,其中舰队航母38艘、护航航母123艘,看着数量很吓人但总吨位却只有300万吨而已。

(同时建造四艘航母的美国船厂)

埃塞克斯级 24艘X33000=792000

克利夫兰级 9艘X15000=135000

赛班岛级 2艘X19000=38000

中途岛级 3艘X60000=180000

长岛级 1艘X14937=14937

复仇者级 4艘X15000=60000

艘博格级 45艘X15390=692550

桑加蒙级 4艘X24275=582600

卡萨布兰卡级 50艘X10200=510000

(产能过剩的航母其实都是将就量产的,真正的精品只有三艘中途岛级)

以上计算之和是3005087吨,也就是300万吨的样子,请记住这是在1942~1945年之间的3年又8个月内完成的,也就是大概44个月的时间,平均每个月建造6.8万吨的水平。而尼米兹级最后一艘布什号排水量10.4万吨,在2003年9月6日~2006年10月9日之间的37个月完成船体建造,到2009年1月10日交付使用时耗时大约64个月,平均每月完成了1625吨。这建造速度慢的不是一拍那么简单啊!(布什号航母)

这是因为布什号的建造就是各种新技术在尼米兹级航母上实验的过程,就相当于重新设计建造一级新的航母了!而且现代化核动力航母的零件数量远超二战时代的航母,光是2个核反应堆的制造周期都能建造一艘33000多吨满载排水量的埃塞克斯号了!更复杂、更庞大、更精密是现代化航母建造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

(福特级航母)

而排水量11.2万吨的福特号建造从2009年11月到2017年7月,经历了足足92个月的时间才建成服役,严格加上动工前的准备工作这个时间会更长,这是因为福特级航母与尼米兹级最后一艘布什号又大不一样了,美军公开称福特级使用了60%以上的新技术,新型弹射器已经是实验了1967次、新型雷达采用双波段还要集成到史上最小的舰岛里、新型A1B核反应堆比尼米兹级使用的产品提高了四分之一的功率,发电量是尼米兹级的3倍……,所有的这些新技术导致它至今都没有真正服役。技术复杂真要命啊!

(埃塞克斯级航母)

反观二战时期的美军航母就简单的不得了了,除了17艘埃塞克斯级之外,其它123艘护航航母都是用民用商船改装的,许多船体都是现成的。2艘塞班岛级使用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的舰体,连部分上层建筑和上层甲板都懒得动,直接铺上甲板和机库就下水了!(塞班岛级航母)

克里夫兰级也是用一样的生产手段,为了给右侧的舰岛配平直接向左侧灌入水泥;为了解决中心过高、巡洋舰舰体细长的问题直接在两侧加装防鱼雷网和储备重油的油箱。就连埃塞克斯级也没少这样将就,严格来讲只有3艘中途岛级算得上高精密的现代化航母,它们排水有60000多吨!舰载机可超过140架。


下午世界


美国在二战的时候确实造了155艘航空母舰,但实际上很多都是护航航空母舰,也就是从商船或者是一些军舰直接改过来的这一些运载飞机能力特别小,真正作为主力的是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二战时期的航母与现在的航母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在设计、建造难度上更是天壤之别。现在,一艘现代化的驱逐舰,就能打掉几艘、十几艘、甚至更多二战时期的航母:雷达系统更复杂、先进,建造难度、周期更长,武器系统更先进、种类更多样、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功能更多——反潜、反舰、反导、防空、对地攻击等。如果单论建造难度、复杂程度,二战时期轻型航母、护航航母、巡洋舰,在这方面还不如现在一艘先进的护卫舰建造难度大。

在那个年代,只要能让飞机从甲板上起飞,基本就能算是航母了。所以那个时候美国不少航母都是用民用船只改的。当时的舰载机是以螺旋桨为动力,整体质量也比较轻,所以对航母的要求不是那么高,这导致了当时美军的航母如同下饺子一般建造起来。

二战打完以后,不管是海军还是空军都得到飞跃式的发展。喷气式飞机取代了螺旋桨飞机成为战斗机的主流。这使得飞机起飞需要更好的平台,传统的木质甲板的航母再也无法满足需求。同时随着飞弹技术的发展,需要航母自身具备更好的作战能力。这使得二战后的航母与二战时的航母技术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发展到现在,航母的技术已经被二战时候复杂不知道多少。不管是防御体系还是雷达系统亦或者是弹射技术,都不可与二战时的航母放在一起比较。航母经过不断的技术升级,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独立体了,而是一个系统化的战斗单位,具有战略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航母在建造的时候,必须用上本国最先进的技术才可以。美国目前的福特航母,上面运用了大量的领先技术,这些技术有些还在不断的改进当中。所以现在建造一艘航母的工程远比二战时建造一艘航母的过程要复杂千百倍。

除了以上原因,航母的体积比二战时候变大了很多。 美国的国宝级航母排水量都达到10万吨以上,高度近120米。而在二战时期,美国最大的航母排水量也仅仅只有它的三分之一多点。现在航母的体积不断的变大,是因为其要承载更多的武器和人员。还是举美国国宝级航母的例子,其上面共有近70架不同作用的飞机,这些飞机起飞时候的重量基本都在20吨左右,而二战时候的舰载机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

要知道,这些武器的后勤补给,可都是带在航母上的,这需要多大的储备量,相信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最后就是现在的航母普遍以核变化为动力,而二战时期的航母都是常规动力。光光是这一点,建造难度就远远超过二战时期。综合以上原因,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建造一艘航母都难,而二战时期能建造那么多航母了。


航神爱分享


主要美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航母与现在的航母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当时美国建造的航母大多都是排水量低、攻击力弱,只是为了战斗需要而建造。现在不同了,美国现在建造航母大多是为了维持军事地位以及震慑他国,所以在成本、排水量、体积和内部的科技上,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并且内部还有各种电磁设备、高科技武器、核反应堆等,建造成本远远高于二战水平。比如美国的福特级航母 ,造价高达120亿美元,这也是为何当今世界上可以自主生产航母的国家非常少的原因。






阿瑞koi


问题混淆了不同时间不同要求不同地点,是故意制造的“矛盾”。

二战那时,供螺旋桨飞机起降的航母,各方面的要求与现在的航母不能相比。而且那时必须尽快造出足够多的航母补充战场,各方面的指标不能与现在相比。“都费力”是春秋笔法,用时多不一定就“费力”。

既然不是急赶着要补充一线,自然可以从容从事。

以为“下饺子”就是力量的体现吗?


ZBLiu


战时属于特殊时期,所以特殊对待,加大政策与资源倾斜力度,以达到战时的需要,所以能年生产155艘航母,同时也看出美国的强大无比。和平年代,没了战争,工作重点侧向民生,政策和资源配置遂转变。所以年生产一艘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