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新高考選科孩子家長必須要知道這些

新高考改革後,選科成為一個逆推的過程,高中選科的對與錯決定了孩子未來大學乃至職業生涯的方向。

"3"指的是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績計入總分;

"1"指的是從物理、歷史中任選一門作為選考科目,即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但不能同時選擇這兩門,高考原始成績計入總分;

新高考“3+3”模式,或者“3+1+2”模式,怎麼選科,既能報考想去的高校和專業,又可以考出高分?

還有部分專業不要求選考科目。

家長注意,新高考選科孩子家長必須要知道這些

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跟以往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文理,除了語文、數學、英語三門科目以外,其他3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在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科目中自主選擇。

如果考生選擇排在最前面的“物理+化學+歷史”的組合,可以報考99.9%的高校專業;如果選擇了“政治+歷史+地理”組合,那麼只能報考52.9%的高校專業。

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的考試科目要求不一樣,學生根據要報考的院系和專業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選擇自己的選考科目。所以考生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對每個學校各專業的選考科目都要進行了解。

選考組合越來越少,從浙江的35種組合,到6選3的20種組合,再到3+1+2的12種組合,給考生的選擇範圍越來越小,也讓學校開設難度越來越來越小,改革一直在進行,只是需要面對師資、教學場地等的顯示存在問題,這是一種面對現實的妥協。

家長注意,新高考選科孩子家長必須要知道這些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是基於目前擅長學科的組合,也就是偏文,對於物理、化學這種理科思維的學科並不擅長,這也是大多數人選擇的重要依據。

這個組合幾乎是專業選擇範圍最低的組合,幾乎和以前的純文科一樣,很多理科能學的專業都無法選擇,尤其是工學、理學、醫學和農學的專業,幾乎都很難選擇,醫學裡面的中醫學類在以前是文理兼招,雖然總體來說理科生招得稍多,單頁相差不大,但新高考改革後,選擇政史地這樣的純文科組合,能選的數量僅佔比47%,而純理科組合物化生是所有的學校都可以選擇,佔比100%。

都說文科生不好就業,但是一旦就業,就有可能會很好。

家長注意,新高考選科孩子家長必須要知道這些

很多家長和同學選擇文科一大理由是:理科沒希望了,數理化不懂,文科容易學,那就選文科吧(傳統的文理分科和新高考的"6選3"都有這種情況)。

文科的高考能力由低到高為識記、理解、應用等組成,可見識記只是學文科最基本的要求,理解和應用難度就大多了,這也正是文科高考失分的難點。

文科同學有大把的知識要背,大把的習題要做。除了老師給你講完的那些理論知識,剩下的事情完全是你自己在做主,文科生提分的方法說白了就是沒有方法,只有一個詞"刻苦"。

很多家長和同學認為理科不像文科,不需要背書。

家長注意,新高考選科孩子家長必須要知道這些

雖說新高考模式在選科上給了考生自主選擇權,但這不意味著就可以隨心所欲,考生和家長要認真為未來職業發展做規劃,選擇適合的學科。

面對2000多所大學,500多個本科專業,自己適合讀哪個大學,學習哪個專業,許多高考生每年高考後,臨到填報高考志願前,都還不清楚,更何況是剛剛晉升為新高一的你,這個時候,一份清晰的升學規劃方案以及專業的知識儲備,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高一新生來說,無論是選文綜還是理綜都很難,那麼選文綜還是理綜不僅要按自己的喜好來,還要關注高考招生動態,未來就業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