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為什麼不能稱為千古一帝?

段德順


國內很多學者都分析了朱棣,恰逢近期在看日本學界的書,給大家介紹下日本學者的看法吧。

本文的目的不是強調永樂帝如何奪回政權和重新評價他的政績,而是通過中國傳統理論觀察他採取的系列政策,討論他在中國史上的地位。


1

朱棣其人▲▲▲

朱棣是在鐵與血的鬥爭中,在殺戮與反叛中登上帝位的。他的即位實際上是不合法的篡奪帝位,即位之初的大清洗,與朱元璋統治時期並無本質差異,這種行為與其歸結為本性,不如說是當時皇權不穩固的一種自然的應對措施。不過由於朱棣是反叛奪帝,這也構成了他悲劇的根源。

由於當時朱元璋頻繁征戰,朱棣在出生的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正式的名字。關於朱棣的嫡子身份,實際上在學界是有過討論的。比較權威的是《南京太常寺志》一書明確記載著朱棣是碩妃之子。朱棣一直隱諱生母,自稱孝慈皇后嫡子的原因不外乎是為了使自己篡奪皇位名正言順。他從即位開始,就揹負著無法抹除的過去,他一生都在與自己做鬥爭。這既是對他成為偉大皇帝的鞭策,也推動了他在位內一系列舉措的推行。

朱棣奪位時,作為燕王,軍事能力在當時已經處在將星凋零的朱元璋後期時代是首屈一指的。其中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其在洪武二十三年初次作戰。此戰中,燕王運用計謀俘獲了數萬蒙古人,贏得了這次北伐的成功。他的軍事能力是得到過同樣帶兵能力出色的朱元璋肯定的,評語為:無北顧之憂。(可見《太祖實錄》洪武二十三年閏四月癸亥朔)


2

何謂中華▲▲▲

中華這個詞,似乎現在民眾已經習以為常。然而,在漫長的幾千年歷史中,中華這個詞是有特殊含義的,“中”這一字表明認為文明處在世界的中心,“華”這一字則是“華美”轉義而來,含文化優秀先進之意。華夏一詞亦是如此。中華一詞是與夷狄相對應,這在文字上顯示了中華世界的優越性。歷史證明,至少很長的一段時間,約兩三千年,中華文明在與其他文明的比較中,無論軍事上的勝敗,至少在文明程度上基本都是領先的,可以說中華這個詞是有現實意義的。

謀求華夷共存的中華思想在古代中國人是有現實反映的,也映射在具體的統治秩序。如五服圖。中華文明一直被認為具有包容性,這實際上與很早萌芽的華夷之辮有關係。

華夷之辯認為,一方面如果蠻狄被中華禮義同化,就會成為中華子民,另一方面,即便是中華子民,如果喪失了中華禮義,則與蠻狄無異。事實上,致力於打破華夷之別在古代就有思想基礎,如漢代的公羊學派,提出“天下”思想,架構起“天下一統”的中華世界。


3

忽必烈的野望——中華秩序的摧毀▲▲▲

兩宋的弱勢本就使得華夷秩序搖搖欲墜,蒙古的崛起,更是讓這一秩序墜落谷底。蒙古滅掉南宋,統一中國,建立元朝,自此中華與夷狄的地位完全逆轉。不過蒙古大軍雖然橫掃歐亞大陸,但是忽必烈一直希望能將“華夷秩序”重新建立起來,這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但忽必烈卻屢屢在遠征日本、爪哇等國上遭遇失敗。元朝建立的東亞國際秩序,並未如忽必烈所望,就功虧一簣了。這也是日本學者在後文提到朱棣超越忽必烈的地方。


4

大明帝國的誕生,中華秩序的恢復▲▲▲

元明革命是民族矛盾麼?對於這一問題,不僅在中國,日本學界對此亦多有討論。日本學界的一個觀點頗為奇妙,即:朱元璋不是民族英雄,反元起義也不是民族革命,但大明朝確是漢民族國家的再興。

然而,細究之下,實際上並站不住腳。這從朱元璋話語中多少可以看出:

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太祖實錄》吳元年十月丙寅

登上帝位的朱元璋,對他而言,當務之急就是要確立大明朝的政治基礎。這就需要以儒家思想中的倫理秩序為依據進一步穩固大明政治體制,構成大明政治理論基礎的當然就是天命思想和華夷思想。

勘合制度。這是洪武十六年(1383年)施行的政策,這是華夷秩序重建的重要舉措。明朝推出“勘合制度”,即發給朝貢國勘合,估摸著是一種符契,來華朝貢時必須攜帶,以此甄別朝貢使的真假。但由於當時朝貢國來華往往能獲得超額利益,這些“蠻夷”將勘合認為是來華的貿易許可證。


5

德治與法治▲▲▲

眾所周知,在朱元璋去世前傳位給了皇長孫朱允炆,也即後來的建文帝。建文帝一直在“德治”與“法治”之間搖擺不定,這也給了當時的燕王朱棣充分的發育時間。儘管後來建文帝選擇了代表德治的方孝孺手中,但那不過是緊張局勢下的無奈之舉。有些人認為建文帝的敗亡主要在於聽信旁人採取削藩政策。但是其實,建文帝早在即位前就對藩王並立有所擔憂,這可見其與朱元璋的對答。

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人,又不可則廢之,又甚者則舉兵伐之。
——(《明史竊》卷三《革除記》)

當時的燕王朱棣在淝河、小河、齊眉的作戰相繼失敗,幾乎就要撤軍了。但當時南京方面卻認為朱棣的敗軍必將回到北平修整,沒有趁勝追擊,反而調回一部分軍隊加強南京防禦,錯失良機。沒把握機會的人註定會受到懲罰,靈璧之戰中,朱棣重整旗鼓,一舉擊潰南京的軍隊,攻破了靈璧這一南京屏障。建文帝就只剩最後一口氣了。至於南京陷落,不過是幫建文帝蓋上了帝位之爭的棺材蓋罷了。


6

建文帝的出逃▲▲▲

歷史上,關於建文帝的下落可謂眾說紛紜。如《奉天靖難記》、《太宗實錄》為代表的官方史料。他們詳細記載了南京城陷落後,建文帝自焚而死,並有朱棣找到屍體並厚葬的過程。而野史則主要是描述建文帝扮成和尚逃走,並隱姓埋名生活下來,甚至有說出逃海外。有的野史還描述了朱棣下令用建文帝皇后的遺體冒充建文帝進行下葬的情況。

根據《明史》記載,胡濙(yíng)在永樂四年(1406年)身負尋找建文帝行蹤的秘密使命,遊歷天下十五年。永樂二十一年,胡濙回京覆命,據說,當時朱棣已然就寢,依然起身聽其彙報至天明。

不過,其實在日本學界,對建文帝的下落雖有討論,但是日本學界本身並不是很重視,不感興趣,而且不同於中國學界普遍認可的“出逃說”,日本學者幾乎不支持這個點。究其原因,也許如日本學者所說,在於中日在“感覺上”的差異。

日本民眾對不幸的英雄會寄予更多同情,日語中甚至有“判官贔屓”(ほうがんびいき)這樣的專用詞。所以,日本歷史上,那些悲劇的末路英雄往往會在傳說當中重生,如義經傳說及豐臣秀賴等,而現實中的去向則不太關心。這種態度反映在建文帝這一問題上,便表現為日本學者不在意建文帝的去向。日本學者認為,對於這問題,中日學者之間的差異可以說是“兩國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


7

超越忽必烈▲▲▲

看到標題,我和很多人一樣奇怪,為何日本學者會認為朱棣能超越忽必烈呢?畢竟忽必烈擁有過人類史上的最大帝國。看完後,明白了日本學者之所以認為朱棣能超越忽必烈,在於其實現了對華夷秩序的完成。那麼,朱棣是如何實現對華夷秩序的完成呢?

先說靖難之變。靖難之變不僅引發了國內混亂,也對明王朝的邊防產生了影響,蒙古趁機起勢,蒙古草原中兩個比較主要的部落,即韃靼部和瓦剌部相繼崛起。永樂帝朱棣對蒙的基本政策是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彼此消耗。其實,早在明初,明王朝就希望能將韃靼部納入朝貢體系,奈何未果。反而是瓦剌部主動來投,成就了明初的對蒙制衡機制。

再說懷柔政策。該政策被朱棣廣泛應用於蒙古周邊和東南沿海。朱棣在東部的滿洲地區,積極招撫當地的女真族,並擇之編入衛所。冊封蠻夷的方式在朱棣手中用的風生水起,朱棣將現在天山山脈東端的哈密王家冊封為忠順王,形成了對蒙包圍圈。針對東南沿海地區的頻繁走私貿易,朱棣提出若能迴歸到傳統的政治秩序之中,則過往之罪覺不追究。(可見於《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十二上)而對於周邊各國的朝貢,朱棣更是以“懷柔遠人”為由,對部分國家在朝貢時攜帶違禁品之類的行為放任之。

日本重歸朝貢體系。日本歷史學界曾經認為明初,日本統治者足利義滿採取依附中國的外交政策原因在於利用明朝的權威維持其凌駕於天皇之上的絕對地位。但日本近年來研究認為,中日之間的貿易往來獲得的超額利潤才是其向朱棣俯首稱臣的最大動因。要知道,遣唐使廢止後,日本便獨立與中華朝貢體系之外了。即便是後來的兩宋及元朝時期,甚至於忽必烈多次東征日本,日本都依然抗拒於中國。日本在此期間是相當盡附屬國義務的,積極應明朝請求抓捕倭寇押送到明朝,而永樂帝對此亦是大加讚賞,甚至於作碑文贈送給足利義滿。日本重歸中華朝貢體系,被日本學者高度讚賞,認為這正是其超越忽必烈的重要表現,東亞國際秩序的重建更是很大程度上穩定了當時東亞各國的社會形勢。

朝鮮、安南稱臣。隨著高麗的衰弱,朝鮮王朝興起並取而代之,後在永樂帝時期正式接受明朝冊封。在安南,胡氏在奪取政權後亦是來明朝主動請求冊封。後來安南動亂,明朝甚至派出軍隊介入,平定動亂。可以說構成這些國家主動納入朝貢體系的原因在於貿易之需與謀求政權正當性。


8

擴大的中華▲▲▲

早在1969年,就有日本學者(宮崎市定)提出,永樂帝以元世祖忽必烈再世自居。實際上,永樂帝的父親——朱元璋亦是忽必烈的信奉者,他公正評價到忽必烈在位時“四夷朝貢”的盛況,甚至認為忽必烈做到了“四海內外莫不臣服”。

從本質上看,儘管朱棣與朱元璋在外交政策上有所不同,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將大明定位為“不徵之國”,嚴禁明朝隨便使用武力,朱棣則是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在外交政策積極的情況下同時一定程度上對蒙古和安南等地訴諸武力。正式在朱棣的積極推動下,周邊各國來華朝貢的數量遠超洪武時期。

從朱棣揹負的壓力看,朱棣註定是與朱元璋不同的。朱元璋作為農民起義軍領袖,加之反抗元這一當時的異族,天然具有政權正當性。而朱棣則是篡位得來的帝位,若其僅在朱元璋的框架下,則無以洗刷其汙名。因此,朱棣必然是要開創一個任何人都認可的盛世,實現朱元璋時代都未曾達到過的高度,做到“四夷朝貢”。可以說,這既是朱棣的悲劇,也成就了朱棣,成就了擴大的中華。

擴大的中華是當時明朝與周邊各國的價值交換體系的產物。這表現為明朝憑藉其強大的國家實力,建立起一整套的海禁-朝貢體制,這個體制的特徵就是藉助鄭和下西洋等行為,把周邊諸國對中國物資的需求作為籌碼,將以明朝為中心的華夷秩序推廣遍及亞洲全域。某種程度上,稱呼鄭和下西洋為“南海遠征”實際上是很妥當的說話,鄭和雖未舉一兵,未搭一弓,而竟經略之功,以海外貿易的方式實現朱棣的理想,即用儒家禮儀秩序規範“四夷”,確立以明朝為中心的東亞國際政治秩序。正是憑藉中華的絕對政治經濟實力,構建了中華獨尊的開放性的統治世界,形成了“中華”世界體系(其實是東亞國際秩序)。


9

功虧一簣▲▲▲

上文提到朱棣是以元世祖忽必烈作為目標的,那麼對朱棣來說,如果不能將蒙古納入他所設想的朝貢體系,那麼便不能算圓滿。因此,他無論如何都一定要讓蒙古臣服。在連續三年的親征中,連逾六十的朱棣依然為他的夢想奮鬥著。永樂二十二年,在朱棣的第五次親征的歸途中,在蒙古大地上,這個他一直想納入朝貢體系的地方,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可惜的是壯志未竟。

不管怎麼樣,就如日本學者所說,“明初時代既是中國史的一個歸結點,同時也是新時代的出發點。”

朱棣或許無法稱為千古一帝,但至少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中屬於前5%的人,稱得上是極為優秀。


參考文獻:

1. 《明史竊》卷三《革除記》;

2. 《太祖實錄》;

3. 《奉天靖難記》;

4.《明史》;

5. 《明太宗文皇帝實錄》;

6.《永樂帝:超越忽必烈》。


歷史的轉角遇見你


給朱棣潑點冷水,他南征北戰不假,但也昏招不斷,為明朝滅亡挖了大坑。

從治國理政的戰略層面來看,朱棣最有爭議性的一個政策是遷都北京。

明朝的大儒黃宗羲就說,明朝遷都後整個天下的形式就變了。遷都前主要考慮的是“治天下”的問題,遷都後考慮的是“失天下”的問題。自從遷都後,明朝就陷入戰略被動中。

把首都推到與蒙古對峙的前線,失去戰略縱深,首都時刻處於軍事危險中。

朱元璋雖然把蒙古人趕回了蒙古草原,但並沒有徹底消滅元朝政權,更沒有消滅蒙古鐵騎。縱橫在草原深處的騎兵,依然對新生的明朝政權保持著強大的壓力,朱元璋不得不派大軍數次北伐,而燕王朱棣當時駐守邊疆的作用,也是為了抵抗蒙古騎兵的入侵。

永樂皇帝把明朝的都城遷往北京,正是為了戰略中心北移,調動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資源來強化與北方蒙古騎兵的抗衡。但這事如果能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打垮蒙古還好,事實上永樂皇帝有生之年,都不能消滅蒙古的有生力量。

比如永樂22年的第五次北伐,“彌望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輒馬跡皆漫滅,疑其遁已久”。“英國公張輔等分索山谷,週迴三百餘里,無一人一騎之跡”。無奈之下,朱棣只好“班師”。明朝的主力軍隊,根本沒遇見蒙古的主力,北伐無功而返

永樂一死,形勢直轉而下。永樂那些不肖子孫,哪裡有朱元璋、朱棣那樣的雄才大胸,守成之君都未必能做好,何談進行軍事對決?


於是,我們看到永樂死後不過25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遭遇慘敗,自己還當了俘虜皇帝。瓦剌人的軍隊直逼北京城下,如果不是于謙挺身而出,整個大明王朝可能就完蛋了。到了崇禎年間,滿洲的騎兵也是衝破山海關之後,一路南下佔領北京,進而剿滅各地的南明勢力。

就衝這一點,就不能說永樂皇帝是千古一帝。


歷史研習社


能稱為“千古一帝”的人少之又少,沒有任何疑問的也就是秦始皇,其他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人都有爭論。秦始皇的諸多政策影響到了今天,例如“郡縣制”、例如“統一度量衡”、例如“稱皇帝”“官制設立”“秦長城”等等,無論你對他或批評或讚揚,他的這些政策都是影響了兩千多年,有些例如“郡縣制”等恐怕還得再影響二百年,至少現在看到此文的所有人,活著的時候都看不到他的影響力的滅亡。

(1)朱棣政策的影響力沒有達到“千年”的影響力

“千古一帝”首先就是你的政策的影響,“千年”只是概數不是非得一千年。朱棣無論怎樣是不能稱為“千古一帝”的,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影響幾百年的政策——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文化的。

政治上延續父親朱元璋;

經濟上最著名的當屬大運河但前有隋煬帝和元世祖等許多人、,後世疏通大運河的人也不少,少有開創性;

軍事上雖然擴充了大面積領土,但因為不符合儒家治國思想,在其死後沒多久基本都後撤了。例如東北退出了遼寧以北的廣大地域、越南中北部被打敗丟失、西北包括新疆等地區再次被蒙古佔領等等;

文化上的《永樂大典》因為本子兒太少對整個社會影響太小,等等。

其在政策上的影響力度尚不及其父朱元璋。

(2)朱棣政策影響最悠遠的是遷都北京和鄭和下西洋,但後者則純屬是世紀的轉變,“鄭和下西洋”的影響力太有限了

朱棣唯一能夠被稱為“千古政策”的就是“定都北京”。這一政策我已經在“明成祖朱棣為什麼遷都北京”“明成祖遷都北京對後世的影響有多大”兩個問題中進行闡述了,不再贅言。總之,遷都北京對於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南方人建立大朝代”“革命成功”而掀起的南方人的興奮心理的打擊是重大的,因此,對其頗有微詞,但總體上,遷都北京利大於弊。

朱棣第二個政策就是“鄭和下西洋”,然而,很遺憾,鄭和下西洋在明清都是被批評對象。因為,在儒家思想統治下的中國“四方主動朝賀”“不招惹別人自己過好日子”“和平生活念好聖賢書”是最重要的。像“鄭和下西洋”屬於勞民傷財的好大喜功根本不值得。只不過現在是“海洋時代”,我們覺得祖先曾經有過這麼大的“功績”真是自豪。

鄭和之後五百年被批判和被遺忘,在最近百年被不斷記憶、近二三十年被無限誇大,只是因為“農業社會中國”變成了“工業社會中國”後的思想轉變。也就是說,我們的思想轉變並非因為朱棣、鄭和改變了我們,而是我們改變了他們。


坐古談今


縱觀歷史風雲,任何人若想妄稱千古一帝都會遭到強有力的抨擊,而且有理有據,然而若是非要評一個千古一帝,那我覺得始皇帝嬴政能算的上,首先他是始皇帝,對,沒錯,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稱帝的男人,其次他有千古一帝的氣質,能文能武,文能治國,武能掃六合之勢,威震八方,一統華夏,最後他的歷史功績也是後人沒法比的,始皇帝: 1.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2.廢封國,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一後管理的標準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3.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4.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5.焚書坑儒,客觀來講統一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使得中國相當部分古文化斷層、古代史斷代,這點確是遺憾;6.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7.修建長城,使其成為農業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長城長期成為國界;8.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他的歷史功績恐怕其他的皇帝沒有一個能比得上的吧,最後要說朱元璋是個好皇帝,若是他和始皇帝互換一下估計也能稱千古一帝,其實歷史上有很多皇帝都能算的上,只是生活的年代靠後了,能發現問題少了,作出對後世的貢獻自然相對少了,但這些都不能否認他們的 偉大和他們的不朽功績,以及他們的傳奇一生,始皇帝能稱千古一帝有一個最最大的優勢就是他確實千古以來第一個稱帝的。。。


學xi讓我快樂


明成祖朱棣,大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年號永樂。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靖難之役成功,將建文帝趕下皇位,登皇帝位,改元永樂。

明成祖開創了永樂盛世,收復安南,建立內閣制度,加強了明朝封建中央集權。五徵蒙古,在東北設了奴兒干都司,在西北設立了哈密衛,在西南設置貴州承宣布政使司、大古刺宣慰司等鞏固了中國的領土完整。遣鄭和七下西洋,使大明威名遠播。疏通大運河,命編修《永樂大典》。功績卓著,可為什麼明成祖為什麼不能稱千古一帝呢?

筆者認為有幾下幾點:一、明成祖的皇帝位來的不正,是篡位得到的。這件事永遠是他的心病,他也在這個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來掩飾他的不正統性。如:改掉建文帝的年號,將建文帝在位四年時間歸併到洪武年。但是依然改變不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繼位的事實。幾次修改《太祖實錄》。凡是有關建文帝和建文時期的記載統統去處。
二、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性,實行殘忍的手段。比如滅方孝孺十族,攻破南京前姚廣孝曾對朱棣言,不可殺方孝孺。靖難之役成功後,破南京命方孝孺起草登基詔書,方孝孺不肯最後被殺十族。大肆殺害建文帝的遺臣,以建文帝的事情大興文字獄。
三、從新建立錦衣衛(明洪武二十年明太祖裁撤錦衣衛),又建立東廠,明朝的特務組織——廠衛制度建立。
四、明太祖建國時,吸取漢唐宦官亂政威脅君權的歷史教訓,立下祖訓“不許內臣干政”,但是永樂帝廢除這條祖訓,允許宦官識字,並且允許他們參與政事。為明朝宦官亂政埋下了隱患。
五、大興土木。北建紫禁城,南建武當山。鄭和下西洋耗費國帑。
六、觀有明一代,一十六帝,永樂朝的賦稅是最高的,開始消耗明洪武年修生養息所積累的財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明成祖雖然稱得上是個明君,但比不了他的父親明太祖朱元璋的,更談不上千古一帝。

歷史春秋網


明成祖,不能成為千古一帝???

哎,黑朱棣的人好多呀!

中國的學生們就是被教科書欺瞞太久,才會不知道“歷史真相”,成了不會獨立思考的行屍走肉。只會覺得張邦昌、秦檜是奸臣,蔣中正、汪兆銘是禍害,不知道“歷史真相”裡這些人的真實面貌。就比如明朝名將李景隆,網上有些人戲稱其大明戰神來諷刺他是草包將軍,我卻覺得這實在太過刻薄了,李景隆雖然比不了朱棣但是也絕非等閒。


一、成長經歷分析
從經歷上來看,朱棣的個人軍事指揮能力遠超李景隆是必然的,本身朱棣是明初軍事鬥爭還未平息時期成長的,朱元璋對於王子的軍事教育也比較看重,單明史太祖本紀來說,記錄就有如下
洪武八年十月,命皇太子諸王講武中都洪武九年十月,命秦、晉、燕、吳、楚、齊諸王治兵鳳陽明初秦、晉、燕、楚、齊諸王皆有軍功,可以說是元末明初這個大時代裡經歷過大浪淘沙的人物。其中朱棣從二十歲就藩北平起,就處在明蒙戰爭的最前線,曾經兩次出征取得重要戰果。

二十三年正月,晉王、燕王棣帥師徵元丞相咬住、太尉乃爾不花,徵虜前將軍傅有德等皆聽節制。齊王榑帥師從燕王棣北征。三月,燕王棣次迤都,咬住等降。二十四年四月,燕王督傅有德諸將出塞,敗敵而還。二十六年三月,馮勝、傅有德備邊山西、北平,其屬衛將校皆聽晉王、燕王節制。二十九年三月,燕王敗敵於徹徹兒山,又追敗之於兀良哈禿城而還。三十一年五月,都督楊文從燕王棣,武定侯郭英從遼王植,備禦開平,俱聽燕王節制。從這可以看出,朱棣三十歲就已具備獨立領軍能力,且取得重大戰果。麾下節制過多位明初大將,這顯示出其指揮能力和統帥能力極其優秀,這種能力也並非朱棣天生就有的,更多的是經驗和閱歷的積累。那麼同時期的李景隆是否就如同史書所說,是不知兵,惟自尊大呢?我看也不盡然。
二十四年三月,魏國公徐輝祖、曹國公李景隆、涼國公藍玉等備邊陝西。二十七年正月,李景隆為平羌將軍,鎮甘肅。三十年八月,李景隆為徵虜大將軍,練兵河南。這段經歷可以看出,李景隆的主要工作經歷是備邊和練兵。而徵虜大將軍這個職務,在明朝是極其重要的職務,徐達、藍玉、馮勝等人先後擔任過此職位。李景隆能在苛刻的朱元璋手下擔任這個職務,想來必定是有才能的,只是缺乏獨自領兵的機會,讓其沒能得到足夠磨練。

景隆,小字九江。讀書通典故。長身,眉目疏秀,顧盼偉然。每朝會,進止雍容甚都,太祖數目屬之。十九年襲爵,屢出練軍湖廣、陝西、河南,市馬西番。進掌左軍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二、靖難初期情況
朱棣作為我國唯一以藩王身份起兵造反成功的反賊,其能力也好運氣也好都可以說非常出眾。建文元年七月起兵時就設計殺布政使張昺、都司謝貴。接著拔居庸關,破懷來,取密雲,克遵化,降永平。過程裡殺指揮馬宣、宋忠、俞瑱,都指揮彭聚、孫泰。降伏永平指揮使郭亮。二十來天時間裡可謂出盡了風頭。這時候建文帝的反應也不可謂慢,八月就命令耿炳文掛帥,率軍平叛。結果呢?真定之戰,朱棣輕騎夜渡白溝,屠了雄縣,緊接著設伏擒殺都指揮潘忠、楊松。又在南軍渡河後的決戰中大破耿炳文主力,斬首三萬。打得耿炳文只得坐擁十萬之眾龜縮真定。對於建文帝來說,替換一個敗仗的將領並不是什麼太大的錯處吧?李景隆正式登上靖難的舞臺。
天子聞炳文敗,遣曹國公李景隆代領其軍。三、李景隆和朱棣的部署
李景隆接替耿炳文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管理眾多老將,以及接收耿炳文留下的軍隊。他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立刻去德州,組織後續部隊並接管了耿炳文的敗軍,讓南軍恢復組織,經過休整後率領部隊再次向朱棣發動進攻。

景隆馳至德州,會兵進營河間景隆合兵五十萬,進營河間而他作為軍事統帥最大的軟肋也暴露了出來,尤其是缺乏軍事指揮的資歷問題,在軍中這個最重資歷之處他缺乏基礎,使得他指揮部隊的難度較大,這在之後的多次戰役裡都有所體現。
諸宿將多怏怏不為用。而朱棣對李景隆的評價是
王語諸將曰:“景隆色厲而中餒,聞我在必不敢遽來,不若往援永平以致其師。吳高怯不任戰,我至必走,然後還擊景隆。堅城在前,大軍在後,必成擒矣。”燕王聞之喜,語諸將曰:“李九江,紈綺少年耳,易與也。”這個怎麼說呢,一方面燕王確實膽色非常,才敢玩這招。二方面江陰侯吳高以遼東兵圍永平朱棣若是先被李景隆纏上,再等這支遼東兵過來,只怕就要交代了。三方面此時寧王還在虎視眈眈,若是朱棣露出疲態,被寧王從背後來那麼一下可不是好玩的。四方面就是出於鼓舞士氣的想法,朱棣總不能跟諸將說李景隆來了,我打不過吧?用兵如孫吳的曹操在官渡之戰也是萬分危急,可是動員之時依然說的胸有成足,可見這類話語不過是場面話而已。
是時袁紹既並公孫瓚,兼四州之地,觽十餘萬,將進軍攻許,諸將以為不可敵,公曰:"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而朱棣援助永平後,李景隆立刻抓住機會,引軍圍北平。雖然明史上記載仁宗只有萬餘精兵,但是稍微仔細想想就知道不可能,北京城九門,若真是隻有一萬人鎮守,每門才千把人,無論如何是守不住的。可北京是坐大城市,徵發百姓上城是很有可能的。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達長女也……洪武九年,冊為燕王妃……靖難靖難兵起,王襲大寧,李景隆乘間進圍北平。時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備禦,多稟命於後。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後激勸將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從這條可以看出,連將校士民妻都上城防守了,可見北平城內幾乎全部動員。李景隆也不是沒有破城機會,至少有過都督瞿能攻彰義門險些攻破,被李景隆嫉妒而阻止的記載。那麼這條是否說明李景隆嫉賢妒能呢?
瞿能,合肥人……與其子帥精騎千餘攻彰義門,垂克。景隆忌之,令候大軍同進。於是燕人夜汲水沃城。方大寒,冰凝不可登,景隆卒致大敗。至少從這條記載來看,李景隆是令瞿能等待大軍同時進軍,從前面李景隆的經歷來看,他在戰術上缺乏經驗,選擇這種穩妥的策略也無可厚非。無論是否有打壓瞿能的想法其實都不影響這種部署。而按照南軍這一天的戰況來說,第二天徹底攻破北京是不成問題的,是因為恰好遇到天氣大寒,燕軍用水澆城鑄冰牆的情況才導致的失敗。如果說這就是李景隆無能的表現,那麼馬超恐怕也是無能之人了
曹瞞傳曰:時公軍每渡渭,輒為超騎所衝突,營不得立,地又多沙,不可築壘。婁子伯說公曰:"今天寒,可起沙為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公從之,乃多作縑囊以運水,夜渡兵作城,比明,城立,由是公軍盡得渡渭。而此時李景隆的友軍在幹什麼呢?

燕師援永平。吳高聞王至,果走。

答案是賣隊友。九月間李景隆還在德州調集兵馬、進軍河間,並且成功抵達北京城下開始攻城。而圍攻永平的吳高看到朱棣來了,就避戰退守山海關了。本來說好的兩路夾攻,一下子一路就讓了出來,朱棣十月到了大寧,七天後就裹挾了寧王的部眾。到這會朱棣的運勢可謂比龍傲天小說的主角還強。十一月朱棣回師,李景隆派人偵查。結果確是……
陳暉偵敵,道左,出王軍後。王分軍還擊之,暉眾爭渡河,冰忽解,溺死無算。這種在北平附近打了一個月仗還能迷路的豬隊友還是死了算了。緊接著鄭村壩大戰,雖說號稱是燕軍8萬對李景隆軍50萬,可是實際上李景隆的部隊應該成分複雜,包括了大量後勤部隊,加上前期戰鬥的損失和監視北平城的部隊,能否有50難說。李景隆在鄭村壩的指揮過程在朱棣的本紀裡被總結為:

王以精騎先破其七營,諸將繼至,景隆大敗,奔還。但是顯然李景隆吃虧並不大,全師退往德州修整,以準備來年大戰。我想圍城不下,打援又失敗的李景隆,能夠收攏部隊,讓主力回撤準備再戰也可以從側面說明其才。稍微懂點軍事的人都知道敵前撤退的難度很大,更別說北軍是騎兵為主的部隊。第二年二月的時候朱棣又藉著打大同調動了一次李景隆,藉助北軍的機動力,成功讓李景隆無功而返。
四月的時候,李景隆終於再次發動大軍進兵河間,與郭英、吳傑、平安約定於白溝河會合。結果又是決戰爆發前,平安被朱棣用百騎引誘,打了個大敗,讓李景隆失去先機。而這場大戰打的極其精彩,李景隆此戰表現絕非庸才。
戰不利。暝收軍,王以三騎殿,夜迷失道,下馬伏地視河流,乃辨東西,渡河去。庚申,復戰。景隆橫陣數十里,破燕後軍。王自帥精騎橫擊之,斬瞿能父子。令丘福衝中堅,不得入。王蕩其左,景隆兵乃繞出王后,大戰良久,飛矢雨注。王三易馬,矢盡揮劍,劍折走登堤,佯引鞭若招後繼者。景隆疑有伏,不敢前,高煦救至,乃解。時南軍益集,燕將士皆失色。王奮然曰:“吾不進,敵不退,有戰耳。”乃復以勁卒突出其背,夾攻之。會旋風起,折景隆旗,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以及瞿能傳

又從景隆進駐白溝河,與燕師戰。能父子奮擊,所向披靡。日暝,各收軍。明日復戰,燕王幾為所及。王急佯招後軍以疑之,得脫去。薄暮,能復引眾搏戰,大呼“滅燕”,斬馘數百。諸將俞通淵、滕聚復帥眾來會。會旋風起,王突入馳擊。能父子死於陣。通淵、聚俱死。精兵萬餘並沒。南軍由是不振。看到了沒有,這場戰鬥先是從早打到晚,朱棣率三騎殿後卻迷失了道路。若不是通過河流辨別了方向,等到天明還沒有找到統帥的燕軍恐怕自己就要崩潰。然後第二天再戰的時候李景隆擊破了燕軍後軍,差點擒殺燕王,朱棣使了點計謀才勉強逃脫。打倒傍晚的時候,瞿能這種指揮都自己殺了數百敵人了,朱棣也三易其馬、矢盡劍折,可見激戰的慘烈。指揮上李景隆也是中規中矩,逼的燕將士皆失色。我想這是李景隆距離勝利最近的時候,歷史險些由他書寫。若不是奇異的旋風起,折景隆旗。燕王恐怕只能在鳳陽度過餘生了。我想說景隆盡力了,燕王太imba,你說他不行,你行你上啊!
三、降燕及結局
回到京城的李景隆卻被作為替罪羊踢出來
黃子澄執景隆於朝班,請誅之以謝天下。燕師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復請誅景隆。費盡心思保大明江山的李景隆卻在這種時候被真正禍國的人們喊打喊殺,換了是我也一定不服。此時平安、盛庸都敗了,陳瑄投降,南京周圍的野戰力量可以說全軍覆沒了。對於勳貴來說,靖難之役只是一場皇族內部的權利鬥爭,當牌面已經清晰的時候,勳貴和諸王拋棄了建文帝。李景隆和谷王作為勳貴和諸王代表打開了金川門,迎燕王進京。我想即使李景隆不做,勳貴們也會再找領頭人。

只可惜朱棣並不是什麼善良君主,殘忍的殺害威脅到他的鐵鉉後,先後逼殺了盛庸、耿炳文、平安。李景隆這種深受建文舊恩,又曾統率大軍幾乎消滅他的人,就自然成了眼中釘。

永樂二年奪景隆爵,並增枝及妻子數十人錮私第,沒其財產,至永樂末乃卒。可見朱棣不僅痛恨李景隆,還不願直接殺死他。而是要慢慢折辱他。我想他心裡是明白的,李景隆不過是建文朝廷的背鍋俠,就像張邦昌為二帝背鍋,秦會之為趙構背鍋一樣。

曉木曰兮歷史系


這個問題就很幼稚,他憑什麼成為千古一帝,首先他的皇位就是奪來的,來路就有問題,為清除建文餘黨,朱棣採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殺十族”都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有的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親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連處死,這就叫殺十族。當時的恐怖氣氛可見一斑。太監的勢力在永樂朝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許多太監都參與到了政治中來,併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人物。這也是明朝宦官專政的禍根。還有就是殘忍,陰謀,朱棣即位後,遷都北京。可大明那些倔種大臣們堅決不同意,動不動掂著腦袋上書。朱棣罷了三個倔種,反對的聲浪漸息。可遷都後,新建的三座宮殿起了大火,那些對遷都一事耿耿於懷的臣僚借題發揮,把火災與遷都掛起鉤來,私下互相議論。朱棣想治他們的罪,又沒有證據,遂下詔讓大家可以隨便發議論,“大鳴大放,”、“言者無罪,決不追究”。一幫讀書讀傻了的人以為遇上明君了,就百鳥齊鳴,人人寫摺子,個個貼大字報。等他們鬧騰夠了,朱棣弄個“謗訕罪”-收網,一群反對派全栽網套裡了:一網打盡,群鳥失聲啊!

再來說說殘忍

對待方孝孺:令人“以刀抉其口兩旁至雙耳”。這意思就是,叫你嘴硬,我給你弄好大一張嘴!

對待兵部尚書鐵弦:割其肉烤了,塞鐵鉉嘴裡給他吃,還問他甜不甜-“甘否”。鐵鉉說當然甜了-“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忠臣孝子之肉竟然是甜的?

對待禮部尚書陳迪:割其子鼻舌,強塞給陳迪吃。這一手是跟商紂王學的,周文王被囚,就享受過此等待遇。當年的周文王一吃兒子肉,神經就錯亂了,一錯亂,就弄了個周易64卦。至如今人們還願意跑到那八卦迷魂陣裡,體驗一下文王吃過兒肉後的精神幻覺。

對待左僉都御史景清:剝其皮,草櫝之,碎磔其骨肉。估計可能跟剁餃子餡差不多。

還有朱棣不識字,做事一副老子是流氓,我怕誰!底下的大臣給他上書,寫奏摺,他不認字,總懷疑對方在忽悠自己,覺得自己玩不過這些大臣。所以給自己的孩子請了最好的老師。


風的聲音好嗎


問題問的有問題,誰說朱棣不是千古一帝?有點學識的都知道朱棣的功績有多大!何謂千古一帝?有人說一千年出一個的皇帝,我真無語了?千古一帝意思是文治武功都有出色建樹的皇帝。有人說做皇帝的汙點,那首先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暴政橫行。李世民那,玄武門之變都知道吧!所以說看一個皇帝是否偉大,是看他對國家對百姓對民族對開疆擴土對後世是否都有大的功勞。客觀的說如果就評一個千古一帝的話,這個人就是朱棣。文治武功,經濟水平,軍事科技,國家疆域,國際影響力,唐朝很厲害,但是和永樂時代還有很大的差距,其他更不要說了。當時越南都是中國的,往北一直追擊蒙元殘餘打到貝加爾湖,經濟總量,科學發達程度,軍事實力,絕對的世界第一!比現在的美國厲害的多,比現在的美國要和平的多!不像美帝經常全世界惹事生非!而真真是萬國來朝和平共處!偉大的建築工程北京紫禁城位列世界五大宮之首,偉大的文化典籍永樂大典真是包羅萬象,兼容幷包,哪像清編四庫全書毀了多少寶貴的文化財富!只要不利於統治的都讓清狗刪除,篡改或毀掉了!是中華文明不可估量的損失!鄭和下西洋的寶船,比西方不只強大了多少倍,神機營的火器比後來拿破崙的都先進很多,當時就已經發明瞭最原始的魚雷。不一一列舉了,好皇帝不一定是好人,但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詩畫田園哼哼喵喵


一,朱棣的皇位是奪來的,不是朱元璋傳位給他的,史書上對此事多有忌憚,而且自古以藩王成就帝業者就他一個人。

二,朱棣主政期間,和朱元璋一樣,大力打壓官員,雖然他改進了內閣制度,但他和朱元璋一樣更加專斷!對解晉此類的文人多加防備,他更是殺了像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當時的儒家代表,引起仕宦人心不滿。

三,他不僅濫殺建文諸臣,還重用紀綱這樣的酷吏,錦衣衛之前已經被朱元璋給廢了,但他又重新啟用,還加設了更加恐怖的特務機構東廠!可以說東廠和錦衣衛直接影響了明朝二百多年的歷史。

以上三條,可以說是朱棣為何不被稱為千古一帝的原因。


柯扶風


關於“千古一帝”,其實沒有一個明確的統一的標準,有一個普遍的說法是,中國的千古一帝包括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朱棣)

不過這個名單很多遺漏,還有很多爭議。什麼遺漏呢?比如說,有兩個人,一個是漢文帝,一個是隋文帝。這兩個人,其實是真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另外就是關於成吉思汗,首先他算不算中國人?其次,他對世界的侵略行動算不算“千古一帝”的作為?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評價朱棣算不算千古一帝,就必須要有一個標準。那麼,在我的心中,標準是什麼呢?

第一,他必須要致力於和平與統一。他可以打仗,但是打仗的目的不是建立所謂的個人功業,不是開疆拓土,不是強硬外交,而是要通過打仗,實現統一,並給中國帶來和平。

第二,他要給老百姓帶來富裕和安定。只有愛民的皇帝,只有其作為給老百姓帶來幸福的皇帝,那才是好皇帝,才具備入選“千古一帝”的條件。

第三,他必須要推動社會往前發展。社會應該怎樣發展,就是要實現世界的大同,實現人性的解放。如果他的作為是反其道而行之,那麼,他搞的動作再大,也不配稱為“千古一帝”。

按照這三個標準來核定。秦始皇實現了統一,確立了社會從奴隸社會完全轉向封建社會,這是進步。但他的暴政,卻是反人性的。漢武帝保衛了國家的和平,打擊了割據政權,但是他一味窮兵黷武,給老百姓帶來了災難。成吉思汗實現了漠北的統一,給蒙古族帶來和平,把遊牧文明向農耕文明轉變,是進步。但他對世界的征伐和殺戮,則是嚴重的倒退。

因此,上面說到的五個帝王中,只有兩個人勉強可以稱為“千古一帝”。

朱棣算不算呢?他發動了不該發動的靖難之役,不是為了統一與和平,而是為了個人篡位。第一條不符合。他在修萬里長城和九邊軍鎮上勞役太大,雖然加強了國防,但極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第二條不符合。他沿襲朱元璋的那些倒退的制度,比如酷刑、人殉,比如中央集權等等,而且沒有什麼創見,這是把封建社會往死衚衕推,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事情。

所以,朱棣不算“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