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下半場——產業互聯網

互聯網上半場到下半場的轉變

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下半場集中施力的方向。認識產業互聯網,首先要明確其根植的互聯網環境。從上半場到下半場,互聯網發展的核心對象、業務目標、支撐中心、以及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關係等各個方面,均發生了顯著變化。

互聯網進入虛擬和物理世界融合化新形態

互聯網的上半場是搶人大戰,所有產品的核心都指向消費者,「8.3億網民、14億人口」的體量帶來巨大商業價值,這讓互聯網企業想方設法地將社交基因植入到每個產品中。

在上半場中,互聯網產品對社交屬性極其執著,都是圍繞人展開的。

在下半場中,這個核心將擴散到「萬物」,即人們所說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當然這裡的「物」並不僅是中文裡的物體或者物品,而是指「everything」,既包括了人,也包括了事件、數據、裝置、系統、流程等。所有物理對象(不論是智能的或非智能的物體)與互聯網無縫聯接,從而實現虛擬和物理世界的一體化,物理對象可積極參與業務流程(互動、通信、控制)。

互聯網也會將由此進入到新的階段——CPS(Cyber Physical System),即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它是一個綜合計算、網絡和物理環境的多維複雜系統。當然,CPS技術還剛剛興起,需要較長時間的發展。

互聯網從消費型進入消費-生產融合新業態

消費互聯網環境下,注意力和流量是產品的業務目標。

在上半場,互聯網企業主要是以爭奪用戶注意力為目標,是圍繞用戶的「眼球經濟」,屬於2C性質的。互聯網正從消費互聯網向消費-生產型發展,即指向2B,最終達到2C,實現2B與2C的融合,也就是產業互聯網化的過程,這將是價值經濟。

產業互聯網服務企業的服務對象是企業或機構,其主要訴求是創造新價值,流量將不再是企業關注的核心。

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從對立顛覆到融合競合

消費互聯網時代,傳統行業與變革的互聯網之間的對立是常態。

產業互聯網時代,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關係將不存在所謂的對立,或者是顛覆,兩者之間的關係將轉變成融合和競合,互聯網產業與傳統產業將沒有界限,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

產業互聯網化是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創新。將互聯網所承載的龐雜信息,高效地運用到傳統行業的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各個環節中去。

但這並不意味著將傳統行業的所有部分都機械的「互聯網化」,而是利用互聯網思維去解決傳統產業中的痛點問題,為傳統行業做優化,幫助雙方建立讓彼此和諧共生的產業生態。

產業互聯網的特徵

產業互聯網包含了面向企業的從生產到流通的各個環節。

產業互聯網的關鍵主體是傳統企業,不是原生互聯網企業

產業互聯網的主體既包括為傳統企業轉型服務的互聯網企業和技術支撐企業,也包括轉型後的傳統企業,但後者才是產業互聯網中的關鍵主體。因為傳統行業才是自己行業領域技術、流程、思想的持有者,而這些都需要時間上的積澱,是互聯網企業所缺乏的。

在觀念上,製造業企業注重的是務實求真,能夠長期有效地投放資源,相對於依賴風險投資和金融市場支持的模式,更可持續發展。

而互聯網企業始終扮演的都是為生產服務的角色,是創新引領的角色。製造業企業才是創新的主體。

產業互聯網化是遞進的,不是同步的

需要明確的是,傳統產業互聯網化的進程並不是一致的,是一個遞進的過程。信息密度越高的行業,互聯網化的成熟度越高,例如媒體、零售等。而公共交通、醫療,以及製造、能源、農業等行業的信息密度相對較低,其互聯網化的進程相對滯後。

產業互聯網的主戰場是製造業的互聯網化

製造業成為可以突破的方向,成為產業互聯網的主戰場。因為5G、工業機器人、傳感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發展,可以為製造業的互聯網化提供技術支持。

問題與出路

產業互聯網化面臨重重困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傳統企業信息化基礎、管理組織、文化觀念不適應。

例如如何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到傳統行業中。

其次是製造業融合需要兩個「四基」同時發力。

即老四基:基礎元器件、原材料、新工藝、核心技術;新四基:基礎芯片、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數據分析雲平臺。但在實際過程中,各方面無法同步、協調將會阻礙兩個「四基」的同時發力。

最後是支撐服務能力及產業生態的問題。

傳統行業的互聯化需要技術的有力支撐,包括互聯網技術本身的升級、5G技術的發展、雲計算的支持、物聯網建設等。同時,新業態的快速發展與舊規制之間的不協調、安全保障等問題都需要生態建設者各方的共同努力。

解決相關問題並推動製造業互聯網化的關鍵點在於重構工業互聯網。包括了網絡層聯接的可靠、快捷、安全(低時延、多併發、高精度、大容量);標識層解析的互通、細度、精度、可控、安全;應用層服務的多元、效率、深度(定位、雲能力、分析力)。同時還需明確的是工業互聯網的技術不是現在的以人為核心的「人聯網」(Internet of People),而是CPS(Cyber Physical System),是人聯網、物聯網和服務聯網(Internetof Services)的集合。

產業互聯網需要時間,需要各方的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